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单方索取”还是“相互需要”——代际同住中的需求组合与亲子选择
    陶涛, 钟雨奇, 黄静怡
    社会杂志    2022, 42 (6): 214-240.  
    摘要2614)   HTML94)    PDF(pc) (2222KB)(781)    收藏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数据,本文深入挖掘老年人与成年子女的同住需求组合类型,并分析其中子女的性别和排行两个维度的同住机制。研究发现,在中国,代际互惠的合作型同住占据首要地位,代际重心下移和浓厚的互惠色彩是当今代际同住的主流, 城乡之间代际互惠的逻辑存在差异。从代际同住机制看,特别是在农村,儿子依旧是同住选择偏好的对象,但女儿在代际同住中更有可能承担赡养的责任;农村地区排行靠后的子女在代际同住中更有可能得到父母的帮扶,也更有可能承担赡养的责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时间之窗与时间之创——留守经历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时间效应
    刘志军, 杨帅, 王岩
    社会杂志    2022, 42 (6): 188-213.  
    摘要2541)   HTML82)    PDF(pc) (2532KB)(737)    收藏
    本文从生命历程视角出发,基于 2018 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从累积留守时长、结束留守时长、留守阶段、留守时监护类型等维度分析了童年期留守经历对个体成年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对个体主观幸福感有长期负面影响,并具有“双重时间效应”:累积留守时间越长,对留守者成年后主观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冲击越大, 且留守者成年后主观幸福感并不会因结束留守时长的增加而回升; 留守经历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呈现“初中留守<小学留守<学前留守”的逆向递增特点,即学前阶段是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键窗口”;无论是哪个阶段,单亲监护和祖辈监护都会对个体主观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且呈现“单亲监护>祖辈监护>双亲监护”的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再造微笑:实践知识在唇腭裂治疗中的生成
    刘丹, 黄盈盈
    社会杂志    2022, 42 (6): 132-159.  
    摘要2327)   HTML59)    PDF(pc) (2802KB)(513)    收藏
    本文基于实践的医疗社会学脉络,分析了唇腭裂治疗知识在实践情景下的生成过程与具体面向。 基于规范性的元主题,唇腭裂治疗的目标在于“打造正常面部、重建正常生活”。 一方面,围绕着面部重建手术,唇腭裂治疗的实践知识在具体情境下生成了两种身体技术——护理按摩与语音训练——分别形塑着孩子外显态与功能态的身体,使之不断接近正常。 另一方面,随着治疗进程的推进和孩子的成长发展,“重建正常生活”的逻辑进一步凸显,成为唇腭裂治疗实践知识的另一个侧面, 具体体现为两种生活逻辑——遵循成长发展轨迹和挖掘个体的身体价值。 这两种逻辑旨在培养社会态、 行动态的身体潜力,倡导遵循儿童成长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特长、赢得竞争,以应对健全主义社会的背景下唇腭裂儿童未来强烈的不确定性。 通过治疗的日常化以及育儿实践的医学化,这些规范性的实践知识从医疗场景延伸到社会生活,由医学知识转变为社会化知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丧礼相声与民国时期京津平民的社会关系运作
    李小东
    社会杂志    2022, 42 (6): 160-187.  
    摘要2147)   HTML48)    PDF(pc) (3018KB)(417)    收藏
    在近代城市人口流动增大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基于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运作方式有何变化展开深入探讨。 虽然民国时期京津两地人口流动规模较大,但其城市文化在旗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下依然重视基于血缘伦理的礼数。通过分析反映京津城市文化的丧礼相声可以发现, 在人口流动与城市文化碰撞下,京津平民倾向于接纳外人与陌生人进入其丧服体系,亦即差序格局的核心圈层,以完成礼数的正常运行。 民国时期京津平民的社会关系运作逻辑基于“义利之辨”的“交情”与“占便宜”,“交情”使外人、陌生人得以进入差序格局核心圈层,而“占便宜”则是外人、陌生人调适自身在差序格局中的合理位置的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方言距离与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同群效应——基于广州、深圳、东莞三市的实证分析
    章平, 许哲玮
    社会杂志    2022, 42 (5): 181-206.  
    摘要1988)   HTML110)    PDF(pc) (3133KB)(648)    收藏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由人口流动带来的区域文化碰撞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社会融合。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汉语方言大词典》、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数据,本文以广州、深圳、东莞三大人口超千万的人口净流入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方言距离为文化差异的代理变量,研究其如何影响城市流动人口的同乡团伙犯罪行为。研究表明,方言距离与流动人口同乡团伙犯罪显著正相关,同群效应是文化差异增加流动人口同乡团伙犯罪率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从方言距离视角解读城市化过程中文化隔阂对城市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丰富了文化影响移民犯罪及治理的理论探索,对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无须德性的伦理生活——黑格尔论现代社会的理念
    陈涛
    社会杂志    2022, 42 (5): 95-123.  
    摘要1816)   HTML54)    PDF(pc) (3057KB)(552)    收藏
    比较黑格尔的伦理概念与古代伦理概念的区别有助于澄清现代社会的理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伦理”是一个借助习惯、法律和政制搭建起来的、旨在塑造人的欲求和欲望的生活方式。对于处在自然德性和思虑德性之间的伦理空间而言,习惯、法律和制度并不是自足的,它们着眼并取决于德性。相比之下,在黑格尔那里,现代人无须具备多么高的德性,仅仅通过服从健全的法律和制度就能够驯化自己的欲望,从而赢得他人的承认和自由。不过,我们需要反思,在法律和制度的健全和完备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或许,这仍然取决于我们能否在自身的文明传统中再度唤醒某种伦理特质,去驾驭这些理性化的法律和制度,营造出一种值得欲求的共同生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中国女性初育后的长期就业轨迹——基于序列分析的探索
    杨一纯, 於嘉, 谢宇
    社会杂志    2023, 43 (5): 167-203.  
    摘要571)   HTML98)    PDF(pc) (3418KB)(616)    收藏
    女性初次生育后就业状态的转变是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的重要机制。以往研究大多将就业视为静态单一性事件,缺乏基于生命历程的长期动态视角。本文使用2014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生命史数据,采用序列分析技术,刻画出中国出生于1940—1978年的非农职业女性在初育前后共计21年的六类典型就业轨迹,女性的就业时期涵盖了建国初期、市场转型初期和转型成熟期三个重要的劳动力市场转型节点。结合社会变迁,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女性就业轨迹的世代转变和影响女性就业因素的变迁。结果显示,随着世代变迁,中国女性就业轨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明显增加,人力资本、制度庇护与照料责任的保护作用则显著削弱。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学界对市场改革和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的认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五服”与“三代”:从中国婚姻法禁婚范围的变迁看“性别”与“姓别”
    赵晓力
    社会杂志    2023, 43 (5): 87-111.  
    摘要430)   HTML46)    PDF(pc) (2257KB)(270)    收藏
    从清末变法开始,中国婚姻法的禁婚范围经历了一个从“五服”到“三代”的转变。中国传统社会自周代以后奉行“同宗不婚”的周礼,对中表婚则听民自便,法所不禁。1930年《中华民国民法典·亲属编》按照男女平等原则,将中国传统亲属分类——宗亲和外亲——改为西方式的血亲和姻亲,五服之外的宗亲和三代以内的中表亲能否结婚便成为问题。本文通过考察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自由原则与民间“同宗不婚”之礼的矛盾和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优生政策与婚姻自由原则在中表婚问题上的冲突,指出这些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于中西亲属分类凿枘不入,中国亲属分类是建立在社会性的“男女姓别”基础上,而不是生物性的“男女性别”基础上,传统社会“同宗不婚”和“中表为婚”是由于亲属制度重内轻外而非重男轻女造成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中国居民的政治参与——基于世代差异的分析视角
    池上新, 石耀东, 黄继朝
    社会杂志    2023, 43 (5): 204-234.  
    摘要429)   HTML55)    PDF(pc) (2921KB)(343)    收藏
    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2018)的中国数据,本文从世代差异的分析视角考察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中国居民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当前中国居民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得分并不高,但呈现明显的世代差异,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的世代显著更高,并随着世代后移呈现递增趋势;第二,政治参与的世代效应在不同维度上有所差异,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的世代在制度外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上呈现世代递增趋势,在基层选举参与上则相反;第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基层选举参与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制度外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有促进作用,并且,对制度外政治参与的影响随着世代后移呈现递增趋势。研究证实,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公众价值观的变迁,可以作为解释当代中国居民制度外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文化变量之一,同时指出在价值观、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引导上需要更加关注年轻世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比较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列宁式政党”——列宁《怎么办?》新释
    应星
    社会杂志    2023, 43 (5): 56-86.  
    摘要407)   HTML45)    PDF(pc) (3303KB)(489)    收藏
    本文基于比较历史社会学和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在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与俄国革命民粹派、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以及中国共产党进行相关比较的意义上,对列宁建党理论的经典著作《怎么办?》作了新的诠释。本文先分析了“灌输”机制在欧洲、俄国和中国的异同,而后重点解析了《怎么办?》第四章中三个核心的组织问题:通过对比韦伯对职业政治家的分析,阐释了列宁对职业革命家组织的重要性的理解;通过与中共白区工作的比较,突出了列宁提出把精干的组织核心与差序的组织圈层结合起来的意义;通过与俄国革命民粹派及第二国际的比较,展示了列宁关于政党组织的密谋性和集中性思想的渊源及其流变。本文的上述分析为“组织的武器”这一经典的论题赋予了新的理解。文章最后指出了中国社会学在单位和组织研究上从技术性分析走向追根溯源的政治性分析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礼乐文明的构成:“文质论”社会理论初探
    吴飞
    社会杂志    2023, 43 (5): 1-21.  
    摘要378)   HTML62)    PDF(pc) (1898KB)(401)    收藏
    相对于古希腊的城邦文明和现代西方的社会文明,传统中国形成了一种礼乐文明,其基本构成方式是“文质论”。质即自然,文即文明,文明是通过将内在于质的纹理文饰出来,所以,文明在根本上来自自然,不能超越、改变和破坏自然。礼学中的尚文尚质,在根本上都是一种文。“文质论”何以构成礼乐文明?本文分为礼仪和礼制两个层次讨论:礼仪是仪式层面的礼,其内在原理是以礼文来节文人情;礼制是社会政治层面的各种制度,其构成原理与礼仪相同。在这个层面,亲亲即质,尊尊即文。人类的群体生活并非文明的建构,而有其自然基础,即亲亲。由亲亲生出尊尊,就是在自然生生共同体中发现内在的尊尊秩序,把它文饰出来,并建立更大范围的文明共同体。在这个意义上,国家并不是必要的恶、社会契约或暴力机构,而是对生生共同体的文明转化。由于“文质论”和西方社会理论一样,并不把国家政治当做最高的文明制度,我们视之为一种社会理论,但它也与希腊政治哲学有共同之处,即来自自然,归于自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稳定”的心理建构:乡村中老年教师集体身份认同与流动趋向的历史叙事
    李彩虹, 朱志勇
    社会杂志    2023, 43 (5): 139-166.  
    摘要316)   HTML26)    PDF(pc) (3346KB)(314)    收藏
    本研究以内蒙古东部的一所原国营农场小学作为个案,深入探析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地区乡村中老年教师的流动趋向、特点及其原因,结合历史变迁和地区发展的视角“理解”其在多重情境中的人生抉择。研究发现,在管理体制改革、单位制变迁、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国营农场的中老年教师基于体制性身份、合法性身份、专业性身份的交叉建构,历时性地衍生出包含生存保障性认同、情感认同与依恋、专业效能感与自我认同三元要素的集体身份认同。该身份认同是单位成员基于紧密的社会共同体,因集体利益、集体意识、集体情感联结汇合而成的价值倾向与情感归属。最终,三元集体认同合力推进了中老年教师群体以“稳定”为内核的心理建构,解析了少有人关注的乡村中老年教师留守现象。在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当下,本研究对于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探寻组织研究的中国视角——第二十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综述
    社会杂志    2023, 43 (5): 235-240.  
    摘要281)   HTML54)    PDF(pc) (619KB)(36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为伤害“定价”:医疗损害纠纷中的通约实践
    张龙
    社会杂志    2023, 43 (5): 112-138.  
    摘要273)   HTML46)    PDF(pc) (2793KB)(311)    收藏
    对医疗损害赔偿的既有研究通常将重心放在赔偿制度或赔偿后果上,但是对确定赔偿金的微观社会过程,尤其是医疗损害纠纷中不同性质的损失和数量化的处理后果之间存在的张力,学界缺乏足够关注。基于笔者在中国北方某市三甲医院纠纷处理科室的田野调查,本文试图呈现不同渠道下医疗损害赔偿的完整“定价”过程。本文认为,医疗损害纠纷中的关键争议离不开通约,即将不同的属性转化为同一数量尺度的社会过程。研究发现,医疗损害纠纷中的通约实践通常在价值(价值的整合)、认知(信息的简化)和技术(测量的精准)三个维度展开,并且因不同渠道的制度化程度和不同属性的可通约程度而呈现不一样的展开形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统一而治殊:论顾炎武的“混合体制论”
    曹正汉
    社会杂志    2023, 43 (5): 22-55.  
    摘要226)   HTML31)    PDF(pc) (3127KB)(270)    收藏
    顾炎武在《郡县论》中提出一种著名的改革理论,即在郡县制的框架内引入封建制的自治原则,形成“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混合体制。对于这种混合体制论的意义,当代学者通常把它视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或者视为地方分权论或“地方自治论”,认为其目的是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实现平衡。本文的观点是,顾炎武的混合体制论不只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也不只是地方分权论,还是处理“一统”与“治理”之关系的理论,特别是处理“一统”与“治理”之矛盾的理论,其中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统一而治殊”。本文的目的是论证这种观点,并进一步探讨“统一而治殊”的内在含义和思想来源及其实现机制和制度条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总体性社会情绪
    张彦, 李汉林
    社会杂志    2024, 44 (2): 1-35.  
    摘要109)      PDF(pc) (3095KB)(154)    收藏
    总体性社会情绪主要是指弥散在不同社会群体之中、容易形成共鸣并分享的一种相对一致的群体表达,是人们在社会认知、社会认同以及行为取向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信念、精神和价值观。总体性社会情绪主要由社会认知、社会认同与行为取向组成,并通过满意度、社会信任与社会信心实现操作化,其功能则主要在于社会整合与结构维持。总体性社会情绪嵌入社会的结构之中,其结构的二重性表现为在总体性社会情绪引导下的社会行为既维持结构,又改变结构;对人们的行为有制约作用,同时也是行为的前提与条件。国家治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这种总体性社会情绪的建构、解构和重构。通过总体性社会情绪来认识时代与社会,并将其作为国家治理政策工具的努力,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启示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显性断裂与隐性承袭:从代际共育看家庭伦理的现代化
    纪莺莺, 阮文雅
    社会杂志    2024, 44 (2): 61-97.  
    摘要79)      PDF(pc) (4074KB)(90)    收藏
    本文以“农二代”城市新移民家庭的代际共育为经验研究对象,讨论农业家庭进城后中间一代在同居共育过程中重建家庭平衡的实践过程。一方面,面对强大的现代化压力,中间一代有意识地依据培养现代个体的观念与技术来抚育子代,他们对自己儿时被抚育经历的反思强化了“为人父母”时抚育理念的现代化,造成祖代与中间一代观念上的显性断裂。另一方面,在共居育儿的生活实践中,中间一代又隐性承袭了亲子一体的传统意识,既会无意识地调用亲子一体的伦理资源来平衡家庭关系,也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文化自觉”,体认到育儿的现代实践依赖传统一体的支持。“一体”与“个体”的交织塑造着家内行动者尤其是女性的感情世界。这一过程既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伦理深沉而恒常的支持力量,又蕴含着其在当下实现创造性转化的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神圣社会的谱系:从涂尔干到社会学学院
    曹金羽
    社会杂志    2024, 44 (2): 183-212.  
    摘要76)      PDF(pc) (3136KB)(64)    收藏
    20世纪30年代,巴塔耶与卡约瓦、莱里斯等在巴黎成立了“社会学学院”,致力于研究社会存在所有可能的表现形式——尤其是神圣形式,从而复兴了涂尔干学派有关神圣社会的讨论。通过考察社会学学院的思想实践,本文试图建立一种理解神圣社会的谱系,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下问题:从涂尔干到社会学学院,神圣性的内涵发生了何种变化?这种变化回应了何种社会现实?神圣性对于现代社会有何种意义和价值?本文指出,社会学学院一方面继承和推进了涂尔干对神圣社会的思考;另一方面,为了回应社会与政治危机,学院又以更具动态性的进路恢复了神圣性的暧昧属性,使神圣性以更加激进的形式介入社会秩序的营造与维持,从而既为物化与压制性的生活找寻可能的解脱路径,也为社会的团结与共通提供了新形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延长产假对流动女性“生育—失业”的影响——基于全国流动人口调查数据
    石智雷, 王璋
    社会杂志    2024, 44 (2): 213-242.  
    摘要74)      PDF(pc) (2868KB)(95)    收藏
    本研究提出延长产假的“社会分化效应假说”,来重新解释因为延长产假而在流动女性群体中出现的“生育—失业悖论”,并利用2016年中国各省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这一外生事件和2016年、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该理论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延长产假能够有效提升流动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但同时也会显著增加流动女性的失业风险,产假每延长1个月,流动女性失业的概率就会增加11.76%。但是,产假延长只提升了高社会经济地位流动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却使得低社会经济地位流动女性的失业风险升高。作为保护弱势群体的家庭政策,产假延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新的不平等,使低社会经济地位流动女性陷入更困难的境地。本研究不仅拓展了低生育问题研究视域,也为完善公共政策和引导现代家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城镇化、空间规划与城乡关系的再生产:一个郊区农村的案例研究
    陆兵哲
    社会杂志    2024, 44 (2): 98-124.  
    摘要73)      PDF(pc) (3825KB)(80)    收藏
    空间规划远非一项纯粹科学主义的技术实践。已有研究沿着科层组织关系和“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视角揭示了空间规划在中国社会中的复杂性,然而对城乡关系的忽视使既有的研究路径难以解释空间规划在中国快速城镇化中的独特社会意涵。本文以一个规划变迁中的郊区农村为案例,发现在城镇化推进过程所形塑的城乡关系下,空间规划衍生出农村社会空间的隐性基础设施化、规划行动过程对城乡管理制度的超越、规划确定性的城乡不对称分布等社会机制。这些机制是空间规划这一专业化实践的不同性质在特定城乡结构情境下的产物,它使面临规划的农村在利益博弈或基层抗争之外,倾向于寻求一种机会主义的适应策略。最终,空间规划与城乡关系实现了相互再生产,成为地方城镇化实践链条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