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8卷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田野”经验中的日常生活逻辑:经验、理论与方法
    折晓叶
    社会杂志    2018, 38 (1): 1-29.  
    摘要1886)   HTML    PDF(pc) (775KB)(1207)    收藏

    该文从社会学角度展现个性化的学术研究心得,以作者数年从事“田野”研究工作的实例,讨论“田野”经验与日常生活逻辑以及与理论和方法之间的关系。经验与理论之间存在一个中间环节即日常生活逻辑,需要深入探讨和揭示。日常生活逻辑是一种“积淀根基”,深藏于日常生活的细微末节之中,需要扎根田野、深入生活去发现和揭示。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尝试完成从观察到理解、从疑问到提问、从易感性到分析性、从技术过程到社会过程、从讲故事到讲道理等几个重要环节的跨越。单个案研究和多案例比较方法对于上述研究具有不同的作用,两者之间是一个递增的、相互关联的关系,只不过在各个不同环节和阶段上,各自强调的重心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田野工作的想象力”: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以《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为例
    应星
    社会杂志    2018, 38 (1): 30-53.  
    摘要1387)   HTML    PDF(pc) (881KB)(971)    收藏

    田野工作具有实证性格与人文气质的双重特性,所谓“田野工作的想象力”介于科学的探究与艺术的想象之间,将真实的观察和想象的再现紧密结合在一起。本文以《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为例展示了“田野工作的想象力”的一种可能性。从田野与理论的关系来看,田野研究的基本问题既不是从经验现实中直接生发出来,也不是从中层理论中推演出来,“田野工作的想象力”的空间是由经典理论的问题域给定的,但在实际进入田野后,理论的力量需要完全融化在对经验现实的敏感中。从微观与宏观的关系来看,复杂性成为田野工作由微观通向宏观的关键所在。这种复杂性表现在诸多方面:对“家乡社会学”的自然正当性的反省;对功能主义分析范式的突破;把行动者分析而非结构分析作为田野工作的焦点;将历史视野带入田野中。“田野工作的想象力”具有手工技艺的特点,其养成需要特别的耐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日常生活的结构与意义:《礼记·曲礼》的社会学研究
    吴柳财
    社会杂志    2018, 38 (1): 54-80.  
    摘要1648)   HTML    PDF(pc) (1002KB)(586)    收藏

    社会人类学对于礼与仪式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日常社会生活和加深对社会结构的理解,因为研究所侧重的仪式过程激活了人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中的实践主体性。通过对《礼记·曲礼》的社会人类学解读,我们发现,人的日常生活具有社会结构与时间性这些基本要素,礼制结构内含复杂的人伦结构与天人关系,以及丰富的时间体验。礼所体现的情感与意义是社会生活之神圣感的源泉,礼仪就是将人和社会带入这种境界的手段与过程。这种尝试性的解读意在将传统礼仪纳入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以火为政”:明清时期梧州城火政与区域社会的变迁
    麦思杰
    社会杂志    2018, 38 (1): 81-103.  
    摘要1280)   HTML    PDF(pc) (959KB)(328)    收藏

    帝国时期,火政是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且往往与区域社会的变迁有着密切关系。明清时期,在西江流域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广西梧州城经历了从军事重镇到商业枢纽的转变,而这一过程被全息地投射到梧州城火政的演变上。本文以梧州城的火政为中心,通过探讨其演变的过程,重新理解明清时期西江流域社会的地方动乱、人口流动及商业贸易等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范式:对“哈布瓦赫—阿斯曼”研究传统的解读
    刘亚秋
    社会杂志    2018, 38 (1): 104-133.  
    摘要1363)   HTML    PDF(pc) (825KB)(534)    收藏

    通过分析“哈布瓦赫—阿斯曼”研究路径中有关社会、文化等概念,可以得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范式,从而弥补当下记忆研究无范式的缺陷。这一范式尤其体现在与神圣记忆密切相关的“社会框架论”、社会品质,以及卡农、神话、节日等概念中。从社会学角度看,能够促发人们回忆的社会力来自涂尔干所谓的“神圣社会”。哈布瓦赫记忆理论中的“社会框架论”和“社会品质”概念是涂尔干的“社会本体论”思想的核心表现,由此形成一种哈布瓦赫的“神圣记忆观”。扬·阿斯曼文化记忆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卡农”,也是一种神圣记忆。卡农等概念是扬·阿斯曼对哈布瓦赫的“社会框架论”的继承和推进。上述要素构成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范式的基础。从“取向”讨论转向“范式”分析,有助于推进社会记忆研究传统的生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派系及其治理:休谟社会政治理论研究的一个视角
    徐志国
    社会杂志    2018, 38 (1): 134-159.  
    摘要1128)   HTML    PDF(pc) (702KB)(381)    收藏

    基于历史观察和其思想的内在逻辑,休谟将“派系”问题及其治理作为社会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休谟分析了“派系”产生的人性基础和基本类型,进而提出派系治理的三种路径。首先,商业、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可以促进人们理性的增长以及相互之间的同情,从而可以瓦解极端的信念和增进社会的团结;其次,文明的政治秩序的构建不应当依赖于道德,而应当建立起派系之间的相互制衡;再次,宗教派系的极端性对社会秩序构成了重大威胁,为了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必须在宗教宽容的基础上保持世俗政府对宗教的控制。休谟的派系治理思想具有立足商业社会的现代视野,既致力于减弱和消除极端派系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又使温和的派系成为促进社会繁荣与发展的动力,在近代西方社会秩序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和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政党统合的力量:党、政治资本与草根NGO的发展:基于Z省H市的多案例比较研究
    李朔严
    社会杂志    2018, 38 (1): 160-185.  
    摘要1309)   HTML    PDF(pc) (897KB)(655)    收藏

    本文旨在探讨转型时期党对于草根NGO的独特影响机制。在整合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Z省H市两个草根环保NGO的多案例比较,本文发现党对于NGO的影响存在一条与政府不同的独特机制。与传统资源视角和合法性视角所认为的不同,本文认为,党在拓宽资源渠道、增强政治合法性方面对于NGO的影响与政府相比并不存在显著优势,然而唯独党可以通过统合手段,从制度层面给予NGO领导人以政治身份,从而增强其政治资本、扩展其社会网络,为NGO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这一点单一的政府部门难以企及。本文不仅深化了学术界对于国家—社会关系层面更加细致的理解,而且在更广泛层面暗示了与国家的紧密联系并不必然意味着NGO自主性的缺失。未来的研究应当将关注点放在这种关系对于公共治理所造成的实际影响,而非NGO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本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政治信任、社会网络与抗争倾向:基于53个国家和地区的实证比较
    陈型颖, 王衡
    社会杂志    2018, 38 (1): 186-214.  
    摘要1671)   HTML    PDF(pc) (845KB)(722)    收藏

    本文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2010~2014年),构建了以抗争倾向为因变量的多层次混合效应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对53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余份样本的分析表明,影响个体抗争倾向的因素同时存在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次。在微观层次,相较于政治信任,个体的社会网络对抗争倾向的影响程度更高,说明相较于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集体行为理论,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资源动员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在宏观层次,相较于威权政体,民主政体下的个体更倾向于诉诸抗争行为。具体而言,威权政体下,强社会网络、低政治信任的个体抗争倾向最高;民主政体下,强社会网络、高政治信任的个体抗争倾向最高。这说明微观层次的因素对抗争倾向的影响受到政体类型的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拼爹重要,还是拼搏重要?当下中国公众对绩效分配原则的感知
    李忠路
    社会杂志    2018, 38 (1): 215-237.  
    摘要1860)   HTML    PDF(pc) (725KB)(1019)    收藏

    在现代社会,个人根据其能力、素质和专业技能等资质获得职业和社会地位的绩效主义原则已经被广泛认为是符合经济公平正义的主要分配原则。然而,鲜有研究关注公众是如何看待绩效分配原则的。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基线调查数据(CFPS2010),对公众关于绩效分配原则的认同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第一,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成员越认同绩效分配原则;第二,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年轻人更加认同绩效分配原则;第三,地区收入不平等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地位较低的群体对绩效分配原则的认同感。本文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中国公众之所以对收入不平等表现出较为宽容的态度,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公众相信教育和个人努力是取得社会成就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应注意,公众对绩效分配原则的认同感与其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存在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社会》2018年第1期整期全文
    《社会》编辑部
    社会杂志    2018, 38 (1): 242-.  
    摘要516)   HTML    PDF(pc) (18830KB)(136)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官场+市场”与中国增长故事
    周黎安
    社会杂志    2018, 38 (2): 1-45.  
    摘要1937)   HTML    PDF(pc) (991KB)(1385)    收藏

    本文运用和拓展了“官场+市场”理论,重新解析中国独具特色的经济增长机制以及政府与市场的互动模式。地方官员之间围绕着辖区经济发展的官场竞争嵌入在不同辖区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之中,而辖区企业参与的市场竞争又嵌入在官场竞争之中。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官场+市场”的理论贡献在于揭示了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政企的有效合作必备的三个条件,即内部的政治激励(“把事做对”)、外部的市场约束(“防止做坏事”)和必要的信息反馈(“做对的事”)。中国“官场+市场”的增长模式在总体上提供了这三个关键条件,在最积极的意义上实现了辖区内政治企业家与民间企业家精神的结合,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的结合,中国历史悠久的官僚政治传统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传统的结合,为我们揭示中国增长之谜开辟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金融全球化与“股东导向型”公司治理制度的跨国传播——对中国公司治理改革的社会学分析
    杨典
    社会杂志    2018, 38 (2): 46-83.  
    摘要1103)   HTML    PDF(pc) (1083KB)(431)    收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金融全球化和美式“股东资本主义”的兴起,“股东导向型”公司治理制度在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被誉为最佳公司治理模式或“国际惯例”。它不但影响了德、日等发达国家,也影响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公司治理改革。本文认为,“股东导向型”公司治理制度在中国的传播主要由内生性和外生性两大动机驱动,经过两个阶段和通过三种机制完成。第一阶段是在跨国层面,“模仿性同构”机制和“规范性同构”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阶段是在国内企业层面,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手段要求企业采用新的公司治理模式,即“强制性同构”机制发挥了主导作用。对中国公司治理改革的社会学分析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不同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新视角加深对中国金融市场和上市公司的理解,对于反思西方新自由主义企业制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康区的历史与可能性——基于阿来四部长篇小说的历史人类学分析
    郑少雄
    社会杂志    2018, 38 (2): 84-110.  
    摘要1153)   HTML    PDF(pc) (908KB)(358)    收藏

    本文以历史人类学的视角讨论了阿来的四部长篇小说《格萨尔王》、《瞻对》、《尘埃落定》及《空山》(系列)。文章认为,康区历史上的空间感发生过重要转型,即从古代的四方四国模式收缩为晚期帝国及近现代时期的汉藏二元模式,再到当代的一元模式。与此相伴随,康区的时间也经历了不断规训的过程,即从循环的宗教时间转变为中原王朝的政治时间,再到现代线性时间。在上述转型之外,这些作品也分别暗含了空间里的中介与时间上的超越等另类时空发展模式。这一过程及结果既是康区的经验事实,也是历史叙事的功效。阿来的情感体验和文学追求是自下而上的,而其史观却相反。本文也考察了阿来这样的少数民族精英在建构关于本族群的文学化历史叙事中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明代上川南地区的佛教与地方社会
    陈志刚
    社会杂志    2018, 38 (2): 111-133.  
    摘要854)   HTML    PDF(pc) (933KB)(346)    收藏

    明代上川南地区毗邻乌思藏,是西番朝贡贸易的必经之地,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在这一地区并行不悖,汉藏社会由此得以整合。佛教在“善”与“义”方面调和儒家思想,僧人社会接触之广,地方适应方式之多,令儒家士大夫普遍接受佛教信仰和寺院生活,地方政府的庆贺礼仪也在佛教寺院中完成。佛教仪式帮助乡民解决“死亡”问题,地方大族依赖佛教仪式祭祀祖先、维系家族组织,通过捐献茶园田土供养寺庵僧人来树立地方权威。在明末清初动乱的武装自保中,佛教为地方社会的稳定与延续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国家政权建设与民国时期广州城市土地产权变迁(1911-1935)
    黄素娟
    社会杂志    2018, 38 (2): 134-153.  
    摘要1254)   HTML    PDF(pc) (703KB)(343)    收藏

    本文从国家政权建设视角探讨民国时期广州城市土地产权的变迁。辛亥革命后,广东军政府通过政权更迭取得了承袭公有土地的合法性,并用法律规章明确划分出官产,以区别于私有产权。广州市政厅成立后,为了明确省、市政府在税收中的权限范围,提出“市产”之名,在市区范围的公有和共有性质的产业随之都被纳入“市产”的范围。通过铺底登记,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实现了对双重产权的管理。最后,政府通过设立土地局进行土地登记,以实现私有土地的产权确认,进而征收土地税。至此,现代国家政府与民众在土地事务上重新确立了契约关系,城市土地产权管理体系初步确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科学与指向价值的行动:韦伯《科学作为天职》一百年
    田耕
    社会杂志    2018, 38 (2): 154-187.  
    摘要1802)   HTML    PDF(pc) (853KB)(422)    收藏

    本文基于韦伯《科学作为天职》的演讲,将Wissenschaft als Beruf的含义重新置于韦伯科学学说的思考脉络之中。本文认为,该演讲通过“为科学而科学”的“意义”问题指涉每个人如何承担自己的价值立场问题,此问题和韦伯科学学说中行动如何承担价值的主题密切相关。一方面,每个人的价值感受是价值行动的起点,不能通过任何伦理义务将之夷平。另一方面,这样的价值感受若不通过价值理性化,就既不会变成塑造价值的力量,也有碍于行动者明白和掌握为价值而行动的自由是什么。二者之间的紧张使韦伯反对任何有机体学说意义上的文明和共同体,转而从“求真”这一充满人为努力的途径来实现行动者对价值真正的“开明”。在这一途径中,诉诸于观念类型的行动者的“开明”是他将习俗和文明由异己的传统变成自己的根本价值立场的关键。但本文结尾表明,韦伯的这个立场将所有的传统都变成了异己的传统,因此留下了现代社会科学如何面对价值的共同体的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从无知到有罪”——福柯论“俄狄浦斯王”中的三重“知识-权力”交织
    朱雯琤
    社会杂志    2018, 38 (2): 188-212.  
    摘要1374)   HTML    PDF(pc) (793KB)(489)    收藏

    从福柯对戏剧《俄狄浦斯王》的阐释中可看到他对“知识-权力”框架所做的理论补充。福柯试图去除传统解释中知识和求知欲望之间看似自然的因果链关系,而代之以引入知识与权力的复杂关系,以此阐述现代真理话语系统机制的产生。福柯认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解释的俄狄浦斯确实打破了传统认知,但过分抬高了性欲望的理论地位;俄狄浦斯剧更能反映的,是知识话语中真理的发生以及权力机制的运行。在福柯看来,《俄狄浦斯王》不仅体现了自我知识的揭示,还展现了不同类型知识的冲突、权力与知识之间的复杂交织,并且反映了真理审判程序的应用。福柯对《俄狄浦斯王》的分析视角,也喻示着他从具体权力机构考察到古典时期诸权力思想研究的转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专业选择与初职获得的性别差异: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的发现
    贺光烨
    社会杂志    2018, 38 (2): 213-241.  
    摘要1378)   HTML    PDF(pc) (876KB)(657)    收藏

    高等教育的扩张大大缩小了两性受教育程度的差距,年轻一代的女性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甚至超过了男性。研究高等教育横向分层维度对理解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尤为必要。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数据,本研究从大学专业隔离的角度入手,分析大学毕业生初职获得的性别差异。分析发现,首都高校存在明显的专业性别隔离:女生更多地集中在文学、历史、艺术等专业,而男生更多地集中在理工科类专业。大学专业对毕业后个体能否进入男性主导职业具有显著影响。相较于男性,女性进入男性主导职业的概率更低,在控制了专业后,这一差异显著降低。非线性Blinder-Oaxaca分解结果进一步显示,若男女在专业分布上没有差异,不同性别群体进入男性主导职业的概率差异会减少40%~50%。该发现对理解城市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性别隔离现象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社会》2018年第2期整期全文
    《社会》编辑部
    社会杂志    2018, 38 (2): 242-.  
    摘要470)   HTML    PDF(pc) (28143KB)(13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空间流动:层级分流模式与经验证据
    周雪光, 艾云, 葛建华, 顾慧君, 李兰, 卢清莲, 赵伟, 朱灵
    社会杂志    2018, 38 (3): 1-45.  
    摘要2097)   HTML    PDF(pc) (5046KB)(952)    收藏

    政府官员的空间流动是中国国家治理和政府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本文以周雪光(2016)的“层级分流”模式为出发点,提出政府官员空间流动与块上流动二元结构的实证假设,并发展出有关的概念工具和测量来分析政府人事流动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某省1990—2008年间地级市与(部分)区、县、县级市及其所属机构主要官员人事流动的经验资料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分析,主要包括:(1)层级分流的基本趋向;(2)条块权力结构;(3)块上流动形成的地方性人事网络结构诸方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技术治理的悖论:一项民意调查的政治过程及其结果
    彭亚平
    社会杂志    2018, 38 (3): 46-78.  
    摘要1160)   HTML    PDF(pc) (994KB)(547)    收藏

    技术治理的逻辑是通过识别和处理源源不断的问题进而把社会呈现在国家面前。它能够完成其使命吗?本文以S市C街道2014年至2016年的连续民意调查为经验对象,系统阐述民意调查为何表面上是一个统计学过程,实质却是由权力运行支配的政治过程。分析表明,在将复杂民意化简成民调数据时,技术只能保证化简程序的严谨性,化简方向则由操作者决定。民调项目的规定性源自基层权力结构,又被转移到对复杂民意的筛选、压缩和量化过程之中,生成指标体系。据此,本文揭示了技术治理的悖论——国家通过技术之眼观察社会时,看到的可能是自己的影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过程多维性与出路阶层化:中国大学教育过程的公平性研究
    李丁
    社会杂志    2018, 38 (3): 79-104.  
    摘要1265)   HTML    PDF(pc) (751KB)(516)    收藏

    本文利用“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BCSPS)数据,分析了城乡户籍、家庭背景因素对大学生学校过程及毕业出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学校过程方面,城乡大学生在学业成绩、校园表现、心理素质上差异不大,但在文化资本、毕业预期上差异明显,这种差异受家庭文化资本等背景因素影响;家庭背景在不同层次高校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家庭经济资本有利于非“211”高校学生争取更好的校园表现,而文化资本对“211”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影响更大。在毕业出路方面,国内研究生教育机会的分配相对公平,主要受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影响。不过,海外留学机会获得受家庭文化资本和家庭收入影响明显,优势阶层的子女毕业深造选择空间更大。海外留学和留学归国人员规模快速增长对高等教育的主观公平性与民众阶层固化感的影响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性别视角下的“农转非”路径及其收入回报:基于CGSS2008—2013数据的实证研究
    郭未, 鲁佳莹
    社会杂志    2018, 38 (3): 105-135.  
    摘要864)   HTML    PDF(pc) (1095KB)(340)    收藏

    本研究基于CGSS2008—2013数据,在时间维度下构建赫克曼二阶段选择模型和纳入交叉项的多元回归模型来考察男女两性之间“农转非”的差异化路径及变迁,及其带来的收入回报差异。在计量分析之前,本文以2008年数据为基数对收入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以平衡时间跨度带来的货币购买力差异。数据结果表明,男性主要通过升学、招工等选择性方式实现“农转非”,女性则更多地通过征地、婚姻等政策性方式实现“农转非”;但改革开放之后,女性通过选择性方式实现“农转非”的比例明显上升。在收入回报层面,女性“农转非”带来的相对收入回报显著高于男性,但这一效应只存在于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农转非”群体中;此外,非农户口的收入回报效应在户籍改革得以深化发展的当下逐渐式微,并且就男性而言,这种削弱作用更明显。最后,文章基于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性别角色观念转变的解释框架对计量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阐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古典家庭的解构与婚姻的圣化:奥古斯丁对社会基本单元的新构建
    冯小茫
    社会杂志    2018, 38 (3): 136-169.  
    摘要930)   HTML    PDF(pc) (879KB)(266)    收藏

    家庭是古典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一个基于自然权力的支配架构。奥古斯丁把个体抽离出世俗共同体,还原为纯粹的精神实体,为基督教的社会模式奠定了基点。奥古斯丁否认世俗共同体具有任何终极和德性涵义,导致家庭作为最基本的共同体形式,以一种“去自然”的方式被解构。奥古斯丁进而在基督教的框架下把人类社会理解为一个基于“平等和友爱”原则的“团契”(societas);在这个抽象的精神性社会里,具有神圣意味的婚约(圣化的婚姻)以相同的原则构建起来,是体现人类社会性的最基础的组织单位,奥古斯丁由此构建起以“婚约”为基本单元的全新社会模式。该模式在中世纪晚期趋于瓦解,但其构建原则却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单元——基于夫妻制度的核心家庭所继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佛寺与家庙:滇西土官仪式的重构
    连瑞枝
    社会杂志    2018, 38 (3): 170-202.  
    摘要1025)   HTML    PDF(pc) (1477KB)(182)    收藏

    明代中央王朝以违背伦理与礼仪原则为由废除西南土官。正统年间,革除鹤庆土官,改派流官。官员将佛寺改建为庙学,打击活佛信仰,士人也莫不以毁淫祀、诫僭越之名倡议正统祀典。此时,邻近土官开始谨慎处理身份与仪式的政治问题,并在经学传统中寻找身份、仪式的合法性基础。本文以云南丽江府与蒙化府的两位土官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他们如何以古代诸侯的身份,致力于建置相应的仪式和祠宇,如:(1)修建家寺、宦祠乃至勋祠与报功祠等;(2)将神话转为符合仪式正统的山川祭祀,成为土官领地的守护神;(3)建立宦谱,以文字书写的方式将氏族神话、传说系谱纳入正统历史叙事,并强化边境土官世系的优越性。通过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土官的一系列作为,本文探究了土官在维护地方声望与地方利益时所采取的文化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网络左翼的三重面相:基于个案观察和大数据的探索性研究
    桂勇, 黄荣贵, 丁昳
    社会杂志    2018, 38 (3): 203-239.  
    摘要2005)   HTML    PDF(pc) (1955KB)(617)    收藏

    本文在质性观察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由“思想理论资源”与“立场取向”两个维度构成的理论模型,用以建构关于网络左翼思潮的类型学。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个案观察加大数据文本分析的混合方法对三种网络左翼思潮进行研究,从经验上辨识与类型学一致的左翼社会思潮,即“国家主义左翼思潮”“民粹主义左翼思潮”与“自由主义左翼思潮”。此外,我们利用监督性机器学习技术与社群侦测技术,辨识各个网络左翼派别的社群结构,并分析它们彼此之间的网络互动与社群结构的演进。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由主义左派”逐渐式微,不再构成相对独立的互动社群;“民粹主义左派”与“国家主义左派”之间存在更密切的关系,但两者间裂痕的扩大也带来网络冲突的增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社会》2018年第3期整期全文
    《社会》编辑部
    社会杂志    2018, 38 (3): 242-.  
    摘要546)   HTML    PDF(pc) (19205KB)(122)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在国族与世界之间:莫斯对文明与文明研究的构想
    王铭铭
    社会杂志    2018, 38 (4): 1-53.  
    摘要1127)   HTML    PDF(pc) (1170KB)(195)    收藏

    1913年至1930年间,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将文明重新界定为介于国族与世界之间的物质、制度、精神实体及它们的道德生境。本文系统考察了莫斯对文明与文明研究构想的由来、学术和现实政治针对性以及对当下社会科学革新的意义。文章指出,这一构想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得到集中表达。在此期间,有宗教和科学双重基础的西方理性主义文明论与19世纪末出现的极端国族主义文化论,时而相互对立,时而相互结合,给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带来了严重的现实问题和思想问题。心灵穿梭在共同体之间,莫斯对流动在疆界之间的文明现象给予了关注,对这些现象及其形式和区域分布之研究做了人文科学的总体展望。莫斯的相关设想在当下仍具有高度的现实针对性。鉴于社会科学(包括美式区域研究)长期受制于国族与世界对分格局,莫斯对社会存在之“中间领域”(“诸文明”)的论述将持续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佛王”与皇帝:清初以来滇缅边疆银矿业的兴衰与山区社会的族群动员
    马健雄
    社会杂志    2018, 38 (4): 54-99.  
    摘要838)   HTML    PDF(pc) (1172KB)(125)    收藏

    在滇缅交界山区,随着清初大型银矿的开发,地方土司受到来自清朝和缅甸两方国家力量的掣肘。新兴宗教的宗师铜金和尚利用矿工秘密社会、矿区商路和私盐市场之间的交错关系,在官府和土司之间寻求政治发展空间。嘉庆皇帝为了清理清缅战争后的残局,直接主导了对铜金和尚的剿抚决策。通过检视铜金成为地方官员的合伙人、皇帝眼中的政治投机者以及山区民众心目中的“佛王”的过程,本文集中讨论新兴制度创立者社会动员力的发展与国家体制的关系,以及清朝国家力量在边疆的伸缩与山区“佛王”体制及倮黑(拉祜)族群身份建构之间的关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社会工作何以走向“去社会变革化”?基于美国百年社会工作史的分析
    李伟
    社会杂志    2018, 38 (4): 100-132.  
    摘要1019)   HTML    PDF(pc) (1192KB)(183)    收藏

    个人治疗与社会变革是社会工作的双重使命,但在实践中,社会工作沉溺于个人服务,社会变革被边缘化或抛弃。这种“去社会变革化”是由专业的内部因素(专业化)与外部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市场化与管理主义)、文化(个人主义)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专业化的科学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市场化的营利主义、管理主义的效率至上、个人主义的“个人自由”与“个人责任”逻辑,都会将专业的焦点引向个人治疗,远离社会变革。于是,专业化盛行、意识形态保守、市场化与管理主义风靡、个人主义高涨的时期,如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80年代,便是社会工作的“去社会变革化”阶段。同时,专业化是“政治—经济—文化”力量塑造的产物。社会工作“去社会变革化”的真正根源在于外部环境的型塑,其中个人主义文化处于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过渡治理情境下的中国社会服务困境:基于Z市社会工作服务的研究
    黄晓星, 熊慧玲
    社会杂志    2018, 38 (4): 133-159.  
    摘要732)   HTML    PDF(pc) (764KB)(196)    收藏

    社会工作近十年来在创新社会治理的推动下发展迅速。本文将重点关注于社会服务组织的服务供给过程及其导致的社会服务困境。通过对治理情境的拓展分析,引入过渡治理情境概念,分析我国社会服务供给。在此情境下,本文以Z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例,围绕自由裁量权这一概念讨论社会服务组织的服务供给策略及其所导致的服务困境。在过渡治理情境中,消极的自由裁量权与社会工作的半专业化发展结合在一起,社会服务组织选择了“活动化”和“指标化”的服务供给,令社会服务处于创新和碎片化之间,而导致社会服务陷入困境。社会服务困境根源的解决在于建立合作的治理情境、强化本土化社工专业力量以及充分发挥第三方的社会服务供给效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以可行能力视角看待障碍:对现有残障模式的反思与探索
    于莲
    社会杂志    2018, 38 (4): 160-179.  
    摘要899)   HTML    PDF(pc) (616KB)(201)    收藏

    残障研究经历了个人模式—医学模式—社会模式的发展历程,社会模式对残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革命性的解释,大大推进了残障人士权益的发展。但上述模式都将关注点放在障碍产生的原因上,而这可能会强化原因与作为影响的障碍之间的固定联系,进而加重刻板印象以及弱势地位等问题;此外,以原因区分障碍的做法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人们在现实中遭遇的障碍,在认识、分析和处理障碍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和缺陷。因此,我们应当尝试将关注点从障碍产生的原因转向障碍本身,以可行能力受限或者受损看待障碍,将原因和障碍真正“解绑”,从而超越“医学模式—社会模式”“社会隔离—社会融合”“优势—劣势”这些不合理的二元对立。基于这样的转变,我们可以为消除障碍找到更加精准、更具有整体性且更加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承认的社会构成
    郑作彧
    社会杂志    2018, 38 (4): 180-211.  
    摘要813)   HTML    PDF(pc) (958KB)(116)    收藏

    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是当代最受重视的社会理论之一。然而,在霍耐特援用米德的理论将承认概念加以社会理论化的工作中,没有进一步探讨社会互动,使得他的承认理论存在内在缺陷。对此,本文尝试进一步从社会互动的生成分析出发,探讨承认的社会构成。通过对承认的社会构成机制的分析,可以将承认明确定义为一种社会互动,其中,由于行动者因与其他行动者有相同、或被接受的观念与实践方式,故有可能被其他行动者同意该行动者的存在价值,使之能获得所需的社会行动的支持。一方面,霍耐特的理论内在缺陷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另一方面,经修补之后,也可望让承认理论为社会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环境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基于核风险感知的混合方法分析
    王刚, 宋锴业
    社会杂志    2018, 38 (4): 212-240.  
    摘要850)   HTML    PDF(pc) (1486KB)(133)    收藏

    在质性研究和已有文献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影响公众环境风险感知的“双因素假说”,并对这一假说进行验证。通过“扎根理论”发现了影响公众环境风险感知的四个维度:环境亲和感、系统信任感、信息丰富性和利益趋向性。前两种属于情感因素,后两者属于情境因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证实,情感、情境因素都对公众环境风险感知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发现了信息丰富性与环境风险感知的倒“U”型关系,利益趋向性对公众的环境风险感知具有决定性影响等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社会》2018年第4期整期全文
    《社会》编辑部
    社会杂志    2018, 38 (4): 242-.  
    摘要500)   HTML    PDF(pc) (13604KB)(17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货币之桥上的迷失者:齐美尔论货币与现代性体验
    李凌静
    社会杂志    2018, 38 (5): 1-40.  
    摘要1105)   HTML    PDF(pc) (936KB)(201)    收藏

    对现代个体生存体验的关注是齐美尔现代性思考的重要特征。随着货币经济在现代社会的日益繁荣,货币逐渐将其自身的品格渗透到现代人的心理层面,影响现代个体行为,塑造独特的现代性体验。可以说,货币成为“货币”的过程,就是现代人获得其现代体验的过程。都市体验是最为典型的现代性体验,都市人是“忧郁的栖居者”,厌腻态度构成了现代人“忧郁”的内核。而在冒险体验与陌生体验中,蕴藏着现代个体保持独特个性、对抗货币逻辑的可能。通过“货币”,齐美尔试图揭示的不仅仅是现代人的生存问题,更是关乎人类终极价值的问题——在看似碎片化的现代性体验与人类的总体存在方式之间,齐美尔提供了一条经由“货币”的解释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现代生命的“社会化”图景
    吉砚茹
    社会杂志    2018, 38 (5): 41-69.  
    摘要1301)   HTML    PDF(pc) (786KB)(201)    收藏

    齐美尔在与康德的对话中提出“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将社会学确立为对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探究现代个体如何与周遭世界产生联系并由此构建自我。齐美尔通过对比古今社会化形式,进而得出对现代生命内在困境的基本洞察。面对现代世界的外在化和碎片化的生活感受,他并未完全采取康德的思路——用认知的方式构建统一的世界来解决主客体冲突,而是参照歌德的生命观,提出一种介于康德与歌德之间的生命学说,使个体能从自身生命的根基生长出与世界的深刻关联,在生命直观之中达成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和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政党、政治与政策:论共产党早期革命中“富农问题”的多重逻辑
    孟庆延
    社会杂志    2018, 38 (5): 70-105.  
    摘要967)   HTML    PDF(pc) (955KB)(154)    收藏

    “富农”是中国共产党在早期革命实践中以阶级进路分析传统乡村社会的重要概念,也是土地革命历史进程中政策争论与变动的焦点所在,同时更是作为革命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应对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危机的关键枢纽。本文认为,富农概念在具体的革命场景中具有下述意涵:其一,它经历了从理论概念到革命实践中斗争对象的转化;其二,它在复杂的斗争形势下演变成“富农路线”问题;其三,以“富农”等概念为基础的分田策略又是苏区土地革命中的重要政策问题。上述维度共同形塑了革命的动力机制。本文在详细梳理多种类型史料的基础上,呈现这一转变的复杂历史过程,进而阐释“富农问题”作为革命动力机制的内在逻辑与社会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清代石仓阙氏的科举参与和文武之道
    蒋勤
    社会杂志    2018, 38 (5): 106-125.  
    摘要917)   HTML    PDF(pc) (1063KB)(142)    收藏

    学轨制是教育不平等的重要来源。清代科举考生们同样面临学轨的选择:除了正途考试和异途捐纳外,还有文科举和武科举之分。前人研究多关注文科举中的乡试和会试,鲜有人研究学轨选择的起点——童生试者。本文利用浙南石仓的科举账簿,考察清代中后期阙氏的科举参与。通过炼铁积累财富后,阙氏先是捐纳监生,后逐步参与科举。太平天国战争后,人口减少、武科举中式率提高,阙氏实现了“文武并举”。通过进一步比较“保身家”与“向上流动”这两类科举动机的表现及其结果,本文发现,向上流动的期望可能是个陷阱。因此,基层民众参与科举最终给人以“保身家”为主的印象,是民众自我调适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如何在社会调查中更好地测量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张春泥, 卢云峰
    社会杂志    2018, 38 (5): 126-157.  
    摘要1195)   HTML    PDF(pc) (814KB)(193)    收藏

    由于西方社会排他性强的聚会性宗教占主导地位,而中国排他性弱的混合宗教更为兴盛,故中国的社会调查运用宗派本位的西方宗教测量工具会遇到遗漏或错分信仰群体等问题。对此,本文从信仰归属、宗教实践、宗教组织成员资格三个维度及这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上提出中西宗教之差别对问卷调查的影响。通过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尝试神灵本位的信仰测量方案,以及将其分别与该调查前后两轮追踪调查的问卷设计和数据相比较,本文检验及展现了既有测量工具在采集中国人宗教信仰数据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宗教信仰社会测量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