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8卷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
    马戎
    社会杂志    2008, 28 (1): 1-1.  
    摘要2664)      PDF(pc) (702KB)(582)    收藏

    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原因,一国内部各种族、族群之间在文化传统、与中央政府的历史联系各不相同,在社会经济水平和能力方面发展不均衡,各族成员在获得资源和个体发展条件机会方面存在差距,族群间的这些重要差异不应忽视。因此各国政府需要根据实事求是的精神,尊重历史与现实国情,为本国不同群体设计不同的政策。中国历代王朝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民族政策的许多方面采取“一刀切”的思路与做法,强调国情但忽视了族情。这些政策已执行了半个多世纪,其实践效果需要检验。本文回顾了民族史研究文献对民族的分类,讨论了中国各族群之间的差异,通过人口变量、族际通婚、文化变量、与中央政权关系、境外同族是否建立独立国家这5个因素对中国的55个族群进行初步分类,对各类群体的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希望以此推动我国民族理论和有关政策的反思。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苗村观察:村落研究中的调查者与当地人之间的交换——兼论人类学田野调查对少数民族社区的影响
    谭华
    社会杂志    2008, 28 (1): 24-24.  
    摘要2558)      PDF(pc) (722KB)(538)    收藏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研究者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尽管研究者在从事田野工作时坚持一种“主位”策略对他文化进行观察,但是任何田野调查都是调查者所代表的社会文化与被调查者的社会文化之间的一种接触和互动,进入田野的方式明显带有社会文化的影响,所以研究者的行为势必会影响研究客体,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他文化的变迁。本文以鄂西南的一个苗族村庄为个案,通过对进村调查者与村民之间交往活动的分析,来考察人类学田野调查对民族社区的影响问题,从而为反思中国人类学田野调查提供一些经验性启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从结论看方法:社会学研究的现实性维度思考——关于美国社会学者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讨论*
    张乐;张翼
    社会杂志    2008, 28 (1): 42-42.  
    摘要2789)      PDF(pc) (680KB)(578)    收藏
    本文以社会分层研究为例,指出面向现实是社会学研究科学性的根本保证,研究结论就是对现实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真实程度又是由研究方法所决定的,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则是由研究范式所指导的。范式、方法和结论最终统一在研究的现实性维度之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补偿的道德性及其实现
    何健;秦启文;周永康;张彦
    社会杂志    2008, 28 (1): 62-62.  
    摘要2896)      PDF(pc) (699KB)(531)    收藏
    本文试图分析补偿这一社会机制。首先,从Joel Feinberg的徒步旅行者故事辨析出法律分析在此处的困难。其次,围绕这一故事牵涉的功利主义二难困境难题,分别回顾了帕菲特、Jeske和Montague对补偿是否具有道德性的论述,这些分析逐渐揭示了补偿所具有的道德内涵。第三,基于补偿的道德性,接着讨论了补偿的实践途径,实质上是从社会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补偿实践的可能性应坚持社会系统论的取向——走社会共同体之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都市运动研究:理论传统的界定和中国经验的嵌入
    魏伟
    社会杂志    2008, 28 (1): 77-77.  
    摘要2341)      PDF(pc) (773KB)(531)    收藏
    在西方学术语境中,都市运动(或称都市社会运动)代表了和主流社会运动研究截然不同的学术和理论传统。都市运动成为近年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但没有被置于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之中。本文从批判性地考察中国学者对“都市运动”这一术语的“借用”开始,然后对西方的都市运动研究的理论脉络进行梳理,突出揭示都市运动研究和主流社会运动在理论观点和研究旨趣方面的差异。文章认为,西方都市运动研究注重学者参与和立足社区的传统,对今天中国的实证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社会报酬与中国城市社区积极分子——上海市S社区楼组长群体的个案研究
    李辉
    社会杂志    2008, 28 (1): 97-97.  
    摘要2357)      PDF(pc) (806KB)(623)    收藏
    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城市社区选举中为什么会出现积极分子?这个群体有什么结构性的特征?他们在社区中的行动逻辑是什么?通过参与观察、半结构访谈和文本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以楼组长群体为核心的社区积极分子主要追求的是社会报酬,社会报酬的获得程度决定其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追求社会报酬的积极分子网络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流动:农村家庭消费观念现代化的动力——基于中西部五省的实证研究
    刘程;黄春桥
    社会杂志    2008, 28 (1): 118-118.  
    摘要2664)      PDF(pc) (1016KB)(639)    收藏

    基于2005年初在中西部五省所展开的调查,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民大批进城工作的流动经历对农村家庭消费观念的影响。分析发现:这种经历有助于推动农村家庭消费观念的现代化。而且,不同的流动经历所产生的这种影响的大小又有一定的区别。此外,流动这一单一因素对农村家庭消费观念现代化转变的影响又是有限的,要完全实现这种转变还取决于其他多种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不同代别农民工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厦门市912位农村流动人口的实证研究
    庄渝霞
    社会杂志    2008, 28 (1): 138-138.  
    摘要2687)      PDF(pc) (877KB)(559)    收藏
    笔者利用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的两次关于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数据1 ,对不同代别2 农民工的生育意愿进行描述,结果表明:在最佳生育年龄方面,旧生代、过渡代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看法没有太大的差异,在意愿生育数量、意愿生育质量、意愿生育性别和生育动机方面,三个代别的农民工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三个代别的意愿生育数量、意愿生育质量和生育动机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旧生代和过渡代农民工生育意愿三个方面的因素较复杂,其中,受教育程度和生育经历的影响较集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只有受教育程度这一变量始终在影响着其意愿生育数量、意愿生育质量和传统型生育动机;从事何种职业影响着其关于情感性生育动机的看法。笔者认为已婚农民工的生育经历对生育意愿所起的作用将为新生代的生育行为提供前车之鉴,通过进一步加强教育和提升职业层次,将为新生代农民工具备良好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创造条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老年社会福利的香港模式解析
    刘祖云;田北海
    社会杂志    2008, 28 (1): 164-164.  
    摘要2628)      PDF(pc) (769KB)(614)    收藏
    香港的老年社会福利由老年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和老年福利服务三大子系统构成,并具有福利主体的多元化、福利对象的补救性与普救性兼顾、高福利支出与低福利系数并存、高福利服务质素及福利资源有效整合等特征,同时也存在着福利经费来源可能单一化和非政府福利服务机构可能“行政化”等问题。香港老年社会福利模式对于内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钱力成;孟庆延
    社会杂志    2008, 28 (1): 191-191.  
    摘要2577)      PDF(pc) (538KB)(517)    收藏
    2007年5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央编译局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世界大学联盟等机构联合主办,由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研究》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隆重举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密歇根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日本爱知大学、名古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印度德里大学,以及中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香港大学等海内外近四十所高校和研究所的近百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城市农民工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卢俊秀
    社会杂志    2008, 28 (1): 202-202.  
    摘要2502)      PDF(pc) (468KB)(547)    收藏
    近年来,农民工的境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各地在保障农民工权益、改善农民工待遇方面采取了许多新的有力措施,但是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仍难令人满意。因此无论是从社会政策角度,还是从理论研究来说,有必要对农民工问题进行一次深入的审视和探讨,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2007年5月12日至13日由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和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省总工会联合举办了题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城市农民工问题研讨会”,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大学的社会学专家,以及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的专家40多人参加了这次学术会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如何做中国组织社会学研究——2007年“组织社会学工作坊”综述
    任敏
    社会杂志    2008, 28 (1): 212-212.  
    摘要2416)      PDF(pc) (544KB)(711)    收藏
    2007年7月7日、8日,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四届“组织社会学工作坊”在北京大学召开。1 这次工作坊秉承历届工作坊的宗旨,意在促进组织社会学研究实证化、规范化,提高青年学者的研究水平,促进学科内部交流与对话,建设学术共同体,从而推进国内组织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十多所知名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四十多名资深教授、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了本届工作坊。
      本届工作坊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各位从事组织社会学教研的教授、专家的小组讨论会,讨论国内外组织社会学研究现状以及组织社会学研究中的中国问题;另一部分是以国内的青年学者为主体的实证研究交流会。本届会议共有9篇论文入选评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
    李培林;张翼
    社会杂志    2008, 28 (2): 1-1.  
    摘要3339)      PDF(pc) (609KB)(1324)    收藏
    本文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6年3月5月进行的 “中国社会状况调查”(CGSS2006)的数据,以收入、职业和教育作为三个基本维度,对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中产阶级规模以及中等收入者的规模进行了测算,并比较了“客观中产”和“认同中产”在社会态度一致性上的差异。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我国目前的中产阶级在全国占12.1%,在城市社会中占25.4%,但这个所谓中产阶级,目前并不是一个具有统一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取向的“阶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冲突与认同:全球化背景下的代际关系
    周晓虹
    社会杂志    2008, 28 (2): 20-20.  
    摘要2853)      PDF(pc) (780KB)(763)    收藏
    代是一种生物学事实,也是一种社会事实。作为社会事实的“代”或“代际关系”所以会成为问题,和社会学一样,与工业社会或现代性的出现有关——或者干脆说,代问题本质上也是一个现代性问题。进一步,20世纪代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一样是现代工业社会或资本主义体制在世界范围内推进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全球化的结果。文章通过对近代以来代问题的出现与加剧的探讨,指出代沟的出现或代际认同的消解,本身就是现代性或全球化的产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法人团体:一种“总体的社会组织”的想象: 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
    肖瑛
    社会杂志    2008, 28 (2): 39-39.  
    摘要2652)      PDF(pc) (1261KB)(824)    收藏
    功能分化和领域分离被视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构成许多建基于启蒙理性的社会建设理论的核心观点。但分化条件下不同社会领域及功能之间如何整合的问题在启蒙理性传统中却付阙如。本文在M.莫斯的“总体的社会事实”的启发下,尝试构建一个“总体的社会组织”概念来考察涂尔干的“法人团体”想象。文章认为,涂尔干的“法人团体”想象是以在社会组织层面整合国家与个人之间,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以及社会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道德功能之间的人为对立为目标,“法人团体”属于中介性的“总体的社会组织”范畴。虽然涂尔干的这一想象有简单化和乌托邦化的嫌疑,但其对于洞悉和超越高度分化状态下的社会生活弊病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社会转型中的象征二元结构:以农民工群体为中心的微观权力分析
    王建民
    社会杂志    2008, 28 (2): 77-77.  
    摘要2725)      PDF(pc) (1060KB)(672)    收藏
    关于中国社会结构转型需要从微观和象征的角度予以理解。从“象征社会”的分析视角看,城市社会中的一系列媒介信息与象征标记往往成为社会身份的分类工具与生产机制。随着城乡社会流动的增加,农民工群体所承载的诸多象征标记使城乡界线由“城乡之间”移入“城市之中”,进而凸显出“城市中的城乡二元结构”。这种社会结构常常是文化性的、隐秘的,可用“象征二元结构”概括之。“象征二元结构”意为表达不同群体社会身份的象征系统及其运作呈现出二元对立或两极趋势,它彰显了不同群体在身份、地位、声望等方面的二分化与不平等。“象征二元结构”所包含的“问题化农村”与“梦想化城市”的逻辑成为国家建构现代性形象的手段与策略,以弥合“客观现代性”与“表达现代性”的距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吴宁
    社会杂志    2008, 28 (2): 112-112.  
    摘要2999)      PDF(pc) (572KB)(1340)    收藏
    亨利·列斐伏尔明确区分了工业化与城市化,提出城市的权利和城市革命,指出全球化的实质是城市化,认为城市是全球空间的脉络背景,城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开创性意义,填补了以往社会理论对空间研究的空白,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具有很强的解释和说明意义。但是,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具有抽象思辨性和乌托邦特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俄罗斯的社会转型与社会阶层分化
    庄晓惠;侯钧生
    社会杂志    2008, 28 (2): 128-128.  
    摘要3472)      PDF(pc) (719KB)(542)    收藏
    20世纪80年代,俄罗斯社会开始转型,90年代以后,俄罗斯的社会阶层发生了明显的分化。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和分析俄罗斯的社会阶层分化:1、社会收入的差距(包括个人的收入差距,政府各部门之间、社会各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俄罗斯区域间的收入差距)。2、“社会边缘群体”和“新贫困者”。“社会边缘群体”是一些不能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群体归属的“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新贫困者”是指前苏联时期,以教授、工程师和医生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阶层,俄罗斯社会改革前,他们生活安逸,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而现在却生活艰难,变成了俄罗斯的穷人。3、新中产阶级。 俄罗斯在社会政治、经济转型过程中,旧的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社会中间阶层消失了,出现了新的以企业主为中心的中产阶级,俄罗斯新中产阶级的出现使俄罗斯的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安置方式、人际交往与移民适应:江苏、浙江343户三峡农村移民的比较研究
    风笑天
    社会杂志    2008, 28 (2): 152-152.  
    摘要2503)      PDF(pc) (512KB)(611)    收藏
    本文依据对江苏、浙江两省6个县343户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相对集中与完全分散这两种不同的安置方式,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的人际交往状况对外迁移民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移民在安置地的人际交往状况对移民的社会适应的影响十分显著。无论是移民之间的交往、还是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交往,都会大大增强移民融入当地社会的程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影响高校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分析:基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双重考察
    李黎明;张顺国
    社会杂志    2008, 28 (2): 162-162.  
    摘要2849)      PDF(pc) (712KB)(1196)    收藏
    本文利用2006年5月6月份对西部地区三所高校大学生就业行为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家庭背景和自身学业成就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大学生职业选择有显著影响作用。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充裕,人力资本越丰富,其就业意向越高。具体表现在:就业单位选择更倾向于选择资源丰富的单位就业;就业地区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发达、收入较高的地区;其毕业期望月薪值也越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中日都市社区教育比较研究:以上海静安寺街道社区学校和大阪大开市民终身学习室为例
    秦钠
    社会杂志    2008, 28 (2): 181-181.  
    摘要2387)      PDF(pc) (1025KB)(547)    收藏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现代特征的社区教育在上海崛起并迅速发展,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以非西方后起社会现代化背景下的都市社区学校(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社区学校和大阪市福岛区大开市民终身学习室)为个案,以跨国比较研究的视角,通过对都市社区学校(学习室)中的管理者、施教者和学习者进行访谈,对社区学校(学习室)的组织运作形式、教学活动特点,以及产生的社会成效等问题进行实证考察和比较分析,阐述社区教育对个体社会化、社区发展的功能,总结提炼大阪市社会教育的理念和成熟经验,提出社区教育比较研究后的启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区域社会与文化类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董敬畏
    社会杂志    2008, 28 (2): 210-210.  
    摘要2613)      PDF(pc) (479KB)(623)    收藏
    2007年6月29日30日,由上海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和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协办的“区域社会与文化类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来自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南开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系、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嘉应大学客家研究院、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历史学系、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台湾交通大学人文社会学系、台湾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人类学系、日本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等海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30多名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21篇,按照地理区域我们将其划分为中国台湾地区研究、华南地区研究、江南地区研究、西南地区研究和华北地区研究等几个板块分别予以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笔谈:新一轮改革与社会建设
    社会杂志    2008, 28 (3): 1-1.  
    摘要1970)      收藏
    编者按: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过去三十年我国社会变迁的经验和教训,展望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蓝图和方向,是身处当今这个时代中的中国社会学义不容辞的学术使命和社会责任。有鉴于此,《社会》杂志会同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约请一批中年学者,组织了这一期“新一轮改革与社会建设”笔谈。笔谈的作者们在社会学学科视野下,分别从各自所擅长的中国社会变迁的总体特征、利益关系、转型社会学、社会分层、单位制、产权保护、意识形态、社会政策、民生改善、社会网络资本等角度出发,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变迁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就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方向和对策开展了深入探讨。
    如何解读三十年的中国改革,如何发现和研究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中国经验”,无疑是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也是形成具有解释力的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历史机遇。我们需要研究,在三十年的中国改革中,哪些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哪些领域的变化相对缓慢,哪些领域或许还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却可能正是中国现代化的动力源。人们也许可以从2000年以来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发现,中国的社会结构如同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一样,不是单一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结构形态所能概括的。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几乎跨越了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全部过程,并且是在同一时空条件下,多种社会发展阶段并存。中国社会结构也就表现得更为复杂,它也许是传统家国结构、再分配经济权力结构以及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结构的多种面向的集合。
    我们期望这组研究成果能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学更加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实践,发现真问题,寻求新视角,创造新理论,进一步推动自身的本土化进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现代性与中国经验
    李培林
    社会杂志    2008, 28 (3): 2-6.  
    摘要1882)      PDF(pc) (422KB)(51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利益关系形成与社会结构变迁
    孙立平
    社会杂志    2008, 28 (3): 7-14.  
    摘要2006)      PDF(pc) (383KB)(66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又一个三十年? 转型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建设
    沈原
    社会杂志    2008, 28 (3): 15-23.  
    摘要1954)      PDF(pc) (515KB)(67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社会分层结构的变革:从“决定性”到“交易性”
    李路路
    社会杂志    2008, 28 (3): 24-30.  
    摘要2215)      PDF(pc) (360KB)(77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
    李汉林
    社会杂志    2008, 28 (3): 31-40.  
    摘要1969)      PDF(pc) (491KB)(71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产权保护与社会认可:对产权结构进一步完善的探讨
    刘世定
    社会杂志    2008, 28 (3): 41-45.  
    摘要1946)      PDF(pc) (407KB)(48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利益关系分化中的意识形态变迁
    刘少杰
    社会杂志    2008, 28 (3): 46-53.  
    摘要1945)      PDF(pc) (387KB)(592)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试分析国家政策影响社会分层结构的具体机制
    李强
    社会杂志    2008, 28 (3): 54-64.  
    摘要2077)      PDF(pc) (450KB)(67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改善民生与“以人为本”的境界变化
    李友梅
    社会杂志    2008, 28 (3): 65-72.  
    摘要2005)      PDF(pc) (429KB)(63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网络资本的变迁
    张文宏
    社会杂志    2008, 28 (3): 73-80.  
    摘要1947)      PDF(pc) (409KB)(822)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奥迪斯·邓肯的学术成就:社会科学中用于定量推理的人口学方法
    谢宇
    社会杂志    2008, 28 (3): 81-105.  
    摘要2757)      PDF(pc) (1142KB)(793)    收藏
    奥迪斯·戴德里·邓肯,于2004年11月去世。他对当今社会学和人口学的量化推理实践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在科学史的背景下追溯邓肯作为一位量化社会学家所产生的影响。将O. D.邓肯的社会科学哲学置于“总体逻辑思维”的传统中进行分析,这一传统起源于查尔斯·达尔文,其后由弗朗西斯·加尔顿引入社会科学。作为分析的一部分,我将对统计分析的两种方法加以区分(起源于两种主要的有关科学的哲学视角):高斯或类型逻辑思维和加尔顿或总体逻辑思维,并进一步对邓肯在社会科学中的量化推理视角进行细致讨论,特别是他对于社会测量、路径分析、结构模型、计量经济学和Rasch模型的看法。本文的一个重要主题就在于O. D.邓肯很快意识到社会科学中量化方法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局限性,他尤其被内生的总体异质性所困扰。正是这种异质性使得在社会科学中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具有定律性质的推论变得徒劳。因此,O. D.邓肯十分鄙视那些试图效仿物理科学来探寻假想的社会普适法则的做法,因为他坚信这种法则并不存在且毫无意义。对于O. D.邓肯来说,统计工具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总体差异的系统性模式进行归纳总结。本文将大量引用O. D.邓肯过去未经发表的私人通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实证、诠释与话语:以现代化研究为例
    谢立中
    社会杂志    2008, 28 (3): 106-140.  
    摘要2469)      PDF(pc) (831KB)(583)    收藏

    实证主义的“现代化”分析模式将“现代化”过程视为一种纯粹给定的、独立于社会成员个人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性现实”,诠释学(或现象学)的“现代化”分析模式则将“现代化”过程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个人的主观意识建构出来的“主观性现实”;与它们都不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则将“现代化”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在特定话语系统的约束和引导之下、借助于一些特定的话语策略而建构出来的“话语性现实”。与此相应,实证主义“现代化”分析模式的支持者们在对“现代化”过程进行研究时总是致力于探究支配着“现代化”过程形成和变化的“客观规律”,诠释学(或现象学)分析模式的支持者们则总是致力于考察导致“现代化”过程的那些个体行动及其行动者在从事这些行动时赋予其行动之上的那些主观意识,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们则主张致力于探讨人们将我们现在称为“现代化”的那种社会变迁过程建构为“现代化”过程的那些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话语系统(话语构成规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象征差异与权力:试论布迪厄的象征支配理论
    朱伟珏
    社会杂志    2008, 28 (3): 141-155.  
    摘要3328)      PDF(pc) (739KB)(791)    收藏
    本文对布迪厄的文化支配理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布迪厄指出,象征差异以间接的方式从属于它们所表达与改变的经济差异。而且在象征体系内,上层阶级的生活方式总是占据支配性地位,并作为一种合法品味被广泛用来对下层阶级实施“象征暴力”。象征差异体现了一种等级关系和权力关系。布迪厄的文化(象征)支配理论不仅对我们理解文化在社会结构(各种支配关系和不平等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为我们剖析以各种不同形式影响和制约人类知觉、判断及行为的无形的权力作用,即“文化支配(象征支配)”的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动员式改革:中国农村改革理论与经验的再探讨
    邓万春
    社会杂志    2008, 28 (3): 156-179.  
    摘要2642)      PDF(pc) (825KB)(486)    收藏
    新制度经济学并不足以解释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浓厚的动员色彩,是一次动员式改革。这次动员式改革既不同于以群众运动为代表的组织化动员,也不同于市场转型背景下的准组织化动员。该动员式改革采取了物质刺激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形式,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改革过程中动员与制度建设相互作用;国家不能完全控制动员的影响。中国农村市场化的启动是作为动员式改革的非意图性后果出现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
    熊易寒
    社会杂志    2008, 28 (3): 180-204.  
    摘要2853)      PDF(pc) (826KB)(957)    收藏
    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选民普遍冷漠的情况下,居委会换届选举依然实现了非常高的投票率?通过对上海市2006年社区选举的考察,我们发现高投票率与一人多票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家庭而非个人是最基本的投票单位,通常一个家庭只有一名成员亲自投票;另一方面,无限制的委托投票赋予了社区积极分子事实上的“复票权”。这种局面实际上是政府、党总支/居委会、积极分子和选民共谋的结果。与村民自治相比,城市社区选举之所以缺乏活力,关键在于村委会选举以分配性利益为基础,需要选出“当家人”;而居委会选举以维持性利益为基础,只要选出“守夜人”。居民的政治冷漠实际上是由社区的利益结构所决定的,而社区选举的制度安排又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冷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社会转型时期的情感经营:《第二轮班:职业父母与家庭变革》评述
    淡卫军
    社会杂志    2008, 28 (3): 205-215.  
    摘要2334)      PDF(pc) (620KB)(606)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中国社会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研讨会综述
    林晓珊
    社会杂志    2008, 28 (3): 216-222.  
    摘要2036)      PDF(pc) (459KB)(50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