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兰尼, 卡尔. 2007. 大转型: 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 冯钢、刘阳, 译.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
|
伯特, 罗纳德. 2008. 结构洞: 竞争的社会结构[M]. 任敏、李璐、林虹, 译. 上海: 格致出版社.
|
|
陈纯菁 . 2020. 生老病死的生意: 文化与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形成[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陈航英 . 2021. 土客结合: 资本下乡的用工机制研究[J]. 社会 41 (4): 69- 95.
|
|
段新星 . 2016. 交易秩序建构中的激励与控制——评《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交易秩序的结构研究》[J]. 社会学评论 (4): 77- 88.
|
|
费孝通 . 2008. 乡土中国[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付伟 . 2018. 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乡村产业及其社会基础——以浙江省L市偏远乡村来料加工为例[J]. 中国社会科学 (6): 71- 90.
|
|
付伟 . 2020. 农业转型的社会基础: 一项对茶叶经营细节的社会学研究[J]. 社会 40 (4): 26- 51.
|
|
付伟 . 2021. 城乡融合进程中的乡村产业[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郭惠玲 . 2014.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电商价格战分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 94- 102.
|
|
郭占锋、 蒋晓雨 . 2023. 道义经济: 村庄共同富裕的实践表达——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90- 104.
|
|
蒋佳倩、 李艳 . 2014. 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J]. 旅游研究 (4): 16- 22.
|
|
兰德斯博格, 斯蒂文. 2013. 微观经济学: 价格理论观点(第八版)[M]. 曹小勇、陈骐,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李国武 . 2010. 关系嵌入与加工户的合作行为——基于清河县羊绒分梳业的研究[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 143- 150.
|
|
梁漱溟 . 2011. 中国文化要义[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刘少杰 . 2010. 陌生关系熟悉化的市场意义——关于培育市场交易秩序的本土化探索[J]. 天津社会科学 (4): 43- 47.
|
|
刘少杰 . 2014. 中国市场交易秩序的社会基础——兼评中国社会是陌生社会还是熟悉社会[J]. 社会学评论 (2): 28- 34.
|
|
刘玉照 . 2009. 家庭经营的成本核算与经营决策: 以白洋淀塑料加工户为例[J]. 社会 29 (2): 53- 78.
|
|
卢成仁 . 2015. 流动中村落共同体何以维系——一个中缅边境村落的流动与互惠行为研究[J]. 社会学研究 (1): 166- 189.
|
|
卢晖临 . 2019. 村庄的未来——来自田野的观察和思考[J]. 学海 (1): 57- 64.
|
|
卢祥波、 邓燕华 . 2021. 乡村振兴背景下集体与个体的互惠共生关系探讨——基于四川省宝村的个案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30- 42.
|
|
马荟、 庞欣、 奚云霄、 周立 . 2020. 熟人社会、村庄动员与内源式发展——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J]. 中国农村观察 (3): 28- 41.
|
|
马良灿 . 2015. 市场交易秩序何以可能?——兼与焦玉良商榷[J]. 社会学评论 (5): 88- 96.
|
|
邱泽奇、 黄诗曼 . 2021. 熟人社会、外部市场和乡村电商创业的模仿与创新[J]. 社会学研究 (4): 133- 158.
|
|
萨缪尔森, 保罗、威廉·诺德豪斯. 2012. 经济学(第19版)[M]. 萧琛,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
邵占鹏、 甄志宏 . 2022. 全视监控下网商价格竞争的形塑机制[J]. 社会学研究 (3): 45- 67.
|
|
斯科特, 詹姆斯·C. 2013.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 程立显、刘建, 等译. 江苏: 译林出版社.
|
|
斯密, 亚当. 1972.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 郭大力、王亚南,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
斯威德伯格, 理查德. 2014. 市场与社会[G]// 经济社会学手册. 尼尔·斯梅尔瑟、瑞查德·斯威德伯格, 主编. 罗教讲、张永宏,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
|
粟后发 . 2022. 乡土韧性与城乡回路: 精英反哺的社会文化动因及影响[J]. 社会学评论 (4): 204- 221.
|
|
谭同学 . 2010. 桥村有道: 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利与社会结构[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谭同学 . 2012. 亲缘、地缘与市场的互嵌——社会经济视角下的新化数码快印业研究[J]. 开放时代 (6): 69- 81.
|
|
田毅鹏 . 2014. 村落过疏化与乡土公共性的重建[J]. 社会科学战线 (6): 8- 17.
|
|
汪和建 . 1999. 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交易秩序的结构研究[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
|
汪和建 . 2011. 亲缘认同与网络间竞争——地方性产业区何以陷入过度竞争的困境?[J]. 社会科学 (1): 72- 80.
|
|
王皓、 周黎安 . 2007. 中国轿车行业的合谋与价格战[J]. 金融研究 (2): 156- 165.
|
|
王璐、 李好、 杜虹景 . 2017. 乡村旅游民宿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 (3): 141- 142.
|
|
王茂福 . 2011. 新经济社会学的价格理论论析[J]. 社会学研究 (5): 225- 242.
|
|
王晓路 . 2007. 对哈里森·怀特市场模型的讨论: 解析、探源与改进[J]. 社会学研究 (1): 175- 219.
|
|
吴重庆 . 2014a. "界外": 中国乡村"空心化"的反向运动[J]. 开放时代 (1): 145- 154.
|
|
吴重庆 . 2014b. 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徐宗阳 . 2016. 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基于华北地区一个公司型农场的经验研究[J]. 社会学研究 (5): 63- 87.
|
|
徐宗阳 . 2022. 内外有别: 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阎云翔. 2006. 私人生活的变革: 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 龚小夏, 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
|
|
颜燕华 . 2022. 农产品市场链及其社会关系基础——以清末民国时期茶叶外贸的中间商为例[J]. 社会学评论 (5): 238- 256.
|
|
杨懋春. 2001. 一个中国村庄: 山东台头[M]. 张雄、沈炜、秦美珠, 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杨善华、 孙飞宇 . 2015. "社会底蕴": 田野经验与思考[J]. 社会 35 (1): 74- 91.
|
|
泽利泽, 薇薇安娜. 2019. 道德与市场: 美国人寿保险的发展[M]. 姚泽麟, 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泽利泽, 薇薇安娜. 2018.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价值[M]. 王水雄等, 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张广海、 孟禺 . 2017. 国内外民宿旅游研究进展[J]. 资源开发与市场 (4): 503- 507.
|
|
张军 . 2015. 市场秩序生成中的交易模式分化与整合[J]. 学习与探索 (12): 31- 36.
|
|
折晓叶、 陈婴婴 . 2005. 产权怎样界定——一份集体产权私化的社会文本[J]. 社会学研究 (4): 1- 43.
|
|
郑莉 . 2014. 东南亚华人的同乡同业传统——以马来西亚芙蓉坡兴化人为例[J]. 开放时代 (1): 210- 223.
|
|
郅玉玲、 严佳琴 . 202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民宿发展研究综述[J]. 农业经济 (8): 45- 47.
|
|
周飞舟 . 2018. 行动伦理与"关系社会"——社会学中国化的路径[J]. 社会学研究 (1): 41- 62.
|
|
周飞舟、 何奇峰 . 2021. 行动伦理: 论农业生产组织的社会基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 88- 97.
|
|
朱晓阳 . 2003. 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 1931-1997[M]. 天津古籍出版社.
|
|
Baker, Wayne E . 1990. "Market Networks and Corporat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6 (3): 589- 625.
|
|
Bandelj, Nina . 2012. "Relational Work and Economic Sociology." Politics & Society 40 (2): 175- 201.
|
|
DiMaggio, Paul J and Powell Walter W . 1983. "The l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l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2 (2): 147- 160.
|
|
Ellickson, Robert C . 1986. "Of Coase and Cattle: Dispute Resolution among Neighbors in Shasta County." Stanford Law Review 38 (3): 623- 687.
|
|
Fudenberg, Drew and Maskin Eric S . 1986. "The Folk Theorem in Repeated Games with Discounting or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Econometrica 54: 533- 554.
|
|
Granovetter, Mark .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3): 481- 510.
|
|
Greif, Avner . 1994. "Cultural Belief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Society: A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Collectivist and Individualist Socie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2 (5): 912- 950.
|
|
Ingram, Paul and Roberts Peter W . 2000. "Friendships among Competitors in the Sydney Hotel Indust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 (2): 387- 423.
|
|
MacCormack, Geoffrey . 1976. "Reciprocity." Man 11 (1): 89- 103.
|
|
Ouchi, William G . 1980. "Markets, Bureaucracies, and Cla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5 (1): 129- 141.
|
|
Spiliman, Lyn . 1999. "Enriching Exchan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Markets."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Sociology 58 (4): 1047- 1071.
|
|
Uzzi, Brian . 1999. "Embeddedness in the Making of Financial Capital: How Social Relations and Networks Benefit Firms Seeking Financing."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4 (4): 481- 505.
|
|
Uzzi, Brian and Ryon Lancaster . 2004. "Embeddedness and Price Formation in the Corporate Law Marke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9 (3): 319- 344.
|
|
Velthuis, Olav . 2003. "Symbolic Meanings of Prices: Constructing the Value of Contemporary Art in Amsterdam and New York Galleries." Theory and Society 32 (2): 181- 215.
|
|
White, Harrison C . 1981. "Where Do Markets Come Fro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7 (3): 517- 547.
|
|
Wilkins, Alan L and Ouchi William G . 1983. "Efficient Culture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8 (3): 468- 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