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 2025, Vol. 45 ›› Issue (5): 57-88.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Online:2025-09-20
Published:2025-10-27
About author:ZHOU Yira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Peking University, E-mail: pkuzyr@126.com
Yiran ZHOU. How Public Opinion Reshapes Grassroots Governance in the Digital Age: A Three-Tiered Analytical Framework[J].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2025, 45(5): 57-88.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eference Manager|ProCite|BibTeX|RefWorks
"
| 职务 | 职责 |
| 校长 | 学校行政负责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
| 书记 | 学校党组织的负责人;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 安全副校长 | 对校长负责;协助校长主抓学校安全工作 |
| 教学副校长 | 教育教学安全责任人 |
| 后勤副校长 | 学校设施设备安全责任人 |
| 德育处 | 在分管副校长领导下,负责学生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
| 教务处 | 在分管副校长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 |
| 后勤处 | 负责校园、校舍、物资财务的安全 |
| 财务科 | 财务安全工作职责 |
| 安全办 | 安全工作职责 |
| 班主任 | 本班学生安全责任人,负责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 |
| 任课教师 | 课堂教学安全负责人;对本堂课教学学生的安全直接负责 |
| 值班领导 | 对值班期间学校治安情况负责 |
| 值班教师 | 负责维护值周(班)值日期间的学校治安工作 |
| 医务人员 | 负责学校师生保健卫生 |
| 曹正汉 . 2011. 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J]. 社会学研究 (1): 1- 40. | |
| 曹正汉、 周杰 . 2013. 社会风险与地方分权——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地方分级管理的原因[J]. 社会学研究 (1): 182- 205. | |
| 邓小南 . 2008a. 政绩考察与信息渠道: 以宋代为重心[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 邓小南 . 2008b. 宋代信息渠道举隅: 以宋廷对地方政绩的考察为例[J]. 历史研究 (3): 136- 140. | |
| 邓小南 . 2019. 信息渠道的通塞: 从宋代"言路"看制度文化[J]. 中国社会科学 (1): 101- 122. | |
| 冯仕政 . 2012. 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J]. 社会学研究 (4): 25- 47. | |
| 冯仕政 . 2015. 社会冲突、国家治理与"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演生[J]. 社会学研究 (5): 63- 89. | |
| 高虒源、 张桂蓉、 孙喜斌、 杨芳瑛 . 2019. 公共危机次生型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内在逻辑——基于40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公共行政评论 (4): 101- 123. | |
| 金太军、 赵军锋 . 2012. 基层政府"维稳怪圈": 现状、成因与对策[J]. 政治学研究 (4): 91- 100. | |
| 李立、 吴春来、 蔡瑜曾 . 2023. "合作应对"何以替代"上下共谋"——对春镇基层政策执行的过程追踪[J]. 社会学评论 (4): 74- 95. | |
| 李晓飞 . 2019. 行政发包制下的府际联合避责: 生成、类型与防治[J]. 中国行政管理 (10): 94- 100. | |
| 林小英 . 2022. 量化通约机制下的反应性行动: 县域学校校长的"事"和"理"[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4): 19- 51. | |
| 刘世定 . 2005. 低层政府干预下的软风险约束与"农村合作基金会"[J]. 社会学研究 (5): 26- 52. | |
| 吕方 . 2013. 治理情境分析: 风险约束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基于武陵市扶贫办"申诉"个案的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 98- 124. | |
| 李普斯基, 迈克尔. 2024. 街头官僚: 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M]. 韩志明、颜昌武,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 倪琳 . 2017. 现代中国舆论思想的兴起与演变[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 倪星、 王锐 . 2018. 权责分立与基层避责: 一种理论解释[J]. 中国社会科学 (5): 116- 135. | |
| 欧阳静 . 2009. 运作于压力型科层制与乡土社会之间的乡镇政权——以桔镇为研究对象[J]. 社会 (5): 39- 63. | |
| 欧阳静 . 2022. 简约治理: 超越科层化的乡村治理现代化[J]. 中国社会科学 (3): 145- 163. | |
| 潘桐 . 2023. 流动的责任边界: 基层政府的业务与政治[J]. 社会 (3): 135- 161. | |
| 彭兰 . 2016. "新媒体"概念界定的三条线索[J]. 新闻与传播研究 (3): 120- 125. | |
| 彭兰 . 2018. 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 传统媒体转型的三大路径[J]. 新闻界 (1): 35- 41. | |
| 钱穆 . 2001.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 渠敬东、 周飞舟、 应星 . 2009.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 (6): 104- 127. | |
| 瞿同祖. 2003. 清代地方政府[M]. 范忠信, 译. 北京: 法律出版社. | |
| 荣敬本、崔之元、王拴正、高新军、何增科、杨雪冬等. 1998. 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 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 |
| 孙立平、郭于华. 2000. "软硬兼施": 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定购粮收购的个案研究[G]//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 厦门: 鹭江出版社. | |
| 田先红 . 2012. 基层信访治理中的"包保责任制": 实践逻辑与现实困境——以鄂中桥镇为例[J]. 社会 (4): 164- 193. | |
| 王国华、 武晗 . 2019. 从压力回应到构建共识: 焦点事件的政策议程触发机制研究——基于54个焦点事件的定性比较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 (4): 36- 47. | |
| 王汉生、 刘世定、 孙立平 . 1997. 作为制度运作和制度变迁方式的变通[J].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冬季号) 45- 68. | |
| 王汉生、 王一鸽 . 2009. 目标管理责任制: 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J]. 社会学研究 (2): 61- 92. | |
| 文宏 . 2019.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舆情导向与政府回应的逻辑互动——基于"雪乡"事件大数据的情感分析[J]. 政治学研究 (1): 77- 90. | |
| 向静林 . 2016. 市场纠纷与政府介入——一个风险转化的解释框架[J]. 社会学研究 (4): 27- 51. | |
| 向静林、 邱泽奇、 张翔 . 2019. 风险分担规则何以不确定——地方金融治理的社会学分析[J]. 社会学研究 (3): 48- 74. | |
| 向静林、 艾云 . 2023. 数字社会发展与中国政府治理新模式[J]. 中国社会科学 (11): 4- 23. | |
| 项飙 . 2010. 普通人的"国家"理论[J]. 开放时代 (10): 117- 132. | |
| 肖唐镖 . 2015. 当代中国的"维稳政治": 沿革与特点——以抗争政治中的政府回应为视角[J]. 学海 (1): 138- 152. | |
| 邢鹏飞、 李鑫鑫 . 2020. 重大疫情防控中网络舆情形成机制及引导策略研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舆情文本的质性分析[J]. 情报杂志 (7): 67- 74. | |
| 许玉镇 . 2020. 避责与剩余控制权: 决策避责类型及治理研究[J]. 政治学研究 (4): 27- 37. | |
| 薛泽林 . 2019. 个体泄愤型公共危机的政策生成机理与防控思路转变——多重制度逻辑下的政策目标置换[J]. 中国行政管理 (6): 135- 141. | |
| 杨华 . 2014. "政府兜底": 当前农村社会冲突管理中的现象与逻辑[J]. 公共管理学报 (2): 115- 128. | |
| 应星 . 2001. 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 应星、晋军. 2000. 集体上访中的"问题化"过程——西南一个水电站的移民的故事[G]//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 厦门: 鹭江出版社. | |
| 曾祥敏、 戴锦镕 . 2020.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反转、舆论生成机制和治理路径探究——基于2014—2020年典型反转新闻事件的定性比较分析(QCA)研究[J]. 社会科学 (7): 168- 184. | |
| 张勤 . 2014. 网络舆情的生态治理与政府信任重塑[J]. 中国行政管理 (4): 40- 44. | |
| 张维迎 . 2012.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 格致出版社. | |
| 张维迎、 邓峰 . 2003. 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J]. 中国社会科学 (3): 99- 112. | |
| 赵晓力 . 2019. 代表制研究[M]. 北京: 当代世界出版社. | |
| 郑石明、 兰雨潇、 黎枫 . 2021. 网络公共舆论与政府回应的互动逻辑——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领导留言板"的数据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 (3): 24- 37. | |
| 周黎安 . 2014. 行政发包制[J]. 社会 (6): 1- 38. | |
| 周雪光 . 2003. 组织社会学十讲[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 周雪光 . 2008. 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J]. 社会学研究 (6): 1- 21. | |
| 周雪光 . 2017.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一个组织学研究[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 周逸然 . 2025. 基层职责过载: 一个双层风险转化的分析框架[J]. 社会学研究 (4): 115- 136. | |
|
Cai, Yongshun . 2008. "Power Structure and Regime Resilience: Contentious Politic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8 (3): 411- 432.
doi: 10.1017/S0007123408000215 |
|
| Chen, Jing. 2016. Useful Complaints: How Petitions Assist Decentralized Authoritarianism in China.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 |
|
Fama, Eugene . 1980. "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8 (2): 288- 307.
doi: 10.1086/260866 |
|
|
Han, Rongbin and Jia Linan . 2018. "Governing by the Internet: Local Governance in the Digital Age." Journal of Chinese Governance 3 (1): 67- 85.
doi: 10.1080/23812346.2018.1429175 |
|
|
Holmström, Bengt . 1979. "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0 (1): 74- 91.
doi: 10.2307/3003320 |
|
|
Jensen, Michael and Meckling Wiliam . 197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 3 (4): 305- 360.
doi: 10.1016/0304-405X(76)90026-X |
|
|
Li, Lianjiang , Liu Mingxing and O'Brien Kevin . 2012. "Petitioning Beijing: The High Tide of 2003-2006." The China Quarterly 210: 313- 334.
doi: 10.1017/S0305741012000227 |
|
| O'Brien, Kevin and Li Lianjiang . 2006.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
Wang, Yuhua and Minzner Carl . 2015. "The Rise of the Chinese Security State." The China Quarterly 222: 339- 359.
doi: 10.1017/S0305741015000430 |
| [1] | HUANG Jianbo, MEI Ruyang. Public Opinion Domination and Triple Social Vision: Durkheim's Reconstruction of Rousseau's Social Theory [J].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2023, 43(4): 97-128. |
| [2] | MENG Qi. The Influence of Governance Structure on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Early Moder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2022, 42(1): 1-30. |
| [3] | XU Zhiguo. The Republican System Ideal and the Limitation of Public Opinions: Hume's State Theory [J].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2019, 39(5): 80-105. |
| [4] | CAO Zhenghan. Political Risks and Decentralization: The Comparison of Three Models on Chinese Governance [J].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2014, 34(6): 52-70. |
| [5] | HUANG Ronggui,GUI Yong. Why Does Homeowners’ CrossNeighborhood Organizational Coalition in Shanghai Differ from That in Guangzhou? A CityLeve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d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Threats) [J].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2013, 33(5): 88-117. |
| Viewed | ||||||
|
Full text |
|
|||||
|
Abstract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