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29卷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经济危机是推动社会结构调整的契机
    陆铭
    社会杂志    2009, 29 (1): 1-6.  
    摘要2329)      PDF(pc) (365KB)(580)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全球金融危机与国家自主性
    刘春荣
    社会杂志    2009, 29 (1): 7-12.  
    摘要2385)      PDF(pc) (505KB)(522)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金融海啸”与中国社会政策的转变
    黄晓春
    社会杂志    2009, 29 (1): 13-17.  
    摘要2171)      PDF(pc) (458KB)(630)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疯狂的转型:纳粹在德国兴起的社会学思考
    袁浩
    社会杂志    2009, 29 (1): 18-23.  
    摘要2328)      PDF(pc) (429KB)(711)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经济危机下,能否拒绝社会性危机——20世纪80年代的“广场协议”和日本经济衰退
    杨锃
    社会杂志    2009, 29 (1): 24-29.  
    摘要2367)      PDF(pc) (573KB)(58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对韩国社会的影响
    张海东;李在烈
    社会杂志    2009, 29 (1): 30-36.  
    摘要2562)      PDF(pc) (407KB)(772)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当正式制度与非正式规范发生冲突:计划生育与宗族网络
    彭玉生
    社会杂志    2009, 29 (1): 37-65.  
    摘要3582)      PDF(pc) (1020KB)(864)    收藏
    中国宗族制度的核心是祖宗崇拜和传宗接代的香火观念。这种传统的文化规范与当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直接冲突。一方面,强大的国家机器毫不妥协地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另一方面,复兴的宗族网络支撑着古老的香火观念。虽然计划生育的严格推行大幅度地降低了生育率,但本文所分析的村级数据却发现宗族关系越强的村庄,其生育率越高,从而揭示了非正式规范是如何通过社会网络软化刚性的正式制度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村庄民主、村干部角色及其行为模式
    孙秀林
    社会杂志    2009, 29 (1): 66-88.  
    摘要2717)      PDF(pc) (1136KB)(709)    收藏
    对于中国乡村精英角色及其行为模式的讨论,一直是社会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在民主制度引入农村地区后,村干部的角色定位是否有所变化?在日常的治理过程中,其行为模式与角色定位是如何实现的?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需要以深入的个案调查为基础,而且也离不开严谨的实证分析。本文试图以6省的数据,来定量化地考察村庄民主对于村干部行为模式与角色定位的影响。实证模型结果显示,村庄民主的实行,可以促使村干部在日常治理过程中减少对于国家任务的关注,而增加对于社区事务的关注,从而使其角色定位更倾向于社区利益代言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争夺地带:从基层政府化解劳资纠纷看社会转型
    张永宏
    社会杂志    2009, 29 (1): 89-108.  
    摘要3100)      PDF(pc) (813KB)(768)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对华南PS街道办事处化解劳资纠纷的过程及相关事件的田野研究,提供了一个关于2008年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具体案例分析。笔者发现,在《劳动合同法》生效以后,街道办事处在劳资纠纷中的角色由过去的放任转向了干预,并人为地降低了法律的执行标准,以预防可能出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笔者认为,劳动合同制度未能得到有效实施是受制于多个相互联系的社会过程——如基层政府的组织环境、城市化以后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关系的变化、产业的升级转型等——的互动。本研究表明,在评估地方政府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时,需要特别关注地方背景和具体的制度条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
    翟学伟
    社会杂志    2009, 29 (1): 109-121.  
    摘要3591)      PDF(pc) (959KB)(1408)    收藏
    社会资本概念引入华人学界以来,其影响力使许多学者把它作为研究和解释中国人关系的路径,但在这种将“社会资本”与“关系”概念合并的趋势中有许多问题被遮蔽了。本文通过对社会资本与关系的各自抽象度、对应性和社会形态等的辨析,指出关系的研究基础是家庭本位的社会,而社会资本的研究基础是公民社会,它们在个体选择性、成员资格、公私利益、参与性和做人等方面都有差异。本文还探讨了关系及社会资本各自可能延伸出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社会流动与流动者的关系网络
    张云武
    社会杂志    2009, 29 (1): 122-141.  
    摘要3001)      PDF(pc) (689KB)(598)    收藏
    本研究通过对厦门市流入者的关系网络的实证考察,主要的发现是:农村出身者的网络总量以及邻居、同乡关系的量大于城市出身者,但是网络持续性较弱;流动距离对同乡关系产生正向影响;在关系网络的量以及同质性方面,到达阶层较低的流动者大于或强于到达阶层较高的流动者;流入年数对亲戚关系以及网络持续性、职业同质性产生正向影响;教育年数的增加可以促进同事、同学、朋友关系的形成,并导致网络选择性、扩大性增强,网络持续性减弱;政治身份的向上流动可以导致网络总量以及邻居、同学、同乡关系增多,并导致网络同质性增强。这些发现说明,国外学者的先行理论在中国社会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作者认为,这是由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形成的血缘、地缘意识被深深内化,以及城乡社会结构的差异、社会流动的特性、人口城市化与生活城市化的不一致性等中国社会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所导致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从熟人社会到弱熟人社会——来自皖西山区村落人际交往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苟天来;左停
    社会杂志    2009, 29 (1): 142-161.  
    摘要3365)      PDF(pc) (1235KB)(641)    收藏
    熟人社会”理论虽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一直没有相应的指标来测量,故逐渐被刻板化。本研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皖南山区自然村落的人际交往关系为分析对象,从强弱关系的视角,重新测量发现:自然村落内村民之间的网络依赖于间接连接构成;强交往关系中存在大量孤立的个体,而且整体网络断裂的风险也较高;弱交往关系中基本上不存在孤立的个体,其整体网络断裂的风险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自然村落内的村民之间也难以熟知,本研究将这个社会特征概括为弱熟人社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感知与洞察:研究实践中的现象学社会学
    杨善华
    社会杂志    2009, 29 (1): 162-172.  
    摘要2955)      PDF(pc) (1443KB)(594)    收藏
    本文认为,现象学社会学对定性研究实践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由现象学的内涵所规定而强调的一种积极的认知态度。而这种积极的认知态度一旦被贯彻,就会给我们的研究乃至学生培养和训练带来一种革命性的改变。这样一种认知在研究实践中经由感知与洞察得以完成,从而获得对现象的意义的相对深刻与准确的理解和解释,由此也给出了现象学社会学将“日常生活”作为其主要研究领域的原因:日常生活即是“生活世界”的中心,而由社会行动者(包括他们形成的主体间际)及其生活于其中的环境所组成的生活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一个意义的世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制造认同的又一种模式——G公司协调劳资关系的基本经验
    游正林
    社会杂志    2009, 29 (1): 173-196.  
    摘要2934)      PDF(pc) (820KB)(771)    收藏
    本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首先分别回顾并比较分析布洛维和华尔德关于“制造认同”的理论模式;然后介绍G公司协调劳资关系的基本经验,作者把这些基本经验称之为制造认同的又一种模式;再后分别从资方和劳方的角度分析这种模式之所以可行的主要原因;最后探讨这种模式所隐藏的两个主要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2007年西方社会学家所关注的主要议题——《美国社会学杂志》(AJS)概述
    马雪峰
    社会杂志    2009, 29 (1): 197-223.  
    摘要2437)      PDF(pc) (978KB)(52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金融危机的逻辑及其社会后果
    孙立平
    社会杂志    2009, 29 (2): 1-29.  
    摘要3232)      PDF    收藏

    目前中国的经济问题,从表面看来,是在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发生的,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一场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转不过去而形成的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原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只是引发并加速了正在酝酿中的中国的生产过剩危机。因此,美国的问题不一定是中国的问题。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更具有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的特点。这是我们分析中国在这次危机中一些重要问题的前提,而对经济危机产生的社会后果的讨论,也必须建立在这一前提的基础之上。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表现在实体经济的层面及其该问题向社会层面的传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利用经济危机的机会,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从生活必需品时代顺利转型到耐用消费品时代创造条件;同时进行社会安全网络的建设,形成可以隔绝或减缓经济危机向社会层面传导的过滤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中国何以未能走向消费型社会 : 低成本发展战略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困境
    王宁
    社会杂志    2009, 29 (2): 30-52.  
    摘要2404)      PDF(pc) (823KB)(1144)    收藏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传导到实体经济,导致一场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国也未能幸免。这是国人首次以如此深刻的方式了解到占人口多数的中低阶层消费不足对经济的危害。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涉及更为根本的社会阶层结构问题。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生产型社会的制度安排,并未做好向消费型社会转型的准备。而导致生产型社会长期得以延续的原因,在于低成本发展战略。本文对这一战略的逻辑及其后果进行了反思,并得出结论:在产能过剩的年代,随着产品市场的地理扩张面临饱和,中国进入了产品市场的社会扩张阶段,为此,必须调整社会阶层结构,摈弃生产主义的人力观,不仅把劳动者当作生产力要素来使用,而且也应把劳动者当作消费者或消费市场来培育,促使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家庭经营的成本核算与经营决策:以白洋淀塑料加工户为例
    刘玉照
    社会杂志    2009, 29 (2): 53-78.  
    摘要2612)      PDF(pc) (835KB)(497)    收藏

    在关于家庭经营的研究当中,有两个最经典的理论模型,一个是恰亚诺夫的“家庭农场模型”,一个是贝克尔的“家庭生产函数”。本文通过对河北白洋淀淀村塑料加工行业加工户进行成本核算和经营决策行为逻辑的研究发现,对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家庭经营户来讲,虽然他们生产的是一般性“市场商品”,但是由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善和家庭经营独特的组织方式,使得这些加工户的生产决策与消费决策不但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受到了与家庭生命周期相关的家庭结构的影响。家庭结构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家庭劳动力、住房、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组合结构,而且影响了家庭生产与消费的不同组合模式,这一点不但影响了一个家庭在生产经营中的成本核算逻辑,而且影响了他们进行产业选择的经营决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乡村女性自我的再认识:一项来自恩施土家族双龙村的研究
    崔应令
    社会杂志    2009, 29 (2): 79-98.  
    摘要2554)      PDF(pc) (1045KB)(526)    收藏

    传统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的自我是无主体性的“他性”存在。现代女性主义的批判指出,女性自我是有主体的,但这种主体本质上是女性多种生存“策略”所体现的理性主体。本文基于对恩施双龙村女性的田野调查研究,提出了“女性自我是情感主体的自我”的观点,这种情感主体的自我具有包容性和排他性双重特征。情感主体的意义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女性在对相关他人命运的关心及对他人无功利的或弱功利的付出中,为乡村社会的团结与整合做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二是女性在感性的率性行为中,突破了既有的习俗与规则,为乡村社会的变迁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公正观念的民间认同:“叶玉珍”财产继承案分析
    朱涛
    社会杂志    2009, 29 (2): 99-111.  
    摘要2624)      PDF(pc) (645KB)(886)    收藏

    在法律秩序达成官方和民间(国家和社会)两个面向的分析框架下,黄宗智和张静分别从“实践”和“利益分配”的角度提出民间面向上存在的两种解释维度。本文从“叶玉珍”财产继承案出发,着重探讨公正观念的民间认同,认为在抽象原则上,官方和民间都认同“权利和义务一致”的公正观念,但在义务的具体内容上,存在个人义务与家族义务的认同冲突。由此,本文回溯历史,梳理明清以来寡妇财产继承权的变迁,进一步揭示其中所反映的公正观念在官方和民间认同上的一致与冲突,提出在民间这一面向上,“公正观念的民间认同”是以往未注意到的另一解释维度,从而试图对法律秩序的达成加入新的解释维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累积的异质性: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老年人分化
    胡薇
    社会杂志    2009, 29 (2): 112-130.  
    摘要2769)      PDF(pc) (966KB)(725)    收藏

    本文以生命历程理论为研究视角,以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老年人“主诉”的关于过去的生活资料,试图通过对个人能动性与生命历程时间性的强调,来分析个体生命历程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嵌入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不断分化的内部机制。研究发现,老化的过程是一个随时间推移不断累积与分化的过程,累积因素的先后顺序对个体之间的分化具有重要意义,累积是生命历程资本遭遇生命历程风险的结果,是社会结构与个人能动性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其中社会政策的变迁对累积过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农民工小团体现象的探测与分析: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
    悦中山 杜海峰 李树茁 【美】费尔德曼
    社会杂志    2009, 29 (2): 131-146.  
    摘要2972)      PDF(pc) (720KB)(531)    收藏

    本文利用2005年对深圳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应用NG算法,探测到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中的小团体现象,并通过对其数目、规模及内聚程度的分析,探讨了亲缘、地缘关系在小团体现象中的角色问题。本研究发现,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具有明显的小团体现象,不同性别和不同职业构成的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的团体化程度存在差异,实际支持网、情感支持网和社交支持网等三类网络的团体化程度也存在差异。混合性别网络的小团体的内聚程度低于单一性别网络的小团体的内聚程度,加工业农民工小团体的内聚力差异程度较大,而建筑业农民工小团体的内聚程度则普遍较高。加工业农民工的业缘关系是小团体形成的重要纽带,建筑业农民工的小团体以地缘关系为主,但业缘关系的作用开始凸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工作单位性质与利用网络求职的差异性:来自珠三角农民工的实证研究
    夏磊
    社会杂志    2009, 29 (2): 147-161.  
    摘要2839)      PDF(pc) (638KB)(551)    收藏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的市场转型研究一直关注于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不同性质的工作单位其市场化程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次级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的实证研究,发现伴随着职业流动的增加,农民工在求职中并没有减少对社会网络的使用,只是越来越少地使用先赋性的亲友网络,越来越多地使用在职业流动中新建的社会网络。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不同性质工作单位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影响了农民工对求职方式的选择。农民工进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单位,可以较多地通过市场途径求职;进入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工作单位,则需要较多通过社会网络途径求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关系”与“结构”的双重视角:一项工作绩效与社会网络关系的实证研究
    姚俊
    社会杂志    2009, 29 (2): 162-178.  
    摘要2914)      PDF(pc) (683KB)(564)    收藏

    社会网络日渐成为非个体层次上研究工作绩效影响因素的重要方面,但相关研究的缺陷在于,仅仅关注组织内部结构层面的社会网络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而忽视了组织外部关系层面的社会网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地产销售从业人员的实证调查,探究销售人员的“关系性”和“结构性”社会网络对工作绩效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了产生这两种社会网络影响结果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挫折经历、人力资本、企业制度与城市工人的社会不公平感:以10家企业工人的社会不公平感为例
    罗忠勇 尉建文
    社会杂志    2009, 29 (2): 179-198.  
    摘要2499)      PDF(pc) (692KB)(606)    收藏

    通过对不同产权形式的10家企业的共921个城市工人对(组织外)各社会现象公平与否的认知与判断(即社会不公平感)的调查发现,城市工人的总体社会不公平感较强;挫折经历、人力资本和企业制度都对工人的社会不公平感有一定影响,且对工人的经济性不公平感、社会性不公平感和生理性不公平感分别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外出务工背景下夫妻资源对农村女性家务分工期望的影响:基于巢湖市居巢区的实证研究
    李亮 杨雪燕
    社会杂志    2009, 29 (2): 199-214.  
    摘要2367)      PDF(pc) (623KB)(686)    收藏

    本文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5年对安徽居巢农村居民调查获得的数据,分析了外出务工背景下的夫妻资源对女性家务分工期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外出妇女比未外出妇女对丈夫分担家务的家务分工期望更高,且女性本人的收入和教育程度对家务分工期望有显著影响。外出务工经历与夫妻资源的交互作用表明,随着传统社会性别规范的约束作用减弱,外出务工经历增强外出妇女的夫妻教育资源对家务分工期望的影响效应,外出务工经历没有增强外出妇女的收入资源对家务分工期望的影响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2007年西方社会学重要刊物发表论文综述
    马戎
    社会杂志    2009, 29 (2): 215-222.  
    摘要2079)      PDF(pc) (427KB)(468)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一叶知秋:从一个乡镇的村庄选举看中国社会的制度变迁
    周雪光
    社会杂志    2009, 29 (3): 1-23.  
    摘要3222)      PDF(pc) (802KB)(1014)    收藏

    本文通过中国北方一个乡镇村庄选举的个案研究,分析讨论了基层选举这一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特别是在2006年的最新一轮选举中,正式选举制度的实施有了重要突破,镇政府在很大程度上退出了干预活动,并在维护程序的公正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村庄选举程序逐渐走上了正轨,选举结果基本体现了村庄的民意。基于这一案例,本文特别着眼于制度变迁的机制和过程分析,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第一,制度变迁不是来自于政府的理性设计,而是由不同领域中互为独立的多重过程在特定时间、地点的互动作用所导致的;第二,中国制度变迁的研究工作应该从理论方法上有一个新的突破,即关注多重过程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和历史过程,并提出相应的理论解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镶嵌式博弈与公共品提供结构:以王村为例
    王水雄
    社会杂志    2009, 29 (3): 24-51.  
    摘要2596)      PDF(pc) (1006KB)(692)    收藏

    政府和市场通常被理解为公共品提供的两个主要机制,但这背后作为基础的还是两个逻辑:技术逻辑和制度逻辑,两者通常交互作用在一起。政府和社会机制主要依赖于制度逻辑,有别于政府因素,在制度逻辑中,“社会因素”能给公共品提供带来不同的可能性。镶嵌式博弈是制度逻辑中将一系列因素组织起来的核心机制,同时又因应不同的内、外部组织结构和人际关系,呈现出不同的博弈模型,包括慈父主义模型、智猪博弈模型、关联博弈模型等。农村公共品提供的研究因为很少深入到村民的视角,以上的机制通常也就难以清晰呈现。本文基于对王村桥梁修建和饮水工程问题的考察,更清晰地看到了当前中国农村公共品提供中的这一结构问题。从该主题出发,还能引发有关市场与社会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市场的社会建构与行动者的逻辑:对上海电视剧市场的研究
    邢虹文 李崟 张虎祥
    社会杂志    2009, 29 (3): 52-73.  
    摘要2644)      PDF(pc) (989KB)(602)    收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广播电视制度也正在经历着快速变迁,促使电视剧的制作、交易与播映等日趋市场化。面对来自政治和社会的双重作用,围绕电视剧及其运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参与其中的制片公司、电视台以及政府管理部门都试图策略性地主导权力关系的运作。区别于以往“网络结构分析”与“政治文化分析”的市场社会学传统,本文引入了“行动者分析”的视角,将市场视为一种不同行动者参与的社会建构过程。通过分析上海电视剧市场运作的实证资料,本文阐明了行动者的策略性行动及其身处的结构性制约,并对市场秩序的建构性与变动性特征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空间的嬗变、私化与终结:以Z.鲍曼的后现代空间思想为中心
    胡淼森
    社会杂志    2009, 29 (3): 74-100.  
    摘要2734)      PDF(pc) (1029KB)(591)    收藏

    现代性的空间是理想化的空间,以空间纯净为原则,营造几何学式词物对应的格网。乌托邦贯穿了Z.鲍曼思想的路程,其非现实化品格、地域性和终极性集中代表了现代时空的特征。Z.鲍曼从权力关系入手分析自由,将社会视为金字塔层级,监狱则是时间和空间交锋的场所。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现代性由固态转入液态,地理终结后时间和速度成为权力的标志,空间则丧失了意义。全球化的同时加剧了地方化,政治失去了控制经济资本的能力,私域不断侵占公域,共同体被打破,多元文化主义开始建造新的隔离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二元论到二重性:布迪厄社会观理论研究
    刘拥华
    社会杂志    2009, 29 (3): 101-132.  
    摘要3296)      PDF(pc) (867KB)(1067)    收藏

    布迪厄反对将社会看作实体性的物质结构,以为这一结构能够被感知和触摸;也反对将社会看作是种种表象和意志,呈现于主体性的感悟中。进而言之,他反对在社会与个人、物质与精神、结构与行动等二元论范式中寻求社会所在。就此而言,布迪厄的社会观,是将社会看作是实践者及其文化所型构而成的有机生命体。这一特定的社会观,建基于他对“doxa”概念的阐释。场域与习性则构成了一种具体的二重性存在。由此,布迪厄展开了其唯物主义人类学的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三种新政治观的共识与差异
    郭台辉
    社会杂志    2009, 29 (3): 133-145.  
    摘要2676)      PDF(pc) (615KB)(454)    收藏

    吉登斯、U.贝克与Z.鲍曼构成1990年代以降西方社会理论界的三驾马车,他们分别从解放政治、决策缺陷与秩序追求三个视角达成反思性的共识,即西方现代内蕴的政治悖谬在全球化进程中愈发凸显,将代之以新的政治形式。他们各自编织生活政治、亚政治和共和政治的新图景。三者在共识基础上的差异形成一种彼此互补性的关联,即吉登斯的民族国家立场、U.贝克的世界主义方法论和Z.鲍曼的后民族国家视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
    王卫东
    社会杂志    2009, 29 (3): 146-158.  
    摘要3435)      PDF(pc) (523KB)(1088)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套由网络规模、网顶、网差、网络异质性、网络的密度所构成的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模型。基于2003年和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验证了这个测量模型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同时,也说明了春节拜年网是测量中国人社会网络资本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生命价值、生命能量激发与制度保障:灾后社会工作的多元反思
    顾东辉
    社会杂志    2009, 29 (3): 159-166.  
    摘要2221)      PDF(pc) (557KB)(490)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灾民文化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张昱
    社会杂志    2009, 29 (3): 167-175.  
    摘要2165)      PDF(pc) (452KB)(519)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人情、信任与工作关系:灾后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的伦理反思
    曾群
    社会杂志    2009, 29 (3): 176-182.  
    摘要2227)      PDF(pc) (442KB)(903)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专业性”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反思以灾后重建为例  
    张宇莲
    社会杂志    2009, 29 (3): 189-196.  
    摘要1805)      PDF(pc) (882KB)(470)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平等合作:从灾后重建看政府与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的伙伴关系  
    朱希峰
    社会杂志    2009, 29 (3): 189-196.  
    摘要2175)      PDF(pc) (550KB)(506)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文化、心理与临床技术:灾后临床社会工作探索
    高建秀
    社会杂志    2009, 29 (3): 197-202.  
    摘要2196)      PDF(pc) (500KB)(514)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