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6-11-20
       下一期
    论文
    社会学的本土化:问题与出路
    王宁
    2006, 26(6):  1-1 . 
    摘要 ( 2914 )   PDF (1349KB) ( 7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全球体系的视野中,社会学的本土化作为一种学术运动,乃是社会学话语的“依附国”力图摆脱对“发达国”的学术依附地位的一种集体诉求。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社会学的本土化运动,乃是一种学术民族主义运动。在这种运动中,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外部效度问题成为“依附国”的学术群体所攻击的靶子。通过寻找和创立更具有效度的、更能解释本国实际的理论,学术“依附国”获得了独立于学术“发达国”的话语权利。这种类型的“本土化”,是合乎情理的。
      从学术“依附国”内部的视野来看,社会学本土化运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本土学者与海派学者之间所进行的学术资本和话语权利竞争的一种体现。
    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特殊性和“通则”:关于社会学研究的中国化
    刘平
    2006, 26(6):  7-7 . 
    摘要 ( 2950 )   PDF (176KB) ( 8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6 年8 月在沈阳召开的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暨系主任联度会议上,笔者参加了关于社会学教学与社会学研究中国化问题的专题研讨,深受启发。会后把当时自己的发言作一整理,尽管很不成熟,但还是想在这里与大家进一步交流,以期得到指正。笔者以为,社会学研究的中国化,在总体上涉及到社会学与当下中国社会的关系,在具体分析时又会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从社会学重建以来,已有多次社会学研究的中国化问题的讨论,随着社会学的普及和研究的深入,现在这种讨论已不仅仅限于一种西方的学术如何适应中国社会的问题,而是反映了这种西方的学术在中国现实需要的压迫下,如何对中国社会进程进行积极的社会学干预。
    坚持学术规范 提升研究水平
    胡荣
    2006, 26(6):  14-14 . 
    摘要 ( 2451 )   PDF (1150KB) ( 6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1980年代社会学在我国恢复重建以来,我国社会学的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现在各大学都建立了社会学系,社会学培养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也有了相当的规模.虽然社会学专业的杂志不多,但每年国内出版的社会学著作和发表的文章的数量已相当可观.在社会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社会学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社会学的整体研究水平,使中国的社会学者能够对社会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里,我想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想法.
    在回顾和反思中把握“社会学中国化”
    路英浩
    2006, 26(6):  19-19 . 
    摘要 ( 3104 )   PDF (1171KB) ( 8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关于"社会学中国化"这个问题,笔者想从与会学者提及的中国有没有"化"的话题说起."化"之为汉字,古已有之.《管子》"七法"篇有"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而表达由内外因素影响所引起变化生成之义的"化"字在《易经》、《道德经》和《庄子》等文献中也可见到.按笔者的理解,一些学者提出中国有没有"化"这一话题的本意,是想说如"本土化"等词所对应的外语词根"-ation"的"化"义,中国究竟有没有?这不失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严复译的《天演论》,原文标题中有"evolution"一词,但严复并未直接将其译作"进化"而是解作"天演",但《天演论》下卷"能实"篇中还是有"伏变化之机"、"极变化之致"、"合而言之天演也"之句;下卷"教源"等篇也多有涉及"化"的字句.尽管严复的译作对当时整个思想界的影响巨大,然而与其所译"群学"等概念一样,他对"化"的译法乃至总体上的译式,毕竟没有成为此后学界主流的译语体系.
    社会网络资源在职业配置中的作用*
    张文宏
    2006, 26(6):  27-27 . 
    摘要 ( 2884 )   PDF (1326KB) ( 6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运用大规模问卷调查资料探讨了社会网络资源在职业配置中的具体作用。我们的主要研究发现是:(1)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较贫乏、经济地位较高的人更可能频繁使用社会网络资源以实现职业流动;(2)运用社会网络资源的职业流动者比不用者的求职效率低,但前者的目标收入却高于后者;(3)运用社会网络资源的职业流向是从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流向个体、集体、外资合营、外国独资、新经济部门或无主管上级的市场化的经济实体;(4)社会网络资源的运用,对劳职配置的吻合程度没有显著的影响。

    城市居民信任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胡荣;李静雅
    2006, 26(6):  45-45 . 
    摘要 ( 2484 )   PDF (1285KB) ( 9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2004年底在厦门市抽样调查的数据,本文探讨了城市居民信任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因子分析表明,城市居民的信任由普遍信任、一般信任和特殊信任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普遍信任最低,一般信任居中,特殊信任最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普遍信任除受性别、年龄、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外,社团的参与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社团参与对一般信任和特殊信任的影响并不具有显著性。因此,在中国城市社会要培育普遍信任,就应该让居民更多地参与社团。

    组织嵌入性与求职: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
    侯龙龙, 李锋亮
    2006, 26(6):  62-62 . 
    摘要 ( 2544 )   PDF (1382KB) ( 5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经济社会学自格兰诺维特的开创性研究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很多实证研究关注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找寻行为。然而,这些研究的分析单位通常放在个体之间的强关系或弱关系这样的联系上。布莱顿和卡瑞亚的研究扩展了已有的分析框架,提出了组织嵌入性的求职方式。使用这种求职方式的人通常隶属于某个组织或机构,而该组织或机构同用人单位具有某种联系。我们把组织嵌入性应用于中国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上,研究了不同的招工渠道对工作的影响,主要分析了组织嵌入性求职方式与受教育水平、高校声誉和学生表现,以及毕业生的起薪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数字鸿沟”:当代社会阶层分析的新视角*
    李升
    2006, 26(6):  81-81 . 
    摘要 ( 2868 )   PDF (1413KB) ( 5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重要性的增强,以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电子信息网络已经浸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在产业、经济和社会中生成着一种新的信息场域,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本文从社会阶层的研究视角出发,透过“现代——后现代”的二维分析模式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带来的“数字鸿沟”现象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对其究竟是实现着“阶层化”还是“去阶层化”进行探讨,并对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日本社会进行了“数字鸿沟”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信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变量,并与社会阶层之间产生着密切的关系,重塑着社会阶层化机制。

    人民调解的社会化与再组织:对上海市杨伯寿工作室的个案分析*
    熊易寒
    2006, 26(6):  95-95 . 
    摘要 ( 2423 )   PDF (1392KB) ( 7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笔者通过对杨伯寿工作室的第一手实地观察,结合其他文献资料,认为上海市近年来推行的人民调解社会化实质上是对人民调解的再组织。专业化的调解工作室成为“准科层结构”中的一环,同时被“焊接”到既有的调解网络当中,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与国家的组织网络相联结,在盘活国家治理资源的同时,提高了人民调解的效能。然而,在工作室作用日益突出的同时,居委会调解的作用却在逐渐边缘化。“社会化”与其说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权力转移,毋宁说是国家重点支持对象的改变。

    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学研究*
    杨上广, 王春兰
    2006, 26(6):  117-117 . 
    摘要 ( 2928 )   PDF (2269KB) ( 11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当前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正呈现重构与分异的演变趋势。本文以上海为例,首先,分析了上海商品住宅的空间分异格局及成因;其次,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上海居住空间分异的态势;然后,探讨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效应;最后,对当前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重构的演变态势进行一定的思考。

    嵌入社会框架的社会福利模式:理论与政策反思*
    彭华民;宋祥秀
    2006, 26(6):  138-138 . 
    摘要 ( 2616 )   PDF (1409KB) ( 6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世纪90年代,在福利国家危机重重的背景下,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的超越构想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首先解构了后传统社会,由此而提出了六个面向社会框架的超越构想;其次,吉登斯将社会福利模式的超越构想嵌入到社会框架中,界定了外部风险和人为风险,由此而提出了消极福利转化到积极福利的超越构想。借鉴嵌入社会框架的社会福利模式的超越构想,本文反思中国社会政策,提出了中国社会政策的新社会框架,即责任提倡、多元部门发展、社会政策议题对话等,提出了中国社会福利模式转化与社会政策改革的原则。

    詹姆逊的空间化思考:从超空间到认知测绘美学*
    董国礼
    2006, 26(6):  154-154 . 
    摘要 ( 2795 )   PDF (1210KB) ( 5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詹姆逊的空间化思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和曼德尔的资本主义分期,他实现了对晚期资本主义的空间批评,提出超空间这一后现代概念,以建筑、文化、绘画和电影进行空间分析,并建构认知测绘美学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拯救之途。他的理论贡献构成更大范围的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的一部分。

    实践、学科和范式:组织理论变迁综述
    敬乂嘉
    2006, 26(6):  165-165 . 
    摘要 ( 2557 )   PDF (1459KB) ( 7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组织理论是有关组织现象的松散理论集群。由于缺乏清晰定义的研究客体、主流的研究方法和强有力但是简练的假设,组织理论内部频繁地出现紧张和分裂的现象。对组织理论历史发展的回顾和评论构成了对于组织的边界和内容进行规范理论界定的实用替代。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探讨组织理论发展过程中三个重要支流的互动关系,即组织实践、多学科进入和范式演进之间的内在关系。论文的研究表明,组织实践的丰富性、多学科进入的宽口径和范式共识的缺乏,构成组织理论研究的重要特征。

    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
    纪莺莺
    2006, 26(6):  190-190 . 
    摘要 ( 3190 )   PDF (1376KB) ( 9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社会流动为视角,本文首先在既有数据研究的基础上,从传统小群社会2 和庞大的应考群体两个路径入手,检验明清时期中国科举制覆盖实际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以此为基础,剖析在具体生活世界中人们对科举制的忠诚、信任、热情以及社会压力的消解,并由此说明传统社会以士为中心、以农工商为外围的结构特征。文章还从两个方面分析社会流动的两个后果:社会结构以士绅为中心、社会价值以功名为中心,这两个中心耦合成传统社会整合的重心。最后本文认为将由国家政治向社会生活领域的视角转换,不仅能深化与完整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