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35卷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返回历史视野,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国近世变迁及经史研究的新传统
    渠敬东
    社会杂志    2015, 35 (1): 1-25.  
    摘要1930)   HTML    PDF(pc) (871KB)(2612)    收藏

    从康有为到王国维和陈寅恪,中国现代思想变局的两次浪潮,确立了经史研究的新传统。康有为对《春秋》三世说的重解,旨在通过现代变革重塑大同理想,通过确立新的宗教教化化育民情,从而实现从据乱世到升平世的过渡。王国维藉社会科学之综合演绎方法,以《殷周制度论》等著作“以史治经”,确立了周代立制之源及成王周公所以治天下之意,从制度、民情乃至思想精神入手,重塑中国文明之本源、制度精神之普世价值。陈寅恪所治“不古不今之学”,则从中古史出发,运用历史研究的“总汇贯通之法”,考证中古之思想和风俗流变,构建出一部胡汉杂糅、各教混融、民族迁徙与文化融合的历史场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从丧服制度看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
    周飞舟
    社会杂志    2015, 35 (1): 26-48.  
    摘要1643)   HTML    PDF(pc) (1750KB)(1474)    收藏

    本文是对以“差序格局”为基本特征的中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理论研究。差序格局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回溯到先秦时期延续至晚清民国的丧服制度。通过对经学文献中关于丧服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亲亲”和“尊尊”是构成这种制度的基本原则。亲亲和尊尊结合在一起,从家族延伸到政治,塑造了古代政治、社会关系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仍然在当代的政治和社会关系中有明显表现。本文指出,亲亲和尊尊与儒家思想中提倡的“仁”与“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者作为基本伦理和美德,以亲亲和尊尊的形式表现于社会结构之中。本文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关系”和“人情”等现象的历史根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宗法、丧服与庙制:儒家早期经典与宋儒的宗族理论
    林鹄
    社会杂志    2015, 35 (1): 49-73.  
    摘要1082)   HTML    PDF(pc) (939KB)(759)    收藏
    宗族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关键之一,这已是学界共识,但以往研究多把宗族视为基于现实利益而产生的工具,忽视古人关于宗族内在逻辑的言说。本文分析了早期儒家和宋儒的宗族观,认为古人关于宗族的种种制度安排实际上是基于复杂而深刻的伦理思想。宗族之所以在中国具有如此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原因或在于此。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社会底蕴”:田野经验与思考
    杨善华 孙飞宇
    社会杂志    2015, 35 (1): 74-91.  
    摘要1080)   HTML    PDF(pc) (733KB)(1164)    收藏
    如何认识中国乡村社会获得秩序的内在运行机制?根据长期在中国农村的田野调查经验,笔者提出“社会底蕴”概念。这一概念是指在历史变迁中,中国社会自发保存的那些具备相对稳定特征的“恒常”。根据从生活的智慧、家本位文化、道德伦理、人缘口碑等方面对 “社会底蕴”及其与现代性变迁之间的互动机制的初步探讨发现,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深具传统特性的社会底蕴并非以一种消极对抗的形式出现,而是不断与新的历史条件相结合,并由此生发出建设性和包容性的面貌。而对这一“底蕴”的认识,与我们今天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解与反思不无相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饮食社交对政治信任的侵蚀及差异分析:关系资本的“副作用”
    陈云松 边燕杰
    社会杂志    2015, 35 (1): 92-120.  
    摘要1422)   HTML    PDF(pc) (811KB)(1155)    收藏
    本文使用2009年中国八城市“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JSNET)问卷调查数据,探讨饮食社交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社交聚餐频率对政治信任各维度均有负向效应,且这种侵蚀效应在不同体制、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和不同地区的人群间具有显著差别。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以“饭局”为途径来积累、维系和动员关系资本的过程,在特定的情境下往往伴随社会层面的消极影响,对政治信任带来“副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六城市调查数据的社会学分析
    何光喜 赵延东 张文霞 薛品
    社会杂志    2015, 35 (1): 121-142.  
    摘要1065)   HTML    PDF(pc) (939KB)(889)    收藏
    本文利用一项大规模的入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接受度问题。与以往基于“消费者行为研究”框架而采取“个体决策行为模型”的研究不同,本文从风险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试图发展一个“社会行动模型”的理论框架,以解释个体在“风险社会”中面对一项新技术时的决策行动受到哪些社会性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公众对推广种植转基因大米的接受度不高,与2002年相比有明显下降;传统的“个体决策行为模型”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其决策行为是基于有限知识基础上的“有限理性选择”,大众媒体的影响、对“专家系统”的制度性信任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教育程度与分配公平感:结构地位与相对剥夺视角下的双重考察
    李颖晖
    社会杂志    2015, 35 (1): 143-160.  
    摘要1183)   HTML    PDF(pc) (810KB)(916)    收藏
    基于结构决定与相对剥夺的两种视角,本文研究发现了教育程度对收入分配公平感的复杂影响路径。教育程度作为优势性地位获得,对分配公平感存在正向影响。教育程度越高,收入分配公平感越强。但这种正向影响也存在条件性:教育作为个人地位投资,激发相应的回报期待,随着基于教育投入的期待收入与实际收入差距的扩大,这种正向影响会降低,且教育程度越高,降低的幅度越大。这一条件性的发现有利于解释既有研究的矛盾结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涵:当教育投资作为“制度化手段”无法实现地位获得这一“文化目标”时,这种“断裂”可能会引发“分配不公”的心理失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中国农村宗教复兴与“宗教”的中国命运
    梁永佳
    社会杂志    2015, 35 (1): 161-183.  
    摘要1459)   HTML    PDF(pc) (731KB)(1159)    收藏
    中国农村宗教复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出人意料”的现象之一。对此,学界提出了“传统的发明”、“国家—社会关系”、“宗教市场”三种解释模式。本文认为,解释中国农村宗教复兴,不能将宗教现象还原为“政治”或“经济”等其他范畴,而应将之视为一种自成一类的事实,一种人的基本条件,同时应充分理解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对 “宗教”的塑造过程。中国农村的宗教复兴在很大程度上游离于这一塑造过程之外,因此,可能存在着尚不为学界所充分认识的社会机制,有着提供本土理论的潜力。本文认为,在世俗化理论和市场理论之外,应该尝试使用“礼物模式”探索这一社会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技能形成的社会建构:德国学徒制现代化转型的社会学分析
    王星
    社会杂志    2015, 35 (1): 184-205.  
    摘要1162)   HTML    PDF(pc) (885KB)(741)    收藏
    摘要:在德国学徒制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宏观层面的社会管制式市场治理模式为学徒制奠定了匹配的制度环境。劳动共同体模式和去商品化的社会保护成为学徒制有效作用的经济社会基础。这些制度安排的达成可追溯到工业化时期,当时围绕学徒制而发生的利益政治是建构学徒制转型演化轨迹的社会原因。德国学徒制的技能形成过程是社会建构的。学徒制相关问题应该成为经济社会学和社会政策研究中的重要议题。这种研究视野的转化,对于思考当下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保护如何协调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偏见的生成与消解:评奥尔波特《偏见的本质》
    高明华
    社会杂志    2015, 35 (1): 206-228.  
    摘要1519)   HTML    PDF(pc) (693KB)(87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理查德·彼得森的文化生产视角研究
    卢文超
    社会杂志    2015, 35 (1): 229-242.  
    摘要1499)   HTML    PDF(pc) (651KB)(785)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民情反思与士人的社会改造行动——晚清温州永嘉学派保守主义的实践及其困境
    侯俊丹
    社会杂志    2015, 35 (2): 1-28.  
    摘要1111)   HTML    PDF(pc) (1780KB)(774)    收藏
    同光时期士人推行的地方社会重建运动,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所引发的新民情经验反思的基础上展开的。在这一过程中,由士人集团所继承的学术思想传统,在塑造文人精英意识形态以及作用个人选择意志时起到了颇为关键的作用。同时,承担这些思想历史传统的组织载体为结社和宗族。社会位阶的差别以及对社会经验判断的差异,导致现实社会改造方案出现了分歧。其中,具有较高功名的上层士人选择了一条重建宗法和学统的保守方式,力求将人心气禀重新安顿到传统政治格局内,但这一努力在实施过程中所达成的民情效果却出现了与其“敦风易俗”这一初衷相背离的结果,即学阀望族成为垄断性的地方社会势力。这条保守路径最终陷入了困局,但并不意味着晚近士人经世作为的终结,相反,它孕育了中国现代社会结构转型的历史契机,即以普遍人格结构为心性基础的社会组织生活将成为现代民治政体的根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中国近代“社会”观念的生成
    崔应令
    社会杂志    2015, 35 (2): 29-57.  
    摘要1282)   HTML    PDF(pc) (828KB)(794)    收藏
    西语“society”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术语生成和观念再造的三次转变:以“会”或“民景”、“国中之民”等对译,强调社会组织和“民”、“民俗”、“民景”、“为民”的内容;以“群”为主的对译形成以“群”为基础、目的和根本的“群本”式现代化思想,倡导善群、合群和变革以强国;以“社会”为主的对译,在对理想社会和理想国家的诉求与探索中确立了近代中国“社会”观念普遍价值的基础。术语的生成与时代的变化同步,观念的再造体现了近代学人积极参与现实改造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和直面人类终极前途的理想情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自由”与“专政”的思想谱系——法国大革命前后政治—社会学说的转变
    潘丹
    社会杂志    2015, 35 (2): 58-80.  
    摘要1137)   HTML    PDF(pc) (735KB)(614)    收藏
    自由与专政是法国革命的两个面向,法国革命的政治文化亦随之打上激进性的烙印,但在法国的政治理论脉络中,不乏有尝试在各个极端倾向之间寻求平衡点的思想传统:孟德斯鸠、贡斯当、斯塔尔夫人、托克维尔等堪称其代表,他们的共通之处在于探讨政治问题时都十分关注对社会维度的考量。在孟德斯鸠关于政体的性质与本原之间关系的讨论中,呈现出政制与民情间的互动模式;贡斯当承袭了孟德斯鸠古今社会形态差异的议题,以古今自由之变为视角,提出在一个幅员广阔、奉行人民主权原则的共和国中探讨现代自由内涵的问题;作为他的知己与战友,斯塔尔夫人努力探索构建一个能够保障现代人自由的共和政体:“制度的专政”;托克维尔则进一步从民情角度切入,努力探索完善民主社会并使共和制最终摆脱帝制幽灵的良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无声的革命”:被夸大的修辞——与梁晨、李中清等的商榷
    应星,刘云杉
    社会杂志    2015, 35 (2): 81-93.  
    摘要1848)   HTML    PDF(pc) (810KB)(964)    收藏
    本文对梁晨、李中清等提出的关于新中国成立50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完成了一场所谓“无声的革命”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工农子女上大学的比例在改革前与改革后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增减趋势,不宜简单地总结为“50年里的一场革命”。改革前的高等教育平等笼罩着浓厚的阶级斗争氛围,是一种“阶级内的平等”,诸多地方有违于真正的教育平等精神;而改革后被强化的重点中学制度虽然构筑了少数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通道,但这种制度不仅不是缓解城乡教育不平等的良方,反而是固化城乡教育不平等的机制。本文对梁晨、李中清等的论文中所使用的材料和概念也提出了一些质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必要与如何:基于历史资料的量化数据库构建与分析——以大学生学籍卡片资料为中心的讨论
    梁晨,董浩
    社会杂志    2015, 35 (2): 94-108.  
    摘要1354)   HTML    PDF(pc) (628KB)(652)    收藏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依靠大规模系统历史资料构建量化数据库并进行定量分析成为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如何将这类历史资料进行合理有效的编码和数据库化,并通过实证分析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对当下的启示,成为学界需要加强探索和讨论的关键技术课题。本文试图借助笔者多年来整理、分析近现代中国高校大学生学籍卡资料的经验,说明这种新方法论视角用于定量分析历史资料的重要价值与必要性,以及可能存在的诸多挑战和可供参考的应对办法。希望藉此引起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学者对这种研究方法的关注、讨论、尝试与合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双薪家庭的家务性别分工:经济依赖、性别观念或情感表达
    刘爱玉,佟新,付伟
    社会杂志    2015, 35 (2): 109-136.  
    摘要1818)   HTML    PDF(pc) (1661KB)(1415)    收藏
    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城镇家庭的家务劳动分工具有“女性为主,男性为辅”的特征。研究表明,经济依赖关系、工作时间、性别角色观念均显著地影响着两性的家务分工,但其影响机制存在差别。对于男性而言,经济上的独立与成就对于其家务劳动投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工作时间与性别角色观念,这些要素均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男性家务劳动的承担不存在“性别表演”。对于女性而言,纯粹的经济独立(对配偶收入的依赖程度、本人的绝对收入状况等)并非其家务劳动投入的最好预测,性别角色观念也不独立地对家务劳动参与产生影响。部分女性的家务劳动在经济依赖与性别角色观念交互影响下存在着形态与效应各异的“性别表演”。这一特征揭示了两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经济地位与社会文化期待交互影响的形塑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新生代对基督教的信任态度及中介机制——以长三角地区数据为例
    李峰
    社会杂志    2015, 35 (2): 137-165.  
    摘要1263)   HTML    PDF(pc) (1204KB)(771)    收藏
    本文基于经典的“世代分析”框架和系统信任研究的“文化论”路径,试图回答:与其前辈相比,出生并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的新生代在对基督教信任方面有无差异?若有,近代以来影响国人对基督教态度的科学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在其间是否仍具中介影响?以此会突显民众对基督教怎样的态度变化?文章通过对长三角地区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与前辈相比,新生代对基督教的信任度更高;科学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在世代与基督教信任间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且影响较弱。由此,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新生代在实现包容性国民精神转型方面的向好态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市场化、政治价值观与中国居民的政府信任
    池上新
    社会杂志    2015, 35 (2): 166-191.  
    摘要1243)   HTML    PDF(pc) (2112KB)(853)    收藏
    本文利用CGSS2010的数据,考察市场化背景下中国居民政治价值观的变化及其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居民权威主义的政治价值观明显趋于弱化,但民主主义的政治价值观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变化;第二,中国居民政府信任水平的东、中、西区域差异显著,市场化进程与居民政府信任水平呈线性递减关系;第三,权威主义的政治价值观对居民的政府信任水平有促进作用,但这种正向影响会随着市场化进程愈发弱化,而民主主义的政治价值观对居民的政府信任水平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文章最后指出,中国居民当前的政治价值观可能正处于过渡期,这种“过渡型”政治价值观既包含对传统权威主义的高度认同,也隐含现代民主主义精神。此外,在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理性思维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提升政府信任的最直接途径可能还在于提高政府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循环式国家:转型中国的符号式劳动治理机制探析
    程秀英
    社会杂志    2015, 35 (2): 192-217.  
    摘要1244)   HTML    PDF(pc) (915KB)(601)    收藏
    抗争政治与国家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运动研究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本文通过对一组国有企业退休工人为维护退休金权益所展开的十年抗争进行过程事件分析,来勾勒国家在劳动治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官僚场域。这个官僚场域由三个相互交叉的圈子所构成:信访办圈子、信访办与法院之间的圈子、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圈子。这些交叉的圈子所构成的国家场域一方面通过对抗争的制度化循环而拉长了工人的斗争时间,分散了抗争的空间,从而有效遏止了抗争的激进化,另一方面则通过抗争工人与国家代理人之间的叙事化互动促进了国家资本的激活与流通,从而实现了对抗争者的象征性支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混合地权”的制度分析及其实践逻辑——基于Z村村民小组的个案分析
    杨磊,刘建平
    社会杂志    2015, 35 (2): 218-240.  
    摘要965)   HTML    PDF(pc) (796KB)(658)    收藏
    本文通过“混合地权”的概念来解释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的内在结构、关系和实施机制。借用制度分析方法指出,混合地权的制度系统包括财产权利、公共治理、社会关系和观念习俗等四个维度,它们是具有很强约束力的制度安排。通过对Z村村民小组的个案研究发现,不同维度的规则对混合地权的实施都产生了影响,共同决定了农地产权实施的过程和效果,使得地权实施呈现出不确定性规则的内在逻辑,陷入多重均衡和交易成本高的困境,且承包经营权和集体成员权之间的张力是根本性矛盾。个案研究还发现,农民的财产权利观念不断增强,家庭承包经营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可。在经济社会转型中,应完善集体土地所有制的社会化治理机制,构建起一种平衡多方利益的现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社会表演理论——在仪式和策略之间建立文化语用学模型(上)
    杰弗里·查尔斯·亚历山大
    社会杂志    2015, 35 (3): 1-36.  
    摘要1785)   HTML    PDF(pc) (1209KB)(2894)    收藏
    一直以来,对文化的社会研究不是被极端化为结构主义理论就是被极端化为实用主义理论,前者视意义为文本并注重探索提供相对自主性的模式,后者则将意义处理为由个人或集体行动之权变性的创发——即所谓的实践本身,并将文化模式作为权力和物质利益之反应加以分析。在本文中,我将阐述一个超越这种极化视野的文化语用学理论,以新的方式将意义结构、权变性、权力和实质性融为一体。我的论点是,实践的实质性可以由维度更多的表演概念所取代。通过对表演研究这一新领域的成果的吸收,文化语用学说明社会表演,无论个人还是集体的,是如何可能被系统地类推为剧场表演的。在定义了社会表演的要素之后,我认为,随着社会变得更加复杂,这些要素已经趋于“分解”(defused)。只有在能够将这些日渐离析的要素“再融合”的情况下,表演才会成功。在融合化的表演中,观众认同演员,且文化剧本通过有效的舞台布景达到逼真的程度。而当诸要素重新连接的过程并不完美时,表演就会失败:表演要素仍处于分离状态,社会行动看上去不但不够本真(authentic),而且显得造作和难以令人信服。与此相对,再融合能使演员成功地传达其行动的意义并有效地实现他们的利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语言/视觉二元论以及文化社会学的符像转向
    多米尼克·巴特曼斯基
    社会杂志    2015, 35 (3): 37-66.  
    摘要1159)   HTML    PDF(pc) (851KB)(697)    收藏
    以意义为中心的文化社会学遭遇的关键挑战之一就是不得不面对当代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史和物质文化研究等领域的发现。其越来越紧迫的任务就是认识并修正曾经由这些学科所确立的语言学/文本框架之解释的局限性。传统结构主义者集中关注各种话语符码,而且,在理解复杂的表象经济的权力,特别是在履行解释其变异性方面,文化符号之任意性的假设显得捉襟见肘。语言和以沟通为中心的框架通常忽视的事实是,被相信具有因果性社会力量的绝大多数能指无可避免地嵌入在开放的但并非无限制的感情与物质性结构之中。因此,行动中需要整合能力更强且维度更多的文化模式。本文主要讨论符像性对发展一个与此相关的整合性视角的重要性,同时并不抛弃语言学转向的一些构成性洞见。我以亚历山大等当代学者的转型性工作和我自己的研究来证实,被如此构想的文化的复合体才是具因果律的社会力。我的目的在于详尽阐述物质性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关键原则,即不同的符号秩序对于决定性和/或自主性逻辑而言是不同的主题,并且由此对“社会建构”和历史转型的不同模式做出回应。我们需要继续关注奥斯汀关于如何以言行事的问题,但是不能重复他的局限,即似乎社会之事发生之际同时并不伴随图像、对象、场所、身体和所有它们的特征以及使用暗含。对社会学想象力的这一扩展予以充实,可以帮助我们激活理解和解释文化这一概念所拥有的充分潜力,并由此坚定地转向文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记忆中的伤痛:阶级建构逻辑下的集体认同与抗战叙事
    高蕊
    社会杂志    2015, 35 (3): 67-94.  
    摘要1452)   HTML    PDF(pc) (826KB)(850)    收藏
    对于数以千万计亲历二战的中国民众来说,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所犯下的残暴罪行无疑会在他们的心里产生极大的创伤感。然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很多年间,这种刻骨铭心的国族受难和遭受非正义的经历,却长期停留在民间个体记忆中,没有成为围绕战争所进行的官方话语表达的核心。本文旨在借助文化创伤(cultural trauma)理论,对这一围绕抗战创伤经历所发生的“文化失忆”现象进行全新的探索。文章首先梳理1949年之后阶级创伤叙事的形成以及以此为基础所进行的集体身份建构,然后通过梳理抗战记忆在官方话语中的呈现,检讨战争中国族受难经历与阶级创伤宏大叙事之间所形成的逻辑冲突,进而指出正是这种逻辑冲突在某种意义上阻抑了抗战创伤叙事的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分利秩序与基层治理内卷化——资源输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逻辑
    陈锋
    社会杂志    2015, 35 (3): 95-120.  
    摘要1369)   HTML    PDF(pc) (1447KB)(1021)    收藏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国家资源的不断输入为农村发展和乡村治理带来新的契机。然而,资源输入乡村社会,基层组织却无法有效承接,并遭遇官民不合作的困境。基层组织主要呈现出两种样态:消极作为与难以作为,以及富人和灰黑势力主政后的摆平式“积极”治理。两种治理形态皆导致国家公共资源的耗损,基层组织的权威与合法性进一步下降。在资源不断输送的利益链条中,权力寻租者、地方富人与灰黑社会势力、谋利型的机会主义农民等几个行动主体相赖相生,形成分利秩序,普通民众被排除在外,乡村治理出现内卷化。从根本上说,这是国家在压力型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产生的张力,并在推动乡村社会从整体性支配向技术治理转型中产生的结果。这一转向试图建立新的公共规则,却使得乡村治权弱化,缺乏公共规则实践的强制力保证,造成国家、基层组织与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与责任的连带制衡关系发生断裂,乡村治理陷入新困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性别操演理论的经验解释与女性主义方法论反思——以高层两性人才访谈为例
    高笑楠
    社会杂志    2015, 35 (3): 121-140.  
    摘要1517)   HTML    PDF(pc) (881KB)(650)    收藏
    本文运用对高层两性人才的访谈资料,尝试将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做经验研究和现实解释,观察两性在性别操演时展现的灵动性和真诚性,并将该理论与女性主义方法论作对比,反思后者潜在的“受害人假定”和“对性别的过度归因”等问题,进而讨论女性主义方法论对研究对象的遴选标准、对研究内容的界定标准和建立于性别差异基础上的研究预设等所遭遇的合法性危机。最后,本文尝试将性别操演理论与女性主义方法论对接,以探讨性别操演理论对性别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差别暴露、差别职业和差别体验——中国城乡居民环境关心差异的实证分析
    范叶超,洪大用
    社会杂志    2015, 35 (3): 141-167.  
    摘要1189)   HTML    PDF(pc) (1153KB)(1277)    收藏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城乡居民的环境关心差异:城乡居民在看待环境问题的方式上存在一种相似且连贯的心态体系;城乡居民的环境关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居民在诸多方面都较乡村居民表现出更多的环境关心;国外关于“居住地假设”的三种理论,只有“差别暴露理论”可以解释一部分城乡差异,其余两种理论均没有得到数据的有效支持;环境知识和媒体使用在城乡居民环境关心差异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城乡居民的环境关心差异在趋于缩减,并开始走向同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社会网络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基于京、沪、粤三地的分析
    马丹
    社会杂志    2015, 35 (3): 168-192.  
    摘要1231)   HTML    PDF(pc) (728KB)(1039)    收藏
    本研究以2008年和2009年在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进行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和协方差模型探讨了社会网络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拜年网中朋友的比例、邻里互动频率和非正式社会参与都对生活满意度有积极影响,生活满意度与拜年网规模之间则呈现出“∩”型的相关关系。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网络规模的扩大、朋友比例的上升和非正式社会参与频率的增加都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满意度,但邻里互动频率的变化对个人生活满意度的提升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
    叶晓阳,丁延庆
    社会杂志    2015, 35 (3): 193-220.  
    摘要1831)   HTML    PDF(pc) (908KB)(1456)    收藏
    本文利用2011年首都高校生发展状况调查的数据,分析北京高校学生的分层现状,并讨论了1999年高等教育扩张对大学生入学和就业分层的影响,发现这一轮扩张强化了社会阶层的复制而非再生产。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自社会优势阶层家庭的学生有更大概率进入具有更好教育质量的精英院校,这说明中国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具有排他性的特征;家庭的社会阶层背景对子女教育分层的影响在中学阶段更加明显;家庭背景对专业选择没有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在控制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后,教育质量与学生选择市场化部门就业的概率和工作起薪显著正相关。如果高等教育扩张降低了教育质量,就可能削弱高等教育对社会阶层流动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连接纽带抑或依附工具:转型时期中国行业协会研究文献评述
    张华
    社会杂志    2015, 35 (3): 221-240.  
    摘要968)   HTML    PDF(pc) (691KB)(680)    收藏
    基于国家—社会关系的视角,在目前对当代中国行业协会的主流研究中,公民社会理论强调国家对社团干预的放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协会的影响,法团主义则强调国家对协会的控制与合作。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发现,还有一类重要的研究——依附理论的视角,没有得到中国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依附理论的视角关注在宏观的国家—社会关系讨论之下权力的实际运作对行业协会的影响,认为除了国家对社团的控制之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影响了企业家的行为和他们的集体行动意愿。由于国家权力的保留和市场的不完全,企业和行业协会形成了对政府的依附关系,而行业协会仍然镶嵌于国家机构内部,成为依附于地方政府的工具,而不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连接纽带。当代中国的行业协会涉及到国家、市场和企业多方的互动关系和复杂的制度环境,依附理论的视角重新定义了行业协会的角色,提供了个体研究的途径和原有研究中未被重视的其他解释变量,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行业协会的发展环境和影响因素构建了可行的分析框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社会表演理论:在仪式和策略之间建立文化语用学模型(下)
    杰弗里·查尔斯·亚历山大
    社会杂志    2015, 35 (4): 1-.  
    摘要1412)   HTML    PDF(pc) (1788KB)(3452)    收藏
    一直以来,对文化的社会研究不是被极端化为结构主义理论就是被极端化为实用主义理论,前者视意义为文本并注重探索提供相对自主性的模式,后者则将意义处理为由个人或集体行动之权变性的创发——即所谓的实践本身,并将文化模式作为权力和物质利益之反应加以分析。在本文中,我将阐述一个超越这种极化视野的文化语用学理论,以新的方式将意义结构、权变性、权力和物质性融为一体。我的论点是,实践的物质性可以由维度更多的表演概念所取代。通过对表演研究这一新领域的成果的吸收,文化语用学说明社会表演,无论个人还是集体的,是如何可能被系统地类推为剧场表演的。在定义了社会表演的要素之后,我认为,随着社会变得更加复杂,这些要素已经趋于“分解”(defused)。只有在能够将这些日渐离析的要素“再融合”的情况下,表演才会成功。在融合化的表演中,观众认同演员,且文化剧本通过有效的舞台布景达到逼真的程度。而当诸要素重新连接的过程并不完美时,表演就会失败:表演要素仍处于分离状态,社会行动看上去不但不够本真(authentic),而且显得造作和难以令人信服。与此相对,再融合能使演员成功地传达其行动的意义并有效地实现他们的利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党派实在论”的结构诠释学
    马修·诺顿
    社会杂志    2015, 35 (4): 33-.  
    摘要848)   HTML    PDF(pc) (1089KB)(361)    收藏
    如果政治宣传,意识形态以及党派性等概念真的从这些概念本身的内涵来界定自身,那么,在追逐某个政治议程时,这些概念由于存在明显的偏见,从而会导致自相驳斥的结果。因此,毫不奇怪,这些沟通类型的显明特征之一就是宣称它们在精准和公平地再现实在,并且否认存在政治偏见的丑恶内涵。笔者称这种类型为“党派实在论”,即被政治驱动的媒体演出,它们象征性地把自己呈现为是在实在论类型下运作的。本文的问题是,党派性媒体报导是如何在追逐自身的政治议程的同时创造出一种中立且无偏见的实在论表象的。为此,本文借用文化社会学的结构诠释学方法,以“奥莱利实情”这档非常流行的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作为党派实在论的分析案例。本文认为,“奥莱利实情”是通过如下几个范畴来生产一种用以诠释新闻的“党派实在论”框架的:主持人形象建构、围绕二元对立符码形成复杂的潜在意义结构,以及一套精致奥妙的修辞技巧。虽然这档节目自诩是一扇投射现实的简单窗户,但事实上,它启用一套精妙的党派文化系统来确证观众通过这扇明显中立的窗户所看到的东西能够支持节目制作人的政治利益。为了让新闻呈现在一定程度上暗合各种党派结论但又看起来依然是实在论,而非充斥着偏见,节目的每个情节和片段都依据一个意义结构来搭建问题。这个意义结构虽然具有强烈的党派结论导向性,但又能给人一种对各方观点都进行过理性思考的外表。本文认为,这种针对意义结构的深度分析对于理解作为政治沟通类型的“党派实在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清教文化的性别形而上学: 对萨勒姆审巫案的诠释性解释
    伊萨克·里德
    社会杂志    2015, 35 (4): 73-.  
    摘要1099)   HTML    PDF(pc) (906KB)(465)    收藏
    本文参照行动的文化结构化理论来解释北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猎巫事件——萨勒姆审巫案。对该案如何以及何以发生的理解与解释,需要考虑当时活跃在清教徒生活中复杂且被深刻感知的意义。本文揭示了清教文化中的危机。这场造成19个英国男女被绞死的审巫案是在原告、牧师及法官的主导下进行的,他们深植于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观中,操纵这一世界观,并最终借助合法暴力捍卫这一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是根据如下的紧张与矛盾节点而得以重建的: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殖民地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世界如何运转的形而上信仰(如巫术与驱魂)。研究萨勒姆审巫案牵涉文化、诠释以及社会学解释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指出:(1)文化社会学的解释包含且不限于叙事性意向、意识、言说的意义及行动者的策略;(2)文化社会学的解释应把符号结构与政治经济学的互相嵌入纳入考虑范畴,但又注意不将前者化约为后者;(3)一个危机或事件的走势与参与其中的人们对危机的诠释之间相互纠缠。这意味着,文化社会学能够给出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因果性诠释,从而超越在理解与解释之间长久存在的区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燕京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及其应用:围绕吴文藻、费孝通、李安宅展开的比较研究
    杨清媚
    社会杂志    2015, 35 (4): 103-.  
    摘要1437)   HTML    PDF(pc) (901KB)(783)    收藏
    本文比较了吴文藻、费孝通和李安宅对知识社会学的引介与消化,以及在此指导下的经验研究,基于此尝试论证三人分别开拓了三种知识社会学的经验研究路径。吴氏以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为主要依据,主张知识与知识人受限于社会本体论,走向实践改造社会的国家主义。费氏一直到1950年代之前似乎在曼海姆与韦伯之间摇摆;到晚年则尝试从新儒家出发,提出社会科学应借鉴诠释学,关注“心”的问题,从而重新接近张东荪的知识社会学。李氏原先引介曼海姆最积极,后来转向吸收张东荪的思想而走向韦伯,认为应该更全面地考察整个知识系统在社会中沉淀的不同层面。通过上述比较,文章尝试指出,社区研究可能需要与知识社会学结合,才能将我们对国家与社会的理解推至更深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乡土”与超越“乡土”:费孝通与雷德斐尔德的文明社会研究
    张江华
    社会杂志    2015, 35 (4): 134-.  
    摘要1873)   HTML    PDF(pc) (770KB)(9077)    收藏
    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人类学学科领域从传统的部落社会研究扩展到对文明社会的研究,费孝通与雷德斐尔德两位人类学家为这一转变做出了重要的开拓性贡献。本文梳理了这一过程的学术史,认为是这一时期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结合导致两人不约而同发现“乡土”社会。两人都对文明社会研究进行了理论与方法上的拓展:在处理社区多样性方面,费孝通使用类型比较法,雷德斐尔德则提出了乡村—都市连续统模式;而在纵向社会结构方面,两人都提出类似的城乡一体的整体社会结构模式。本文描述了他们两人之间的互动与相互影响,并对二者的差异性进行了评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文化因素对人口流动的长期影响:基于中国历史经验的实证分析
    李 楠
    社会杂志    2015, 35 (4): 159-.  
    摘要1836)   HTML    PDF(pc) (592KB)(7470)    收藏
    文化差异作为解释移民活动的决定因素已不是一个新的视角,然而截至目前,学界尚未对两者之间的量化因果关系进行过讨论。本文利用中国历史上的移民数据,采用新的文化差异度量指标(姓氏基因距离)来揭示地区间文化差异对移民活动的因果影响。研究发现:采用姓氏基因距离度量的地区间文化差异对移民行为具有较强的负向影响,即移民数量随着文化差异的缩小而增加,并且即使控制其他经济、地理等因素以及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两阶段回归,该结果依然稳健。本文不仅为理解文化差异与移民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扎实的实证证据,同时也对理解中国自10世纪以来的移民特征及其决定因素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近朱者赤: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归国者跨国社会资本转移研究
    杨张博 高山行 刘小花
    社会杂志    2015, 35 (4): 177-.  
    摘要1257)   HTML    PDF(pc) (2446KB)(651)    收藏
    本文基于同质性理论、同群效应和类聚效应,建立了归国者跨国资本转移机制的模型,并根据“千人计划”学者合作者网络,计算并分析了他们的跨国学术资本转移情况。结果表明,“千人计划”学者归国后积累了更多的学术社会资本;通过“三元闭包”机制,将国外学术社会资本转移至国内;归国后所积累的资本转移效率更高;通过资本转移,“千人计划”学者有助于打破聚簇密度,引发创新级联。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出了社会资本的转移模型和计算公式,发现社会资本的转移是一个弱关系到强关系、间接联系到直接联系的过程,并通过定量的方法研究了归国者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儿子养老还是女儿养老?:基于家庭内部的比较分析
    许琪
    社会杂志    2015, 35 (4): 199-.  
    摘要3293)   HTML    PDF(pc) (817KB)(8818)    收藏
    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家庭内部比较,从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两个方面对儿子和女儿的赡养行为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当代中国家庭中,儿子在赡养父母时的总效应依然显著大于女儿,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更可能与父母同住。一旦控制子女与父母的居住方式,儿子的直接效应就仅在经济支持方面大于女儿。在生活照料方面,女儿的直接效应已经显著超过儿子。从城乡对比来看,这种“儿子出钱、女儿出力”的性别分工模式主要出现在农村。在城市,女儿在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两个方面的直接效应都超过儿子。所以,中国传统的以儿子为核心的赡养方式虽然没有彻底瓦解,但已发生明显变化,快速的人口转变和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是导致这些变化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Logistic模型的系数比较问题及解决策略:一个综述
    洪岩璧
    社会杂志    2015, 35 (4): 220-.  
    摘要1858)   HTML    PDF(pc) (607KB)(1116)    收藏
    本文介绍了Logistic模型中经常被忽视的系数比较问题,包括同一样本在不同模型间的系数比较和在不同样本或子群体间的模型系数比较。研究者往往会沿袭线性回归模型的系数比较方法,但这是不恰当的,因为Logistic模型存在未被观测到的异质性(残差变异)问题,所以模型间系数不能进行简单的直接比较。根据已有研究,本文总结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五种策略,分别是“y*标准化”、KHB分解、异质选择模型、平均偏效应(APE)和线性概率模型(LPM),然后利用CGSS2006数据,以教育递进率模型为例,比较这些解决策略的异同,最后总结这些策略的特征及适用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项目制与政府间权责关系演变:机制及其影响
    陈家建 张琼文 胡俞
    社会杂志    2015, 35 (5): 1-24.  
    摘要1702)   HTML    PDF(pc) (2542KB)(5554)    收藏
    项目化运作是近年来国家治理的重要模式。既有研究已揭示:在项目制下,上级政府控制权增加,而下级政府的统筹治理能力被压缩。本文通过考察国家妇女小额贷款项目的演变过程发现,在项目制下,政府间权责关系的明晰化使下级政府可以通过倒逼机制影响上级部门的行为,维护地方政府利益。这实际上反映出,项目化运作不仅提供了从上至下的控制渠道,也同时增生了由下至上的反控手段。在这种演变中,上下级政府间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双方围绕权责关系展开互动博弈,进而影响国家与社会关系,出现基层治理的“脱嵌”现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