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34卷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社会杂志    2014, 34 (1): 1-032.  
    摘要9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信任的本质及其文化
    翟学伟
    社会杂志    2014, 34 (1): 1-26.  
    摘要4149)      PDF(pc) (870KB)(2291)    收藏
    随着信任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信任的含义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越来越复杂。如果回到常理及其文化中来讨论信任,它所展现出来的特征可分为无约束机制的信任和有约束机制的信任,并在文化意义上导致信任地带的位移。在中国文化中,信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发生可疑时而形成的中间地带,可细分为放心关系和信任关系及无信任关系。其划分原因源自中西文化对人性及其社会依赖性的不同假定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关系网络偏向或制度性偏向。由此,信任的本质是社会成员在面对社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时体现出的对自己依赖对象所维持的时空性特征。以这种框架来重新处理以往有关中国社会信任研究中的争议和困惑,很多方面的问题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论无权者之权力的生成:以香港利东街居民运动为例
    夏循祥, 陈健民
    社会杂志    2014, 34 (1): 27-51.  
    摘要4777)      PDF(pc) (912KB)(1542)    收藏
    香港利东街的反拆迁运动是香港近年来抗争历史最长、反响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居民运动。作为“无权者”的组织,“H15关注组”凝聚和动员外部多元化的行动者和网络,开展文明而具有建设性的抗争行动,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展示了普通人在城市规划与重建方面也具备强大的生产性力量。政府部门也因此在具体施政和治理理念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改进。“无权者之权力”的生成和增长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改变具体情境下的原有权力关系结构,推动社会变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从边缘到主流:集体行动框架与文化情境
    夏瑛
    社会杂志    2014, 34 (1): 52-74.  
    摘要2657)      PDF(pc) (772KB)(1052)    收藏
    基于一个动员框架发生显著变化的社会运动案例,本文分析了主导运动前后两个阶段的动员框架及其转变机制。研究发现,框架转变源于社会运动领袖的策略性选择,转变背后体现的是动员框架与运动所处的宏观文化情境之间的微妙联系。具体而言,第一阶段的动员框架使用了文化情境中的边缘价值,动员效果并不理想;第二阶段,社会运动领袖对动员框架进行策略性的调整,将其与文化情境中的主流价值靠拢,在动员取得突破之后,又将边缘价值带回动员框架。随着运动的扩大,这些边缘价值被广泛传播与推广,并在运动之后延续下来,重塑了文化情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以DH事件为核心案例及其延伸分析
    陈颀, 吴毅
    社会杂志    2014, 34 (1): 75-103.  
    摘要2852)      PDF(pc) (921KB)(1375)    收藏
    关注情感的机制是理解当下中国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视角。通过对DH事件的分析及延伸性讨论,本文指出,因表达不畅所致的弥漫性民怨及民众对不满的道义建构,使情感成为主导群体性事件发生与演进的最重要机制。而情感之于群体性事件的逻辑性支撑主要表现为情感宣泄和情感管理,前者是针对权力外围和边缘地带的发泄,后者更为常态地支配群体性事件的过程,而情感表演则成为其中的核心要素,形构出与既有社会运动之情感管理不同的特色。形塑这一特色的是宏观非对称性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格局,它决定了当下的群体性事件不太可能转变为常态化的社会运动,只能是沿着传统与现代错综交织的轨道间歇性发作,以作为弱势群体对中国转型期社会矛盾的一种特殊回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权力作用下中国城市居民的纠纷卷入与应对
    肖阳, 范晓光, 雷鸣
    社会杂志    2014, 34 (1): 104-119.  
    摘要1936)      PDF(pc) (605KB)(883)    收藏
    社会纠纷始终是社会学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在现有关于社会纠纷的研究基础上,以权力为核心概念,从地位结构观和网络结构观两种理论视角出发,试图提出“权力的强制性及传导机制” 这一理论框架,分析当前中国城市中,个体自身拥有的权力和个体社会网络中的权力对居民的纠纷卷入及其应对行为所产生的影响。CGSS2006的数据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个体自身的权力还是个体社会网络中的权力,都有助于居民规避社会纠纷;第二,无论是个体自身的权力还是来自其社会网络中的权力,居民占有的权力资源越多,就越可能使用正式渠道来应对纠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农民工维权意愿的影响模式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问卷调查
    郑卫东
    社会杂志    2014, 34 (1): 120-147.  
    摘要3568)      PDF(pc) (809KB)(1049)    收藏
    在农民工维护劳动权益的现有研究中,维权态度是一个尚未得到应有重视的议题。本文利用长三角地区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从同期群、务工资历、单位特征三个维度考察农民工维权意愿的影响模式。研究发现,同期群、法律认知水平、工作职位、单位性质等变量对农民工维权意愿影响显著,而更换工作次数、维权经历评价、加入社团数量等变量影响不显著。深入分析发现农民工维权意愿的变动不仅受单位及国家制度环境的影响,亦受其情感、人力资本、社会阅历等内在力量的综合作用影响。其中,基于文化程度、法律认知、工作职位等的维权能力,成为影响农民工维权意愿的重要因素。联系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认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会持续上升,将对既有的劳工维权体系造成较大压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变迁中的基层治理资源及其治理绩效:基于鄂西南河村黑地的分析
    狄金华, 钟涨宝
    社会杂志    2014, 34 (1): 148-174.  
    摘要2169)      PDF(pc) (883KB)(1052)    收藏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鄂西南河村黑地的产生与演变为基点,展开对中国乡村社会治理变迁的研究。文章分析了基层政府同乡村社会的互动,进而探寻村庄社区内部的治理逻辑。研究发现,黑地的产生是科层制留给乡土社会实践空间、农户自我拓展生存资源以及村组干部摆平社区内部关系等多种因素形塑出来的结果。对于黑地的存在与分配,乡镇政府以默认的方式视而不见,它所赋予村组干部行为的自主性促使其在缺乏其他软性价值规范的治理手段的情况下,将土地本身作为一种治理手段。黑地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被不断地再生产和分配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家庭背景、教育期望与大学教育获得:基于上海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王甫勤, 时怡雯
    社会杂志    2014, 34 (1): 175-195.  
    摘要4238)      PDF(pc) (894KB)(1701)    收藏
    家庭背景通过子女教育实现优势地位的代际传递,以往国内研究认为,这种代际传递主要通过教育分流和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机制得以实现。本文根据威斯康星教育获得模型的研究成果,引入大学教育期望作为家庭背景影响子女大学教育获得的中间机制。研究采用2010年“上海居民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少年时具有大学教育期望的人,最终获得大学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而个人大学教育期望的产生又主要同家庭背景和父母期望有关。具有优势地位的父母(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对子女上大学的期望较高,并激发了子女上大学的期望。同时,具有优势地位的父母能更多地参与到子女的教育过程中,为子女创造更多的支持条件,这些都有助于子女维持和实现自己的教育期望。因而,整个代际传递的逻辑可以表述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子女,其上大学的期望也越高,这种期望最终会转化为大学教育获得的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问卷调查质量研究:应答代表性评估
    任莉颖, 邱泽奇, 丁华, 严洁
    社会杂志    2014, 34 (1): 196-214.  
    摘要2222)      PDF(pc) (548KB)(919)    收藏
    随着问卷调查中无应答现象的增多,应答样本代表性问题成为问卷调查研究者的关注焦点。由于自身局限性,应答率无法提供有效的调查质量信息,建构新的应答代表性指标因此就成为研究重点。在综合比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R指标对于评估并提升问卷调查质量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并探讨了R指标的概念界定、计算方法、指标构成和注意事项,同时运用这一指标对“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初访数据的应答代表性进行了评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叩开“受苦人”的历史之门:读《受苦人的讲述:骥村历史与一种文明的逻辑》
    应星
    社会杂志    2014, 34 (1): 215-228.  
    摘要7787)      PDF(pc) (702KB)(1232)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制度分析与财政社会学:评莫妮卡·普拉萨德的《自由市场的政治》
    张跃然, 高柏
    社会杂志    2014, 34 (1): 229-241.  
    摘要4123)      PDF(pc) (564KB)(1242)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理念与实践
    谢宇,胡婧炜,张春泥
    社会杂志    2014, 34 (2): 1-32.  
    摘要6809)      PDF(pc) (1452KB)(1762)    收藏
    为了让研究者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有更多了解,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其背景和特色。在设计理念上,CFPS以个人和家庭为研究主体,以多层次问卷和跟踪性调查为研究视角,充分考虑了社会现象的异质性、复杂性和时间性;在调查实施上,CFPS采用城乡一体的多阶段、内隐分层和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借助先进的调查技术提高访问质量,设计了兼顾研究需要和可操作性的追访原则;在问卷内容上,CFPS不仅涵盖内容广,而且在整合城乡问卷,收集家庭关系、人口流动、事件史、认知能力和少儿发展等相关数据上也均有长处;在数据上,本文以经济不平等、婚姻变迁、认知能力三个方面的数据研究为例,展示了CFPS的追踪设计和特色内容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母权神话:“知母不知父”的西方谱系(上)
    吴飞
    社会杂志    2014, 34 (2): 33-59.  
    摘要4096)      PDF(pc) (765KB)(1804)    收藏
    本文是《“知母不知父”的西方谱系》的上半部分,勾勒了19世纪后半期西方人类学界几位主要的母权论者和母系论者的思想。文章从梅因和库朗热对父权论的讨论开始,考察了麦克伦南、摩尔根和恩格斯对母权社会的讨论,指出,人类学界的母权论是针对古典学界的父权论发出的,并且都将母权时代当作更接近自然但也更原始的阶段,把父权社会当作更文明但也更不平等的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反精神医学”的谱系: 精神卫生公共性的历史及其启示
    杨锃
    社会杂志    2014, 34 (2): 60-93.  
    摘要2856)      PDF(pc) (947KB)(1505)    收藏
    基于对上世纪后半叶以来“反精神医学”历史的考察,本文试图提出反精神医学运动如何影响精神卫生公共性建设的问题。文章结合当时欧美社会民权运动的背景,从“反精神医学”诸种思潮中梳理出其指涉公共性的各个面向,探讨其历史经验与启示。在传统精神医学陷入危机之时,反精神医学的精神卫生观转向以精神病患为主体,其中对“全控机构”的批判和标签论颠覆了传统精神医学的神话,成为“去机构化”意识形态的合力;同时,草根组织的援助改变了被收容者的社会处置方式;巴扎利阿的精神医疗改革则进一步解放了被收容者,其提出的废除精神病院、通过立法保障患者权益的案例,进一步彰显出精神卫生的公共性何以可能的历史经验。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精神卫生的公共性所指涉的目标和价值取向、精神卫生改革中的公众参与以及争取合法保障精神卫生相关权益的经验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街头·行为·艺术: 性别权利倡导和抗争行动形式库的创新
    魏伟
    社会杂志    2014, 34 (2): 94-117.  
    摘要4602)      PDF(pc) (875KB)(2010)    收藏
    2012年被媒体称为中国“女权行动元年”。通过考察这一年发生的“占领男厕所”、“受伤的新娘”、“上海地铁反性骚扰”和“光头姐抗议教育部”等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性别事件,文章分析了街头行为艺术作为一种新的抗争行动手法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相比近年来抗争政治研究整体蓬勃发展的局面,国内学界对抗争行动形式库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首先对这一领域的理论视角和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然后简要呈现街头行为艺术在中国抗争政治景观中的兴起。文章的主体部分围绕这一抗争行动手法的三个关键词——街头、行为和艺术,结合近年倡导性别平权街头行动的实证资料,详细阐述了它们各自对于抗争行动的意义及其对实施效果的影响。最后,文章提出从政策改变、参与动员和文化变迁三个层面,评估运用街头行为艺术进行诉求表达和政策倡导的成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购房:制度变迁下的住房分层与自我选择性流动
    毛小平
    社会杂志    2014, 34 (2): 118-139.  
    摘要2173)      PDF(pc) (754KB)(1291)    收藏
    本文基于2010年广州市的千户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发现了住房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住房分层机制中的自我选择性:在1998年前的体制内,能力强的人倾向于不购房,而在1998年前的体制外和1998年以后,能力强的人倾向于购房。在1998年前的体制内,不购房者如果购房,其住房等级会下降;购房者如果不购房,其住房等级会上升。在1998年前体制外和1998年后,那些人力资本或政治资本高的居民实际购房时,其住房等级会更高;购房者如果不购房,其住房等级会下降。由此可知,权力机制与市场机制是影响住房分层的结构因素,政治资本或人力资本的高低是住房分层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政治资本或人力资本高的居民住房等级也高”的论断从某种意义上忽视了居民的自我选择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不确定性防范与城市务工人员主观幸福感:基于反事实框架的研究
    李后建
    社会杂志    2014, 34 (2): 140-165.  
    摘要3171)      PDF(pc) (1303KB)(1380)    收藏
    本文基于2007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评估了不确定性防范对城市务工人员的影响,并获得了一些重要发现:(1)不同类型的不确定性防范措施对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存在着显著差异,参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能够显著提高城市务工人员主观幸福感,但参与医疗保险对城市务工人员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2)四种不确定性防范手段对城市务工人员之间主观幸福感差异的总贡献率接近10%,其中参与失业保险的贡献率最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务工人员主观幸福感变化符合享乐适应理论,即随着不确定性防范措施的逐步实施推广,城市务工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可能会返回到未采取不确定性防范措施前的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性别观念、现代化与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
    於嘉
    社会杂志    2014, 34 (2): 166-192.  
    摘要8120)      PDF(pc) (758KB)(1353)    收藏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中国城乡已婚女性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已婚女性的工作时间与绝对收入的增加可以显著地帮助她们减少家务劳动时间。此外,本文检验了女性的相对收入对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在城乡与地区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城镇地区女性相对收入的增加可以帮助她们持续地减少家务劳动,而农村地区的女性受到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无法持续地利用相对收入的增加来减少其家务劳动。通过将调查数据与市级统计数据匹配,本文进一步发现,在农村地区,现代化水平的不同会造成女性相对收入对家务劳动影响的地区差异。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女性相对收入对家务劳动的议价能力较强,而在现代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这种议价能力更容易受到限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响: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
    刘晓婷
    社会杂志    2014, 34 (2): 193-214.  
    摘要2263)      PDF(pc) (858KB)(1116)    收藏
    本研究根据2010年浙江省城乡老年人口生活状况调查的数据认为,对于老年人的社会医疗保险问题,不仅要关注保险覆盖面的扩大,更应关注不同保险项目参保老人之间的健康平等。在揭示医疗服务使用与健康水平负向关系这一主效应的基础上,研究发现,职工医保作为moderator可以改善使用较多医疗服务老人的健康水平,新农合的作用则相反。研究希望对医疗保险的改革思路进行反思,全民医保的改革思路不仅是医疗服务可及性的提高,更应该是不同社群享有平等的医疗福利,并最终促进健康结果的平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统计化:社会转型的另类向度
    评刘新的《中国蜃景》
    张琪
    社会杂志    2014, 34 (2): 215-230.  
    摘要5617)      PDF(pc) (637KB)(753)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作为标签的越轨和艺术:从标签理论解读贝克尔的《局外人》与《艺术界》之关联
    卢文超
    社会杂志    2014, 34 (2): 231-242.  
    摘要7251)      PDF(pc) (634KB)(923)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父母与自然:“知母不知父”的西方谱系(下)
    吴飞
    社会杂志    2014, 34 (3): 1-36.  
    摘要2311)      PDF(pc) (870KB)(821)    收藏
    本文紧接《母权神话》,是对母权社会的文化根源的分析。文章认为,在现代思想家中,霍布斯已经谈到过母权论者的主要观点,巴霍芬的《母权论》是对霍布斯的继承,其中给出的诠释,即母亲代表自然,父亲代表文化,是母权论人类学家的基本假定,而这种假定又来自亚里士多德关于父亲提供形式、母亲提供质料的古典观念。现代女性主义者试图以种种方式化解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性别问题,却使自己陷入了新的困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微博空间组织间网络结构及其形成机制:以环保NGO为例
    黄荣贵, 桂勇, 孙小逸
    社会杂志    2014, 34 (3): 37-60.  
    摘要2837)      PDF(pc) (981KB)(1005)    收藏
    本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探索微博空间中环保非政府组织间关注/认同关系网的结构,并结合组织间网络、社会运动联盟、互联网研究文献以及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来探究网络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非政府组织间存在紧密的虚拟联系。统计分析显示,组织间虚拟关系受网络自组织机制、组织资源、合适性原则(注册状态)、同质性原则(离线关系、地理位置、关注领域)和微博使用活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资源发挥“信号”功能,是组织可信赖性的基础,资源未知者不容易被关注/认同。对于资源已知者而言,资源匮乏者更积极利用微博平台。未注册组织主动与其他组织建立关系,注册组织则避免与未注册组织建立关系。具有线下合作关系或处于同一省份的组织之间更可能建立关注和认同关系,但活动领域仅对认同关系具有影响。微博使用活跃程度也对组织间关系具有正向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侠气与民情:19世纪中叶地方军事化演变中的社会转型
    侯俊丹
    社会杂志    2014, 34 (3): 61-91.  
    摘要2360)      PDF(pc) (1127KB)(871)    收藏
    太平天国运动对晚清帝国的冲击不仅体现在财政税收、人口、土地关系等社会结构要素上,更重要的是人心与世风之变以及由此形成的新的社会民情基础。这一世风丕变特别体现在:地方为应对太平军冲击而进行的军事化运动中伴生的失范型暴力,是以“任侠之气”的精神伦理作为军事动员的内在组织原则而导致的后果。“侠气”这一精神伦理以“力”的无限扩张为法则,与传统帝国政治结构中的宗法、乡礼、师道以及凝结在地权上的依附关系形成巨大张力,由此造成军事化组织与国家政治的背离。“力”的无限扩张法则打碎了帝国政治所依赖的身份与等级结构,导致了夷平化的社会形态出现,从而对传统政治治理构成挑战,并最终召唤了用现代革命的方式推进政治和社会变迁的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体制分割与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差异
    方长春
    社会杂志    2014, 34 (3): 92-117.  
    摘要2326)      PDF(pc) (669KB)(832)    收藏
    在混合经济形态下,“市场”与“再分配”权力之间的良性制衡的关系尚未形成,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不平等的形成表现出层叠效应。对住房不平等的经验分析表明,当前(住房市场化时期)的住房不平等状况很大一部分是由房改前的住房分配过程和住房私有化改革过程导致的,社会成员越是接近体制的核心部门,其住房优势就越突出。这一经验研究发现表明,制度变革的渐进性和路径依赖使得根植于体制分割的社会不平等在尚未充分消退的同时,改革之前导致社会差异形成的体制分割因素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于当前的社会不平等中,且有可能会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叠加于源自于市场的社会不平等,甚至经由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延续并放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上海多性伴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庄渝霞
    社会杂志    2014, 34 (3): 117-144.  
    摘要2194)      PDF(pc) (863KB)(1128)    收藏
    本文利用上海市的调查数据,首先考察了上海市多性伴性行为的性别差异,接着从阶层归属、家庭亲属生活、性爱生活和性别规范四个层面对多性伴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建构。研究结果表明:在多性伴性行为中,“生理需要论”并不起作用;“资本运作”和“环境影响”取代“阶层归属”发挥显性作用;“婚内感情论”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也存在时效性,“头两年之痒”和“七年之痒”并存;“越轨”性行为具有连贯性;性别规范通过中间变量(两性在社会、家庭和性领域的角色扮演)间接影响两性的性活动方式。因此,我们需要以社会性别视角鉴别女性“性革命”成功与否,思考女性在性地位上是真正解放还是重新被奴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重新思考公民与公共生活:基于儒家立场和中国历史经验
    姚中秋
    社会杂志    2014, 34 (3): 145-162.  
    摘要1621)      PDF(pc) (807KB)(777)    收藏
    本文基于中国的历史经验和儒家理念,重新思考公共生活与公民概念。在西方,无论在历史中还是在理论中,公共生活的基本载体都是城邦,这是一个点状的政治共同体。不过,至少从尧舜开始,自觉的中国就呈现为超大规模的文明与政治共同体,由此也决定了中国的公共生活形态和公民身份与西方不同:中国存在着多中心、多层级的公共生活单元;所有人在不同层级上参与公共生活,多少都具有公民性;作为积极公民的古典君子或者儒家士君子的公民身份是多层次和可扩展的,是真正的国家公民。这一中国经验提醒我们,应该超越基于西方经验形成的关于公共生活和公民的地方性概念和理论,发展更为普遍的共同体、公共生活和公民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公共话语的演变与危机
    任锋
    社会杂志    2014, 34 (3): 163-184.  
    摘要2365)      PDF(pc) (794KB)(710)    收藏
    对于公共性的讨论亟须立足于文明传统内在机理的观察和反思。中国传统中的公共意识和精神以天人秩序和三代典范为基线,并于近世见证了公共话语的兴起与公共理念的成型。共治宪制(公法、公论)与社会治理形成了这一过程的实践语境,以理学为代表的近世儒学扮演了关键角色。近世公共话语在现代经历了复杂的转型,同时也显露出内在危机,这也成为反思与推进公共性讨论的重要缘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邸报与中晚明的公开议政
    任文利
    社会杂志    2014, 34 (3): 185-205.  
    摘要1973)      PDF(pc) (887KB)(723)    收藏
    作为处理公共事务的政治治理,政治的生命与活力在于公开,公开方可赋予政治治理以理性精神。以儒家传统话语而言,则为决之“公论”,“公是非于天下”。然而这一点的实现,则需要相应的媒介作为载体。本文所探讨的邸报,就是“公论”与“公是非”的介质。中晚明的邸报,其承载内容之全面,覆盖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不仅使明代政治呈现高度的公开透明性,而且有效促进了儒家士大夫的议政热情。晚明的“清议”风行,也与此有很大的关联。以明代历史沿革而言,邸报之从无到有,至万历臻于极致,进而延续至明亡,体现了儒家士大夫为实现自身的政治理想于政治制度建置上的努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中国宗教研究的“政治经济学”尝试:评《中国的宗教》
    张文杰
    社会杂志    2014, 34 (3): 205-229.  
    摘要2829)      PDF(pc) (892KB)(890)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越过“界限”:现代公共生活中的大众——读奥尔特加·加塞特的《大众的反叛》
    邢朝国
    社会杂志    2014, 34 (3): 230-240.  
    摘要9427)      PDF(pc) (647KB)(582)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当代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情感与集体行动
    卢晖临 潘毅
    社会杂志    2014, 34 (4): 1-24.  
    摘要1667)      PDF(pc) (769KB)(1393)    收藏
    本文基于一个工人的口述和笔者在深圳和东莞的田野调查资料,集中研究第二代农民工的自我认同、愤怒以及集体行动,并试图把第二代农民工的研究纳入马克思阶级形成的理论视野,将情感体验、身份认同等通常归属于认同政治的主题与生产方式、阶级结构等阶级分析的传统主题结合起来,以凸显认同政治研究在马克思阶级分析中的价值。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源自生产关系,当在生产关系中的利益对立无法缓解和消除时,我们看到认同政治不仅不会遮掩生产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反而会因为在农民工那里所引发的主体分裂和负面情绪,直接成为激发集体行动的动员力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
    褚荣伟 熊易寒 邹怡
    社会杂志    2014, 34 (4): 25-48.  
    摘要1044)      PDF(pc) (669KB)(815)    收藏
    本文首次从国际移民的涵化理论视角对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方式及决定因素进行探讨,通过对上海市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工作为国家内部城乡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认同存在以户籍为基础的制度性约束和以资源匮乏为特征的能动性限制。农民工社会认同主要受文化态度、社会交往、经济成功和社会环境四类变量的影响,农民工的个体人口统计特征也会影响城市认同的意愿。当地语言的熟练程度、与当地人交朋友的意愿(而非与外省市的农民工交朋友)、类似群体的收入地位水平、感知到的社会歧视程度和参与保险的程度都成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应该要有助于农民工的心理层面的社会认同的转变,尤其是从“外地人”向“本地人”的认知转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世界工厂的“中国特色”:新时期工人状况的社会学鸟瞰
    郭于华 黄斌欢
    社会杂志    2014, 34 (4): 49-66.  
    摘要1184)      PDF(pc) (692KB)(953)    收藏
    面对新时代的劳工问题,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经典理论遭遇“中国特色”的诸多挑战。本文从社会结构性视角探讨权力、资本和劳工的关系与互动,讨论在中国特定的制度背景与转型过程中,工人阶级的形成与公民社会的生成有着怎样的关系。研究认为,对工人而言,公民的基本权利就体现为各项劳动权利的实现和保障、劳工的组织化权利的落实;公民权利是工人阶级形成的前提条件,劳工阶级的出路在于形成自主的社会力量。工人的公民化过程,劳工权利亦即公民权利的获得与保护是解决劳资矛盾和转型正义的根本途径。就劳工问题而言,以能动社会的建设为先导,同时推进公民社会的建设,也许更为可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社会资本与不平等的再生产:以农民工与城市职工的收入差距为例
    程诚 边燕杰
    社会杂志    2014, 34 (4): 67-90.  
    摘要1240)      PDF(pc) (739KB)(820)    收藏
    本文以农民工与城市职工收入差距研究为切入点,探讨社会资本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路径及其程度。通过分析中国8城市的调查数据,运用收入分解方法,考察社会资本影响农民工与城市职工收入差异的两条路径,即进入职业的机会差异和职业内的收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制度和交往同质性原则导致农民工(相比城市职工)在社会资本存量方面更加欠缺,难以进入收入高的职业,且职业内的讨价还价能力也很有限。两种路径差异的综合,是导致农民工收入较低的重要社会原因,因此,社会资本是维持和固化社会不平等的微观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有限机会的公平分配:中国农民子女市民化的水平与模式
    李丁
    社会杂志    2014, 34 (4): 91-118.  
    摘要927)      PDF(pc) (1845KB)(695)    收藏
    本文将农民、农民工以及已经获得非农户籍的“新市民”的“农民子女”作为分析对象,以农民子女跨越城乡二元系统的市民化进程来透视中国社会系统的开放性与社会分层流动机制。基于CGSS调查数据等资料的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职业非农化水平快速提高,但身份市民化机会长期保持不变,两者之间的断裂日益扩大。这种断裂不仅表现在水平上,也表现在分配机制上。职业非农化的途径日益多元化,教育的作用相对弱化,家庭背景有着相对重要的作用。而户籍非农化(身份市民化)因升学之外的传统途径不断收缩,教育成为影响户籍非农化的主要因素,从而保持了有限的户籍非农化机会在农民子女间分配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告别i奴:富士康、数字资本主义与网络劳工抵抗
    邱林川
    社会杂志    2014, 34 (4): 119-137.  
    摘要2964)      PDF(pc) (876KB)(1550)    收藏
    什么是数字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世界工厂?它与过去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有何区别,又有何关联?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时代,劳工真能形成自己的网络,抵御资本吗?本文以史鉴今,首先回顾17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的奴隶制世界体系,再讨论当代富士康劳工问题、“21世纪奴隶制”及其内在的新三角贸易结构。四百年沧海桑田,不料在变劳工为奴隶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实证材料的细节,还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宏观层面,依然存在种种勾连。文章在此基础上勾勒出网络化抵抗与新三角团结关系,并强调:劳工研究需要重新认识过去,让思想在全球历史的长河中重新扎根。 在关注生产过程之外,还须重视消费,特别是虚拟空间里的生产性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私营企业主与政治发展:关于市场转型中私营企业主的阶级想象及其反思
    黄冬娅
    社会杂志    2014, 34 (4): 138-164.  
    摘要1179)      PDF(pc) (805KB)(813)    收藏
    当前私营企业主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隐秘却愈具影响力的角色,现有研究从“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民主”的理论命题出发,探讨市场转型中中国是否出现了一个自主并与国家权力抗衡的社会阶层,由此,已有研究得出基本一致性的判断,由于私营企业主与国家之间共享政治价值和共享利益,中国出现的是一个依附于国家并与国家权力共谋的社会阶层。本文认为,现有研究立足于“私营企业主”在民主转型中角色的阶级想象,而过于关注私营企业主对于民主转型的影响,从而忽视了深入剖析和探讨私营企业主对于当代中国政策过程的影响。因此,深化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与国家关系及其政治影响的认识,需要从“民主转型”转向“政策影响”的主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政府补助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朱斌 李路路
    社会杂志    2014, 34 (4): 165-186.  
    摘要901)      PDF(pc) (703KB)(438)    收藏
    在关于政府研发补助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效应的争论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第9次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发现政府研发补助政策对中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激励效应,但这一效应受到企业决策者、企业资源禀赋结构以及企业环境等企业系统相关属性的影响。本文认为,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研发活动,政府需要继续改善市场环境,并在补助政策上向那些在企业决策和资源禀赋结构上更趋向于自主研发创新的民营中小企业倾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