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27卷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杨庆堃眼中的中国社会宗教
    金耀基;范丽珠
    社会杂志    2007, 27 (1): 1-1.  
    摘要2588)      PDF(pc) (717KB)(636)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杨庆堃教授对中国宗教极其卓越和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来审视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杨氏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是一部堪称现代经典的华丽巨著,是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典范之作,是社会学学者研究中国宗教的重要参考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意义。相对于西方宗教的制度性,杨氏提出发散性宗教的概念,指出散开宗教的信仰和仪式有机会发展为有组织的社会体系,同时它是作为社会组织模式整体的一部分,在散开的形式中,宗教发挥着多样的功能,以组织的方式出现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杨氏是第一个从宽阔的社会学角度来证明中国宗教存在形式、合理性以及历史传统的华裔学者,对于其后学者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学术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新制度主义: 理论评述及其对组织研究的贡献
    华东理工大学组织管理研究中心;郭毅;徐莹;陈欣
    社会杂志    2007, 27 (1): 14-14.  
    摘要2827)      PDF(pc) (821KB)(843)    收藏
    制度研究是当前国际社会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其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到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在20世纪70年代,组织被引入制度研究领域,并且获得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本文系统回顾了制度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新制度主义及其对组织研究的贡献进行评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金融工具、信用能力分化与社会不平等
    王水雄
    社会杂志    2007, 27 (1): 41-41.  
    摘要2233)      PDF(pc) (846KB)(717)    收藏

    本文试图沿着齐美尔开创的社会分化与不平等的研究路经,通过剖析金融工具的社会属性,来看随着金融工具的一般发展引起的信用能力的分化、人际交换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不平等体系的改变。文章从社会交换的分解出发,引入了“承诺标识物”这个概念,并用“群体承诺标识物”来把握金融工具的社会属性,通过思考承诺标识物向群体承诺标识物的过渡,以及货币的非金属化如何影响人们作出有效承诺标识物的能力(也就是信用能力),得出了一种社会信用分化、社会不平等自我维持和自我强化的机制。作者认为当货币作为一种基本的群体承诺标识物出现之后,社会成员在既有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他的符号化能力和关于符号化及其运作的知识就变得非常重要,不同的群体承诺标识物会被社会上层创造出来并通过与货币相沟通,实现对社会不平等性的再塑造。文章从借贷的角度分析了转型过程中信用能力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分化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城里的“飘飘”:成都本地同性恋身份的形成和变迁
    魏伟
    社会杂志    2007, 27 (1): 67-67.  
    摘要3762)      PDF(pc) (1033KB)(1244)    收藏
    中国当代社会和经济的变迁,促进了同性恋身份及其身份社区的出现。本文根据在成都市所进行的田野调查,从建构主义的视角,考察了本地语境下三种男同性恋身份——“飘飘”、“同志”和gay的形成和变迁。尽管今天成都的男同性恋者在日常生活中交替使用上述三个身份称谓,但是三个称谓隐含了不同的文化参照和政治内涵。笔者认为“飘飘”身份在本地的同性恋历史传统和现代同性恋身份之间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同志”身份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当代同性恋者的表现形式从行为向身份的转变,促进了同性恋社区的形成和壮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日常仪式化行为的形成:从雷锋日记到知青日记
    吴艳红;[美]J.David Knottnerus
    社会杂志    2007, 27 (1): 98-98.  
    摘要3057)      PDF(pc) (874KB)(718)    收藏
    本文关注日常仪式化行为的形成。以知青日记写作为例,本文深入探讨了这一日常仪式化行为形成的过程。因其日常性和表达实践中的个人性,日常仪式化行为的社会性是容易被忽略的。本文主要利用结构仪式化理论,证明日常仪式化行为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涵和群体存在特征,社会、群体存在特征和个人在日常仪式化行为形成中具有关键的作用。社会领域的公共行为是群体和个人日常仪式化行为的真正来源,群体的存在特征则为群体成员复制、选择、调整甚至改变这些公共行为提供了条件,而对社会公共行为和群体特征的估量则是由个人完成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文化资本与地位获得——对浙江某市私营企业主子女上向流动的个案分析
    高虹远
    社会杂志    2007, 27 (1): 120-129.  
    摘要2831)      PDF(pc) (905KB)(754)    收藏
    本文通过个案,分析探索转型期的私营企业主是如何看待“向上流动”的。被访的私营企业主依据文化资本把自己归入社会中下层,他们期望并力图使子代通过教育进入体制,从而实现向上流动。而他们的子代在进入体制失败后无奈地“子承父业”,没有实现他们所认同的向上流动。文中重点分析了文化资本在私营企业主自我定位和其子代谋求向上流动过程中的影响。正是这些源于制度与文化的影响使私营企业主认同积累文化资本才是实现向上流动的唯一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青年失业与人生转型
    曾群
    社会杂志    2007, 27 (1): 141-141.  
    摘要2335)      PDF(pc) (817KB)(583)    收藏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探讨了失业对中国青年人生转型的影响,指出西方理论运用于中国时具有局限性,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年人生转型的含义并非脱离原生家庭关系网络而独立,而是在原有家庭关系网络中实现经济自立,并为处于社会网络的父母争面子以及反哺父母。失业对中国青年人生转型的影响主要表现其拖延了青年以上人生目标的实现。本文还简要地讨论了社会科学研究本土化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展决定因素实证研究
    张光;杨晶晶
    社会杂志    2007, 27 (1): 164-164.  
    摘要2280)      PDF(pc) (570KB)(558)    收藏

    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优先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对19982003年分省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各省之间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差异,主要是由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这两个宏观经济因素与基本养老金给付标准和财政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这两个政策因素共同决定的。基于这些发现,考虑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市场化改革深化的趋势,我们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并认为在目前,“低水平、高覆盖”仍然是一个符合国情、必须坚持的合理政策选择,地方政府应当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增加对社会保障事业的财政投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在现代社会学与后现代社会理论之间——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像力》再解读
    郑从金
    社会杂志    2007, 27 (1): 180-180.  
    摘要2946)      PDF(pc) (571KB)(738)    收藏

    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一书中,米尔斯对美国传统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抽象和僵化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在批判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带有后现代色彩的新的理论取向和方法论取向。在对人类历史和当代的看法上,在对宏大理论的批判上,在对实证主义的态度上,在对学科分化的理解上,以及对价值倾向的偏好上,米尔斯都表现出很强的后现代转向。然而他对现代社会学的批判是立足于古典社会学传统之上的,并没有完全放弃现代性,这使他的思想有别于纯粹的后现代主义,处于现代社会学与后现代社会理论之间。这样,通过对《社会学的想像力》进行再解读,似乎可以把后现代社会理论和现代社会学在逻辑上连接起来,表明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公共社会学
    麦可 · 布洛维
    社会杂志    2007, 27 (1): 192-192.  
    摘要2885)      PDF(pc) (431KB)(58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综述
    刘群;孙艳艳
    社会杂志    2007, 27 (1): 201-201.  
    摘要2176)      PDF(pc) (377KB)(500)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中国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挑战、危机和超越的寻求
    肖瑛;曾炜
    社会杂志    2007, 27 (2): 1-1.  
    摘要2411)      PDF(pc) (843KB)(752)    收藏
    概而言之,2004年到2006年的中国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主要是理论——研究取得了如下一些成果:(1)2004年,《国外社会学》成功改版为《社会理论》,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中国大陆惟一刊发国内外社会学理论研究成果的专业刊物;2006年,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学理论专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学理论的学科制度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2)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了中国两岸三地在社会学理论研究方面卓有成效的学者的理论研究文集(苏国勋,2005;阮新邦,2005;黄瑞祺,2005;谢立中,2006;叶启政,2006;郑杭生,2006),同济大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集中推出高宣扬教授几十年的社会理论研究成果系列,这对于检阅我国近数十年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成果、回顾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历程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3)国外社会学理论著作的翻译和介绍蔚为大观,大批国外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被推介到汉语学界,特别是M.韦伯和涂尔干著作的系统译介,对国内社会学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助推作用。(4)回返古典主义、重建社会学的学术传统的倡议得到积极回响,相关研究成果斐然。(5)一些新的议题不断进入国内学者的眼界,特别是关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思考的视野不断得到拓展。(6)努力走出西方社会学思维模式,以中国经验和本土传统来反思并批判西方社会学的基本范式,重建中国社会学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社会结构与阶级的生产--结构紧张与分层研究的阶级转向
    仇立平;顾辉
    社会杂志    2007, 27 (2): 26-26.  
    摘要2449)      PDF(pc) (729KB)(654)    收藏
    过去三年,中国社会结构和分层研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伴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学研究者对此作出了迅速和敏锐的反应,使社会结构和分层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首先,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转型,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形态是怎样的,到底是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渡,还是倒“丁字型”结构(陆学艺,2002;郑杭生,2004;李强,2005b)。其次,社会分层研究由阶层深入到阶级层面,阶级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劳资关系成为规范性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新的议题,重返经典、回到马克思成为研究者新的理论诉求(沈原,2006;仇立平,2006;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2006;李静君,2006;佟新,2006;游正林,2006;任焰、潘毅,2006a、2006b;吴清军,2006;许叶萍、石秀印,2006;贾文娟,2006)。第三,社会分层研究由一般的描述和分类深入到制度层面,即探索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形成的制度性原因(刘欣,2005a、2005b)。本文试图就以上及其相关问题,回顾2004~2006年的研究成果,以供学人参考。文献资料基本来自于规范性学术刊物或文集,未免挂一漏万或有误读,恳请赐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社会结构取向下的社会资本研究--概念、测量与功能
    张文宏;栾博
    社会杂志    2007, 27 (2): 52-52.  
    摘要2513)      PDF(pc) (636KB)(617)    收藏
    2004~2006年,以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为主题的研究仍然是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以社会结构视野为核心,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系统梳理和评述过去三年来国内社会学界关于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有代表性的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成果。第一,关于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中的争论;第二,社会资本操作化测量中的分歧;第三,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领域中的代表性成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社会学中的组织研究--在研习和交流中走向规范
    刘玉照;应可为
    社会杂志    2007, 27 (2): 72-72.  
    摘要2176)      PDF(pc) (711KB)(208)    收藏
    基于对社会学组织研究和组织社会学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认识,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几年中,社会学的组织研究和组织社会学的学科建设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推进。 有效地引进西方理论,加强研究方法的系统学习、梳理和训练。无论从进一步推进组织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考虑,系统地引进组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这种引进,大概需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系统的组织社会学教科书,除了目前已经引进的23本之外,大约还需要23本相关的教科书,尤其是相关的读本;二是要引进各种研究范式最经典的著作,使国内学术界能够更多、更直接地接触到组织社会学最经典的研究,并在研读经典中逐步提高整个学界的研究水平;三是各种研究范式经典的研究论文,这些研究论文不但可以让中国学术界熟悉西方理论的研究范式,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学界从事组织社会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范本。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研究--资本扩张、空间分化和都市运动
    魏伟
    社会杂志    2007, 27 (2): 90-90.  
    摘要2443)      PDF(pc) (635KB)(437)    收藏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关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范式”变革,传统芝加哥学派的人文生态学理论对于城市生活和城市变迁的解释力日益衰微,源于欧陆的政治经济学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城市社会学研究范式。与早期的人文生态学相似,政治经济学城市研究内部流派众多,视角各异,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各流派都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找到了新的灵感。政治经济学范式对于当代中国城市研究的影响如何呢?在对2004年以来这一研究领域发表的文章进行一番细致的研读和梳理后,笔者发现政治经济学范式的视野提供了一个相当精准的分析维度,可以把握中国城市研究的走势。联想到不久以前,仇立平(2006)在对中国当代社会分层研究进行反思的一篇文章中大声疾呼“回到马克思”,作为对此的回应,本文拟从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的视角,对近期有关中国城市的研究展开评述。〖JP2〗结合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的经典研究,笔者首先对该理论范式的基本观点作一简要的介绍,然后从资本扩张、空间分化和都市运动三个方面,评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近期中国城市研究,最后在政治经济学范式引导下,对中国城市社会学可能的新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多学科的中国乡村社会研究
    张佩国
    社会杂志    2007, 27 (2): 104-104.  
    摘要2630)      PDF(pc) (613KB)(584)    收藏
    近三年来,“中国乡村社会”,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综合性的论题,已经超越了某一具体学科的界限,而日益为被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经济学和法学等众多学科学者所关注。中国乡村社会研究成为一个跨学科的学术领域,不仅仅在于此,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学科的学者们在自己的研究中越来越注意到相关学科有关中国乡村社会的知识生产,并将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消费贯穿到学科的再生产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不同学科的学者在本学科的研究中越来越多地引用其他学科学者的文本,比如人类学引入历史学的解释维度,法学引入人类学的民族志书写方式,政治学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等等。在具体的“中国经验”层次上,“革命现代性”和集体主义传统的“发明”,成为多学科学者的研究命题;区域社会史走出狭隘的教科书式的社会史书写,借鉴人类学“文化类型比较”方法,问题意识越来越明确;而对20世纪中国乡村的人类学追访,也已经将民族志书写放在了历史人类学的解释框架中,因为只有在特定的时空坐标中才能解释一个地方人们的生存逻辑;村落、宗族与国家仍然是学者们的学术兴奋点,跨学科研究的趋势也甚为明显;乡村产权和财产关系显示了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的不同分析和解释取向,但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也很注意从对方的研究中得到方法论上的启发;围绕乡村政治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政治学者和社会学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尽管这种分歧有学科本位观的因素存在,但这种争论本身亦说明了学科界限已经退居其次了,对问题的关注才是第一位的。这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其实已经显示了“总体社会科学”的诉求,尽管学科整合过程中还仍然存在着学科本位的必要性和制度空间。下文就这几个方面依次展开评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中国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文献综述--本土化和专业化
    范明林;徐迎春
    社会杂志    2007, 27 (2): 119-119.  
    摘要3340)      PDF(pc) (619KB)(592)    收藏
    在国内,应用研究通常被视作“下里巴人”而难以登堂入室,这种状况也在本文的文献搜集过程得以体现。社会政策,尤其是社会工作,主要从事的是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的服务方案订定和具体扶助输送的工作,但在学术思想和学术声音发表的领地里,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却基本属于“弱势群体”,主要的媒体空间都被宏大的社会理论及其研究所占据,诸如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这类应用性研究只能在其中的夹缝里发出微弱的声音且为名士大家所不屑。所以,本文采用的文献除了在权威和核心刊物上登载的很少一部分外,为了保证论述的完整性,也只能从非核心刊物上引用相当一部分质量较高的文献。对于这种困境和无奈,希望读者能够理解。 本文把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文献放在一篇中讨论,因为从西方学术界在这个领域中发展的历程来看,“社会政策”决定服务的理念、原则和方向,“社会服务”决定服务的项目和内容,而“社会工作”则是把根据社会政策订立的社会服务之内容输送到社会中有需要的人群的手段和过程,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本文综述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2004~2006年国内有关社会政策研究的述评,以从社会政策的价值基础、社会政策的发展方向和社会政策的行动体系三个方面作为逻辑线索;第二部分则是2004~2006年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文献回顾,以专业化引入和本土化探索作为论述主线。在每一部分之后,本文都有一些思考或问题提出,以供进一步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多维视角下的中国家庭婚姻研究--结构、关系、家族和文化
    苏红
    社会杂志    2007, 27 (2): 135-135.  
    摘要2207)      PDF(pc) (565KB)(531)    收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原有的社会规范被打破,新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出现,整个世界都在发生着巨变,家庭毫无例外地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出现了所谓的“家庭危机”。有的西方学者把它概括为六大危机,又称“六D危机”,即违背期望(Deviations from expectations)、丧失荣誉(Disgrace)、经济萧条(Depression)、家庭成员分离(Departure of family members)、离婚(Divorce)、死亡(Death)(张怀承,1993)。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家庭婚姻的研究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断扩展,研究的手段不断更新,研究的问题也逐渐深化。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学者对社会变迁背景下家庭变化的多种现象描述和理论解释,试图对近年来有关家庭婚姻的研究进行一个综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网络影响下的青少年社会化与生活方式--双重机制、多元化和性
    华红琴
    社会杂志    2007, 27 (2): 147-147.  
    摘要2314)      PDF(pc) (606KB)(764)    收藏
    在整个中国走向日益开放和现代化的时期,当代青年的地位、价值和对未来的影响力正在转变为一种不可阻挡的社会力量。社会变迁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在心理和文化层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青年作为整个社会成员中最敏感的层次,往往最先对社会结构中的新元素作出反应,又以一定的文化形式来表现,特别是近年来在消费、时尚、婚恋、亚文化领域出现的新趋势。本文主要检索了近三年来规范型学术刊物中有关青年研究的相关文献,对于诸多学者围绕社会结构转型、文化工业的崛起,特别是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手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背景条件所开展的青少年问题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对近年来社会学视角的青少年研究作出综合与述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
    李友梅
    社会杂志    2007, 27 (2): 159-159.  
    摘要2981)      PDF(pc) (486KB)(766)    收藏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civil society”和“community”两个概念的具体内涵在中国学术话语中的变化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中国城市基层社区中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以及这种微观基础与“社区共治”和社区“治理结构”的微妙联系,同时也提醒读者,要深刻揭示这种微妙联系,就必须把研究视角聚焦到具体行动空间的权力关系及协调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社会的生产
    沈原
    社会杂志    2007, 27 (2): 170-170.  
    摘要2600)      PDF(pc) (946KB)(731)    收藏
    在当今全球化的潮流中,国家权力和市场联袂登台,携手推进商品化。这个急剧扩展的进程将经济(和政治)领域极大地膨胀起来,挤压了社会领域。这就迫使“保卫社会”成为当代社会学的核心议题。不过,在中国市场转型期的独特背景下,由于以往的“再分配体制”从根本上压抑了自组织的社会生活,因此,“生产社会”而不是“保卫社会”成为第一位的任务,它既是一个社会实践的任务,也是社会学认知的任务。同样由于历史条件的独特聚集,“生产社会”表现为二重性,即我们不得不在同一个时空条件下,将波拉尼意义上的“能动社会”与葛兰西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共同地生产出来。此种社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人们在社会行动的层面上必须同时打造“阶级”和打造“公民”。本文旨在说明“社会生产”的二重机制,并借以探讨“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受访者推动抽样:研究隐藏人口的方法与实践
    赵延东;[挪威]Jon Pedersen
    社会杂志    2007, 27 (2): 192-192.  
    摘要3178)      PDF(pc) (646KB)(268)    收藏
    “隐藏人口”的特点是规模较小且成员一般不愿暴露身份,因此很难使用常规抽样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隐藏人口的方法——受访者推动抽样(RDS)方法,该方法在传统“雪球抽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使研究者有可能根据样本对总体特征做出合理的推论。本文对RDS方法的理论渊源、基本思路、主要操作步骤和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探讨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社会学的转向-----一种基于个人的立场
    翟学伟
    社会杂志    2007, 27 (3): 1-1.  
    摘要3139)      PDF(pc) (919KB)(723)    收藏

    西方社会学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成长起来并服务于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的社会科学,因此它的知识传统具有一种职业性的立场。比较其他相关学科,这一立场导致了社会学很难给普通个体带来什么收益,由此社会学不是像它自己声称的那样有使个体增益的用途。若想改变这种局面,社会学需要重新认识社会结构与行动之间的关系,发展出一套演绎性的知识体系。而社会交换论及其延伸是这一转向的前兆,它给个人立场的社会学以希望,也为中国本土研究重构这一立场带来了契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以理性复兴中国、以学校组织社会——对梁漱溟乡村建设及乡村教育思想的社会学解读
    熊春文
    社会杂志    2007, 27 (3): 26-26.  
    摘要3257)      PDF(pc) (778KB)(769)    收藏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及其连带的乡村教育思想都是建立在他对于中国问题及中国社会文化特质的认识与判断上的。本文的研究表明,无论是梁漱溟所论述的中国社会文化要义,还是他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所固持的理性精神与社会 / 教育路径,都贯穿了一种地道的社会学思维。他在理论陈述与付诸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社会学洞见与文化自觉,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需要的智慧和心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人际关系资本与关系资本借贷
    耿敬;李琰珺
    社会杂志    2007, 27 (3): 44-44.  
    摘要2848)      PDF(pc) (891KB)(613)    收藏

    本文试图从互动论的研究视角,通过对一个关系资本借贷案例的分析,来说明人们是采取怎样的行动策略使社会资本的功能得以呈现的,并对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两种研究视角提出质疑。本文认为,人们只有通过其自身所拥有的动员能力,动用其社会关系网络中已存关系资本,或建构新的关系链条以借用顶端优势资本,才能最终使社会资本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资源动员与网络中的民间救助
    章友德;周松青
    社会杂志    2007, 27 (3): 70-70.  
    摘要2664)      PDF(pc) (724KB)(621)    收藏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和官方救助覆盖面较低的现状,决定了每天发生在普通民众身上的突发性灾难不易受到官方和社会的救助。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人们开始利用网络作为呼吁援助和组织救援的工具。本文借助西方资源动员理论,通过剖析一个网络救援案例,揭示了网络动员的结构和模式以及与传统救助动员相比的优势和缺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祝福”习俗及其诠释
    刘春燕;夏娅美
    社会杂志    2007, 27 (3): 92-92.  
    摘要2798)      PDF(pc) (971KB)(539)    收藏

    民间习俗是理解一个社会与文化的重要信息库。本文通过对浙江绍兴地区岁末“祝福”习俗中各种文化象征符号的解读,从“成熟与收获”、“死亡与离别”、“终结与回归”三种文化图式上来分解“终结”这一时间概念所蕴涵的复杂意义。目的在于理解中国人“看”世界的一种方式,作为探讨文化生产与再生产问题的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老年人日常照料的角色介入模型
    夏传玲
    社会杂志    2007, 27 (3): 114-114.  
    摘要2847)      PDF(pc) (1223KB)(738)    收藏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老年人照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老年人日常照料的角色介入模型,其核心是三个规律:即(1)成本命题:一个角色介入老年人日常照料的成本越大,其介入照料的概率就越低;(2)邻近命题:与被照料者的地理和社会邻近度越高,照料角色介入的可能性就越高;(3)责任命题:对被照料者的责任感越高,照料者介入的可能性就越大。由此三个命题所延伸出的六个假设,通过多元正态概率模型对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假设得到数据的支持。这一研究结果对厘清老年人照料的社会化和家庭照料之间的关系及其理性的公共政策选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我国妇女发展状况评估——基于家庭领域性别平等指标体系
    吴帆
    社会杂志    2007, 27 (3): 142-142.  
    摘要2823)      PDF(pc) (901KB)(599)    收藏

    本文根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妇女发展纲要的要求,从国情出发,参照反映家庭领域中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国际常用指标,尝试构建了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作出评估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水平均处于中等发展程度,与健康、教育和经济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水平相比,家庭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还相对滞后,女性在家庭中的传统角色以及男女两性家庭责任分担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失业者再就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武汉、荆州、洪湖三市的调查
    龚文娟
    社会杂志    2007, 27 (3): 156-156.  
    摘要2666)      PDF(pc) (756KB)(712)    收藏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武汉、荆州、洪湖三个地区973名失业者的调查,描述了失业者的再就业行为的基本状况,并运用高级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失业者再就业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失业者再就业态度积极,但多数人从事着社会地位低、无稳定性的非正式职业或自雇职业;个体的社会特征因素对失业者再就业行为的影响显著,而再就业意愿对再就业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所以,本文不支持失业者由于就业期望过高而制约其再就业的看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我国乡镇政权角色和行为的社会学研究综述
    饶静;叶敬忠
    社会杂志    2007, 27 (3): 178-178.  
    摘要2751)      PDF(pc) (508KB)(603)    收藏

    本文按照“结构 / 制度”和“过程 / 事件”两种研究取向,梳理了社会学界对1980年以来乡镇政权的角色和行为研究的成果。前者解释了乡镇政权由于考核评分体制的压力而被动产生失范行为的原因;后者以动态的、微观的研究视角分析具体事件过程中乡镇政权的行动者其角色和策略选择。“结构 / 制度”和“过程 / 事件”研究并不矛盾,可以相互借鉴。综合上述研究,文章认为对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政权在“国家”和“农村社会”新型互动关系中的角色和行为的研究也可借鉴上述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学术讲演 江南的聚落、社区与农民共同关系
    日 滨岛敦俊
    社会杂志    2007, 27 (3): 189-189.  
    摘要2516)      PDF(pc) (607KB)(619)    收藏
    此文为滨岛敦俊教授于2006年9月12日在上海大学所作的学术讲演的书面整理。由上海大学人类学专业2006年级硕士研究生徐晶根据讲演录音整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反抗与惩罚——20世纪50年代嘉定县乡村的犯罪与财产法秩序
    张佩国
    社会杂志    2007, 27 (4): 1-1.  
    摘要2423)      PDF(pc) (1113KB)(498)    收藏

    20世纪50年代互助组、合作化、统购统销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呈现了反抗和惩罚并存的实践面相。在互助合作运动和统购统销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反抗可能部分地映射了农民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生存伦理,而从社会工程和治理的角度看,反抗则会演变为破坏从而招致更为正式化的惩罚。全能主义姿态的治理实践与村落传统有机结合,惩罚的政治化与反抗的日常化成为这一时期乡村政治和法律实践的基本逻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流行病瘟疫与集体生存意识——关于海宁地区应对禽流感威胁的文化人类学考察
    潘天舒;张乐天
    社会杂志    2007, 27 (4): 34-34.  
    摘要3005)      PDF(pc) (767KB)(521)    收藏

    本文在田野实地考察、深度访谈和挖掘历史记忆的基础上,通过对2005年秋冬时节浙江海宁地区从各级政府和防疫部门到普通民众应对禽流感威胁的策略和措施的分析,揭示在危机过程中得以充分焕发的“集体生存意识”, 是如何促使传统“调适性智慧”与现代流行防疫知识的有机结合,并融入了抗击流行性瘟疫的现代实践中,发挥难以替代的职能。此研究的另一重要意义是力图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和研究手段来重构这一对日常社会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的危机事件的过程,为观察和分析全球化条件下不同语境中应对流行病瘟疫的地方性策略提供有价值的民族志文本。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社会分类与群体符号边界——以农民工社会分类问题为例
    潘泽泉
    社会杂志    2007, 27 (4): 48-48.  
    摘要3411)      PDF(pc) (837KB)(839)    收藏

    农民工社会分类的生成源于制度性的安排,一种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分割制度的社会安排,包括先赋性的制度安排,后致性的教育水平、个人职业选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味,其动力机制表现为最初的社会化和先天的类别化安排,这是群体符号边界的生成的最初动力;其次,这种社会分类形成于某种社会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即通过社会认知系统、社会比较和自我类别化,完成再社会化或自我类别化运作,并通过行为的互动模式,进一步内化这种群体符号边界,实现这种群体符号边界的再生产;最后,社会分类是一种叙事逻辑、话语系统和符号指称进一步强化的结果,叙事逻辑、话语系统和符号指称通过社会建构和知识的再生产,达成了群体符号边界的“内固”和“强化”的过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集合种群与城市贫民窟研究
    时培建
    社会杂志    2007, 27 (4): 68-68.  
    摘要2833)      PDF(pc) (2191KB)(545)    收藏

    集合种群是空间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集合种群理论是上个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一门重要的生态学理论。本文认为该理论对于研究城市贫民窟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并对将集合种群研究方法用于城市贫民窟调查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利用北京市2006年所列的1978年到2005年的人口数据,将外来常住人口数量与常住人口数量的比值作为p值的近似值,采用Levins模型进行了拟合。拟合的结果显示了这种近似计算的合理性,同时还得到了侵占参数m和灭绝参数e,这样,就可以利用Levins模型对城市贫民窟居民的扩张进行分析、预测,因而这项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另外,本文还提供了在城市贫民窟研究中集合种群水平上的似Allee效应a的一种计算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流动人口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周昌林;魏建良
    社会杂志    2007, 27 (4): 94-94.  
    摘要2888)      PDF(pc) (875KB)(620)    收藏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人口结构水平上升1%,就能使产业结构水平提高5.12%。流动人口在支撑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过拉低城市人口结构水平曲线、延缓城市人口结构提升速度,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了抑制。本文对此的解释是:流动人口产生的资本替代效应削弱了企业创新动力,流动人口知识、技术、技能积累不足制约了企业技术进步,流动人口消费能力偏低维持了城市低端产业的生存空间,三方面的共同作用抑制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杜赞奇中国民族主义研究的学理背景分析
    韦磊
    社会杂志    2007, 27 (4): 107-107.  
    摘要2765)      PDF(pc) (688KB)(531)    收藏
    杜赞奇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学理背景:首先他的研究体现了对民族主义运动和全球化交相辉映的现实关怀;其次,他的研究受到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国际学术界兴起的民族主义理论研究的影响;再次,后现代、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兴起则为杜赞奇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源。此外,杜赞奇的研究也是美国中国研究界对中国民族主义问题关注的体现和成果的继承,他的研究也是美国中国学界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反思浪潮的体现和结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对美欧学者关于邻里效应研究的述评
    罗力群
    社会杂志    2007, 27 (4): 123-123.  
    摘要3052)      PDF(pc) (615KB)(641)    收藏

    文章回顾、评论了美欧学者对于邻里效应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的归纳、邻里效应研究方法面临的挑战以及具体的经验研究和实践。文章指出,邻里效应有助于减少社会差别、促进社会平等,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得到说明。如果要采取某种混合居住的政策以帮助社会下层并降低住房不平等以及总的社会不平等程度,那么现行住房政策将不得不做出改进。具体说来,可以考虑采取渐进式的改革:配合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把少数常年在城市打工、表现良好的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制度的照顾范围以内。同时本文希望抛砖引玉,激发社会学界乃至于社会科学界住房和城市问题研究者更多关注于邻里效应和社会不平等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