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农业转型过程中的技术剥离——基于稷县植保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的研究
    梅晶哲, 戴优升
    社会杂志    2024, 44 (4): 57-86.  
    摘要274)   HTML15)    PDF(pc) (3077KB)(137)    收藏
    本文从农业生产中农民的技术应用困境角度切入,探讨农业转型过程中农民与农业技术的关系变迁。基于对河北省稷县植保技术推广的案例考察,本文指出,农业技术推广的项目运作推动了农业技术从农民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转移。通过重构农民的实践技术和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获取门槛,实现了专业知识对实践知识的替代;通过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不断挤压以互助互惠为核心的熟人服务的生存空间,实现了技术服务中经济关系对社会关系的覆盖。农业技术的知识性剥离与社会性剥离,导致技术本身和技术服务与农民的双重脱节。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小农群体的现代化,应当重视小农户的技术需求,重构以小农户为核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最终实现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层级式网络治理:一种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
    叶士华, 朱健刚
    社会杂志    2024, 44 (5): 1-29.  
    摘要73)      PDF(pc) (2951KB)(33)    收藏
    本文以全国性社会组织联合救灾网络为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社会内部视角来解释异质化社会组织之间合作的运行机制。研究发现,该网络以持有现代公益理念的基金会为中心,以省级协调机构为中间层,以具有传统志愿精神的草根组织为基础,三者之间形成有效联合的层级式网络治理结构。第一层级网络通过达成现代公益理念的共识来凝聚两个主体,第二层级网络通过省级协调机构发挥协调功能来缓解现代公益理念与地方志愿文化两个意义世界之间的张力,并因省级协调机构资源动员策略的分化而导致地方网络活力呈现差异。本文指出,中国情境下社会组织合作网络建立的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组织的有序参与和有效治理,这一结论挑战了“社会横向连接有助于西方意义上的社会生产”的假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中国教育回报的结构与变迁(2003—2021):层级差异、时间趋势和社会结构因素
    句国栋, 陈云松
    社会杂志    2024, 44 (5): 61-95.  
    摘要65)      PDF(pc) (5932KB)(48)    收藏
    本文使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03—2021年共12期的合并数据,分析中国多年来不同教育层级的经济回报变化趋势,并探讨高等教育的经济回报是否有明显下降。本研究首先测量了不同教育层级的收入回报差异并展示其变迁趋势,随后采用因素分解法,评估市场岗位环境等五个维度的社会结构因素的变化对不同教育层级经济回报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教育层级的经济回报在近20年整体维持在比较稳定的范围;社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增加了高等教育群体相对于高中学历群体的经济回报,另一方面又缩小了其他教育层级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从出生队列来看,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出生群体的高等教育经济回报未发生明显变化;市场岗位增加等结构因素的变动有助于维持高等教育回报的相对稳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涉农资金县域统合背景下的项目制转型——以西南A县为例
    张琪琛, 罗啸尘
    社会杂志    2024, 44 (5): 30-60.  
    摘要56)      PDF(pc) (3637KB)(38)    收藏
    本文以西南A县为例,探讨了涉农资金县域统合背景下的项目制转型及其影响。研究发现,伴随着中央放权,项目制从原本的“部门运作”转型为“县域运作”,并呈现出更强的项目动员能力和社会整合色彩。一方面,项目制的县域运作推动了更广泛的条块合作。不仅“条条”间为了破解配套难题需要积极开展项目统筹,“条块”间也会采取关系化的项目竞争策略。另一方面,项目制的县域运作缓和了县域内部的利益冲突。A县便采取了县委书记“定盘子”、业务部门“藏盘子”的定向发包策略,充分协调了各参与主体的诉求。总之,县域运作的项目制呈现出从总体控制到项目动员的逻辑转型,其项目整合的范围也从内部条块拓展至基层社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智能时代的职业风险对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
    张顺, 吕风光
    社会杂志    2024, 44 (5): 208-240.  
    摘要47)      PDF(pc) (2890KB)(37)    收藏
    本文从风险视角切入,揭示了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下职业风险影响主观阶层认同的作用机制,厘清了阶层认同风险逻辑与资源逻辑的区别与联系,超越了以往基于资源逻辑的“阶层认同形成理论”。研究发现,智能时代的职业风险具有显著的阶层认同下移效应,失业风险和收入风险是职业风险影响阶层认同的双重传导机制。资源逻辑对职业风险的阶层认同下移效应具有调节效应,拥有更多资产的劳动者,职业风险对阶层认同的降低作用相对较弱;相对而言,中等收入群体面临的职业风险更高,从而使其阶层认同下移程度更大。本文从风险视角解释了主观阶层认同的下偏现象,同时较好地回应了中等收入群体“低位认同”的“时代之力”,对理解数字经济下社会分层的变化趋势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参与式技术实践的悖论:基于一个乡村轻钢住宅建造项目的社会学分析
    李耕
    社会杂志    2024, 44 (5): 184-207.  
    摘要39)      PDF(pc) (2690KB)(19)    收藏
    以往研究在解释参与式项目或技术下乡失败的原因时,大多从权力关系、文化范式等角度切入,较少关注常见的项目载体——技术。本文以一个轻钢住宅建造项目为例,指出轻钢建造技术的物质性及其社会构造过程约束了技术推广和村民参与的社会效果。研究发现,一方面,轻钢技术通过简化操作、降低门槛为普通村民参与建造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轻钢技术内在的工业化、专业化、标准化的逻辑削弱了技术的弹性,难以契合乡土营造的地方性和灵活性,反而加剧了村民对技术供给方的依附。此外,嵌入社会权力关系的技术体系、技术的物质特征与地方文化认同的张力、技术理性与乡土建造理性的冲突等,也消解了村民对参与式建造的获得感和认同度。技术的合理性逻辑使得蕴含社会理想的开放式技术方案难以落地生根,从而塑造了以下悖论:表面上,村民通过深度参与习得新技能,但在集体意识和社区赋权上难以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从而呈现出“单向度参与”的局面。以技术为轴心的视角有助于我们反思提倡“赋权”与“参与”的技术路线的想象与真实,重新审视“参与式”的内涵和条件,更全面地考虑技术在社会项目中的复杂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诱导、浸没与腐败的生命周期:社会互动如何影响贪腐行为中的时间性因素
    李辉, 涂文燕
    社会杂志    2024, 44 (5): 125-159.  
    摘要35)      PDF(pc) (3389KB)(14)    收藏
    本文致力于考察社会互动对腐败生命周期中时间性因素的影响方式。基于起诉书数据集的大样本统计分析,本文主要有以下三点研究发现:首先,围绕公权力的持续性社会互动,会在行贿主体与受贿主体双方的双向诱导效应下,加快权力持有者的沉沦速度,即缩短贪腐官员从任职到第一次犯罪的时间间隔;其次,通过将腐败交易浸没在日常化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社会互动显著延长了贪腐行为的持存期,即延长了从第一次犯罪到被抓捕的时间间隔;第三,社会互动会导致贪腐行为产生功能自主性,加快贪腐行为再生产的节奏,即缩短多次重复犯罪的时间间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传统文明的现代转型:梅因论印度法律与社会
    李宏基
    社会杂志    2024, 44 (5): 160-183.  
    摘要28)      PDF(pc) (2453KB)(16)    收藏
    印度是梅因社会演化理论的焦点,也是西方古典社会思想家着重关注的东方文明。本文尝试呈现梅因理解印度的三个阶段,以期解答其社会演化理论如何回应文明差异性与转型适应性的问题。在早期研究中,梅因指出传统文明的转型方向是“从身份到契约”,而停滞的印度未能实现变革。在印度任职期间,梅因观察到移植英国法的政策导致印度习惯法迅速瓦解,因而提出了缓和冲突的法典编纂策略。返回英国后,梅因意识到英印统治对推动现代转型和破坏传统秩序的双重影响,继而认识到东西文明传统存在差异,并以“冲突的钟表”的隐喻揭示出文明转型的适应性问题。梅因的印度观察深化了“从身份到契约”的演化思想,也为探讨中西文明演化与转型提供了独特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从修身科到公民科:清末民初的小学道德教育转型
    姜汉
    社会杂志    2024, 44 (5): 96-124.  
    摘要27)      PDF(pc) (3446KB)(17)    收藏
    本文聚焦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德育课程改革,力图结合知识阶层自身社会处境的变化来理解道德观念的演变。清末,德育被制度化为修身科,教育人士批判以经学教育为核心的传统德育,希望将西方教学理念应用到修身教学中。其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教育人士开始质疑修身科的合理性,认为应通过研究并参与“社会”来养成道德,由此导向了废止修身科并设置公民科的改革。对经典教育的批判标志着知识阶层开始摆脱传统社会身份,围绕“社会”的讨论则代表着他们在新的社会处境中诠释德育的尝试。本文认为,分析德育课程的转型有助于理解清末民初道德革命的社会学意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