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39卷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迈向社会全体的个案研究
    渠敬东
    社会杂志    2019, 39 (1): 1-36.  
    摘要1654)   HTML    PDF(pc) (852KB)(631)    收藏

    个案研究的科学性,体现为一种社会全体的可能性解释。个案研究的策略,不同于以代表性为基础的假设检验,也不等于社会生活的单纯描述和记述,而是从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出发,发现由具体社会生发的运行机制,在广度和深度上尽可能扩充、延展和融合与外部各种政治、社会、文化因素的关联。个案研究需要运用人文地理志、制图术、人口志、历史编纂学、传记学、语词编纂学等各类民族志方法,通过“事件化”的社会激活过程,呈现出多重社会构成的脉络。依据这些分析性线索,个案研究可进一步展现社会诸要素之间多重连续的相关关系和共变关系,发现主导性的社会机制或逻辑,并最终通过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社会全体的完整图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将生命还给社会:传记法作为一种总体叙事方式
    赵丙祥
    社会杂志    2019, 39 (1): 37-70.  
    摘要932)   HTML    PDF(pc) (977KB)(452)    收藏

    在田野民族志和历史编纂学中,传记法是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本文从分析林耀华的作品入手,将其置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思想脉络中,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传记法在中国历史和社会研究中的潜力与可能性。本文将谱系法、个人生命史和社会生命论归纳为“传记法三角”。在(扩展)谱系法和社会结构论的基础上,生命传记法可以呈现一个或多个人的生命历史,作为大历史中的片段。不过,现象学路径有其自身的限度,不能离开对中央政权本身和总体结构的考察。在“时势”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中呈现生命传记,才不会只是个体的故事,而有希望成为一种对中国“总体”社会生活的有力叙事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社会学民族志的力量:重返早期社会研究的田野工作
    田耕
    社会杂志    2019, 39 (1): 71-97.  
    摘要844)   HTML    PDF(pc) (722KB)(363)    收藏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学民族志在田野工作和叙事复兴中与传统人文学汇聚,显著扩展了自己的学科边界。但是,这种扩展并没有解决社会学民族志在深度的经验发生和强烈的理论诉求之间遭遇的紧张。对于这种紧张,本文主张再访早期社会研究的田野,即19世纪末期到一战之前的若干典型研究,从中反思早期社会学田野工作是如何在“直接经验”的倾向中完成类型化,以及如何在这个经验感获得的同时改变对社会世界的道德想象。早期社会学的田野工作的力量之一不在于以规范的诉求压制经验感,而是以独特的情感结构连接经验的观察和道德理想的重生。由此,我们不仅需要反思诸如社会调查到社区研究这样的简单思路,更要重新理解理论史上所谓的“进步主义式”的道德本身。这一工作对重新认识早期社会研究和今天的社会学民族志都具有意义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思想史视野中的质性研究:以方法意涵的构建为例
    罗祎楠
    社会杂志    2019, 39 (1): 98-128.  
    摘要754)   HTML    PDF(pc) (684KB)(257)    收藏

    本文尝试从思想史视角反思质性研究方法,以揭示被结构视角遮蔽的研究过程,从而探讨一种直面内心的反思性社会科学研究方式。思想史视角强调回到文本去阐释书写者赋予研究方法以意涵的思想过程。本文以“推论”“充分必要性”与“意义”等三种方法论立场中的方法意涵构建过程为例展现这样的思想过程:方法论如何引导了对特定研究方法的选择;当方法论与现实情况存在差距时,书写者如何在原有方法论立场中发展对质性方法新的理解以捍卫方法论的合理性;书写者如何在强调与其他立场的区分中发展对方法的理解。本文由此揭示了看似相同的方法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意涵和实践差异。一种围绕“意涵”展开的方法知识系统将有可能被建立起来。思想史视角为反思性的质性方法知识构建提供了可以付诸实践的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从实证视角理解个案研究:三阶段考察渠文的方法创新
    耿曙
    社会杂志    2019, 39 (1): 129-152.  
    摘要837)   HTML    PDF(pc) (735KB)(293)    收藏

    本文尝试对话渠敬东“迈向社会全体的个案研究”一文:一方面通过实证视角,就渠文进行爬梳与理解,盼激发更多跨界对话;另一方面针对方法应用,自该文提炼策略与建议,盼有助催生具体的研究策略。基于上述目的,本文将“从个案到全体”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选择个案、研究个案、推论个案,藉以条理渠文丰富多彩的方法论述。讨论过程中就渠文提示的个案研究途径与传统实证和诠释路径并列对照,帮助说明渠文创新所在。在总的方向上,本文与渠文一致,一方面力图论证个案研究的价值,尝试勾勒出规范、系统的个案方法;另一方面尝试通过个案研究对话,使实证阵营能够理解、欣赏诠释阵营的研究思路与丰厚内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从三重功能到二元联盟:杜梅齐尔印欧文明研究中的政治发生学思考
    张原
    社会杂志    2019, 39 (1): 153-183.  
    摘要1260)   HTML    PDF(pc) (874KB)(262)    收藏

    基于社会学化的比较神话学研究,杜梅齐尔提出了由社会三重功能来形构理想的完整社会乃印欧文明所共有的意识形态的看法,这是从二元联盟的等级性团结中产生的一种政治观。通过承继莫斯与葛兰言的理论关怀,杜梅齐尔考察了印欧文明的等级构成与君权运作的社会学原理,并将联盟这一概念运用到国家内部的组织结构与运作逻辑的考察分析中。杜梅齐尔的政治发生学研究不仅改变了古典学以印欧世界的城邦制度与神圣王权为理论基点之人文探讨的视野,也拓展了人类学以土著社会的联盟组织和头人制度为问题核心的经验考察范围,为现代社会科学搭建起了一条贯通部落组织、古典国家与现代政治的比较研究路径。对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研究而言,这种穿透性的考察极富启发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寻求对“社会”的理解:圣西门的社会生理学
    倪玉珍
    社会杂志    2019, 39 (1): 184-210.  
    摘要1269)   HTML    PDF(pc) (764KB)(196)    收藏

    法国大革命遭遇的挫折促成了19世纪初法国思想界对自然权利学说的反思。这一反思的重要成果是社会范畴受到关注和社会学说的兴盛。圣西门接续了孔多塞和观念学派创立“社会科学”的努力,探索“社会生理学”。他摒弃了启蒙时代盛行的抽象个体观,揭示了人的社会属性。他把社会视为有机体,认为社会的各个部分应相互协作,构成和谐的统一体。他还强调了欧洲社会历史演进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圣西门提出了“组织”社会的初步设想。圣西门的社会学说融合了社会科学和社会主义的萌芽,促进了法国从革命向社会重建的重要转变。它给后世留下了双重的精神遗产:既唤起人们同情社会苦难的博爱情感,又提醒人们要科学地观察和研究社会事实,尤其在行动时要保持清明的理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方言能力、语言环境与城市移民创业行为
    杨晔, 朱晨, 谈毅
    社会杂志    2019, 39 (1): 211-236.  
    摘要1051)   HTML    PDF(pc) (764KB)(599)    收藏

    本文旨在探讨方言能力对城市移民创业行为的影响和对语言环境的调节效应。基于“身份认同理论”,以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为样本,通过区分移民方言能力的沟通属性与文化属性,建立基于线性概率模型的创业决策模型和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创业收入模型。研究发现,方言能力的文化属性使移民创业的概率增加1.8%。在采用“双胞胎样本”方法排除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后,这一结果依旧稳健存在。分样本回归分析发现,方言能力只对教育水平较低的移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拥有不同物质资本的个体没有敏感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方言能力对移民创业决策的促进作用在语言种类较少和普通话普及程度较低的地区更加明显,但对创业收入没有上述影响。本文有助于揭示语言在移民创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社会》2019年第1期整本全文
    《社会》编辑部
    社会杂志    2019, 39 (1): 242-0.  
    摘要683)   HTML    PDF(pc) (12406KB)(35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黄仁宇悖论与帝国逻辑——以科举制为线索
    周雪光
    社会杂志    2019, 39 (2): 1-30.  
    摘要1495)   HTML    PDF(pc) (1095KB)(519)    收藏

    黄仁宇悖论描述了中华帝国组织形态松散关联但国家秩序坚韧稳定的矛盾特点。本文以科举制为线索,着眼于历史上中华帝国的观念制度来解读这一悖论,特别是这一松散关联组织形态的机制和过程。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提供了观念一体化的组织基础,导致了官僚体制内外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双向渗透和互构,国家与基层社会上下名与实的仪式性连接。这一观念制度提供了各地区、各层次间的同构性和相互关联,同时造就了一个松散关联的官僚组织。结束部分的“余论”指出,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型,从观念一体化转向为组织一元化,为国家治理带来了一系列鲜明的特点和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一把尺子如何“量到底”:基层治理中的制度硬化——以一个城市更新试点项目为例
    施芸卿
    社会杂志    2019, 39 (2): 31-57.  
    摘要1653)   HTML    PDF(pc) (786KB)(517)    收藏

    城市更新中日益增长的社会压力使基层政府产生制度硬化的需求,但持续的高压体制又使其延续制度弹性的逻辑,两者间张力凸显,构成当前的治理困境。本文通过对一个试点项目中制度硬化实践的观察提出核心问题:权力运作空间如何在日益增强的规范性约束下得以再生产。本案例中,制度硬化被拆分为“结果硬化”和“过程硬化”两部分,前者标识着鲜明的刚性边界,后者则暗中预留出弹性空间。通过外部条件硬化、让步规则硬化、加压底线硬化这三重机制,基层政府在与社会的互动中由表及里地拓展了硬化原则背后的边界,使权力运作空间以一种更为正式化、制度化、组织化的形式不断生产出来,展现出更深层、隐秘的治理技术及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形塑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新农合“病有所医”有无增进农村居民健康?——对住院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健康和收入影响的再审视
    章丹, 徐志刚, 陈品
    社会杂志    2019, 39 (2): 58-84.  
    摘要1327)   HTML    PDF(pc) (926KB)(567)    收藏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基本实现农村居民“病有所医”,但其有无明显增进农村居民健康一直存在争议。以往研究多基于2009年之前的数据,忽视不同群体受益程度异质性,本文研究发现,新农合实施有改善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作用,但难说能全面增进农村居民健康。即便对健康状况较差、医疗需求较大的住院或被建议住院的人,新农合的影响也比较有限。其中,患病重、年龄大和收入较低的人受益稍大,新农合能显著增进其健康还不增加住院自付支出,且参合时间越长,作用越明显,但健康增进只是缓解病痛。对患病轻和年龄较小者,新农合仅有助于其增加医疗服务的利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空间结构类型与街邻关系:城市社区整合的空间视角
    贺霞旭
    社会杂志    2019, 39 (2): 85-106.  
    摘要1629)   HTML    PDF(pc) (643KB)(575)    收藏

    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探讨社区内部空间结构差异对街邻关系的影响,构建了三类社区空间结构:社区社会空间结构、社区物理空间结构和社区生态空间结构。研究发现,社区社会空间指标中社区职业异质性水平越高,街邻关系越差;社区中本地人口比例越高,社区居民的平均社会组织活动参与率越高,街邻关系就越好;居民参与成为人口异质性负效应的补偿效应。社区物理空间指标中隔离性设施(如楼宇门禁)和社区生态空间指标中失调型生态环境污染均会降低街邻关系水平;绿地覆盖率越高,街邻关系就越好。因此,在社区整合重塑中,降低居住区环境污染程度,建设友好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积极鼓励和促进居民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活动,是提升居民街邻关系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类聚群分”: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多元构成及其多维政治取向
    秦广强, 张美玲
    社会杂志    2019, 39 (2): 107-132.  
    摘要1188)   HTML    PDF(pc) (880KB)(359)    收藏

    本文结合体制分割和市场状况两大维度,划分出五种中产阶层基本类型,并利用2015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和潜类模型、多元对应分析技术,从政治关注、政治效能、政治信任、意见表达、集体行动五个关联性维度考察中产阶层的多维政治取向。结果显示,体制内两类中产阶层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再分配体制的特征,政治取向明显保守稳健;处于“高经济地位”和“低政治地位”的地位相悖位置的体制外新中产阶层(新社会阶层)展现了偏激进的政治取向;处于体制和市场“双重弱势”地位的体制外边缘中产和“老中产”则兼具政治激进和冷漠的复杂二重性,且这种二重性主要沿着年龄、市场机会和生活状况被分割开来。体制外的中产阶层构成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应在阶层整合、利益整合和畅通上升流动渠道等方面着力,培育并壮大中产阶层,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利益威胁、政府工作满意度与市民对进城农民的接纳意愿——基于CSS2011数据的实证分析
    柳建坤, 许弘智
    社会杂志    2019, 39 (2): 133-159.  
    摘要1040)   HTML    PDF(pc) (798KB)(292)    收藏

    本文讨论了当代中国城市本地人排斥进城农民这一问题的发生机制。通过剖析经典利益威胁假说,依托冲突理论以及中国的现实情境,本研究考察了市民与政府关系的演化及其对排斥进城农民的影响。通过对“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本研究获得以下发现:(1)本地市民对进城农民的排斥部分源于其当前生活境遇的恶化,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过去的利益受损经历以及对未来社会地位变化的悲观预期;(2)本地市民对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不满,会降低其对进城农民的接纳意愿;(3)在本地市民中,遭受利益损失的“失意者”对进城农民的排斥态度显著受到其对政府行政能力不满以及政府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低效的影响。本研究证实了市民对进城农民的排斥意愿中存在“替罪羊”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同乡网络的另一幅脸孔:雇主—工人同乡关系对劳工个体权益的影响
    魏万青, 高伟
    社会杂志    2019, 39 (2): 160-185.  
    摘要1139)   HTML    PDF(pc) (713KB)(304)    收藏

    移民研究文献强调同乡网络是移民重要的社会资本,对保护移民权益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劳工研究文献则强调同乡网络对移民权益的剥夺作用。本文基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数据,采取倾向值匹配方法克服样本的选择性偏误,分析了“雇主—工人同乡”关系对农民工权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这种同乡网络对农民工人身权利等底线权益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但与更多的超时加班以及不符合最低工资标准等状况联系在一起,阻碍了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实现,(3)与此同时,这种同乡关系对农民工社保福利等发展型权益的实现影响也不显著。最后,本文分析了农民工权益保护中同乡网络等社会资本的作用与限度,提出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关键是制度建设与工会组织建设,以及农民工个体尽快脱离原始型社会资本,构建跨越型社会资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历史书写中的“文成公主”——兼论“多民族中国”的民族史叙事困境
    王娟, 旦正才旦
    社会杂志    2019, 39 (2): 186-213.  
    摘要1244)   HTML    PDF(pc) (1089KB)(182)    收藏

    一个“多民族政治体”形成和存续的核心在于一套能够使具有不同政治与文化传统的诸民族“各安其位”的“秩序”,而“民族史书写”正是这一“秩序”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梳理了历史文献中三种不同的“文成公主”叙事:古代汉、藏文文献描述了两种迥然有异的“文成公主”形象,其差异反映了两种古代文明对“世界”及其理想秩序的不同想象;第三种叙事来自近代的“民族主义”史学,汉语知识精英利用古代文献中的素材,在“进步史观”的指导下,塑造了“文成公主”的新形象。本文对这一“民族史书写”的新范式进行了反思性讨论,并进一步对近代中国“民族议题”的核心线索及其所蕴含的结构性矛盾展开了理论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滕尼斯与齐美尔:社会伦理同文化伦理的分流
    张巍卓
    社会杂志    2019, 39 (2): 214-241.  
    摘要1387)   HTML    PDF(pc) (766KB)(273)    收藏

    作为德国社会学的两位奠基人,滕尼斯和齐美尔奠定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现代伦理生活格局。伦理世界观的分流源于他们各自对时代处境的体验以及对思想史的独特解释。从近代自然法的角度出发,滕尼斯的社会伦理的核心是重建政治社会的秩序与风尚,一切价值最终都要融入社会;与此相反,齐美尔的社会学思考从一开始就以对社会伦理的批评作为前提,他将超越社会的个体生命视作伦理的目的,对他来说,生命不仅意味着身处社会之中的个体具有饱满个性,而且从自身孕育出客观的、适用于他自己的伦理责任。从帝制时期到魏玛时期,德国社会伦理同文化伦理的分流、交织与合流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理解德国社会学史的清晰主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社会》2019年第2期整本全文
    《社会》编辑部
    社会杂志    2019, 39 (2): 242-0.  
    摘要564)   HTML    PDF(pc) (16652KB)(24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升平之境:从《意大利游记》看康有为欧亚文明论
    王铭铭
    社会杂志    2019, 39 (3): 1-56.  
    摘要1255)   HTML    PDF(pc) (1284KB)(193)    收藏

    本文以康有为完成于1904年底的《意大利游记》为说明性个案,试图呈现其欧亚文明论的基本面貌。文章将文本与这位“先时之人物”所处的时代相联系,勾勒出康氏的旅欧行程、意大利考察和文明叙述的轮廓,梳理了康氏在其“异域志”中表达的有关升平一统(帝国)、中西文明之异、文明关联互动等看法。文章指出,《意大利游记》是古代华文异域志的近代遗响,而康有为借之表达的看法,实构成一种“文明—现代性”主张。本文为作者所写有关法国社会学年鉴派文明与文明研究构想之论文的续篇。文章指出,康有为对文明的界定与其同龄人涂尔干的看法有诸多相通之处,但也有不同点:康氏与涂氏都将现实发生的文明界定为“超社会现象”,视其为国族与世界之间的中间范畴,但相比于从结构观点看文明的涂尔干,康氏在考察文明的存在方式时更关注其历史的治乱轮替动态,也更为重视其政体实现形式。文章最后,作者思考了20世纪康氏欧亚文明论的遭际,指出相比“国族营造”之社会科学,康有为融通“我他”文明的叙述依旧有其启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边城瑞丽公益组织的国际理念与草根精神:一个道德人类学的探索
    方洪鑫
    社会杂志    2019, 39 (3): 57-92.  
    摘要1034)   HTML    PDF(pc) (889KB)(178)    收藏

    本文是从道德的视角考察全球公益事业及其地方实践的民族志。人类学研究中常见“道德”一词,但对道德的概念内涵及用法本身的阐述并不多,在回顾近年两位人类学家提出的道德框架之后,本文尝试根据田野经验,从体验、思考道德和伦理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作为正常/规范的道德,作为善之实践的道德和作为情动力的生命伦理。在作为正常/规范的道德出现动荡与不确定性的境况中,当地一个公益组织响应全球人道主义的呼唤,从事一项为了善的生命道德事业,改善了边城的健康与发展状况。在实践这项道德使命的过程中,以妇女为主体的组织员工创造了一个不断进取的与国际公益理念接轨的“生命—环境”,其中特别突出的是一些农村的HIV感染者妇女,她们以草根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公益事业,在奉献中体验到生命情动力本身的飞扬与实现,从而实践着一种生命伦理。通过这个道德人类学的探索,本文试图为公益组织的实践如何落到实处,以及社会变迁中人如何实践更美好的生活,提供一些经验的及理论的参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进取与迷失:程序员实习生的职业生活
    王程韡, 杨坤韵
    社会杂志    2019, 39 (3): 93-122.  
    摘要2298)   HTML    PDF(pc) (1454KB)(796)    收藏

    本研究以某外卖公司中程序员实习生的甘愿“被制造”为例,探讨了不稳定工作中的主体性建构问题,发现程序员实习生在互联网行业的训导下,习惯于将自我物化为特定的可计数的劳动产品,或是被认为是职业发展“通行证”的技术等级,并认定只有在互联网企业中而非学校、国企或外企中才能成就这种进取自我。尽管“导师—实习生”的关系以及凸显男性气质的性别游戏也构成了游戏可选择的一部分,但它们非但没有挑战,还在相当程度上强化了进取自我,即不断提升自己技术等级的逻辑。然而,在程序员实习生被循环和无感的时间所蒙蔽,以及私人生活被极大压缩的情况下,进取自我游戏的结果注定是大多数人的自我迷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劳工输出、跨国生产政治与剥削关系的形成——中国赴日劳工的案例研究
    刘兴花, 王勇
    社会杂志    2019, 39 (3): 123-153.  
    摘要1153)   HTML    PDF(pc) (1113KB)(378)    收藏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劳工输出形塑了一种资方与劳方之间的剥削关系。基于中国赴日劳工的案例,本研究借助“跨国生产政治”的分析框架探讨这种剥削关系的形成机制。雇主和移工围绕加班工资展开博弈,而外劳制度对移工权利的限制及其赋予雇主的权力、不同国族移工的竞争以及跨国劳务中介的选择性庇护,使移工无论反抗还是消极服从,都可能面临加班福利缩减、加班机会丧失甚至工作丢失的困境。这种跨国生产体制具有“市场专制”性质,而外劳制度限制、资方对外劳制度缝隙的利用、全球过剩的劳动力市场、拆分型劳动力再生产体制共同体现了国际合同劳工面临的跨国生产政治,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强制剥削再度出现的重要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福柯在叙拉古”:“政治精神性”中的主体性实践
    朱雯琤
    社会杂志    2019, 39 (3): 154-182.  
    摘要872)   HTML    PDF(pc) (841KB)(194)    收藏

    福柯对伊朗革命持支持立场而被人称为他的“叙拉古问题”。他为伊朗革命中的“政治精神性”所着迷,然而遭到了知识界众多批评和指责。本文尝试理解“政治精神性”,并对福柯所持的赞许态度做出明证。通过分析福柯1978年以及之后的思想著作,文章试图阐明福柯支持“政治精神性”的两种层面,它体现出人的集体意志和超越世俗性的力量,在福柯眼中它们就是反抗西方理性政治的有力武器。加上福柯对多元文化的偏好,造就了他对伊朗革命的支持态度。“政治精神性”同时联系起了福柯思想中后期从政治到主体的两大元素,他从政治领域的“生命政治”到伦理领域的“自我技术”,都在探究个人如何转变其自身主体性,并沿着主体性实践开展他的现代性研究。福柯并非完全正确,但他借伊朗革命所体现的政治精神性,为公共政治领域讨论提供了一种主体性实践视角的新立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主观变量解释主观变量:方法论辨析
    胡安宁
    社会杂志    2019, 39 (3): 183-209.  
    摘要1288)   HTML    PDF(pc) (1631KB)(731)    收藏

    社会学经验研究经常会需要处理诸如态度、感受、偏好这样的主观变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方法上,对特定主观变量的理解往往会涉及另外一个主观变量。尽管如此,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社会学者往往对“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持有相当程度的保留态度,从而尽可能地采用客观变量来解释主观变量,或者探究主观变量对于客观变量的影响。“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究竟有什么方法论上的“缺陷”?更为重要的是,采用什么手段可以尽可能避免这些“缺陷”以拓宽研究者的经验解释能力?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都还缺乏系统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考察了“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所存在的混淆偏误问题,并从理论论辩、变量测量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讨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针对每一个应对策略,本文展示了经验实例,并对该策略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进行了剖析和对比。此外,本文也具体分析了诸如因果关系方向、判断混淆偏误的敏感性检验、测量误差等未尽议题。本文希望通过这些讨论能增强社会学解释路径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例如心理学、政治学等)的交流与互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革命目标的裂变与群众路线的转向:1940年代中共妇女政策的温和化
    程文侠, 李慧
    社会杂志    2019, 39 (3): 210-240.  
    摘要1315)   HTML    PDF(pc) (839KB)(196)    收藏

    中国共产党是倡导性别平等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其一度激进的妇女政策在1940年代却发生了温和化转向。抗日战争开始后,革命根据地内阶级矛盾的缓和与劳动力的相对充裕使激进的妇女政策成本上升、收益下降。抗战中期,国民党的“限共”政策给中共战争资源汲取带来了压力,引发了党群关系的变化。为缓和党群关系,中国共产党在非阶级斗争形势下实施了群众路线,通过组织群众劳动生产以扩大总产出。在组织群众劳动生产的过程中,性别差异和性别分工被强调,激进妇女政策的路径依赖被打破而随之温和化。中国共产党妇女政策的温和化重新平衡了革命的中心性目标与原则性目标,重新平衡了男性群众的利益偏好与女性群众的生理特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社会》2019年第3期整本全文
    《社会》编辑部
    社会杂志    2019, 39 (3): 241-.  
    摘要682)   HTML    PDF(pc) (46566KB)(74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谁在舞台中央:相声中的民情与政治
    孟庆延
    社会杂志    2019, 39 (4): 1-34.  
    摘要2021)   HTML    PDF(pc) (938KB)(711)    收藏

    相声是起源于中国民间社会并一直流传至今的传统艺术形式,在其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内在结构。相声还经历了一个从“江湖”到“庙堂”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过程中,相声的演出方式、文本结构及其作品风格,随着历史与社会状况的变迁而不断调整,成为了兼具民情表达与政治之双重要素的文本类型。在本文中,笔者尝试运用相声本子(文本)、地方史志、回忆录等多种材料,在澄清相声的缘起、属性与结构特征的同时,基于历史社会学与阐释人类学等理论视域,选取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相声作品展开分析,一方面,呈现作为社会表达的相声文本的多重结构,另一方面,揭示相声作品演进变化背后的内在逻辑,并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民情表达与政治效应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山上与山下:从清水祖师巡境仪式看社会的构成
    罗杨
    社会杂志    2019, 39 (4): 35-60.  
    摘要1641)   HTML    PDF(pc) (2122KB)(383)    收藏

    本文基于在福建安溪清水岩的田野调查,围绕清水祖师迎春绕境仪式,考察清水岩所在的蓬莱山与山下平原社会的关系。居于半山的清水岩,一半和山下社会粘合,一半与山上非人世界相连。清水祖师巡境仪式使岩下社会组成特定的地域共同体,形成社会化程度强弱有序的生活节律并实现周期性的更新重生。清水岩又与山顶象征的非人世界相通,通过在山上和山下之间流通的物,为山下社会引入超越性灵力,赋予各种人、物及其代表的共同体以神圣性。清水岩的中间性或双重性,是安溪人对其生活世界的划分和认知。活跃于山岩的士、僧、道被奉为真人,穿行于山上和山下,跨越人间社会和非人世界,融通自然和社会。清水岩呈现的不仅是安溪人的社会观,也是其人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人气游戏”:网络直播行业的薪资制度与劳动控制
    徐林枫, 张恒宇
    社会杂志    2019, 39 (4): 61-83.  
    摘要2124)   HTML    PDF(pc) (849KB)(815)    收藏

    通过研究一个全员皆为网络主播的街头乐队,本文发现网络直播行业的劳动控制模式为“人气游戏”。一方面,人气是劳动考核的重要指标,然而,这一看似客观的数据具有很强的可操纵性,劳资双方都能从假人气中获益,利益得到了调和。劳动者默许平台方对数据的操控行为,但同时丧失了对劳动成果及其数量的控制权,无法厘清劳动付出与薪资的关系。另一方面,主播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气成为平台经济意识形态支配的切入点。强调个人责任的新自由主义工作伦理掩盖了工作不确定性背后的权力关系,即使面对严重剥削,签约主播仍产生了“命运自主”的意识。“人气游戏”揭示了平台经济模式中劳动控制的两大观念基础——劳动极度商品化和薪资红利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希望与焦虑:辅助生殖技术中女性患者的具身体验研究
    余成普, 李宛霖, 邓明芬
    社会杂志    2019, 39 (4): 84-115.  
    摘要952)   HTML    PDF(pc) (995KB)(495)    收藏

    在主流叙事中,辅助生殖技术常被誉为不孕患者的“福音”。既有文献过于关注辅助生殖技术的外在情境,没有给予技术的受者尤其是女性的体验以应有的位置。基于作者在Z医院辅助生殖中心的田野调查,本文以具身化(embodiment)为方法论策略,试图连接社会文化情境与女性的体验,彰显生物与社会视角的交织。研究认为,辅助生殖技术不只是“希望的技术”那般简单美好,它带给女性的希望与焦虑并存。希望和焦虑作为一种具身体验,通过女性的身体传递出来,显示了社会文化情境和技术不确定性对女性身体的塑造;女性在感知这些体验的同时也积极从地方文化中习得策略,以应对技术的不确定性和道德压力,从而带着希望继续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实质的经济:《礼物》和《大转型》的反功利主义经济人类学
    余昕
    社会杂志    2019, 39 (4): 116-152.  
    摘要1665)   HTML    PDF(pc) (894KB)(476)    收藏

    莫斯和波兰尼在《礼物》和《大转型》中开创的经济人类学视角为反思当前状况提供了思想资源,但20世纪以英美人类学者为主的解读偏离了两位作者的真实意图并忽略了两者的相通性。这包括:对功利主义的形式经济概念及在此基础上确立的礼物与商品对立的反对;财富的观念和货币的形式性交换是对社会的实质性交换,即存在于社会深层结构和心智系统中的交换的组织和体现;莫斯和波兰尼在探索现代社会和个人观念的诞生问题上,可以构成互补。最后,波兰尼关于“双向运动”“虚拟商品”“嵌入”的观点以及莫斯关于“总体呈现”的论述,都应置于他们对社会的整体性和实质性的坚持中来理解。莫斯和波兰尼的论述拓展了个人和社会的概念边界,提供了对个体自由和市场的不同理解,他们提出了一种以社会整体性为基础的关于“经济”的多元概念,二者共同奠定了实质主义经济意义上的经济人类学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现象学社会学的生命历程
    罗朝明
    社会杂志    2019, 39 (4): 153-185.  
    摘要1990)   HTML    PDF(pc) (800KB)(512)    收藏

    面对韦伯所谓“现世的祛魅”所引发的共同时代问题,使此前由胡塞尔创建的现象学对欧洲诸经验科学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现象学社会学虽然蕴含着多种可能进路,但长期以来只被当成舒茨作品的“代名词”。这种误识不仅遮蔽了现象学社会学的实情,而且阻滞了对其他现象学社会学进路的探索。本文将现象学社会学置于现象学运动的情境之中,试图阐明其发生之初蕴含的多种可能之样式,重点考察作为现象学社会学“正统”范例的胡塞尔-舒茨式进路由欧洲发生到北美发展乃至式微的生命历程。本文虽然偏重对胡塞尔-舒茨式进路的梳理,但也试图揭示拓展现象学社会学之可能,希望这种奠基性工作能激发对其他现象学社会学进路的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二元分割体制下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工作流动及其收入效应
    周扬, 谢宇
    社会杂志    2019, 39 (4): 186-209.  
    摘要1660)   HTML    PDF(pc) (703KB)(690)    收藏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两期数据(CFPS 2010、2012)和动态研究视角,本文系统分析和讨论了当今体制二元分割下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工作流动的发生机制及其经济后果,提出体制分割成为影响劳动力市场机会结构和经济后果不平等的重要集体性中介因素。体制对工作流动产生了三方面的影响:体制的稳定性效应,即为其成员提供内部庇护,从而降低体制内工作流动率;体制的收入效应,即与体制外流动相比,体制内工作流动会导致更高的收入增长;体制的壁垒效应,即体制阻止和排斥体制外的劳动力发生跨体制流动,从而影响工作流动的方向。经过使用倾向值匹配、IPTW等统计技术控制样本选择性后,分析结果显示,体制分割的这三方面效应均呈显著影响,且结果稳健。本文将体制分割与工作流动过程相结合,探讨体制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动态作用,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中的分层与流动现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低保对象为何退保难?动态分析策略下的退保模式及其变迁趋势研究
    肖萌, 陈虹霖, 李飞跃
    社会杂志    2019, 39 (4): 210-240.  
    摘要1224)   HTML    PDF(pc) (2404KB)(529)    收藏

    本文基于民政部2014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调查的数据,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对城市低保接受时长和退保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低保对象的救助接受时间呈现明显的长期化特点,但随着低保接受时间的延长,低保对象退保风险会逐渐上升。这与“时间依赖论”关于长期化救助接受会逐渐弱化救助对象工作伦理,进而造成救助退出可能性逐步下降的理论预设恰好相反,说明中国城市低保对象退保难与工作积极性下降无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弱势化的低保人口构成及就业救助服务缺失是长期低保接受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国的非正规就业结构也对退保构成显著的不利影响,不过,该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减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结对竞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机制
    黄晓春, 周黎安
    社会杂志    2019, 39 (5): 1-38.  
    摘要1821)   HTML2786)    PDF(pc) (928KB)(1074)    收藏
    本文聚焦近年来在城市基层治理转型前沿发生的制度性变革,即基层政府的职能重心从传统的发展经济转向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领域,使得上级政府对其治理绩效难以清晰衡量,而更依赖于“印象政绩”的评估与考核。在此条件下,基层治理场域出现了一种上级“条条”部门与下级“块块”“结对竞赛”的新机制。“结对竞赛”有助于条块部门之间紧密合作,携手实现治理创新,克服以前的条块分割问题,以便向上级发送政绩信号;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向激励,导致过度创新和成功的创新经验难以扩散到竞争性地区等问题。本研究结合A区民政部门推动“社区分析工具”创新实践的案例进一步呈现了“结对竞赛”的运作机制与组织逻辑,并与“晋升锦标赛”和“项目制”等传统治理机制进行了比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从矿区政府到地方政府:中国油田地区条块关系的形成与演变
    曹正汉, 王宁
    社会杂志    2019, 39 (5): 39-79.  
    摘要1218)   HTML1024)    PDF(pc) (839KB)(470)    收藏
    条块关系是由“条”与“块”分别承担的任务之冲突程度决定的,条块关系的演变也是由任务之间的冲突变化所导致的。如果中央政府需要下属政府机构同时完成多项任务,那么,多项任务之间的冲突将导致条与块的形成,而且,其冲突的严重程度决定了条块关系的特征,即决定了条块结合程度的高低。进而言之,任务之间的冲突程度上升将推动条块结合程度下降;反之,将导致条块结合程度上升。这一观点来源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在本研究中得到了油田地区条块关系的支持,即可以解释在六个设市的油田地区条块关系的形成与演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共和理想与公共意见的限制:休谟的国家理论考察
    徐志国
    社会杂志    2019, 39 (5): 80-105.  
    摘要1068)   HTML1189)    PDF(pc) (658KB)(295)    收藏
    休谟的国家理论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规范意义上的,即认为政治制度有野蛮与文明之分,只有文明的政府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自由与繁荣,其理想形式是经过科学设计的共和制政府;另一个是经验意义上的,即认为政府权威建立在人们公共意见的基础之上,其形成有着自然的历史过程,并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两个维度的基础之上,休谟一方面探讨了商业、风俗及理性的发展如何影响人们公共信念的变化,进而推动人类政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变化过程;另一方面,休谟指出,鉴于社会大众易受迷信的影响,社会的明智之士应当采取“审慎的社会变革观”,在尊重传统和保持权威的条件下推动正义和自由的实现,并要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从莫斯到列维—斯特劳斯:“玛纳”与实践观念的可译性
    谢晶
    社会杂志    2019, 39 (5): 106-126.  
    摘要2036)   HTML232)    PDF(pc) (672KB)(363)    收藏
    “玛纳”这一典型的巫术概念构成了社会人类学的一个经典“案例”。莫斯与列维—斯特劳斯对它的不同诠释体现了从法国社会学派到结构主义人类学的转折及分歧。本文从莫斯的文本出发将“玛纳”定义为“实践观念”,并以“可译性”为切入点,试图证明在“实践观念可译性”问题上的分歧背后隐含着社会本体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和行动哲学这三个层面的分歧。最后,本文认为,关于莫斯与列维—斯特劳斯之关系的最常见观点实际上是对这一关系的过度简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孝”之道的社会学探索
    翟学伟
    社会杂志    2019, 39 (5): 127-161.  
    摘要1388)   HTML1456)    PDF(pc) (1060KB)(644)    收藏
    思想转化为行动,有一套复杂的传导机制,也伴随着思想本身在操作上的现实改变。由于孝的观念及其实践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极为重要,故可以作为一个重要范例加以考察。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孝,主要任务是探讨其运行的社会方式,包括它如何从儒家思想转化为中国人的行动并对社会产生真实的影响与建构。孝的本意在于事亲,但儒家将其同仁连接,进而成为仁的实现路径。至此,从仁至孝,可以看作一种从思想到行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孝所承担的社会学意义在于其因“报本返始”的含义而构建起的天人认知框架。这一框架的基本运行方式即是由亲子关系形成的互报模式与情感的角色化。其基本核心依据在于其关系设置上的不对等性所产生的下一代对上一代的歉疚与报恩。孝一旦运行,会导致中国人将整个社会生活集中于家族谱系、社会温情化、伦理导向、关系网络、权威至上等方面,进而可以起到整合社会的作用。可以说,孝所形成的社会特征是中国社会最稳定的传统。虽然说新文化运动以来,其主导性已经式微,但其社会底色依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