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代际继替的视角审视国民革命时期上海的左翼青年运动,并通过对中国青年运动的溯源,展示了左翼青年与东南立宪派绅士精英提出不同建国方案的理由。受国家有机体思想的影响,青年要求从内在精神维度建立个体与国体的同一性,按照国体理念自我塑造并结成新型团体,缔造一体化的现代民族国家。理念的超脱现实性与无政府主义伦理的影响,使得青年群体倾向于改造介于个体与国家之间的传统社会组织及其人伦关系,否定东南绅士精英依托“绅治式民主”的现代化革新的正当性,这使得东南绅士的改革表现出一种“工程—技术”取向,左翼青年则表现出社会正义和民族主义的道德风格。国民革命时期的上海左翼青年通过各级党团、革命学校、革命报刊、学生联合会等塑造新的舆论系统,在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上对青年进行重新塑造,促使青年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理解自我与社会,建立唯物主义的“宇宙—社会观”和集体主义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