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对在成都市同性恋社区中桑拿、酒吧和健身房等“同志”商业性场所的民族志研究,本文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的视角,探讨了在目前中国都市消费革命的推动下,作为新的“差异空间”的“同志”空间的生产和发展。笔者认为,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兴起,使传统上属于私人领域的同性恋问题被置于属于公共范畴的市场经济之中,并赢得了新的社会合法性。虽然仍然面临诸多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压制,但“同志”人群公共空间的拓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革命所带来的“解放”和“自由”。这些商业性场所是“同志”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社区的活动,同志人群在性、语言、兴趣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彼此认同,构成了后来“同志运动”得以发展的文化基础。
魏伟. 消费主义和“同志”空间:都市生活的另类欲望地图[J]. 社会杂志, 2009, 29(4): 79-106.
WEI Wei. Consumerism and Tongzhi Space: The Routing of Alternative Desires in Urban Life[J].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9, 29(4): 79-106.
戴慧思.主编. 2006. 中国都市消费革命 责任编辑:劳勤 |
[1] | 盛智明, 周晴. 权力空间与治理绩效——基于“上海都市社区调查”的分析[J]. 社会杂志, 2021, 41(5): 1-30. |
[2] | 曾东林, 吴晓刚, 陈伟. 移民的空间聚集与群体社会距离:来自上海的证据[J]. 社会杂志, 2021, 41(5): 56-79. |
[3] | 刘子曦, 黄燕华. 性别是一种生产力:酒吧中的性别景观构建及维系[J]. 社会杂志, 2021, 41(5): 153-179. |
[4] | 方长春, 刘欣. 地理空间与住房不平等:基于CFPS2016的经验分析[J]. 社会杂志, 2020, 40(4): 163-190. |
[5] | 李阿琳. 没有公众的公共空间:北京大栅栏院落调整中的国家与个人[J]. 社会杂志, 2020, 40(1): 25-44. |
[6] | 边燕杰, 缪晓雷. 论社会网络虚实转换的双重动力[J]. 社会杂志, 2019, 39(6): 1-22. |
[7] | 张帆. 非人间、曼陀罗与我圣朝:18世纪五台山的多重空间想象和身份表达[J]. 社会杂志, 2019, 39(6): 149-186. |
[8] | 周雪光, 艾云, 葛建华, 顾慧君, 李兰, 卢清莲, 赵伟, 朱灵. 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空间流动:层级分流模式与经验证据[J]. 社会杂志, 2018, 38(3): 1-45. |
[9] | 刘伟. 在华外籍就业人员的社会适应[J]. 社会杂志, 2010, 30(1): 152-177. |
[10] | 刘伟. 在华外籍就业人员的社会适应[J]. 社会杂志, 2010, 30(1): 152-. |
[11] | 时培建. 空间点格局分析和社会研究[J]. 社会杂志, 2009, 29(5): 187-205. |
[12] | 胡淼森. 空间的嬗变、私化与终结:以Z.鲍曼的后现代空间思想为中心[J]. 社会杂志, 2009, 29(3): 74-100. |
[13] | 林晓珊. 国外汽车消费社会学研究述评[J]. 社会杂志, 2008, 28(6): 194-214 . |
[14] | 杨善华;宋倩. 税费改革后中西部地区乡镇政权自主空间的营造:以河北Y县为例[J]. 社会杂志, 2008, 28(4): 87-106 . |
[15] | 王建民. 社会转型中的象征二元结构:以农民工群体为中心的微观权力分析 [J]. 社会杂志, 2008, 28(2): 77-77 . |
阅读次数 | ||||||||||||||||||||||||||||||||||||||||||||||||||
全文 386
|
|
|||||||||||||||||||||||||||||||||||||||||||||||||
摘要 99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