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8-05-20
    论文
    笔谈:新一轮改革与社会建设
    2008, 28(3):  1-1 . 
    摘要 ( 19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编者按: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过去三十年我国社会变迁的经验和教训,展望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蓝图和方向,是身处当今这个时代中的中国社会学义不容辞的学术使命和社会责任。有鉴于此,《社会》杂志会同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约请一批中年学者,组织了这一期“新一轮改革与社会建设”笔谈。笔谈的作者们在社会学学科视野下,分别从各自所擅长的中国社会变迁的总体特征、利益关系、转型社会学、社会分层、单位制、产权保护、意识形态、社会政策、民生改善、社会网络资本等角度出发,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变迁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就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方向和对策开展了深入探讨。
    如何解读三十年的中国改革,如何发现和研究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中国经验”,无疑是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也是形成具有解释力的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历史机遇。我们需要研究,在三十年的中国改革中,哪些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哪些领域的变化相对缓慢,哪些领域或许还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却可能正是中国现代化的动力源。人们也许可以从2000年以来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发现,中国的社会结构如同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一样,不是单一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结构形态所能概括的。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几乎跨越了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全部过程,并且是在同一时空条件下,多种社会发展阶段并存。中国社会结构也就表现得更为复杂,它也许是传统家国结构、再分配经济权力结构以及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结构的多种面向的集合。
    我们期望这组研究成果能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学更加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实践,发现真问题,寻求新视角,创造新理论,进一步推动自身的本土化进程。
    现代性与中国经验
    李培林
    2008, 28(3):  2-6 . 
    摘要 ( 1887 )   PDF (422KB) ( 5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益关系形成与社会结构变迁
    孙立平
    2008, 28(3):  7-14 . 
    摘要 ( 2009 )   PDF (383KB) ( 6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又一个三十年? 转型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建设
    沈原
    2008, 28(3):  15-23 . 
    摘要 ( 1961 )   PDF (515KB) ( 6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分层结构的变革:从“决定性”到“交易性”
    李路路
    2008, 28(3):  24-30 . 
    摘要 ( 2222 )   PDF (360KB) ( 7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
    李汉林
    2008, 28(3):  31-40 . 
    摘要 ( 1972 )   PDF (491KB) ( 7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产权保护与社会认可:对产权结构进一步完善的探讨
    刘世定
    2008, 28(3):  41-45 . 
    摘要 ( 1948 )   PDF (407KB) ( 4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益关系分化中的意识形态变迁
    刘少杰
    2008, 28(3):  46-53 . 
    摘要 ( 1946 )   PDF (387KB) ( 5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分析国家政策影响社会分层结构的具体机制
    李强
    2008, 28(3):  54-64 . 
    摘要 ( 2081 )   PDF (450KB) ( 6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改善民生与“以人为本”的境界变化
    李友梅
    2008, 28(3):  65-72 . 
    摘要 ( 2015 )   PDF (429KB) ( 6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网络资本的变迁
    张文宏
    2008, 28(3):  73-80 . 
    摘要 ( 1951 )   PDF (409KB) ( 8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奥迪斯·邓肯的学术成就:社会科学中用于定量推理的人口学方法
    谢宇
    2008, 28(3):  81-105 . 
    摘要 ( 2763 )   PDF (1142KB) ( 8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奥迪斯·戴德里·邓肯,于2004年11月去世。他对当今社会学和人口学的量化推理实践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在科学史的背景下追溯邓肯作为一位量化社会学家所产生的影响。将O. D.邓肯的社会科学哲学置于“总体逻辑思维”的传统中进行分析,这一传统起源于查尔斯·达尔文,其后由弗朗西斯·加尔顿引入社会科学。作为分析的一部分,我将对统计分析的两种方法加以区分(起源于两种主要的有关科学的哲学视角):高斯或类型逻辑思维和加尔顿或总体逻辑思维,并进一步对邓肯在社会科学中的量化推理视角进行细致讨论,特别是他对于社会测量、路径分析、结构模型、计量经济学和Rasch模型的看法。本文的一个重要主题就在于O. D.邓肯很快意识到社会科学中量化方法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局限性,他尤其被内生的总体异质性所困扰。正是这种异质性使得在社会科学中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具有定律性质的推论变得徒劳。因此,O. D.邓肯十分鄙视那些试图效仿物理科学来探寻假想的社会普适法则的做法,因为他坚信这种法则并不存在且毫无意义。对于O. D.邓肯来说,统计工具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总体差异的系统性模式进行归纳总结。本文将大量引用O. D.邓肯过去未经发表的私人通信。

    实证、诠释与话语:以现代化研究为例
    谢立中
    2008, 28(3):  106-140 . 
    摘要 ( 2477 )   PDF (831KB) ( 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证主义的“现代化”分析模式将“现代化”过程视为一种纯粹给定的、独立于社会成员个人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性现实”,诠释学(或现象学)的“现代化”分析模式则将“现代化”过程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个人的主观意识建构出来的“主观性现实”;与它们都不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则将“现代化”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在特定话语系统的约束和引导之下、借助于一些特定的话语策略而建构出来的“话语性现实”。与此相应,实证主义“现代化”分析模式的支持者们在对“现代化”过程进行研究时总是致力于探究支配着“现代化”过程形成和变化的“客观规律”,诠释学(或现象学)分析模式的支持者们则总是致力于考察导致“现代化”过程的那些个体行动及其行动者在从事这些行动时赋予其行动之上的那些主观意识,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们则主张致力于探讨人们将我们现在称为“现代化”的那种社会变迁过程建构为“现代化”过程的那些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话语系统(话语构成规则)。
    象征差异与权力:试论布迪厄的象征支配理论
    朱伟珏
    2008, 28(3):  141-155 . 
    摘要 ( 3342 )   PDF (739KB) ( 7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布迪厄的文化支配理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布迪厄指出,象征差异以间接的方式从属于它们所表达与改变的经济差异。而且在象征体系内,上层阶级的生活方式总是占据支配性地位,并作为一种合法品味被广泛用来对下层阶级实施“象征暴力”。象征差异体现了一种等级关系和权力关系。布迪厄的文化(象征)支配理论不仅对我们理解文化在社会结构(各种支配关系和不平等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为我们剖析以各种不同形式影响和制约人类知觉、判断及行为的无形的权力作用,即“文化支配(象征支配)”的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动员式改革:中国农村改革理论与经验的再探讨
    邓万春
    2008, 28(3):  156-179 . 
    摘要 ( 2648 )   PDF (825KB) ( 4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制度经济学并不足以解释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浓厚的动员色彩,是一次动员式改革。这次动员式改革既不同于以群众运动为代表的组织化动员,也不同于市场转型背景下的准组织化动员。该动员式改革采取了物质刺激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形式,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改革过程中动员与制度建设相互作用;国家不能完全控制动员的影响。中国农村市场化的启动是作为动员式改革的非意图性后果出现的。

    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
    熊易寒
    2008, 28(3):  180-204 . 
    摘要 ( 2859 )   PDF (826KB) ( 9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选民普遍冷漠的情况下,居委会换届选举依然实现了非常高的投票率?通过对上海市2006年社区选举的考察,我们发现高投票率与一人多票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家庭而非个人是最基本的投票单位,通常一个家庭只有一名成员亲自投票;另一方面,无限制的委托投票赋予了社区积极分子事实上的“复票权”。这种局面实际上是政府、党总支/居委会、积极分子和选民共谋的结果。与村民自治相比,城市社区选举之所以缺乏活力,关键在于村委会选举以分配性利益为基础,需要选出“当家人”;而居委会选举以维持性利益为基础,只要选出“守夜人”。居民的政治冷漠实际上是由社区的利益结构所决定的,而社区选举的制度安排又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冷漠。

    “中国社会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研讨会综述
    林晓珊
    2008, 28(3):  216-222 . 
    摘要 ( 2038 )   PDF (459KB) ( 5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