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42卷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落“地”生“根”:中国近代工业创成中的传统治理策略——以清光绪年间湖北矿务为例
    孟奇
    社会杂志    2022, 42 (1): 1-30.  
    摘要2198)   HTML441)    PDF(pc) (3484KB)(527)    收藏
    本文以清光绪年间湖北矿务为个案,分析了一起地方抗阻事件及其处理策略。地方抗阻反映了晚清社会秩序与近代矿业发展之间的张力,而问题的解决之道同样来自晚清的地方治理结构。具体而言,疏解抗阻的过程即是遵循“抚地方之民”的治理逻辑,通过“寻找支持者”与“利益均沾”来弥合张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促进了矿局的实际创生,使它以主办官员的关系网络为基础孕生出了地方性,从而得以内嵌于湖北的治理结构中。湖北开采煤铁总局所展现出的地方性可能以更复杂的形态在中国后续的工业组织与制度中得以呈现,“地方”视角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工业组织与传统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尚未被当前学界充分讨论的后者影响前者的机制与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家屋与主客:康定锅庄“女性当家”与“权威中介”的再思考
    穆静然
    社会杂志    2022, 42 (1): 31-65.  
    摘要2217)   HTML81)    PDF(pc) (3955KB)(534)    收藏
    在历史上,康定锅庄是沟通汉藏贸易特别是边茶运销的关键环节,当地藏语称之为“阿加卡巴”(a-skya-kha-pa)。在既有研究中,学者普遍将康定锅庄视为一种专门的经济组织和中介机构。但是,这种看法并不完整,因为锅庄在“市场之下”还有嵌入社会结构的另一个面向。一方面,锅庄的名号是当地家族的房名,在命名、释义、析分和继承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规则;另一方面,锅庄与客商最初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商业伙伴,更有主客的面向。认识到锅庄的这些地方属性有助于澄清学界对锅庄“女性当家”和“权威中介”的误解。实际上,锅庄“女性当家”的现象并非母系社会或性别意识的产物,而是家屋制度下继嗣与婚姻并重的结果;“权威中介”地位的获得也不是出于锅庄在商业上的成就和重要性,而在于锅庄主人的声望,是阿加以主人而非中介身份参与贸易的结果与体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盐制自由化改革的治理逻辑——清代中期的地方游民与盐制变迁
    韩礼涛
    社会杂志    2022, 42 (1): 66-87.  
    摘要2083)   HTML37)    PDF(pc) (2621KB)(340)    收藏
    19世纪上半叶,为应对食盐专卖制度出现的种种弊病,清政府推动了一系列盐制自由化改革,其中以河东的课归地丁和淮北的废引改票最具有代表性。河东与淮北的改革均改善了当地盐业的财政收入和经济绩效,但在治理效果上的差异导致其制度命运出现分叉:河东改革引发了蒙古贩私盐集团问题,因而被废止,而淮北改革化解了民间集团贩私盐的隐患,获得了更稳定的制度生命。河东、淮北的盐制改革在治理效果上的不同,主要源于两地在私盐利润和游离人口上的差别。清嘉庆时期以后,地方游民的增加凸显了自由化政策的治理意义,使自由化改革具备了更坚实的现实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两场改革中食盐制度与社会群体的互动,重新审视传统国家、经济制度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不稳定就业与农民工市民化悖论:基于劳动过程的视角
    石智雷, 刘思辰, 赵颖
    社会杂志    2022, 42 (1): 88-123.  
    摘要2456)   HTML128)    PDF(pc) (4026KB)(891)    收藏
    本文旨在从劳动过程的视角,将不稳定就业作为一种资本积累方式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并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数据和企业访谈案例,结合广义倾向值匹配等方法进行经验论证。本研究梳理出不稳定就业的一般特征及其对当代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影响,并尝试从国家与资本的双重运作逻辑中去理解经济转型期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研究发现,在资本积累及劳动过程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及其不稳定就业现象。资本通过控制农民工就业流动而达成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的目标,无需承担劳动者的再生产成本。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悖论:不稳定就业有助于提高农民工个体的工资水平,但是不利于其家庭成员随迁。这种资本积累方式的隐蔽性在于,所谓的农民工流动自由其实是雇主通过掐尖式用工以保证资本的利润率。不稳定就业不会提升农民工的群体性收入,反而强化了群体内部的竞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求助悖论:疾病众筹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
    程诚, 任奕飞
    社会杂志    2022, 42 (1): 124-156.  
    摘要2302)   HTML80)    PDF(pc) (3281KB)(709)    收藏
    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疾病众筹平台改变了传统的疾病社会救助体系,疾病救助的发起方从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延展至亿万百姓,为社会底层获得紧急救助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利用我国某大型疾病众筹平台上1 930个求助案例,探究了疾病众筹目标达成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差异。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病患,其众筹项目越可能被转发与捐赠、所筹善款总额和目标完成度也更高。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线下人际关系网络在上述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而以文案质量为代表的文化资本虽有助于众筹成效,但并非连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众筹效果的中介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求助途径从基于熟人关系的微信圈子扩展至公共网络平台后,筹款效果的地位差异得以显著下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从政治技艺到一般社会学——重新考察涂尔干的政治社会学遗产
    李英飞
    社会杂志    2022, 42 (1): 157-179.  
    摘要2035)   HTML208)    PDF(pc) (2350KB)(442)    收藏
    通过考察涂尔干的一般社会学及其论题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涂尔干建立的从特殊科学到一般科学的社会科学体系与他力图扩展的政治学古典分析框架直接相关,他的一般社会学则扮演了传统政治学的角色。沿着涂尔干最初的论题,可以进一步探讨其理论与社会主义、个人主义和孟德斯鸠政治学说之间的关联,并搭建一个用以理解其政治学说的框架。涂尔干将政治范畴从纯粹的政府理论扩展至社会总体,目的是将后者作为现代政治的首要问题。唯有在此框架下,他的政治理论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最后,涂尔干并未否定政治的首要位置和政治家的地位,他主张的带有文明论和整体论色彩的政治理论作为政治社会学遗产的价值远未得到充分揭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家庭背景、班级情境与青少年的跨群体交往
    张帆
    社会杂志    2022, 42 (1): 180-211.  
    摘要2560)   HTML294)    PDF(pc) (2594KB)(783)    收藏
    通过分析“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本文考察了家庭背景和班级情境对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跨群体交往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儿童的跨群体交往具有积极作用,但本地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跨群体朋友数量反而越少。总体而言,班级异质性与学生的跨群体朋友数量之间呈倒“U”型关系,但随着班级异质性的上升,流动儿童的跨群体朋友数量呈下降趋势,本地儿童则正好相反。所属群体跨群体社会交往越多,学生拥有的跨群体朋友数量越多,并且这种积极作用对本地儿童的影响更大。而外部群体的封闭性越强,学生跨群体朋友数量就越少,并且这种消极作用对流动儿童更强。最后还发现,上述班级情境影响效应的群体性差异主要存在于本地儿童数量占优势的班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被访者驱动抽样:基于多种方法的估计诊断
    唐斌斌
    社会杂志    2022, 42 (1): 212-242.  
    摘要2394)   HTML223)    PDF(pc) (3240KB)(490)    收藏
    本文利用RDS样本数据,使用RDS估计器、收敛图、瓶颈图、经纬度信息等,对违反“随机招募假设”的RDS估计进行综合诊断。诊断结果表明,适度违反“随机招募假设”并不会导致严重的RDS偏差,RDS估计仍然是有效的。因此,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多种诊断方法的实际操作及判断假设违反适度的可能标准,为国内研究者理解RDS方法,推动和发展RDS抽样和统计估计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虔敬主义伦理与普鲁士官僚制精神
    路畅, 蒙克
    社会杂志    2022, 42 (2): 1-28.  
    摘要3657)   HTML344)    PDF(pc) (2961KB)(831)    收藏
    理性化在韦伯思想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然而韦伯对行政领域理性化(即官僚制的出现)的论述并没有像对经济领域理性化(即资本主义的诞生)的分析那般细致和系统,尤其是韦伯没有如揭示资本主义精神背后的加尔文宗教义那样,揭示官僚制的宗教伦理基础。通过重返被韦伯视为理性官僚制典型的普鲁士官僚制于17—19世纪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路德宗虔敬主义在此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对普鲁士官僚制精神的兴衰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可以启发我们从官僚化的价值伦理角度对韦伯的官僚制理论进行补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鲁滨逊的贸易与劳动:笛福对海洋帝国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康子兴
    社会杂志    2022, 42 (2): 29-59.  
    摘要3843)   HTML69)    PDF(pc) (3633KB)(607)    收藏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个具有浓厚社会理论色彩的寓言。鲁滨逊的故事不只是欧洲社会形式变革的产物,也是西方文明扩张的产物。在笛福看来,小说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写作,《鲁滨逊漂流记》也表达了他对时代与政治的思考。笛福借助鲁滨逊的航行来展示他对时代的观察,揭示远洋贸易对殖民地的奴役,批判海洋帝国在根基上的不正义。荒岛上的鲁滨逊是一个隐喻,旨在呈现生产与秩序的自然法则,展示财富与文明的自然基础。通过对文明与野蛮习俗本源的追索,笛福也消除了它们之间的对立,将其纳入连续而统一的历史进程。在笛福的历史视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自然与文明的辩证法。依据这种辩证法,在合乎自然正义的法律秩序中,不同的文明传统可以实现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忧郁的孩子们”:课外补习会带来负向情绪吗?——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两期数据的因果推断
    李适源, 刘爱玉
    社会杂志    2022, 42 (2): 60-93.  
    摘要4619)   HTML208)    PDF(pc) (3294KB)(1428)    收藏
    本文关注中国大陆中学生课外补习参与及其负向情绪生成的因果关系。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两期数据,借助工具变量等方法来化解内生性偏误,在量化层面上回答了课外补习参与“是否致郁”以及“使谁抑郁”等问题。本研究主要发现如下:其一,课外补习参与对中学生的情绪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致郁效应”,但这种效应主要存在于家庭背景占劣势的较低阶层的子女当中,而家庭背景具有优势的较高阶层的子女对此类负向情绪有更强的抵御能力,表现出了“心理免疫”的现象;其二,本文从“情绪调节”的角度入手,对“致郁效应”的阶层异质性做出了进一步解释。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课外补习参与可能具有的健康不平等意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中国教育资源市场化与个体选择:初中课外补习效应异质性探究
    李昂然
    社会杂志    2022, 42 (2): 94-125.  
    摘要3841)   HTML104)    PDF(pc) (3123KB)(823)    收藏
    本文在中国教育资源市场化的背景下,探究了初中课外补习对学业成绩的效应异质性及其对教育公平的启示。通过分析“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数据发现,从同质性效应来看,参加课外补习对于提升初中生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但参与课外补习的倾向性影响其效应异质性。课外补习有助于提高倾向性处于中间水平学生的学习成绩,表明课外补习受益学生大多来自学习成绩中等的普通工薪家庭。对于倾向性较低的大多数相对弱势的家庭和倾向性较高的少数优势家庭而言,课外补习对学业成绩的作用微乎其微。研究表明,中国教育领域的市场化变革和相关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个体教育选择的复杂性及其对教育公平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精神分析与战争经验——作为《精神分析引论》主线的战争问题
    张巍卓
    社会杂志    2022, 42 (2): 126-150.  
    摘要3479)   HTML48)    PDF(pc) (3096KB)(494)    收藏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思想史上的革命性意义同它对战争经验的体悟密切相关。19世纪末以来,战争不仅意味着历史处境,更塑造了现代人的总体经验。如果要从战争经验出发理解弗洛伊德的学说体系,他大战时期的讲演录《精神分析引论》可以充当核心的阐释文本,将精神分析学说从第一哲学、社会学推展到新的“再教育”思想。作为第一哲学,精神分析由普遍怀疑还原出战争状态下诸意向交织、冲突的自我,并逐步揭示自我的爱欲本能与死亡本能;在此基础上,作为社会学的精神分析呈现了日常生活的战争面貌,其实质为人的爱欲本能同死亡本能的纠缠与冲突;最终,为引导爱欲,节制死亡本能,作为新的教育学说的精神分析指明了现代教育的限度、条件和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迷醉”或“清醒”:瓦尔特·本雅明对耶拿浪漫派“批评”概念的研究初探
    张雨晴
    社会杂志    2022, 42 (2): 151-178.  
    摘要3447)   HTML43)    PDF(pc) (3010KB)(314)    收藏
    本文以《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为核心文本,考察了瓦尔特·本雅明的浪漫派研究。在这部早期的作品中,本雅明讨论了耶拿浪漫派的“批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这一思潮的精神气质不是迷醉而狂热的,而是冷静而清醒的:它不沉迷于主观幻想,而是通过严肃的沉思追求客观真理;它并非偏狭的特殊性,而是关照着人类精神整体的发展脉络。这一讨论为本雅明回应现代性危机奠定了基础,它跨越了艺术理论的范畴,呼应了德国在世纪之交的现实处境,分享着德国社会理论的问题视野。讨论“批评”概念及其冷静清醒的气质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危机以及本雅明早期作品对社会理论所做的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生命之迷与社会超越性:中国西南景颇人不可言说的痛、想象与口舌鬼
    张文义
    社会杂志    2022, 42 (2): 179-208.  
    摘要3625)   HTML63)    PDF(pc) (3328KB)(609)    收藏
    本文讨论了21世纪以来影响中国西南景颇人生活和社区走向的几个事件。这几个事件都有自身的逻辑,是主体选择和社会整合的结果,但在并置个体生命的起伏恩怨和变幻的社会历史后可以发现,这些事件呈现出无名和无关联性。这种“无”跳脱了自我和逻辑,逸出了结构和规律,成为生命的迷茫与贪欢以及社区的焦虑与新方向。对“无”的处理方式体现出社会超越性和生命之迷,凸显于旧结构将消未消、新结构将生未生之际,人在其中悬置伦理,可能迈向社会超越性,脱离集体表象控制,从而创造全新的社会事实,也可能陷入茫然、无所适从而又无所不用其极的生命之迷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父母的婚姻教育匹配与子女学业表现
    李安琪
    社会杂志    2022, 42 (2): 209-242.  
    摘要4301)   HTML166)    PDF(pc) (2888KB)(1047)    收藏
    本研究基于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以父母婚姻教育匹配构建的“新型家庭文化资本”为视角,探讨不同婚配模式下“共同养育联盟”的水平与新型家庭文化资本被激活的效率对子女学业表现影响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与低等教育同质婚家庭的子女相比,向上婚以及高等教育同质婚家庭的子女学业表现更好。其二,父母婚姻教育匹配对子女学业表现的影响存在教育差距效应,随着父母间教育跨层级的增加,向上婚家庭中子女学业表现的优势递增,向下婚家庭中子女学业表现的劣势进一步扩大。其三,父母婚姻教育匹配模式对学业的影响因子女性别而异,向上婚和高等教育同质婚减弱了男孩的学习劣势,向下婚扩大了男孩的学习劣势。最后,家庭中的共同养育联盟对子女学业表现的影响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向上婚家庭的父亲与母亲在教养分工中建立了更互补的关系,共同养育联盟水平较高,更有效地激活了新型家庭文化资本,促进子女的学业表现。“强强联合”的婚姻教育匹配虽然成为不平等再生产的“温床”,但是,通过建立高水平的共同养育联盟这一中介路径提高新型家庭文化资本被激活的效率,则可能减缓教育不平等的代际传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传说、风水与一个多民族宗族的生成——柳州“计氏豢龙传”故事的演化及社会过程
    张江华
    社会杂志    2022, 42 (3): 1-30.  
    摘要3528)   HTML362)    PDF(pc) (3524KB)(627)    收藏
    本文以广西柳州著名的“计氏豢龙传”故事的演化为线索,讨论了明清以来一个居于“内地边疆”地区的家族之变迁。通过正史、地方志、碑刻、族谱等各类史料,梳理出柳州计氏家族通过科举从一个地方土司家族上升为书香门第,在遭遇危机时编制家族叙事与再造风水以重振家声,最终生成一个多民族宗族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王朝国家缔造的地方社会空间为家族与宗族这类社会主体提供了能动性的活动场域,而宗族所推动的社会各阶层和族群间的沟通与互动又促进了“内地边疆”地区纳入国家体系的进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房屋之外:嘉绒藏区房名制度背后的政治逻辑与社会生活
    苏婉
    社会杂志    2022, 42 (3): 31-61.  
    摘要3187)   HTML51)    PDF(pc) (3441KB)(489)    收藏
    嘉绒藏族的房名在区分重名之人等方面起到类似姓氏的社会功能,但与汉族姓氏不同的是,房名体现着人与特定房屋而非特定父系祖先的具体关系。房名的命名规律和房名之间语义关联所呈现的地方性面貌背后,是房名制度作为封建等级时代的土司治术,它以房屋为单元拆分了纳粮服役的强制性义务,并赋予每户居住者集生存需求和象征资本于一体的不完全性权利,以实现“分房而治”的政治意图。而跨越房屋单元的血缘关系集合体则保留了梅因意义上的“前封建社会”互助传统,使得代代沿袭的婚姻与继嗣实践潜在地“收拢”了这种分裂的趋势。政治-管理逻辑与亲属-互助实践两股力量围绕房屋交织生成的辩证张力,为我们理解人与房屋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孙子比老人大”:阿卡礼中的祖孙关系及其扩展的亲属世界
    王瑞静
    社会杂志    2022, 42 (3): 62-91.  
    摘要3115)   HTML35)    PDF(pc) (2873KB)(298)    收藏
    本文通过考察云南哈尼族阿卡人家庭内部的祖孙关系及其在治疗祈福仪式“拴线礼”中的呈现,探索其建构社会的方式和过程。研究发现,阿卡父系家庭在强调丰产和家族延续的福气观念下,突出“老人大”和“孙子比老人大”的双向式等级结构。该结构经由辈分、性别、居住地、血亲、姻亲等差别变量的叠加互动,从家庭仪礼中扩展出卷动多个家系和村寨的人群等级关系,构建出更广大的社会世界,既体现了男/女性后代和姻亲对于家族延续的不同重要性,也表达了多姓村寨共同体内部的互助团结与整合精神。本文为等级、礼物和家庭研究拓宽了讨论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鬼行贱业”的救赎与转型:新旧之交下的梅兰芳游美记
    潘桐
    社会杂志    2022, 42 (3): 92-124.  
    摘要3022)   HTML27)    PDF(pc) (3804KB)(296)    收藏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传统艺术走上了与西方艺术不同的现代性建构道路。通过对1930年梅兰芳赴美演出前筹备过程的梳理,可以看到京剧现代转型的机制、特点与得失。从以齐如山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对梅兰芳与京剧的改造中可见,近代中国传统艺术探索出了一条以新知识分子为参与主体,以“中西结合、古今共用”的艺术理论为革新理念,以推动艺术成为跨越阶级和国家的大众时尚为革新目的,以“救亡图存、发扬国光”为最高理想的转型道路,由此在“为艺术而艺术”与“为社会而艺术”之间找到了现实平衡,成为了兼具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大众时尚。因此,梳理和分析近代京剧的改革史可以为当下探寻“文化自觉”的方向提供指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边缘与中心共舞:社会安全视野下的全球艾滋生命治理——以中国边城为例
    方洪鑫
    社会杂志    2022, 42 (3): 125-158.  
    摘要3172)   HTML58)    PDF(pc) (3630KB)(451)    收藏
    本文以艾滋病为例探讨社会应对风险的可能路径,分析了“中心”与“边缘”两种治理模式的互动过程,进而挖掘社会创新的可能性。“中心”逻辑以保卫社会之名推行规范性教育话语,并在实际运作中固化秩序,追求成本效益;“边缘”逻辑则在特定善的理念引导下进行探索性社会行动。二者是当代世界应对风险的体制性道德驱力。随着边缘与中心的互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境况从被排除翻转为例外性纳入,由此体现了当代世界生命治理的元结构。中国边城的感染者同伴小组内嵌到中心体制之中,促使感染者人口更加平稳地进入医学体系,同时也开启了全新的社会行动领域,激发了生命活力的涌现。艾滋病作为社会实验所彰显的边缘能量,对探索社会本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潜能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竞争与博弈:课外补习的学业回报与心理健康代价
    张骞, 高雅仪
    社会杂志    2022, 42 (3): 159-194.  
    摘要3457)   HTML111)    PDF(pc) (3145KB)(830)    收藏
    在中国激烈的学业竞争和博弈背景下,课外补习的学业回报是否以心理健康作为代价?该议题牵涉对课外补习双重效应的考察和辨析。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年和2015年的数据发现,尽管投入课外补习的时间能够促进学业成就,却以心理健康受影响作为代价。随着班级课外补习参与水平的提升,学生投入课外补习的时间对学业成绩的正向影响被逐渐削弱,而对心理健康的负向作用不断增强。心理健康代价增大的诱因主要是“社会比较效应”的减弱,以及“角色压力效应”和“睡眠剥夺效应”的增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图形的逻辑力量:因果图的概念及其应用
    句国栋, 陈云松
    社会杂志    2022, 42 (3): 195-221.  
    摘要3411)   HTML67)    PDF(pc) (2872KB)(837)    收藏
    本文旨在系统性地引介因果图方法,一种社会科学领域新近发展起来的探究因果推断的非参数估计工具。首先对因果图的基本概念和构型进行介绍,讨论变量之间不同“通路”对应的开启和阻断规则及因果推断中的三种偏差来源,即混淆偏差、过度控制偏差、内生性选择偏差。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因果图框架与现有定量社会科学研究中基于回归模型的因果推断方法思路进行融合,结合实际案例使用因果图阐释包括遗漏变量、样本选择、自选择及联立性在内的四种内生性问题,并对多元回归与匹配、代理变量、实验、工具变量、面板模型等因果推断方法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图形化。最后,本文使用因果图厘清一些关于因果推断的不准确理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交友之道: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谢桂华, 张宪, 孙嘉琦
    社会杂志    2022, 42 (3): 222-241.  
    摘要3552)   HTML113)    PDF(pc) (1622KB)(946)    收藏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形成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理解教育不平等和代际流动都有重要意义,但既有的研究发现并不一致。本文从社会分层视角出发,检验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同伴接纳度的影响,并尝试探究其中介机制。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个人层面的积极特性(如较高的学业成绩、自我效能感、有体育爱好)分别对青少年的同伴接纳度产生独立的正向影响。其中,非认知能力和文体爱好并非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青少年同伴接纳度的中介机制,只有认知能力起到微弱的中介作用,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部分效应通过认知能力作用于同伴接纳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冒险与现代性——齐美尔思想与生活图景的冒险内核及其现代性意涵
    潘利侠
    社会杂志    2022, 42 (4): 1-30.  
    摘要921)   HTML227)    PDF(pc) (3050KB)(398)    收藏
    “冒险”在齐美尔研究中一直未受到太多的重视。本文尝试在阐明齐美尔冒险概念意涵的基础上,以冒险视角审视齐美尔的核心议题和日常生活,揭示齐美尔思想和生活图景中的冒险内核。从冒险的角度看,齐美尔的“文化”实际上是精神生命的冒险,文化悲剧意味着冒险的阻断,绝对生命自我超越的本性表明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地冒险与更新,冒险在绝对生命的力量之下必然持续不息。齐美尔的研究方法和生活方式同样富有冒险意味。思想和生活图景的冒险内核让齐美尔成为了波德莱尔意义上的第一位现代性理论家、福柯意义上具有现代性态度的启蒙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家产亲属制:列维—斯特劳斯的maison概念
    陈波
    社会杂志    2022, 42 (4): 31-73.  
    摘要859)   HTML31)    PDF(pc) (4620KB)(612)    收藏
    列维—斯特劳斯关于亲属制度的研究有两大贡献,一个是早年的《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一个是他在晚年从事的家产亲属制(maison)研究。后者从同源不区分系别继嗣(cognatic)社会入手,将政治—经济利益和财产作为亲属制度研究的核心,视家屋为聚合各种矛盾性要素的合众体,考察它最初出现的各种形式以及跨区域结构性关系。他的研究由此离开基本结构,从无文字社会迈向有文字社会,开启了结构人类学的历史研究。英语学界基于翻译想象,提出“家屋社会”概念,基本上终结了maison的理论贡献。本文旨在梳理相关的学术史,并在列维—斯特劳斯的原意基础上提出重新理解maison这一概念的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社会性个体的生成:杜威的儿童研究及其社会理论意涵
    杨勇, 肖永虹
    社会杂志    2022, 42 (4): 74-103.  
    摘要837)   HTML34)    PDF(pc) (3204KB)(264)    收藏
    本文通过集中讨论杜威基于儿童研究而进行的行动力教育,揭示实用主义思想对个体主义的具体理解。在美国镀金时代,孤立个体主义加剧了现代美国人的道德危机和社会分裂。杜威此时进行的儿童研究与教育改革,首要的目标是重新理解现代个体的行动结构和人格形态,以克服孤立个体主义造就的行动难题。利用“刺激—反应”的行动机制,杜威同时结合了自然力量和社会意识,力图在开展行动力教育的过程中塑造一种“社会性个体”。社会性个体一方面保留了源于自然的神圣性,另一方面又不断吸收来自社会的文明传统,以应对现代世界在人心和社会两方面的挑战。本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美国社会学的早期思想根基并反思当下的生存处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体验本真性:北漂青年的社会交往与双重生活
    周泽鹏, 肖索未
    社会杂志    2022, 42 (4): 104-133.  
    摘要1048)   HTML65)    PDF(pc) (3529KB)(560)    收藏
    通过对A青年空间的案例研究,本文力图呈现制度性个体化背景下中产阶层北漂青年所经历的双重生活。在高度竞争性的制度环境中,北漂青年一方面形成了适应功利型人生模式的奋斗自我,另一方面却对制度化的生活感到怀疑和失落,在制度依赖与自主需求之间挣扎。在青年空间中建构社会交往成为他们探寻“本真性自我”的方式。然而,青年空间中的社会交往以“反日常”为前提,本真性自我的建构往往成为一种悬置性体验,并且悖论式地遵循着制度化生活的逻辑。本文反思了现有文献对中国社会个体化的讨论中功利型取向的“奋斗个体”范式,丰富了对个体化进程中当代青年生活处境与主观世界的理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非自主回忆:普鲁斯特论个体记忆的社会性
    刘亚秋
    社会杂志    2022, 42 (4): 134-160.  
    摘要802)   HTML27)    PDF(pc) (2722KB)(191)    收藏
    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提供了“社会性”的视角,但没能深描个体创造社会的过程。普鲁斯特的记忆理论虽然也包含“社会性”维度,但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呈现出社会与个体混融的社会形象,其中,不仅有社会的限制和引导二重性,还有个体的主动适应和创造:社会也内在于个体,个体也非纯粹的心理学意义上的个体,个体的创造离不开社会环境。这源于主客融合的立场,在这一视点下,普鲁斯特的社会形象不是二重性,而是多重的,甚至有无限可能。社会是在个体创造过程中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呈现出丰富的形象,社会的无限可能性蕴含在个体的创造过程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市场化改革与腐败治理:基于微观案件数据的实证分析
    陈硕
    社会杂志    2022, 42 (4): 161-182.  
    摘要944)   HTML52)    PDF(pc) (2581KB)(511)    收藏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国的腐败现象也呈增长趋势。本文通过对1993—2013年3 843个腐败案件的分析发现,那些具有配置资源权力的官员出现腐败问题的可能性更大,程度也更严重。这一效应在官员的任职领域正处于市场化改革阶段时被放大,但随着改革的完成而大幅度减小。市场化过程中腐败问题的制度性根源在于市场化改革没有完成或不彻底的市场化,而不是市场化本身。因此,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才能清除权力寻租的土壤,进而遏制腐败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谁主认同?转型时期中国女性阶层地位认同的多重建构及其世代变迁
    王鹏, 干一卿
    社会杂志    2022, 42 (4): 183-213.  
    摘要1041)   HTML67)    PDF(pc) (3417KB)(504)    收藏
    女性的阶层地位认同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缺乏多重建构视角下基于长期转型背景的世代变迁分析。本文旨在回答两个重要问题:第一,已婚女性的阶层地位认同是否受到婚姻匹配与代际流动的影响,丈夫、父亲与女性自身的客观阶层及其差异如何影响女性的主观地位认同;第二,上述影响模式如何随出生世代发生变化。在使用对角线参照模型分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2017年的合并数据后发现:相较于自身的客观阶层,中国已婚女性整体上倾向于以丈夫的客观阶层来建构自身的阶层认同,但越年轻的世代这一倾向越弱;父亲客观阶层的影响则与自身客观阶层的影响并重,甚至随世代变迁略有增强。上述结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家庭现代化模式,即已婚女性虽愈少依赖于配偶,但依然与原生家庭保持着紧密连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传统乡约的现代性转换:杨开道的乡约—自治思想研究
    狄金华, 侯冬意
    社会杂志    2022, 42 (4): 214-242.  
    摘要881)   HTML50)    PDF(pc) (2995KB)(437)    收藏
    民国年间中国部分社会学家所经历的“内在转向”使得当代社会学者在重新解读他们的研究文本时需要将学术史同其所处的社会史结合起来分析。本文即以杨开道的乡约研究为切入点,将乡约之“乡”和“约”拆分为“治理单位”与“治理规则”两个维度,一方面解析作为“治理单位”的“乡”与“治理规则”的“约”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另一方面则探求杨开道对历史脉络中的乡约展开研究所指向的民国地方自治实践,分析杨开道对地方自治基本单位和自治规范的思考以及这些思考背后的思想基础与社会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将学术史的阐释与社会史的解析进行融通,探索一种理解学术观念生成过程的研究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一体多面”:中华帝制时期的国家—社会关系再研究
    周黎安
    社会杂志    2022, 42 (5): 1-36.  
    摘要2273)   HTML409)    PDF(pc) (3895KB)(786)    收藏
    关于中华帝制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特征国内外学术界提出了诸多理论概括,诸如“士绅自治”“吏民社会”“官民合作”,等等。本文从行政发包制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关于中华帝制时期国家—社会关系的现有理论概括,借助“行政外包”这一分析概念,强调特定的治理领域特征与行政外包的具体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揭示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运行机制和内在逻辑。本文试图提出“一体多面”的概念,重新概括中华帝制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总体特征,为理解中华帝制的“权力一元性”与“治理多样性”的奇妙结合提供新的观察视角和分析框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土司制度与边疆和平:卓尼传统政治组织及其转型机制研究
    张亚辉
    社会杂志    2022, 42 (5): 37-61.  
    摘要1601)   HTML38)    PDF(pc) (2774KB)(277)    收藏
    在后弘期,绝大部分前弘期吐蕃藏王的后代流落到了卫藏地区之外,他们的贵族身份往往成为边疆土司制度的卡里斯马基础。本文从谷苞先生对卓尼土司政体组织方式的研究出发,系统分析了卓尼土司从明代的巫术型王权转变为清康熙年间的司法型王权的历史过程及其社会学机制。通过与其他王权形态的比较,可以发现,仅从部落头人或酋长入手理解王权制度是不够的,王权的本质在于对社会多样性的涵盖,基于祭司的等级制度和基于司法的和平是王权取得这一地位的关键。在清康熙年间的边疆和平运动中,卓尼土司通过刊刻大藏经和扩张禅定寺教区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等级制度,但这并不能彻底遏制土司治下各部的分离倾向,只有中央王朝的司法裁决才是土司维系自身的根本凭据。但是,无论是巫术型王权还是司法型王权都无法彻底控制武士集团,神圣王权始终都只是政治体系的局部而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兴趣与行动意义的生成:从反思实用主义看杜威的教育思想
    王利平, 赵启琛
    社会杂志    2022, 42 (5): 62-94.  
    摘要1857)   HTML46)    PDF(pc) (3407KB)(550)    收藏
    杜威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先锋,他的教育思想左右了美国20世纪教育的走向和进程。本文试图从欧美对实用主义之反思的脉络中审视杜威的教育思想,阐释其核心观念——兴趣。杜威的兴趣观成型于他创办久负盛名的实验学校之初,这既是他后期不断返回关照的主题,也是理解他讨论个人、社会、文化与文明之间关系的一把钥匙。它包括三个层次:兴趣与快乐的分野,兴趣与意志在个体行动中的关联,兴趣如何在最切己的日常工作中展开。阐明这些面向,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杜威在进步主义运动和实用主义传统中的核心地位,而且有助于我们思考杜威思想的原型——一个将有见识的行动而非保存某种既定文化价值视为终极兴趣的行动者,如何深刻影响现代社会的进步观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无须德性的伦理生活——黑格尔论现代社会的理念
    陈涛
    社会杂志    2022, 42 (5): 95-123.  
    摘要1812)   HTML54)    PDF(pc) (3057KB)(547)    收藏
    比较黑格尔的伦理概念与古代伦理概念的区别有助于澄清现代社会的理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伦理”是一个借助习惯、法律和政制搭建起来的、旨在塑造人的欲求和欲望的生活方式。对于处在自然德性和思虑德性之间的伦理空间而言,习惯、法律和制度并不是自足的,它们着眼并取决于德性。相比之下,在黑格尔那里,现代人无须具备多么高的德性,仅仅通过服从健全的法律和制度就能够驯化自己的欲望,从而赢得他人的承认和自由。不过,我们需要反思,在法律和制度的健全和完备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或许,这仍然取决于我们能否在自身的文明传统中再度唤醒某种伦理特质,去驾驭这些理性化的法律和制度,营造出一种值得欲求的共同生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财富、支配与国家:亚当·斯密论奴隶制的废除与现代自由的基础
    朱华辉
    社会杂志    2022, 42 (5): 124-151.  
    摘要1634)   HTML32)    PDF(pc) (2989KB)(310)    收藏
    尽管近年来学界对亚当·斯密所谓商业实现人类自由与文明社会的判断多有关注,但未能充分解释其笔下包括商业社会在内的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社会压迫,低估了奴隶制的韧性与西欧现代自由的偶然性。本文指出,斯密认为商业无法实现人性中暴烈激情的普遍转向,而是通过改变财富与政治权力的分配来实现人类自由的革新。在古代政治中,商业强化了既有的蓄奴经济与支配结构,但在欧洲封建时代破碎的政治版图中,商业与奢侈恰好促成了封建领主的破产,进而导致少部分地区封建制的瓦解、绝对主义的诞生与奴隶制的废除。同样重要的是,欧洲内陆广大的封建地产缓和了地主的财政危机,商业在此无力撬动财富与权力的天平,反而再次强化了社会压迫。对斯密来说,只有深入了解商业社会在政治权威变迁中的角色与作用,观察商业对政治权力分配方式的历史影响,才能充分理解法治、正义与自由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与魔搏斗的人:易卜生作品中的个体性危机
    傅春晖
    社会杂志    2022, 42 (5): 152-180.  
    摘要1692)   HTML31)    PDF(pc) (3504KB)(281)    收藏
    本文把易卜生置于北欧-日耳曼的思想谱系中进行解读,认为“个体性”是理解其剧作的关键。易卜生的剧作和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思想有着互文性的关联,他们都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仰的前提就是个体性。同时,在尼采看来,当时的欧洲已经进入“群氓的时代”,“个人”岌岌可危。在这个背景下,易卜生塑造的诸多人物都具有“世纪末”的特点,颓废、烦与空虚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个体性的膨胀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伴随着躁动不安,有时候会转变成最物质化的享乐主义,但更多时候则表现为否定和破坏,甚至是暴力和毁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方言距离与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同群效应——基于广州、深圳、东莞三市的实证分析
    章平, 许哲玮
    社会杂志    2022, 42 (5): 181-206.  
    摘要1987)   HTML110)    PDF(pc) (3133KB)(647)    收藏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由人口流动带来的区域文化碰撞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社会融合。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汉语方言大词典》、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数据,本文以广州、深圳、东莞三大人口超千万的人口净流入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方言距离为文化差异的代理变量,研究其如何影响城市流动人口的同乡团伙犯罪行为。研究表明,方言距离与流动人口同乡团伙犯罪显著正相关,同群效应是文化差异增加流动人口同乡团伙犯罪率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从方言距离视角解读城市化过程中文化隔阂对城市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丰富了文化影响移民犯罪及治理的理论探索,对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代际网络与学业成就:网络情境与个体能动的双重视角
    李黎明, 张骞
    社会杂志    2022, 42 (5): 207-240.  
    摘要1926)   HTML88)    PDF(pc) (2985KB)(539)    收藏
    本文使用2014—2015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以中国为例考察了代际网络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本文通过将代际网络效应置于个体能动与网络情境的双重视角之下,检验了个体能动与网络情境的解释进路及间接机制,分析了个体能动效应基于网络情境的条件效应,进而揭示了两种解释路径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第一,代际网络宏观及微观效应在中国均存在。父母认识其他家长和网络情境特征均能提高子女的学业成就。第二,随着宏观代际网络资源的增加,由个体能动效应带来的学业成就回报逐渐增强。影响增强的网络资源因素主要来源于网络规范与关系人阶层地位。第三,宏微观代际网络的间接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检验。宏微观代际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家庭和同伴社会资本、学业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子女的学业产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