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33卷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占有、经营与治理:乡镇企业的三重分析概念—— 重返经典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尝试(上)
    渠敬东
    社会杂志    2013, 33 (1): 1-37.  
    摘要2224)      PDF(pc) (865KB)(757)    收藏

    本文系统梳理了社会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项产权研究,试图从占有、经营、治理三个经典理论概念出发来分析乡镇企业的生成结构和运行机制。文章指出,乡镇企业在占有关系上汇合了公有制、共有制和私有制等多重因素;在经营关系上则充分利用双轨制的体制环境,将土地承包、企业承包经营和财政包干结合起来;在治理关系上将体制的、知识的和民情的等多向度的治理机制相融合,解放了家庭、宗族、习俗等各种传统资源,并以此寻求实践中的改革与创造。乡镇企业作为社会运行的多重因素和多重环节的交集点,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制度创新空间,也充分反映出改革时代的制度精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方法论与生活世界 舒茨主体间性理论再讨论
    孙飞宇
    社会杂志    2013, 33 (1): 38-74.  
    摘要2475)      PDF(pc) (1021KB)(584)    收藏

    舒茨从对个体行动的意识分析出发,基于胡塞尔的现象学与伯格森的意识哲学,对韦伯所建立的社会科学概念体系作了一个意义基础的建构工作,并进而运用理想类型的方法发展出了自己的社会世界的图景。在这一工作中,对他者问题的处理涉及了一系列深具社会学意涵的问题,而其核心则是主体间性问题。对主体间性之可能性这一问题的探讨,从社会思想史的传统脉络来看,不仅关涉社会学如何可能的问题,在舒茨的努力下,更成为了一项通过以我群群体为基础的、有意义的生活世界这一概念来回答近现代以来社会学的核心方法论问题——社会如何可能——的基本追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道德、政治化与抽象的世界主义 基于对涂尔干《社会分工论》及相关著作的解读
    刘拥华
    社会杂志    2013, 33 (1): 75-112.  
    摘要2230)      PDF(pc) (810KB)(455)    收藏

    涂尔干是民族主义者还是世界主义者?对此问题的回答必须回到涂尔干有关道德论述的脉络当中去。涂尔干对于“道德始于群体成员资格”的论断,决定了在他的分析当中,不同的群体具有等级差异性,在道德形成的过程中,民族国家无疑被赋予了优先地位。如果我们必须回到民族国家来阐述道德的形成,这同时也意味着必须在民族国家内部实现世界主义,这是一种鲜明的自由民族主义的立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同乡的力量:同乡聚集对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影响
    张春泥、谢宇
    社会杂志    2013, 33 (1): 113-135.  
    摘要2627)      PDF(pc) (1126KB)(570)    收藏

    中国的城乡流动中存在同一籍贯或同一来源地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聚集现象——“同乡聚集”。本研究使用2010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外来务工者调查的数据,采用倾向分数匹配和异质性干预模型等方法,考察了以籍贯为族群基础的同乡聚集对城市农民工经济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同乡聚集者的收入优势受到异质性和自我选择机制的影响,但同乡聚集仍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收入。越倾向于同乡聚集的农民工,从同乡聚集中获得的收入回报越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社会地位、生活境遇与焦虑
    华红琴、翁定军
    社会杂志    2013, 33 (1): 136-160.  
    摘要2434)      PDF(pc) (987KB)(588)    收藏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探讨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遭受不公正对待的生活境遇在焦虑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社会地位(包括客观地位和主观地位)和生活境遇对焦虑的产生具有明显的影响,社会地位低的群体和生活境遇中遭受过不公正对待的人,更易产生焦虑。这些由社会地位和生活境遇等因素导致的焦虑对于个体的影响是偏向消极的;在社会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具有焦虑特征的个体增多,焦虑有可能从个体的心理问题转化为社会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约制与建构:环境议题的呈现机制 基于A市市民反建L垃圾焚烧厂的省思
    龚文娟
    社会杂志    2013, 33 (1): 161-194.  
    摘要1894)      PDF(pc) (1266KB)(407)    收藏

    本文在回顾和梳理环境事实论与环境建构论的基础上,剖析了环境议题呈现的社会机制,并以A市市民反对L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的过程为例诠释这一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议题的呈现机制包括了群体利益冲突、差异性认知和主张竞争、权力和资源及策略运作三个环节。环境议题不仅是客观环境现象的持续再现,更内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认知和判断;它的提出、表达和形成正逐步由“政府主导型”和“精英主导型”向“环境利益相关者共构型”过渡;环境议题呈现了不确定性和模式化趋势的特征,这既暗示了风险社会的到来,也见证了公众对环境公正和政治平等日渐强烈的呼声,以及市民社会成长与结构性限制之间的张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新管理主义时代香港社会福利领域NGO之发展
    田蓉
    社会杂志    2013, 33 (1): 195-224.  
    摘要2782)      PDF(pc) (1053KB)(465)    收藏

    全球第三部门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转型的挑战。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试图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管理主义如何影响香港社会福利领域NGO的发展。研究发现,尽管新管理主义的价值观已深植于NGO领域,但不同个案机构对其影响的回应不尽相同;组织的社会倡导价值对于市场化价值的妥协在本研究中虽有体现,但如何使商界更加关注社会福利的改善正日益成为香港NGO实践其倡导价值的新关注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学术发展与跨越:抗争政治理论的本土化尝试 读《“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姜利标、卫小将
    社会杂志    2013, 33 (1): 225-240.  
    摘要1906)      PDF(pc) (644KB)(462)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占有、经营与治理:乡镇企业的三重分析概念——重返经典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尝试(下)
    渠敬东
    社会杂志    2013, 33 (2): 1-32.  
    摘要2805)      PDF(pc) (902KB)(628)    收藏
    本文系统梳理了社会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项产权研究,试图从占有、经营、治理三个经典理论概念出发,分析乡镇企业的生成结构和运行机制。文章指出,乡镇企业在占有关系上汇合了公有制、共有制和私有制等多重因素;在经营关系上则充分利用双轨制的体制环境,将土地承包、企业承包经营和财政包干结合起来;在治理关系上将体制的、知识的和民情的等多向度的治理机制相融合,解放了家庭、宗族、习俗等各种传统资源,并以此寻求实践中的改革与创造。乡镇企业作为社会运行的多重因素和多重环节的交集点,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制度创新空间,也充分反映出改革时代的制度精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从类型学到动态研究:兼论信仰的流动
    卢云峰
    社会杂志    2013, 33 (2): 33-52.  
    摘要2559)      PDF(pc) (709KB)(653)    收藏
    自从杨庆堃提出“混合宗教”与“制度化宗教”概念之后,类型学建构成为华人宗教研究的主流。本文尝试进行视角的转换,用“基于类型学基础上的动态研究”来分析华人社会中信仰的流动。该视角一方面强调类型学的重要性,认为在研究中国宗教时有必要对“灵”、“义”等本土概念予以社会科学化;另一方面它强调揭示类型之间的联系与变化,将静态的类型学考察转化为动态分析。本文认为,动态的视角有助于关照到被类型学忽略的过程以及隐匿于其中的趋势,继而发展诸多经典理论,即研究神灵的流动有助于理解“神灵的诞生与竞争”,研究信徒的流动可以丰富“改教”理论,对宗教组织流动的研究则可以拓宽“教派—教会”理论的视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文化、历史中的“民族精神”——陶云逵与中国人类学的德国因素
    杨清媚
    社会杂志    2013, 33 (2): 53-84.  
    摘要2680)      PDF(pc) (901KB)(593)    收藏
    本文通过民国时期人类学家陶云逵这一个案,来梳理德国“文化”概念经过中国学者的思考和运用进入中国社会科学的历程。作为第一位运用“文化”理论进行实地经验研究的中国学者,陶云逵在实证研究中思考如何保存“文化”自身的神圣性,肯定人的精神价值,对各文化之间如何相互沟通和理解问题展开过深入的讨论。这些讨论不仅在人类学内部有意义,而且构成了人类学、社会学与哲学和历史学对话的可能。本文跟随陶云逵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脚步,呈现他在文化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探索,并试图指出,陶云逵对“文化”如何制约“国家”的政治经济权力提出有力的现实和历史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对宗教组织之信任的探索性研究——以上海数据为例
    李峰
    社会杂志    2013, 33 (2): 84-110.  
    摘要2881)      PDF(pc) (768KB)(489)    收藏
    本文利用上海市的调查数据,从宗教归属、人口学变量、社会经济地位因素、社会信任、社会参与和其他机构信任等方面对宗教组织信任进行分析,了解人们对宗教组织信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对相关的研究进行回应。结果显示,与对其它机构的信任相比,民众对宗教组织的信任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宗教归属、社会信任、组织参与和对世俗机构的信任对宗教组织信任的影响最大;阶层、社会参与也有一定的影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政治面貌等无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劳工收入差异与分解——基于珠三角、苏南与浙江三地数据的实证研究
    魏万青 | 谢舜
    社会杂志    2013, 33 (2): 111-130.  
    摘要2729)      PDF(pc) (683KB)(567)    收藏
    本文基于珠三角、苏南地区与浙江地区的调查数据,探讨珠三角、苏南和浙江三大发展模式对劳工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劳工月均工资水平苏南地区最高,珠三角地区最低。通过进一步研究三种发展模式工资差异分解发现,苏南地区劳工工资高于珠三角、浙江两地,主要是由劳工的人力资本等禀赋特征造成的,苏南地区发展的特点对劳动者人力资本要求更高,由此导致了苏南地区劳工月均收入更高。但从人力资本等禀赋特征的收入回报率来看,苏南地区却是“效率”最低的,浙江、珠三角地区的人力资本“价格”高于苏南地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关系网络与地下经济——基于上海一个自行车黑市的研究
    强舸
    社会杂志    2013, 33 (2): 131-155.  
    摘要3984)      PDF(pc) (1380KB)(746)    收藏
    本文以一个自行车黑市为案例,考察关系网络与地下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研究表明,自行车黑市活动衍生的关系网络促进了信息传递,提升了信任水平,降低了安全风险,增加了黑市的效益,塑造出互惠的交易模式。随着黑市的运作,关系网络继续演化,当信息和信任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黑车贩子间达成了关于货源收购和价格同盟的卡特尔协议,黑市的运作方式再一次被改变。关系网络对潜在违规力量产生威慑,起到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农业“去集体化”过程中的乡村治理与底层政治——对一段乡村历史的分层解读
    李洁
    社会杂志    2013, 33 (2): 156-184.  
    摘要3011)      PDF(pc) (1014KB)(569)    收藏
    本文采用底层史观的方法对中国农村去集体化进程进行了新的解读和分析。通过对江淮地区某村庄口述历史材料和文字档案材料的并置后发现,对这一事件的历史讲述存在不同层次的叙述文本。乡村共同体的隐藏文本揭示了集体化末期基层村庄的行动能力仍然是权宜而分散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仰仗外部局势的变化。然而在上层精英的叙述中,群众及其需要却被赋予附加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研究发现,主流历史的叙述方式与转型时期国家治理的合法性需要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经历乳腺癌:从“疾病”到“残缺”的女性身体
    黄盈盈 | 鲍雨
    社会杂志    2013, 33 (2): 185-207.  
    摘要3497)      PDF(pc) (787KB)(850)    收藏
    在身体社会学的理论背景下,本文关注女性乳腺癌问题。基于对14位有乳腺癌经历女性的深度访谈后发现,经历乳腺癌女性的身体与其说是一种患病的身体,不如说是一种被视为残缺(了乳房)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性别态身体。“残缺”表现在身体机能与感受(疼痛感与行动受阻)、身体形象(掉发与切乳)、个体认同(患者身份、女性身份及正常的社会人身份)和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本文展现了女性在经历乳腺癌的过程中(尤其是被切除了乳房之后)如何面对、管理被医学与社会标定为“残缺”的身体,如何努力恢复身体和“正常”的亲密关系;表达了身体从医疗空间走向社会空间时,“残缺”感与正常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以及身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多重性与政治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学术史视野下的中国土地革命问题——议题转换与范式变革
    孟庆延
    社会杂志    2013, 33 (2): 208-232.  
    摘要3292)      PDF(pc) (787KB)(753)    收藏
    土地革命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最终完成战争动员并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在有关近代中国革命的诸多研究中,土地革命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本文在细致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问题意识、理论范式与具体议题三个不同层面,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对有关土地革命的研究做一批评性回溯,以此澄清土地革命的问题化过程,进而理清学术的内在理路与发展变化过程,洞悉不同研究传统与理论视角所存在的问题与局限,为新的学术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总体性”与社会学的历史视野——“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学前沿:社会学的历史视野”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亚秋
    社会杂志    2013, 33 (2): 233-242.  
    摘要2007)      PDF(pc) (520KB)(63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未来
    李培林
    社会杂志    2013, 33 (3): 1-10.  
    摘要7488)      PDF(pc) (466KB)(1011)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社会建设之我见:趋势、挑战与契机
    周雪光
    社会杂志    2013, 33 (3): 11-17.  
    摘要5096)      PDF(pc) (547KB)(67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谈谈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问题
    王名 | 张严冰 | 马建银
    社会杂志    2013, 33 (3): 18-28.  
    摘要2894)      PDF(pc) (445KB)(46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为了公共利益——一个经济学家的理想社会建设论纲
    陆铭
    社会杂志    2013, 33 (3): 29-38.  
    摘要5955)      PDF(pc) (513KB)(453)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回归乡土与现实:乡镇企业研究路径的反思
    周飞舟
    社会杂志    2013, 33 (3): 39-50.  
    摘要2868)      PDF(pc) (563KB)(528)    收藏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盛的乡镇企业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所谓的“中国模式”的悖论:这样一种产权模糊的企业如何能够成功?此问题并没有得到从企业经营和治理本身出发的充分回答,而随着乡镇企业的大规模转制和倒闭被人忘记。本文在渠敬东《占有、经营与治理》一文的启发和引领下,通过对乡镇企业研究的评述,对渠文的思路进行阐发,试图指出“乡镇企业悖论”的真正答案也许并不在产权本身,而是在企业的经营过程及其与乡土社会的紧密联系之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理论化与制度精神——由《占有、经营与治理:乡镇企业的三重分析概念》引申的几点思考
    赵立玮
    社会杂志    2013, 33 (3): 51-64.  
    摘要2303)      PDF(pc) (732KB)(369)    收藏
    《占有、经营与治理:乡镇企业的三重分析概念》一文是近期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基于中国经验的一种有意义的理论化尝试。研究者以理想型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多重概念框架,力图呈现和解释作为总体现象的乡镇企业的多维面相和总体意义,揭示其展现出来的改革时代的制度精神。这项研究所呈现出的总体研究视角、概念框架与经验问题的相互作用的方法论取向,不仅体现了研究者所提出的“重返经典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张,而且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化颇具意义。尽管该研究在总体概念框架的论述和对乡镇企业的制度精神的阐发等方面尚显不够,但依然体现了运用适当的经典社会科学概念解释中国经验问题的可能性及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性别失衡背景下农民工心理失范的性别差异研究
    李卫东 | 李树茁 | M.W.费尔德曼
    社会杂志    2013, 33 (3): 65-88.  
    摘要2822)      PDF(pc) (657KB)(664)    收藏
    本文从角色视角,利用调查数据,分析性别失衡背景下农民工心理失范的性别差异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性别、婚姻状况和与“养家糊口”相关的社会角色及特征对农民工的心理失范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男性的心理失范程度要比女性严重,婚姻状态对农民工的心理失范影响没有性别差异,与“养家糊口”相关的社会角色及特征对农民工心理失范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进一步发展了暴露差异理论与脆弱性差异理论,认为社会角色与性别角色变迁的不一致导致了角色紧张的出现,从而导致心理失范及其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GSS2006的研究
    王鹏 | 吴俞晓
    社会杂志    2013, 33 (3): 89-110.  
    摘要4281)      PDF(pc) (1125KB)(3271)    收藏
    本文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使用事件史分析方法,探讨了城乡居民初婚年龄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经济原因。研究发现,教育、职业和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对初婚年龄有着显著的影响,并表现出性别和户籍差异。教育程度对女性初婚年龄的推迟效应大于男性,高等教育对农村户籍女性初婚年龄的推迟效应大于城市户籍女性,技术类职业相比非技术非管理类职业,对农村户籍男性居民的初婚年龄有着显著的提前效应。在城市户籍居民中,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子女的初婚年龄越晚;兄弟姐妹越多,初婚年龄越早。对城市和农村户籍居民而言,父亲从事管理类职业对儿子的初婚年龄均有显著的提前效应,而且对农村户籍居民的影响要高于城市户籍居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子女需求对城市家庭居住方式的影响
    许琪
    社会杂志    2013, 33 (3): 111-130.  
    摘要5524)      PDF(pc) (651KB)(560)    收藏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初访数据,着重分析了子女需求对城市家庭居住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需求是导致年轻夫妇与父母同住的重要原因,这种需求一方面表现在经济上,尤其是在住房上对父母的依赖;另一方面表现在需要父母分担家务和帮助照料小孩。所以,除了父母的养老需求,子女需求对城市家庭居住选择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在现代化和人口流动的背景下,虽然城市家庭有核心化的趋势,但由于当代中国城市家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大家庭在未来依然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人们如何卷入公共参与事件——基于广州市恩宁路改造中公民行动的分析
    黄冬娅
    社会杂志    2013, 33 (3): 131-158.  
    摘要3901)      PDF(pc) (1025KB)(545)    收藏
    本文旨在探讨是什么使得公民卷入现实的公共参与网络,影响这种公共参与的行动力、持续性和影响力的因素是什么。基于对广州市恩宁路改造中公民参与的研究,本文发现,虚拟社区虽然拓展了人们的现实联系,因其动员的广泛性而推动了公共参与的兴起,但能否转化为现实中有影响力的持续公共参与行动还与线下的联络和动员机制及其特性密切相关:基于人际网络的联络和动员推动了公共参与行动的行动力及其持续性,开放的城市空间则为这种现实的参与行动拓展了影响力。本文对不同联络和动员机制的区分,有助于从“历时性”和“差异化参与”的角度解释公民参与在转型期中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捆绑式发展”与“隐喻型政治”——对汶川地震灾区平坝羌寨的案例研究
    辛允星
    社会杂志    2013, 33 (3): 159-183.  
    摘要2598)      PDF(pc) (856KB)(987)    收藏
    笔者对汶川地震灾区平坝羌寨旅游开发与重建过程进行实地考察,把由政府主导“现代化工程”的社会发展样式称为“捆绑式发展”。在这种发展模式的运作过程中,当地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权力与话语博弈事件,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发展话语”被村民巧妙地操作化运用,演绎出某种较新的草根政治“版本”,这种现象本文称之为“隐喻型政治”。“捆绑式发展”与“隐喻型政治”之间存在诸多值得关注的联系,透过这种联系,可以从某个视角窥探到中国基层政治形态的一些微妙演化和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全球化与场域精神:麦当劳在东亚城市的“文化定制”逻辑
    邵颖萍
    社会杂志    2013, 33 (3): 184-203.  
    摘要2844)      PDF(pc) (719KB)(1054)    收藏
    全球化的故事并非文化的同质化。麦当劳在东亚城市的推进过程中,更多的是“文化定制”的结果——麦当劳所传递的不是完全同质化的美国文化,而是美式文化内核与地方文化生境碰撞而产生的特殊的全球地方化经验,其在东亚这个特定的文化场域内遵循着一整套的行动逻辑。地方文化虽然在成长,但总体上被全球文化所裹挟并吞噬。需要关注的是,麦当劳极具技巧地引导地方在参与“文化浅层定制”的过程中,逐步由“文化自觉”转变为“文化不自觉”。要启发地方由“文化不自觉”回归到“文化再自觉”,必须反思以乡村为主体的“文化自觉”类型本身在全球城市化背景下表达的有效性和代表性,城市和城市人的文化自觉应被予以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国企改制过程中的国家与工人阶级:结构变迁及其文献述评
    李锦峰
    社会杂志    2013, 33 (3): 204-241.  
    摘要4423)      PDF(pc) (842KB)(842)    收藏
    在国企改制过程中,国家与工人阶级关系发生了三个方面的变化:首先,国家通过统合主义的方式逐渐退出了对社会的直接控制,从准全能主义过渡到了碎片化的威权主义;其次,工人阶级脱离了“完全性组织制度”,从受国家和单位庇护的领导阶级转变为市场化的劳动者;第三,国家与工人阶级关系运转的轴心发生了变革,从单位组织的主导转变为资本的逻辑。由此形成的国家-资本-工人阶级结构最大的问题是资本对劳动的严重剥夺。对此,一方面需要在国有企业生产方式资本化的过程中加强法制建设,保护工人的一般公民权,另一方面要在国有企业全面退出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加强集体化的组织建设,争取工人的工业公民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拆解“结构—能动”的理论迷思:正负情愫交融现象的理论意涵
    叶启政
    社会杂志    2013, 33 (4): 1-34.  
    摘要3110)      PDF(pc) (972KB)(495)    收藏
    至少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结构—能动”二元互斥对彰概念所经营的论述成为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西方社会思想的发展脉络出发,试图从哲学人类学存有预设以及认知模式的角度来拆解这一论述议题可能内涵的基本特质——理性至上、认知导向、结构外在制约化与二元互斥对彰观,并进而指出,在当前以符号消费为导向的后现代场景中,这一论述架构不足以妥贴地掌握整个时代的脉动,无法处理诸如正负情愫交融这一当前社会的重要社会心理现象。因此,我们需要新的思维模式以及哲学人类学的存有预设,亦即新的社会学思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社会流动与政治信任:基于CGSS2006数据的实证研究
    盛智明
    社会杂志    2013, 33 (4): 35-59.  
    摘要3619)      PDF(pc) (708KB)(1154)    收藏
    本文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详细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流动对民众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为民众提供了大量向上流动的机会,并给他们带来改善生活的希望。人们所经历的向上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以及对向上流动的感知与预期都显著增强了他们的政治信任。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发展为人们带来的向上流动的经历与期望有助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一般信任模式的跨部门差异及其中介机制: 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研究
    胡安宁 周怡
    社会杂志    2013, 33 (4): 60-82.  
    摘要2626)      PDF(pc) (879KB)(510)    收藏
    本文基于“市场”与“国家再分配”两种不同制度环境的讨论,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的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方法处理潜在的选择性误差,考察了不同部门中个体的一般信任水平。结果显示,相比私有部门(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在公共部门中工作的个体呈现了更高的一般信任水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政治参与水平和相对剥夺感作为中介于工作部门与一般信任水平之间的解释机制是显著的,在公共部门中工作的个体不仅在态度上对内在政治效能感有更高的认定,而且也能积极参与居委会社区的选举。这些特征极大提升了他们的一般信任水平。此外,公共部门中的个体在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上所持有的较低的相对剥夺感也有助于其建立更高的一般信任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地位层级认同为何下移: 兼论地位层级认同基础的转变
    高勇
    社会杂志    2013, 33 (4): 83-102.  
    摘要2342)      PDF(pc) (943KB)(465)    收藏
    地位层级认同的“向下偏移”是一个在学理上和政策上都非常重要的现象。本文发现,地位层级的主要认同基础已由对具体社会单元的归属感转变为对收入等市场要素的占有,这是地位认同“参照系”的重大转变。要真正理解地位层级认同的“向下偏移”,就必须理解社会地位“参照系”的变动,而不仅仅是个体地位“参照点”的变动。建立在收入等市场要素占有基础上的地位参照系具有缺乏稳定性、没有具体边界等特点,因此导致原先的“中层认同”趋向于瓦解,新的“中层认同”又难以建立,地位层级认同出现整体性下移。要想建立起新的“中层认同”,不仅需要提升个体收入和福利,而且要在社会生活层面上通过种种制度方式建立起社会归属和公民认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留下还是离开: 政治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研究
    刘茜 杜海峰 靳小怡 崔烨
    社会杂志    2013, 33 (4): 103-116.  
    摘要2694)      PDF(pc) (655KB)(409)    收藏
    本文利用2009年“X市外来农民工调查”数据,分析来自不同组织类型的社会资本,尤其是政治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社会资本比一般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更大;弱关系型政治社会资本比强关系型政治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更大;强弱关系兼有型政治社会资本比单一型政治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更大。本文比较来自不同组织类型的社会资本,深入分析政治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意愿的影响,进一步延续和深入了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住院康复精神病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充权: 一个广州的个案研究 
    丁瑜 李会
    社会杂志    2013, 33 (4): 117-146.  
    摘要2600)      PDF(pc) (1051KB)(496)    收藏
    本文源于社会工作者在广州某精神病院介入一位强迫症患者的实务反思。首先,本文描述精神病院这一专家权力掌控的“全控机构”,凸显全控机构下日常生活实践的碎片化特点。而这既是住院康复精神病人主体性展现的空间,也是社会工作者同理与接纳个案的理想平台,为探讨日常生活实践充权的可能性创造了条件。其次,本文反思与个案建立专业关系的过程,重新理解个案日常生活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行为的意涵,不仅认识到个案本身的主体性力量和其中存在的充权可能性,也认识到日常生活实践对实现社会工作者同理与接纳的重要意义。这提醒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要时刻反思如何激发个案主体性,帮助其实现自我认同与接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国家基层策略行为与社区过程: 基于南苑业主自治的社区故事
    黄晓星
    社会杂志    2013, 33 (4): 147-175.  
    摘要2719)      PDF(pc) (830KB)(432)    收藏
    在转型的社区情境中,国家基层政府的行为是策略性的,社区居民亦陷入了权变的回应过程。文章聚焦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行为的不同阶段,从中观的社区形态考察基层政府的不同策略和社区过程。政府干预、释出和旁观调控三种不同类型的行为反映了政府对于社区的态度,社区层次和事件性质是基层政府策略行为的关键自变量。文章运用拓展性个案研究方法,分析了国家在社区的基层策略,以及转型期社区的生成和发展,基层政府行为与社区回应的不同逻辑是社区治理困境的重要根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强制结构理论及实验检验
    刘军 David Willer Pamela Emanuelson
    社会杂志    2013, 33 (4): 176-192.  
    摘要2778)      PDF(pc) (1117KB)(290)    收藏
    学术界对强制关系的研究较少,尽管它无处不在。本文基于要素论探讨强制结构的含义、分类及模型,重点探讨了间接强制结构的效应。间接强制是涉及至少三个行动者的一类“不给钱就制裁,给钱就‘保护’你”的结构关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边界条件内,间接强制结构与直接强制结构一样有效力,即有类似的强制幅度和力度,二者都使强制者获得最大的剥夺率。本文最后讨论了影响强制效果的因素,包括强制者的贪欲与策略、强—强联盟及受制者联盟的效应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宗教信仰选择:一个西方宗教经济学的文献梳理
    阮荣平 郑风田 刘力
    社会杂志    2013, 33 (4): 193-224.  
    摘要3388)      PDF(pc) (1087KB)(589)    收藏
    本文在回顾归纳国外宗教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供给—需求”分析框架。笔者认为,既有宗教经济学理论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来解释信仰选择的作用机制。宗教市场理论从供给出发,认为宗教市场结构是宗教信仰的重要决定因素;宗教社会资本理论、宗教家庭生产模型、宗教人力资本模型和宗教事后保障模型则从需求角度出发,分别强调社会网络的人际依恋、宗教参与的机会成本、宗教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宗教组织的公共物品供给因素等在宗教信仰选择方面发挥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宗教信仰领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引入宗教经济学视野一方面能为考察分析当今中国宗教信仰现状及推动其理论发展带来相应的契机,另一方面应考虑中国与西方社会之间的差异以及特殊性,对该视野的运用要有所甄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