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37卷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现代忏悔的发生学:忏悔者与生活世界(上)
    孙飞宇
    社会杂志    2017, 37 (1): 1-32.  
    摘要1883)   HTML    PDF(pc) (861KB)(1058)    收藏

    本文尝试通过讨论现代意义上的忏悔者,推进对于生活世界范畴的理解。文章从现象学的角度出发,首先清理了保罗·利科以现象学入精神分析的努力,试图在社会思想史中确立一种讨论忏悔的起点和框架。利科讨论了胡塞尔现象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在理论和方法之间的亲和力,不过却并未将议题落实在社会理论的层面上。进而,本文通过对福柯关于忏悔的发生学研究的检讨,将对忏悔的理解集中在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传统之中。通过对于弗洛伊德谈话分析中自由联想法的理论背景分析,本文将谈话疗法与还原工作比观并照,互相证成,最后试图对于弗洛伊德式忏悔做一个现象学社会学式的理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历史个体与普遍历史:历史主义脉络中的社会变迁
    李荣山
    社会杂志    2017, 37 (1): 33-60.  
    摘要1603)   HTML    PDF(pc) (888KB)(861)    收藏

    发端于18世纪的德国历史主义思想脉络中,包含着一种从历史个体到历史个体的普遍历史解释模式。这种独特的社会变迁思想是在同启蒙思想的对话中确立起来的。起先包裹在天意历史论的目的论外衣中,后来历史主义的发展逐步脱去了这层外衣,在解释社会学传统中演变成了一种经验科学意义上的独特社会变迁思想。随着社会理论对韦伯的去历史化,蕴含在解释社会学中的这种社会变迁思想逐渐被淹没了。有鉴于此,本文将在赫尔德以来的历史主义脉络节点中梳理这种社会变迁思想的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传统的变革与个体的重构:鲁滨逊的出走、改造与重返
    杨璐
    社会杂志    2017, 37 (1): 61-93.  
    摘要1677)   HTML    PDF(pc) (967KB)(965)    收藏

    笛福是现代早期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其第一部小说《鲁滨逊·克鲁索》,不仅仅是在叙述一个大航海时代的冒险故事,也是在为现代早期个体所面临的困境寻找一条出路。本文通过解读鲁滨逊的出走、改造与重返,分析并讨论了这部小说所揭示的现代早期的人性面貌和精神危机。本文认为,在基督教传统无法安顿人心的时代,笛福试图在理性与启示之间,重新寻找一条自我治理的良知之路。理解笛福及其对传统资源的利用,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英国及现代个体主义的真正意涵,而且对我们重新回到中国个体问题兴起的语境中探索中国社会的路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工人、资本与国家:理解工人阶级研究的关系视角
    毛丹, 张洪
    社会杂志    2017, 37 (1): 94-126.  
    摘要1364)   HTML    PDF(pc) (774KB)(874)    收藏

    阶级实体和概念都是关系性的,工人阶级的状况和性质需要从工人、国家、资本三方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入手进行考察。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家在三方关系中占据中心位置,对劳资关系和工人阶级具有塑造能力,国家并非只会选择做优势阶级的刻板代言人;劳资矛盾是否激化以及工人阶级成为秩序合作者还是激进行动者,与国家如何定位和处理劳资关系有关。社会学的阶级分析在当代还有没有潜力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国家在劳资问题上的角色与措施,可能缓解工人对国家和资本的对抗性、促使工人转变成秩序的合作者,也可能激发工人的对抗意识。如果是前者,阶级分析会因劳资对抗问题的缓解而不再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如果是后者,阶级分析就不仅是恰当的理论分析工具,还具有重大的实践内涵。上述视角可能也适用于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以四川冕宁白鹿营彝族为例
    龙圣
    社会杂志    2017, 37 (1): 127-155.  
    摘要1501)   HTML    PDF(pc) (1173KB)(687)    收藏

    本文主要利用四川冕宁白鹿营彝族文书和《冕宁档案》,试图揭示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明万历后期,为抵抗叛乱,部分大凉山彝人被宁番卫招募到平坝充当营兵,形成白鹿营等彝族聚落。入清后,白鹿营彝人随土司的招立再次被纳入国家体制,但直到乾隆晚期,其聚落形态、权力格局和风俗文化等方面仍保持着较强的独立性。此后,随着移民的到来、保甲的编设及文教的推广,白鹿营彝族的独立性逐渐弱化,国家认同感日益增强,最终形成有别于高山彝族的“水田彝”。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既促进了边疆的稳固,同时也生成了其独特的族群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诸神之争的再阐释:一个社会学的结构视角
    迟帅
    社会杂志    2017, 37 (1): 156-185.  
    摘要1596)   HTML    PDF(pc) (752KB)(901)    收藏

    世俗化及逆世俗化范式的对立其实蕴含着更大的连续性,即如何理解宗教多元主义背后的诸神之争,总的来说,韦伯之后那些解释宗教变迁的理论范式均未突破韦伯对宗教的比较研究范畴,难以在当前复杂而多元的文化环境下为个人提供总体指导,但是二者共同揭露了诸神之争条件下西方宗教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交互作用所促成的理性化的动力机制,即西方宗教维护自身价值理性的方式从中世纪教会主导的政治性垄断过渡到现代性条件下宗教多元主义的市场化竞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统计模型的“不确定性”问题:与倾向值方法
    胡安宁
    社会杂志    2017, 37 (1): 186-210.  
    摘要1340)   HTML    PDF(pc) (1098KB)(918)    收藏

    量化社会学研究往往基于特定的统计模型展开。近十几年来日益流行的倾向值方法也不例外,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同时拟合估计倾向值得分的“倾向值模型”与估计因果关系的“结果模型”。然而,无论是其模型形式还是系数估计,统计模型本身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不确定性”问题。本研究在倾向值分析方法的框架下,系统梳理和阐释了模型形式不确定性与模型系数不确定性的内涵及其处理方法。通过分析“蒙特卡洛模拟”数据与经验调查数据,本文展示了在使用倾向值方法进行因果估计的过程中,研究者如何通过“贝叶斯平均法”进行多个备选倾向值模型的选择,以及如何通过联合估计解决倾向值模型与估计模型中的系数不确定性问题。本文的研究也表明,在考虑倾向值估计过程的不确定性之后,结果模型中对于因果关系的估计呈现更小的置信区间和更高的统计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实用专业主义: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界定及其逻辑
    雷杰, 黄婉怡
    社会杂志    2017, 37 (1): 211-241.  
    摘要1576)   HTML    PDF(pc) (856KB)(1004)    收藏

    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中国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体系及其背后的判定逻辑。本研究运用“模糊德尔菲法”的设计,让广东省高校教育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参考英格兰、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专业能力,选择其中他们认为对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重要的指标。结果显示,共有价值伦理、理论知识和实务技巧等3个层面,合计24项能力指标被纳入本地的能力体系。经过分析这些专家判定逻辑,本研究还发现该能力体系存在“实用专业主义”的倾向,包括“犬儒思想”“去政治化”和“技术化”等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社会》2017年第1期整期全文
    社会杂志    2017, 37 (1): 242-.  
    摘要461)   HTML    PDF(pc) (26276KB)(13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罚似然图模型与社会网络测量
    陈华珊
    社会杂志    2017, 37 (2): 1-25.  
    摘要1513)   HTML    PDF(pc) (1531KB)(1211)    收藏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行为轨迹和互动数据的获得成为可能并进入社会学研究者的视野。这类行为或互动事件的数据在数据结构上属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常见的双模网络。但传统的社会网络分析所面对的数据规模较小,研究者一般采用矩阵分解、主成分分析等描述性分析方式来对网络子群进行区分或测量。而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参与互动的群体规模巨大、群体成员的构成动态变化、事件具有时序特征、事件发生存在异质性等特征,使得传统的分析方法无法有效应对此类数据。
    近十年来,高维高斯图模型在网络关系探测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拟对基于罚似然回归的高斯图模型进行综述。罚似然高斯图模型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分析工具,本文并不侧重具体的算法和优化过程,而是就罚似然图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对社会科学应用研究可能带来的贡献进行梳理。最后,本文亦对涉及的相关模型及其R软件包进行汇总,以期拓展该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网络场域、文化认同与劳工关注社群:基于话题模型与社群侦测的大数据分析
    黄荣贵
    社会杂志    2017, 37 (2): 26-50.  
    摘要1627)   HTML    PDF(pc) (1022KB)(1199)    收藏

    基于“网络与文化”和关系社会学的理论,本文指出网络场域与所沟通的文化内容之间存在互构关系。本文使用话题模型分析了关注劳工议题的用户所发布的51 288条博文,结果显示,劳工话题大致涉及以下几方面:文化与公益、工人的困境与问题、维权行动与工人组织、制度与劳工权。对用户间互动模式的社群侦测揭示了5个主要社群,结合社群关注的议题,作者将其称为:工人家园社群、工人维权社群、工人文化社群、劳工制度关注社群、工人权益关注社群。本文进一步指出劳工研究领域的两个新趋势:(1)随着新生代工人群体的壮大,工人文化与城市融入等议题受到较多关注;(2)微博促进研究者与劳工组织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后者从制度层面反思工人的境况。最后,本文讨论了大数据分析在网络文化与社会心态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网络舆情是否影响股市行情?基于新浪微博大数据的ARDL模型边限分析
    陈云松, 严飞
    社会杂志    2017, 37 (2): 51-73.  
    摘要1619)   HTML    PDF(pc) (921KB)(1218)    收藏

    本文基于新浪微博大数据,分析互联网上的股市舆情是否影响真实世界中的股市行情。在梳理网络舆情,特别是微博影响股市的机制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具有“利好”和“利空”含义的股市术语的微博出现词频(“热词指数”),生成股市的“微博信心指数”。“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边限检验表明:在股市震荡期,早前三天内的“微博信心指数”有助于预测上证指数;“微博信心指数”和“上证指数”存在正向相关的均衡关系;在股市行情平稳期,以上的统计关联并不存在;网络舆情通过影响入市资金流进一步影响股市行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相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检验农民工的多重参照群体
    吴菲, 王俊秀
    社会杂志    2017, 37 (2): 74-105.  
    摘要1436)   HTML    PDF(pc) (741KB)(1067)    收藏

    尽管社会经济地位低于城市居民,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却更高。这种客观经济地位与主观福利评判的不一致有两种解释:同质性参照群体假设和向上流动期望假设,暗示农民工在进行社会比较时会选择不同的参照群体。基于一项大规模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数据,本文通过建构农民工的多个参照群体检验了上述假设,结果验证了同质性参照群体假设:控制个人收入后,同省其他农民的平均收入越高,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越低;加入农民的平均收入后,农民工相对于城市就业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优势消失,甚至转为劣势。向上流动期望假设未获支持:城市就业居民的平均收入对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而且这样的“零效应”可能并非由于向上流动期望的压抑影响造成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再分配与幸福感阶层差异的变迁(2005-2013)
    洪岩璧
    社会杂志    2017, 37 (2): 106-132.  
    摘要1188)   HTML    PDF(pc) (792KB)(1276)    收藏

    本文利用两期CGSS的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2005年和2013年不同社会阶层的幸福感差异,并尝试从国家再分配能力变化的视角探讨其原因。首先,通过年度比较发现,所有职业阶层的主观幸福感皆有提升,但由于测量问题,需谨慎对待这一结论。其次,同一年度内不同职业阶层间的幸福感差异可以被收入变量和教育变量所解释。再次,中下阶层,尤其是农民和无业下岗阶层的幸福感上升幅度远大于中上阶层(管理者和专业人员阶层)。然后,用分层线性模型(HLM)分析发现,这一阶层差异变迁和国家近十年在财政汲取和再分配水平上的提升有关。在2005年较低的宏观税负和再分配水平下,其增长更有利于提升较高收入群体的幸福感,但在2013年较高的水平下,宏观税负和再分配水平的增长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幸福感无差异化影响。这些结果说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可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再分配力量对人们生活机遇和福祉的影响日益凸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弗洛伊德的案例剧场:忏悔者与生活世界(下)
    孙飞宇
    社会杂志    2017, 37 (2): 133-165.  
    摘要1182)   HTML    PDF(pc) (1001KB)(664)    收藏

    在上篇所建立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之上,本篇试图集中到弗洛伊德的五个经典案例,通过约翰·奥尼尔对于这五个案例的理论思考,将精神分析传统中的忏悔现象及其理论置于经典社会理论乃至西方文明的传统之中,并最终将讨论落实在生活世界中的理性与存在问题之上。文章最终回到黑格尔,主张理性必须落在此在之在(Da-sein)并因而是个体存在之意义世界中。与忏悔相关,既存在着一种作为存在之形式(form of being)的理性,又存在着一种作为生命意志(will of life)的理性。第二种理性,也即来自于此在之在的状态,可能是理性真正的困难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康德对于启蒙所提出的要求,或许正可以落实在弗洛伊德的诊所技术之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国家控制与医生临床自主性的滥用:对公立医院医生执业行为的分析
    姚泽麟
    社会杂志    2017, 37 (2): 166-192.  
    摘要1844)   HTML    PDF(pc) (1090KB)(1046)    收藏

    如何对医生的执业行为实施有效的社会控制是职业社会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医生的执业环境与执业行为的分析,指出医生仍然依附于占据医疗服务市场垄断地位的公立医院,丧失法团自主性的他们无法与国家就收入与服务补偿进行协商。但也正是由于垄断地位,公立医院及其医生获得了对患者和医药厂商的双向支配地位,可以便利地将处方权转换为经济利益。但与此同时,医生对临床自主性的这种滥用意味着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职业规范内化后的自律等社会控制方式的失败。本文认为,医生这一职业群体在医疗卫生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逐步开放医生的执业自由以及给予非公立医疗机构平等的地位与待遇等措施会使这些问题得到改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特派员制度与中共早期工人运动:以安源工运史为中心(1921-1925)
    马学军
    社会杂志    2017, 37 (2): 193-215.  
    摘要1074)   HTML    PDF(pc) (705KB)(665)    收藏

    以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研究,多偏重阶级斗争的革命话语视角,而较少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来探究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组织形态问题。本文以早期安源工运为考察对象,重点分析并比较特派员李立三和刘少奇二人的工作效果,以此来探究中共早期采用特派员制度领导工人运动的组织形态。本文认为,李立三利用个人资源开创了安源工运,而作为继任者的刘少奇则未能维系安源工运,表明中共采用的派遣特派员的组织制度的运作效果是引发安源工运兴衰的重要原因。特派员实际的工作效果,既与其个人的地方资源有关,也与其在党内的位置密切相关。对中共早期特派员制度的具体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揭示中共早期发动工人运动的组织方式问题,还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共早期组织形态的发育和演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扶上马再送一程:父母的帮助及其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
    许琪
    社会杂志    2017, 37 (2): 216-240.  
    摘要1818)   HTML    PDF(pc) (678KB)(1434)    收藏

    以往关于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分析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而很少讨论父母对成年子女的帮助,以及这种帮助对传统赡养关系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在2012年的试调查数据后发现,现在中国父母正在从经济和小孩照料等方面向他们的成年子女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而且父母的帮助(特别是小孩照料)对是否能够得到子女赡养和赡养的水平均有显著影响。分城乡的比较研究发现,父母的帮助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在城市表现得更加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中国家庭养老赖以维持的基础已经发生了改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社会》2017年第2期整期全文
    社会杂志    2017, 37 (2): 242-.  
    摘要468)   HTML    PDF(pc) (21891KB)(55)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中国的集权与分权:“风险论”与历史证据
    曹正汉
    社会杂志    2017, 37 (3): 1-45.  
    摘要1497)   HTML    PDF(pc) (1010KB)(1799)    收藏

    在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演变。这些演变给我们提出如下三类问题:第一,在地方政治体制上,为什么一部分王朝在开国初期采用了分封制,而当王朝稳定下来之后,却又谋求削藩?第二,在边疆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什么元代和明代采用“土司制”,清代却推行“改土归流”?第三,在省级政区和省级政府的设置上,为什么汉人政权表现出兴废不定和周期性循环,而游牧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却不存在这种循环?此外,清代之后建立的汉人政权为什么又打破了这种周期循环,建立起稳定的省级政区和统一的省级政府?本文论证了上述问题可以用“风险论”——即中央政府追求“统治风险最小化”的行为及其面临的约束条件——来解释,还同时比较了“风险论”与“帝国的治理逻辑”和“行政发包制模型”在解释能力上的差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历史的理论研究路径和理论模型——对《中国的集权与分权:“风险论”与历史证据》一文的几点评论
    刘世定
    社会杂志    2017, 37 (3): 46-66.  
    摘要1169)   HTML    PDF(pc) (976KB)(787)    收藏

    本文强调,在研究集权和分权这一反复出现且类型多样的历史现象时,建构适度抽象、概念和逻辑明晰的理论模型以助分析是有效的。本文指出,将“风险论”和“效率论”对立起来有欠妥当,“风险论”就是一种效率指向的理论,重要的是区分何种治理、何种效率、谁之效率。沿着这一思路,本文建构了分析统治者风险治理效率和日常行政效率关系的模型,指出当一种制度赋予统治者以统治风险最小化的行为特性时,其日常行政治理效率的最大边界在哪里;建构了统治风险治理效率下的集权和分权选择模型,并考察过度集权与过度分权的概念;讨论了效率区分在理解中国历史中非均衡割据现象方面的意义。本文通过理论模型的建构,考察了统治者收放权边界内外运作的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代理人困境与国家治理:兼评“风险论”
    蔡永顺
    社会杂志    2017, 37 (3): 67-84.  
    摘要1126)   HTML    PDF(pc) (564KB)(702)    收藏

    向下分权是治理幅员辽阔之国家的必然选择。在中央集权体制下,统治者采取向下分权的时候也会面临治理风险,即如果地方政府取得足够的资源和权力,它们可能对最高统治者构成威胁。曹正汉在考察中国古代统治体制演变时,提出郡县制是帝王减少代理人风险的制度安排,因为郡县制具有避免让单一地方政府强大到可以挑战帝王权威的作用。本文探讨向下分权对于集权体制政治稳定的影响。分权在为最高统治者减少代理人风险的同时,也为统治者创造了规避责难的空间。但向下分权在减少代理人风险的同时,也给统治者造成了多重代理人问题。具体而言,代理人如果没有受到有效约束,他们不但会削弱国家能力,还可能损害政权的合法性,引发社会风险。如何约束代理人始终是最高统治者面临的难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中华帝国治理的“不可能三角”与治乱周期:从“风险论”出发
    尤怡文
    社会杂志    2017, 37 (3): 85-102.  
    摘要1240)   HTML    PDF(pc) (956KB)(594)    收藏

    本文由曹正汉提出的“风险论”出发,以威权政体政权存续的理论视角,探究中国治乱周期与统治者风险治理策略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治乱之间,统治者透过何种机制调节动态平衡以维系政权,又为何调节风险平衡机制在某些时候能奏效在另一时点上却失灵。藉由历史制度主义的时序分析,本文提出风险治理的“不可能三角”,以解释治乱周期的波动,并发现风险调节机制之所以越到朝代后期越难奏效,肇因于开朝初期统治者为防制政变风险所采取的政治吸纳策略。这些策略随着时间演化及一连串反应序列后,破坏了统治者用来防治民变及外患风险的机制,并进一步弱化了国家的基础权力,导致国家能力下降,风险平衡机制失灵,从而陷入统治危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教育的同型婚姻与中国社会的家庭工资收入不平等:1996—2012
    李代
    社会杂志    2017, 37 (3): 103-130.  
    摘要1211)   HTML    PDF(pc) (814KB)(979)    收藏

    近年来,关于同型婚配的研究在社会学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采用LHSC1996与CGSS2012两个截面数据,首先用对数线性模型测量调查数据中夫妻教育匹配的同型程度,用相关系数测量工资收入上的相似程度。然后使用模糊置换检验估量在控制年龄、城乡和地域之后,夫妻受教育程度的匹配对家庭工资收入不平等指数泰尔指数(Theil Index)的影响,并通过比较两个截面数据考察其变化趋势。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有所贡献,本文所使用的改进的置换检验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年龄等定距变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撤点并校”、家庭背景与入学机会
    潘光辉
    社会杂志    2017, 37 (3): 131-162.  
    摘要1914)   HTML    PDF(pc) (3019KB)(1115)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究在“撤点并校”的政策调整下,家庭背景是如何影响子女的教育获得机会的。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到2012年追踪个案的数据,通过对农村学生小学至初中毕业升学历程的回溯,建立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的“辍学模型”和基于Logistic模型和线性概率模型的“升学模型”,发现家庭背景始终是影响子女教育机会的重要因素。在“撤点并校”刚开始执行的年份,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风险反而有所降低,家庭背景在“撤点并校”后对于子女的入学几率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这一政策使得农村家庭在教育上“主动投入”,而这种家庭层面对于政策的回应使政策的影响效果被削弱或者推迟,从宏观上观察到的家庭背景在教育层面上的再生产机制是每个家庭在制度驱动下做出选择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结构问题与发展对策
    李强, 王昊
    社会杂志    2017, 37 (3): 163-179.  
    摘要1508)   HTML    PDF(pc) (1193KB)(1113)    收藏

    本文认为中产阶层不等于中等收入群体,应该从收入、职业和教育多个维度分析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与结构。本文分析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2010年、2013年的数据,发现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所占的比例已经较大,但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层的比例仍然较小。中产阶层越来越集中于城市和东部地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社会结构差异越来越大,第一产业中的中产阶层发展也遇到了较大阻碍。本文认为,要壮大中产阶层,应该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产业、职业结构调整,普及教育,推动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中产阶层的发展,扶持农民工依靠技能提升、自主经营进入中产阶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深耕者”与“鼓动家”:论共产党早期乡村革命中的“农运派”
    孟庆延
    社会杂志    2017, 37 (3): 180-214.  
    摘要1024)   HTML    PDF(pc) (1056KB)(1229)    收藏

    “查阶级”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中重要的组织动员技术,它同时蕴含着强调经济标准的“算阶级”和强调情绪鼓动与暴力斗争的“闹革命”两种面相。既往的学术研究将“闹革命”理解为革命实践中的过火与偏差而未追溯其渊源。本文尝试对“闹革命”这一传统进行发生学意义上的再考察。研究发现,“闹革命”主要来自“大革命”时期国民党中央农民部设立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以彭湃为代表的农运干部构成了其具体“担纲者”。本文综合运用多种史料,通过对农讲所以及农运派干部具体实践的考察,呈现其作为革命的“深耕者”与群众的“鼓动家”的精神气质,进而在具体的历史处境中理解“闹革命”这一具体的组织动员形态,更为深入地理解早期乡村革命的复杂历史面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政策实施成本与上下级政府讨价还价的发生机制——基于四东县休禁牧案例的分析
    冯猛
    社会杂志    2017, 37 (3): 215-241.  
    摘要1229)   HTML    PDF(pc) (767KB)(857)    收藏

    讨价还价是中国上下级政府互动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种形式。本文详细记述了四东县草原休禁牧政策实施过程中上下级政府的多轮讨价还价,县政府制定政策,政策严格落实导致政府与民众的冲突频发,乡镇政府以冲突为策略与县政府讨价还价,最终获得了相对宽松的执行空间。本文使用实施成本分析框架解释了讨价还价行为的发生机制,执行过程成本、上级施加成本、民众施加成本高昂,致使乡镇政府只能选择与上级讨价还价。随着社会冲突的加剧,乡镇政府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对提高,使得双方的协议点从严格执行端向宽松执行端移动。执行无僵局、协议点左右摆动、短期均衡与讨价还价的交替发生是政策执行中上下级政府讨价还价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社会》2017年第3期整期全文
    社会杂志    2017, 37 (3): 242-.  
    摘要331)   HTML    PDF(pc) (17360KB)(96)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因病信教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演变:试论把握“信念”概念对理解中国农村宗教实践的启示
    周浪, 孙秋云
    社会杂志    2017, 37 (4): 1-31.  
    摘要1403)   HTML    PDF(pc) (1852KB)(817)    收藏

    本文通过对苏北望村基督徒因病信教现象的考察,关注信教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演变。用"信念"来把握农民"信"的起点心理,它蕴含了个体面临生命困境时寻求宗教帮助并对之赋以期许的自然心态和家庭伦理。"信念"的宗教建构、"信念"的情感嵌入以及"信仰"要求三个宗教操演环节促使个体心理的由俗入圣。基于原有病型及其疗效基础上的个体与宗教间的互动,信徒发生了信念坍塌、信念过渡和信仰升级三种类型的心理分化。"信念"操演与分化构成了农民宗教心理演变的机理,也形塑了农民的信仰方式。文章进一步探讨"信念"对于理解中国农村宗教实践中的个体宗教心理、宗教皈信、宗教复兴等议题所具有的启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传统乡村社会小农家庭女性的经济贡献及其决定因素
    李楠, 李亚婧
    社会杂志    2017, 37 (4): 32-58.  
    摘要1168)   HTML    PDF(pc) (1465KB)(609)    收藏

    本文利用20世纪30年代日本满铁农村实态惯行调查数据,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女性的经济贡献及其地区差异的根源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女性劳动参与在小农家庭的财富积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女性劳动参与率每增加1%,农户拥有的土地财产数量增加0.3%。进一步分析可知,这种作用在南北方存在巨大差异,女性劳动参与仅对南方小农家庭的财富积累具有重要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率每增加1%,农户拥有的土地财富增加0.2%。本文认为,南北方地理禀赋所导致的农户经济结构差异是女性的经济贡献存在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本文不仅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女性对家庭的经济贡献的地区差异及其根源,也对当前女性社会地位的相关研究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乡城流动与儿童认知发展:基于2012年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调查数据的分析
    闫伯汉
    社会杂志    2017, 37 (4): 59-89.  
    摘要1187)   HTML    PDF(pc) (1622KB)(724)    收藏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调查数据,以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以阶层再生产为分析视角,基于认知发展理论探讨农民工流动对子女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儿童拥有比留守儿童更高的认知水平,流动儿童相对较好的家庭背景为其认知发展提供了实质性帮助,乡城迁移中流动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通过"转校"等机制得到促进;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其认知劣势与父母外出工作并无显著的统计关系,而主要归因于家庭贫乏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子女数较多的家庭结构、较低的学前教育接受率或就读学校质量的低下。但是,流动儿童的认知水平整体上仍低于城市儿童,其认知发展仍然受到自身社会阶层条件和境遇的深刻限制,"流动"所带来的各类"认知收益"是有限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大学如何改变寒门学子命运:家庭贫困、非认知能力和初职收入
    许多多
    社会杂志    2017, 37 (4): 90-118.  
    摘要1729)   HTML    PDF(pc) (1743KB)(1766)    收藏

    社会分层和流动研究发现,在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中,社会经济地位的代际相关性降低,甚至是消失了。这一发现被看做大学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有力证据,但其作用机制往往被简单地归因于学生的高度选择性或者劳动力市场中大学文凭的符号效应,大学教育过程本身对学生人力资本提高的作用却被忽略了。本文利用一个对大学生群体为期五年的追踪调查数据,试图证明大学教育自身对家庭背景影响的削弱作用,来自于为不同社会阶层出身的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开放的学习锻炼环境,帮助他们,特别是那些来自弱势家庭的学生,提高自身的非认知能力,以应对毕业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代际累积与子代住房资源获得的不平等:基于广州的个案分析
    谌鸿燕
    社会杂志    2017, 37 (4): 119-142.  
    摘要1439)   HTML    PDF(pc) (1622KB)(560)    收藏

    本文通过"代际累积"概念探讨了父代住房支持的差异引发的子代住房不平等问题。参考以往通过"优势累积/劣势累积"两条因果路径分析社会不平等的方法和最新文献对累积过程的关注,本研究将弥补以往累积与社会不平等研究忽视代际分析的不足,从因果机制和过程分析两方面推进代际累积对住房不平等的解释。对前者的研究发现,住房制度改革拓宽了个体住房资源获得的渠道,父代家庭对子代的住房支持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其对住房不平等的影响也日渐凸显;对后者的研究表明,代际累积这一因果机制所解释的住房不平等并非稳定不变的,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既有累积趋势可能会发生异于原初累积方向的变动,甚至是累积断裂。这一发现弥补了代际优势/劣势累积这一因果机制未能澄清累积过程中波动存在的理论缺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从“志在富民”到“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晚年的思想转向
    周飞舟
    社会杂志    2017, 37 (4): 143-187.  
    摘要1534)   HTML    PDF(pc) (1145KB)(779)    收藏

    本文是对费孝通先生晚年思想转向之成因的研究。费孝通晚年的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力倡"文化自觉",由早年注重西方文化变而偏重于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费孝通晚年著作的详细考察,本文认为,费孝通的思想转向是他在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不间断的调查、实践和反思中形成的。这种思想转向是一种"社会科学"的转向,而不是文化立场的转变。本文以四个部分来论述这种转向的发生。前两个部分讨论费孝通晚年谱写的"两篇文章",即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研究、民族和边区开发研究。在这两个领域的经验研究中,费孝通都遇到了社会学和人类学上的挑战,他发现:乡村工业、民族和边区的发展都不只是经济社会政策的问题,甚至也不是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问题,而是和其背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心态和文化有关。如何把握这些心态和文化,是本文的第三个部分,即费孝通晚年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费先生从英国人类学家Leach因《江村经济》所提出的两个方法论问题入手,在生命的最后十多年里展开了漫长而严谨的反思。反思的结果一方面是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新看法,也是对上述两个经验问题的总回答,另一方面是对"文化自觉"理论的方法论补充。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讨论的是费孝通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家,晚年如何身体力行,在"差序格局"中"推己及人",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是为真正的"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实践的紧迫性
    罗朝明
    社会杂志    2017, 37 (4): 188-216.  
    摘要1243)   HTML    PDF(pc) (1382KB)(478)    收藏

    紧迫性是实践的本质属性之一,实践紧迫性在思想史上却遭到长期遮蔽。布迪厄虽然曾多次提到这一议题,但从未有过专题论述。本文对实践紧迫性做了现象学社会学深描,澄清了它的三重必不可少的意蕴。通过考察人们对以独具时代特征的样式现身的实践紧迫性的体验,阐明了其所包含的三层意涵,同时揭示它对被诸事缠身的现代人的社会性情与心灵习性造成的影响。从实践紧迫性的意蕴,尤其是现代性情境下的实践紧迫性体验及其后果出发,本文重构了"实践紧迫性"这个具有生产性的概念,从而揭示了实践紧迫性及其体验之于理解与解释社会的可能性,至于实践紧迫性概念的其他理论意义则有待未来的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观点与链接:在线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政治极化:一个微观行为的解释框架
    陈福平, 许丹红
    社会杂志    2017, 37 (4): 217-240.  
    摘要1257)   HTML    PDF(pc) (1595KB)(664)    收藏

    群体政治极化是互联网传播领域长期关注的重要现象,然而进入社会化媒体时代,网络群体极化的状况和形成机理是否发生了变化?为此本文分析了从观点生产到链接构建的群体极化机制,并结合在线社交网络用户数据与跨国比较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在社交网络的技术、媒介和社会网络三重特性的相互作用下,使用者会选择观点的隔离并转而链接同质群体,这一建构过程最终导致网络群体极化的产生。对跨国数据的分析也表明,在政治观点表达更为活跃的社交网络中,人们认知到相异观点的几率却下降了。因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构建一个多元协商的网络治理环境,我们或许可以从观点和链接两个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社会》2017年第4期整期全文
    社会杂志    2017, 37 (4): 242-.  
    摘要460)   HTML    PDF(pc) (21107KB)(110)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边疆、边界与国家:韦伯的“农业-政治”研究的理论启发
    何蓉
    社会杂志    2017, 37 (5): 1-23.  
    摘要1232)   HTML    PDF(pc) (1465KB)(600)    收藏

    本文以19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为背景,以韦伯对"农业-政治"问题的讨论为核心,提出了国家的边疆、边界等问题,讨论人口、物资、资本等流动下的国家经济建设与政治结构。文中涉及的实质性问题包括:全球化、工业化背景之下的农村发展问题,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思路,以及国家边界的多重(政治、经济与文化)含义。本文认为,在法律、政治、经济等角度的国家观之外,可以建立一种社会取向的、以国民为核心的"国民-国家"观,即包容多元,建立共识,赋予国民以平等的基本权利,并建立国民共享权责和符合国民基本特质的政体制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本真性和公共领域:查尔斯·泰勒的自由社会观
    徐冰
    社会杂志    2017, 37 (5): 24-58.  
    摘要1371)   HTML    PDF(pc) (1455KB)(611)    收藏

    本文围绕查尔斯·泰勒的两篇文章"消极自由有什么错" "自由主义政治与公共领域",以及泰勒与哈贝马斯在2009年的对话,来阐释他对自由主义的修正。这两篇文章相互呼应,前一篇阐释作为道德心理学的个人本真性,后一篇阐释使(个人或群体的)本真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多元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是市民社会的核心环节,而市民社会是与自由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自由社会的主要形式。在对自由社会的阐释中,泰勒总结了修正自由主义的中庸观:在个人自由、自治和基于平等权利的规则之间寻求平衡和相互支持。在2009年与哈贝马斯的对话中他进而指出,宗教是多元公共领域中的议题之一。这种历史观基于他对韦伯观点的修正而形成,而此历史观对当前中国的处境有启发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