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8-11-20
    “转型与发展:中国社会建设四十年”笔谈
    邴正, 蔡禾, 洪大用, 雷洪, 李培林, 李强, 王思斌, 张文宏, 周晓虹
    2018, 38(6):  1-1. 
    摘要 ( 1207 )   HTML   PDF (1141KB) ( 3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单位到社区:城市社会管理重心的转变
    蔡禾
    2018, 38(6):  11-21. 
    摘要 ( 1154 )   HTML   PDF (1283KB) ( 4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绿色社会的兴起
    洪大用
    2018, 38(6):  22-34. 
    摘要 ( 869 )   HTML   PDF (1628KB) ( 1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观念的转变
    雷洪
    2018, 38(6):  34-45. 
    摘要 ( 722 )   HTML   PDF (1292KB) ( 1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农民工流动的治理经验
    李培林
    2018, 38(6):  45-55. 
    摘要 ( 958 )   HTML   PDF (1366KB) ( 3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之变迁
    李强
    2018, 38(6):  55-64. 
    摘要 ( 1113 )   HTML   PDF (1286KB) ( 4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及其社会建设意涵
    王思斌
    2018, 38(6):  64-72. 
    摘要 ( 842 )   HTML   PDF (1273KB) ( 1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流动模式与机制的变迁
    张文宏
    2018, 38(6):  72-81. 
    摘要 ( 1106 )   HTML   PDF (1288KB) ( 4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培育与大变迁时代相适应的社会心态
    周晓虹
    2018, 38(6):  81-90. 
    摘要 ( 723 )   HTML   PDF (1282KB) ( 2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专题:伦理与个人
    齐美尔论个性
    王利平, 陈嘉涛
    2018, 38(6):  91-124. 
    摘要 ( 1254 )   HTML   PDF (1522KB) ( 3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着重考察齐美尔个性观在其生命哲学中的展开。以个性观在德国思想史中的演变为线索,追溯了自文艺复兴经十八世纪启蒙时代,再到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兴起之后的一系列重要变化,集中讨论了尼采——作为生命哲学的最初阐发者——的贵族理论是如何影响齐美尔的。尼采笔下备受推崇的个体,在与世界整体相剥离之后,失去作为类存在的归宿感,这也是齐美尔探讨现代个性如何持存的起点。齐美尔在现代资本主义劳动分工、艺术创作之形式的转变以及个体生命时间的展开(尤其是死亡的意义)等不同的层次上,对以生命为立足点寻求个体自我的统一作了深入论述。文章最后回应了韦伯和卢卡奇对齐美尔的批评,笔者认为两者分别从理性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传统反思了齐美尔的生命哲学。

    个体的自我保存与社会学的现代道德人格属性:《自杀论》中的双重结构
    孙飞宇
    2018, 38(6):  125-154. 
    摘要 ( 1012 )   HTML   PDF (1409KB) ( 3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涂尔干关于自杀的定义,自杀必然意味着有意识的选择死亡。死亡只有一种对立面,即不死,二者之间没有中间项。所以,当涂尔干在《自杀论》中讨论自杀的时候,同时必然是在隐秘地讨论自杀的对立面,即自我保存。在《自杀论》的中译本中,这一隐秘线索的许多证据都被清除,导致书中“自我保存”这一线索在中文学界没有受到重视。本文尝试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来理解涂尔干的这一线索。他将不同类型的自杀视为不同道德的极端表达,在具体分析中常常采用一体两面的视角去讨论行动者在何种道德状态下才可能实现“自我保存”。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说明,涂尔干对这三种自杀类型的界定,以及通过这一界定所呼吁的道德状态,与他对社会学的界定有内在实质的关联。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涂尔干来说,社会学本身即是某种现代道德人格的表达,而这种道德人格对于现代性个体与社会学这门学科来说,都具有自我保存的效力。

    价值理想的认识与实践:马克斯·韦伯的伦理教育
    王楠
    2018, 38(6):  155-179. 
    摘要 ( 1084 )   HTML   PDF (1386KB) ( 1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我们这个似乎已实现了“价值自由”的时代,马克斯·韦伯很少被人视为一位伦理教育者。本文尝试从韦伯身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出发,以其关于学术与政治之伦理意义的论述为重点,结合其书信和传记,来揭示韦伯思想中之伦理教育的面向。面对威廉二世时代的精神危机,韦伯力主社会科学虽具有抽象的观念性,但能够向人们揭示文明与历史中的超越性价值,并通过对其客观化实践的描述,令人们看到这些价值理想如何落实于现实,并产生复杂的变化与后果;由此,学术能够令人明确自身的价值立场及其实践后果,从而培养人的自我清明和求真务实的品质,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朴实地践行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韦伯还告诫我们,要警惕主观理想潜藏的暴力性,认清实践的复杂性和悖谬性,将信念与清醒的现实责任感结合起来。

    论文
    中国近代“公益”的观念生成:概念谱系与结构过程
    武洹宇
    2018, 38(6):  180-215. 
    摘要 ( 763 )   HTML   PDF (1552KB) ( 5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与过去普遍认为中国“公益”概念舶自近代日本的观点不同,本文发现中国本土的“公益”语汇至少在清代中期已经出现,并具有经济收益、国家利益与地方公事三种用法。其中,表示“国家利益”的语义很可能随着《万国公法》的东渡而重塑了日本近代的“公益”概念,并于19世纪末伴随宣传维新思想的著述出版而传入中国,成为变革话语的建构工具。“公益”概念遂于清季十年得以普及并发生语义重构。综观其重构以后的语义格局,系列新生语义的现代特质一方面在于其所表征的“国家利益”被赋予了支持政体转型的群学理论与变革实践,另一方面亦承载了这一转型过程中国家与地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动态关系以及两者对“公”合法性资源的争夺,两个方面共同反映出中国“公益”的开端与国家制度近代转型之间的同构关系。这一同构在何种程度上可能形塑了中国公民性在特定文化脉络中的历史养成,或能为今天探讨公益慈善与公共精神提供一种关注本土内生属性的问题意识。

    家长教养方式的阶层差异及其对子女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黄超
    2018, 38(6):  216-240. 
    摘要 ( 1668 )   HTML   PDF (1514KB) ( 1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学年追踪数据,考察了当前中国青少年家长教养方式的分布、阶层差异及其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当前中国家长的教养方式以专制型和忽视型为主,权威型和宽容型教养方式的比例较低;其次,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倾向于选择权威型和宽容型教养方式,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倾向于选择专制型或忽视型教养方式;最后,教养方式对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有显著影响。总体而言,权威型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培养子女的非认知能力,忽视型教养方式最不利于培养子女的非认知能力。在涉及人际交往的非认知能力指标中,权威型和宽容型教养方式相对于其他两种教养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社会》2018年第6期整期全文
    《社会》编辑部
    2018, 38(6):  242. 
    摘要 ( 567 )   HTML   PDF (10430KB) ( 1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