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43卷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国际竞争与古代宪章:休谟论光荣革命与英格兰现代政体的形成
    张帅
    社会杂志    2023, 43 (1): 1-26.  
    摘要2036)   HTML307)    PDF(pc) (2801KB)(615)    收藏
    蒂利的资本化强制理论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但是他在处理英格兰历史经验时遇到了常备军的难题,这要求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英格兰改造古代宪章以应对国际竞争的基本逻辑。考察休谟对光荣革命的思考有助于推进蒂利的分析。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国王借助专权强化国家,被视作引入绝对主义的准备,引发了议会的猜忌和革命的爆发。光荣革命通过限制专权、革新古代宪章,既为议会和民众的自由诉求提供了制度保障,又为建立财政—军事国家奠定了原则基础。如何在国际竞争背景下革新自身传统,维护国家安全,容纳民众的自由诉求,达成一个兼具自由理想和力量的秩序,既是深入理解光荣革命和英格兰政体的关键,也是我们思考自身历史处境的起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对共同伤害的复仇”或义愤的社会化维度——斯宾诺莎《政治论》与一个自由共同体的情动基础
    宋一帆
    社会杂志    2023, 43 (1): 27-54.  
    摘要1958)   HTML302)    PDF(pc) (2918KB)(510)    收藏
    斯宾诺莎是启蒙传统中的一个“异类”,其政治社会理论不再将政治社会视作“国中之国”,而将人类情动 (affect)视作一种真实的社会力量,并且将这些个体间的力量博弈奠立为国家的根基。由此,因特定社会状态而起的抵抗性情动“义愤”就以一种极富张力的方式被引入社会起源的讨论中。与对抗性的政治行动不同,斯宾诺莎强调这种情动所呈现的时空特征。在空间维度上,因义愤而敞开的情动模仿及想象性认同可贡献于社会化过程;在时间维度上,短时效的义愤能够被有效调控与挫败,使其作为集体伤害的记忆融入建制之中,提供社会变革的历史性动力。好的共同体必须将由“恐惧”支配的团结模式转变为由“希望”引导的团结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传重之制与尊尊之义:从宗统与君统看传统中国政治权力的伦理化
    吴柳财
    社会杂志    2023, 43 (1): 55-83.  
    摘要1942)   HTML46)    PDF(pc) (2765KB)(537)    收藏
    中国传统支配类型之所以呈现出人伦化而非即事化的特点,是由传统支配的内在结构和伦理逻辑造成的。权力来源于“尊”,支配的达成本质上是一种“尊尊”。由“尊尊”之义而有宗法制度内的族权和宗法制度外的政权。权力的继替过程即是尊尊之统的确立过程,具体又分为君统与宗统两个部分。“传重”是权力继替的关键环节,目的就是确立尊尊之统的秩序。宗统继替坚持伦序不紊原则,君统继替体现伦理比附原则。宗统与君统的继替过程,充分体现了权力的伦理化特点。总体而言,由传重之制可见尊尊之义,政治根植于父子伦理,传统中国呈现出政治伦理化特点,是一个“家—政治共同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传统父系宗族中“族”的意义:以九族亲属制度的建构为例
    秦鹏飞
    社会杂志    2023, 43 (1): 84-108.  
    摘要1901)   HTML28)    PDF(pc) (2468KB)(742)    收藏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儒家九族制度的建构逻辑。九族制度是儒学经典记载的亲属制度,也是宗法制度的基础,它确立了一个以己为中心、逐渐外推的亲属圈子,并规定了一个人亲缘关系的范围。《礼记·丧服小记》说,“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本文将对这句经文的解释和梳理为核心,讨论“九族”的建构过程。这一过程以“父—子”这一基本的人伦关系为基础,以“亲亲之杀”为核心原理,以“上杀” “下杀” “旁杀”为基本路径。此外,本文也对九族制度下“家”的基本形式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以人民性为中心的科学实践——20世纪50年代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法在中国
    王颖
    社会杂志    2023, 43 (1): 109-137.  
    摘要1980)   HTML408)    PDF(pc) (3006KB)(455)    收藏
    20世纪50年代苏联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法在中国的传播可以视为一场科学实践,超越了科学与政治二元对立的逻辑。分析它如何被接纳、正当化与转化,可以拓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专业医护人员将无痛分娩的政治推进转化为科学叙事和实践,将苏联知识在地解释为助产动作、会阴保护,甚至借用巴甫洛夫理论发展祖国医学,呈现着有限度的科学自主性。以人民性为中心的无痛分娩裹挟着科学、阶级、性别和国族的复杂叙事,呈现出去技术化和再技术化、“文明产妇”与“经管”产痛的张力,生活世界与政治的“距离”提示着人民性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移动互联时代的互动规则变迁——以微信聊天中的语音—文字选择为例
    郑丹丹, 董珂含
    社会杂志    2023, 43 (1): 138-172.  
    摘要2486)   HTML350)    PDF(pc) (3898KB)(922)    收藏
    本文以微信聊天中的语音—文字选择为例,试图揭示移动互联时代的时空分离特征及宏观文化背景对个体社会交往产生的影响,丰富戈夫曼互动仪式理论的相关内容。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发现,可以将互动中使用的类别化印象整饰技术视为线下差序格局的线上建构,互联网的时空分隔与重组机制则通过影响互动情境而影响互动关系:首先,语音成为高位者对低位者进行随意表达的特权,双向的规避仪式单向化为低位者的义务,强化了互动秩序;其次,微信互动的去共同情境化使情境压力降低,情境积累的必要性减弱,产生依托相对地位的简易互动规则;最后,互动情境的不确定性及互动结果的固态化导致低位者安全感不足而回避语音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家、工厂与中国现代个体的诞生——对《茧》中人物生活世界的分析
    凌鹏, 孟奇
    社会杂志    2023, 43 (1): 173-202.  
    摘要2123)   HTML56)    PDF(pc) (3465KB)(496)    收藏
    《茧》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后完成的一部英文小说,具有丰富的纪实与理论意涵。对《茧》的先行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经济与家庭结构的分析,较少探讨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情感与心态变化的意义。本文通过引入“生活世界”的概念与视角,对小说中人物的情感与心态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费孝通通过塑造宝珠的形象,展现了他理想的中国现代个体的诞生过程,即,现代个体在家(即“茧”)与工厂的意义重叠与张力中得以真正成长,随之确立的是基于现代个体而成立的新的生活世界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家既是个体的养育之所,也是个体的动力之源与安居之所。王婉秋的形象则展示缺少真实的家的个体可能呈现的纠结状态。这两个形象的对照,真正揭示了费孝通所理解的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复杂可能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遵从抑或濡染?班级同伴网络视角下的心理健康研究
    张骞
    社会杂志    2023, 43 (1): 203-240.  
    摘要2261)   HTML110)    PDF(pc) (3396KB)(782)    收藏
    本文超越了既有研究的个体网络视角,通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两期数据,考察班级同伴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条件机制。本研究有如下发现:首先,在中国行政班级制度下,班级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遵从效应)和快乐同伴比例(快乐同伴效应)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抑郁同伴比例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抑郁同伴效应);其次,学生更倾向于受到与自己心理健康观念和行为类似的同伴的影响,对于班级相对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中等、较好的学生而言,抑郁同伴效应、社会遵从效应和快乐同伴效应分别发挥显著的主导作用;最后,班级同伴网络对集体融入、亲子交流状况不同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差异化的影响,随着集体融入和亲子交流的提高,抑郁同伴效应逐渐减弱,而社会遵从效应和快乐同伴效应逐渐增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山林与社会
    渠敬东
    社会杂志    2023, 43 (2): 1-17.  
    摘要1714)   HTML270)    PDF(pc) (1854KB)(620)    收藏
    社会存于人世间,也存于人世外。任何一个文明体的存在,都需要拥有一种超越性的精神世界。中国文明始终以政统和道统的双重体系而发展,而山林文化系统则是承载道统的本体构造。这个理想的世界将一种恒久的精神力和神圣性注入人的心灵之中,成为了道统的依存之所。山林文化系统形成于魏晋隋唐时期。佛道二教对于士大夫内在精神的培植,创造性地将孔子思想中的隐逸观与老庄哲学中的自然观结合起来,中国文明由此进入了一个以诗文书画为载体而传承、守持和弘扬道统的时代。山林文化系统始终与人世间、王朝政治以及天下图景保持多重和多形态的互动。关于山林与社会的讨论,意在反思现代社会中人与世界的关联方式,给出另一种文明意义上的可能路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修身、成圣与革命:五四时期道德主义者的激进化
    陈艳楠
    社会杂志    2023, 43 (2): 18-53.  
    摘要1425)   HTML38)    PDF(pc) (4374KB)(479)    收藏
    五四运动后“救亡”与“启蒙”、“政治”与“文化”的交织与竞逐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的一条线索。既有研究多将恽代英呈现为一个具有道德主义色彩和儒家伦理底蕴的五四知识分子,然而顺着这一思路,我们却难以理解他为何从温和的道德结社转向革命。本文认为,恽代英精神世界中的心学底色,以及他对青年会社会服务经验的借鉴,使他形成了与共产主义者相通的道德认知;道德结社的困境则促使他走向政党运动,以群众运动实践自己的道德理想。恽代英的早期经历为我们呈现了过渡时代具有儒学底蕴的知识分子面对现代政治秩序时的道德困惑,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对德性的强调以及儒家中国的现代转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工业遗产与地缘政治中的“东北接收”(1945—1948年)——对国共两党组织体制的比较分析
    解鸿宇
    社会杂志    2023, 43 (2): 54-95.  
    摘要1385)   HTML25)    PDF(pc) (4762KB)(366)    收藏
    本文从国共两党对战后东北接收方案的比较入手,通过考察双方对区域工业遗产作出回应的具体策略及过程,揭示两党在接收中的不同组织困境以及各自的克服之策。复员和动员分别是国共两党在各自区域内的基本组织逻辑,而“条”“块”间的冲突与“统”“分”间的张力则是二者分别面对的结构性困难。在美苏对抗的地缘政治格局下,国民党坚守城市和铁路线,以技术官僚为主体的接收要员发挥空间受限;中共虽退居农村开展土地改革,但能接续既往的根据地建设经验,并促发军政和财经干部在组织上的创新。对东北的接收方案的差异既是两党利用组织原则应对地缘政治和区域制度遗产的体现,更折射出各自建国方略上的差别。从组织体制上来说,东北的接收恰恰是中国国家建设在20世纪中叶的转折点,其所激发出的政党在组织上的创制提供了由战时走向建政的组织上的转化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天下为“公”:民国时期县级公产管理制度与产权变迁
    陈月圆, 龙登高
    社会杂志    2023, 43 (2): 96-122.  
    摘要1299)   HTML18)    PDF(pc) (2972KB)(300)    收藏
    近代公产转型与基层公共事业、国家治理机制的演变紧密关联,并承载了“公”观念的变迁。本文从产权视角出发,以民国时期浙江县级公产管理制度为基础,考察公产转型的历史进程。民国成立后,县级公产被纳入地方自治机构统一管理,其有别于“官产”“私产”的产权性质得到法律的确认与规范。在国家政策变动与治理事务扩张的背景下,自治机构对公产的管理引发诸多问题。20世纪30年代中期,南京国民政府推动县级行政制度改革,逐步将公产纳入政府管理,“公产”的概念也随之扩展,并逐渐向政府财产偏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共生与世界主义:帕克人类生态学视阈下的美国社会
    孙畅
    社会杂志    2023, 43 (2): 123-149.  
    摘要1458)   HTML24)    PDF(pc) (2777KB)(395)    收藏
    美国是一个多族群的移民国家,族群关系研究是帕克“人类生态学”的主题。在社会形态继替的自然过程中,帕克看到旧大陆停滞在竞争、冲突的初级阶段,因而将适应、同化寄希望于发生在美国生境的高潮阶段。然而,同化的终极理想总是遥不可及,共生的混杂状态才是既定的社会事实。吊诡的是,帕克对此并不感到不可忍受,因其独特的生命历程,帕克始终对少数族裔抱持一种同情,这成就了一种“世界主义”的社会想象。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仅仅围绕自然经济组织起来的生态秩序,缺少培育共识的熟悉土壤。从五湖四海来到新大陆的移民,源自不同的种族世系,他们习惯于生活在经济上彼此依存、情感上相互隔离的共生关系之中。假如中国城市中的移民没有成为患有“流浪癖”的“陌生人”,可能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个“家”,才让他们身处异乡流动而不流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从臣民到市民:韦伯著作中的城市类型学、城市的动态演变与非正当性支配研究
    潘梓旸
    社会杂志    2023, 43 (2): 150-183.  
    摘要1452)   HTML36)    PDF(pc) (3290KB)(427)    收藏
    韦伯“正当性支配”的概念可分为“权威主义命令权”与“正当性信仰”两个要素。在现代政治秩序的视域下,二者的失调威胁到秩序的稳定,造成了“正当性危机”,而应对之道就是重新整合“正当性信仰”,同时避免过度整合带来的对“日常需求”的破坏。本文从韦伯“非正当性支配”入手,通过对中世纪西方城市的类型学比较以及对城市市民的身份特征、生活—工作风格、政治诉求、参与法律过程的分析,发现“非正当性支配”提供了一条西方文明特有的自下而上能够保全“日常需求”的路径,从而给“正当性信仰”的整合以及“正当性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教育知识与圣俗二分:从涂尔干到伯恩斯坦
    胡雪龙
    社会杂志    2023, 43 (2): 184-209.  
    摘要1417)   HTML25)    PDF(pc) (2545KB)(389)    收藏
    “知识是一种社会建构”命题是涂尔干研究人类总体知识的落脚点,也是伯恩斯坦理解教育知识的社会性质的起点。本文试图重新理解涂尔干这一重要却不断被误解的命题,从“圣俗二分假想”入手,还原涂尔干知识社会学背后的问题意识,并呈现伯恩斯坦对圣俗二分的思考。研究发现,伯恩斯坦一方面继承和推进了涂尔干对知识及其社会基础的思考,从双重社会性假设出发阐释了教育知识的分类原则,另一方面也阐明了圣俗二分所蕴含的教育解放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家庭背景与教育:婚姻中地位交换的性别与时期差异
    王杰, 李姚军
    社会杂志    2023, 43 (2): 210-233.  
    摘要2617)   HTML168)    PDF(pc) (2037KB)(985)    收藏
    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了1978~2018年家庭背景与自身教育在择偶过程中地位交换的性别与时期差异。研究发现,在跨越出身阶层与自身教育地位的异质婚中,夫妻一方会利用自身的相对教育地位优势交换另一方的相对出身阶层优势,这支持了地位交换论。1978~1991年结婚的夫妻中,女性更多通过相对教育优势交换男性的相对出身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出身阶层与教育在择偶过程中的地位交换强度不断增强,但更多体现在男性通过自身相对教育优势交换女性相对出身优势的婚配模式上,而女性的这一婚配模式呈先降后升趋势。可见,随着时代变迁,家庭背景在女性的向上婚姻流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权利与权力:福柯治理术论述中的法律问题
    肖瑛
    社会杂志    2023, 43 (3): 1-53.  
    摘要1525)   HTML500)    PDF(pc) (5359KB)(822)    收藏
    权利与权力之关系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核心议题之一,达成了法律或法律规定的国家主权与个人权利既是权力实践的合法性来源又是其目标和边界的“正统共识”。但福柯在法兰西学院的系列课程中以治理术为主题,从不同角度对知识与权力之关系做了系统分析,展现了权力与权利、治理与法律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颠覆了上述共识。他在梳理中世纪以来欧洲社会治理史的过程中,一方面论证了国家和个人的主权权利是在具体的权力机制中形成的;另一方面强调,从管治到纪律再到生命权力,治理术的构成和变迁是一个以不同方式对权利和法律进行殖民的过程,并且因知识的掩饰,这些殖民机制愈发隐蔽。在对现代欧美资本主义制度做出上述揭露后,福柯并不反对治理,只是反对过度治理,也不主张返回正统的个人权利和国家主权,而是强调建构“新的权利”。这一新权利就是“批判”,即在具体的历史脉络中揭示权力与知识的共谋,呈现理性是如何成为支配人的治理机制的。福柯的灵魂深处闪烁着积极的“怀旧”之光,公元前后斯多葛学派的“自我治理”与二战后德国的新自由主义治理术是其光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无家可归”的孤儿与作为天职的科学——韦伯科学观中的精神气质问题
    孙飞宇
    社会杂志    2023, 43 (3): 54-83.  
    摘要1130)   HTML54)    PDF(pc) (3033KB)(446)    收藏
    本文从施特劳斯的著名断语出发,在广义现象学社会学的传统中,通过分析韦伯的文本,发现韦伯在对于清教徒所做的具有“沉郁”色彩的关于理性化的历史分析中,就已经将清教徒描述成为一种不同于施特劳斯判断的“无家可归的孤儿”形象。这一形象具有“精神分裂症”之意义的形式结构被韦伯理解为“内在亲和力”关系。这一形象和相应的形式结构在韦伯后来的中西文明比较研究中变得更加明确, 也存在于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著作中,并且成为他所理解的科学、尤其是社会学的精神气质,是“科学作为天职”的内在要求。对于这一亲和力的发掘既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韦伯思想及其社会学观,也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西方民主中的修辞两面性——以韦伯和阿伦特为例
    沈垚
    社会杂志    2023, 43 (3): 84-110.  
    摘要977)   HTML34)    PDF(pc) (2786KB)(386)    收藏
    在讨论民主政治的修辞时,韦伯和阿伦特都对照西方古代政治思想来论证各自对现代问题的诊断。他们分别代表了两种面对修辞的典型立场,也就西方的民主困境给出了基于各自时代语境的答案。韦伯的贡献在于,他指出了政治修辞与现代社会整体危机之间的关系,即民主官僚制下的政治冷漠和大众参与缺失。在此基础上韦伯提出了两个具体的解决之道,即卡里斯玛领袖的引导以及代表型议会制。但韦伯将修辞作为一种手段的处理未能将其与合法性建立联系。阿伦特则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遮蔽了自古希腊以来人作为一种言说和行动的存在。她补充了修辞的另一面,即共识的形成。阿伦特更看重修辞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政治组织形式,看重言说对具体主体的揭示及其与合法性权力之间的关系。韦伯和阿伦特面对修辞的立场有各自的时代语境与局限,但对这一主题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集体制与家户生产——对农业集体化时期生产实践的再考察
    颜燕华
    社会杂志    2023, 43 (3): 111-134.  
    摘要1066)   HTML49)    PDF(pc) (2341KB)(410)    收藏
    本文通过安溪一个产茶村落的个案,对农业集体化时期的生产实践及其产业后果进行了再考察。集体化时期虽然在形式上取消了家族组织,但家族组织的逻辑在实际的生产组织即生产队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续,尤其是生产队长居于“公家”与“小家”之间的平衡角色延续了传统家族权威的行动伦理。在生产队长“家长式”的生产决策及以家户为基础的产销安排下,集体生产突破了产销技艺在核心家族内传承的方式,转而扩散到村庄内绝大多数家庭,最终有利于分田到户后的家庭产业和地方茶叶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流动的责任边界:基层政府的业务与政治
    潘桐
    社会杂志    2023, 43 (3): 135-161.  
    摘要1187)   HTML55)    PDF(pc) (2893KB)(505)    收藏
    本文以一起“非正常上访”的事件过程为研究案例,探讨了基层政府责任边界的变化以及相关行动策略的产生。基层政府具有“业务部门”和“政治单位”的双重角色面向,其行为逻辑也不同——前者适用理性官僚制,清晰的任务边界设计在实践过程中使得基层政府责任边界模糊,为其规避风险留有制度空间;后者适用于政治统合制,模糊的任务边界设计反而迫使基层政府重新清晰其责任边界,展现出担当的一面。基层政府受两种制度逻辑的影响,责任边界呈现出“流动性”的特征,其行为也从“风险规避”向“风险担当”转化。本文使用“流动的责任边界”作为分析框架,强调情境变化和基层政府的双重角色面向在其行为塑造过程中的作用,以此对话和发展已有的基层政府责任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关怀的限度:养老机构认知症照护的民族志研究
    吴心越
    社会杂志    2023, 43 (3): 162-186.  
    摘要1366)   HTML64)    PDF(pc) (2762KB)(636)    收藏
    本文基于对养老机构的田野调查,揭示了认知症长者的生活世界和多重境遇。首先,病程发展中的“经验断连”改变了认知症长者的存在性状况,具体表现为自我连续性的断裂和主体间的沟通障碍。从家庭进入机构则使长者从原有的意义世界进一步脱嵌。在养老机构中,照护管理体制拆解了认知症作为一个类别范畴的操作性意义,但作为污名标签的“老年痴呆”又显现于日常的符号互动过程中,这种“正常”与“异常”的辩证关系反过来影响了认知症长者的现实处境。最后,文章呈现了认知症照护中的伦理两难和权宜性实践,并指出良善的照护应当基于具体境遇下的审慎决策和实践探索。这种特殊的照护关系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人格身份和主体间性的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生育动机的世代与性别差异分析——基于CFPS2020数据
    盛禾, 李建新
    社会杂志    2023, 43 (3): 187-212.  
    摘要1653)   HTML149)    PDF(pc) (2590KB)(873)    收藏
    当前中国的低生育率问题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其中,生育观念的转变具有关键性影响。生育动机是生育观念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聚焦“为什么要生养子女”这一问题,考察生育动机的世代与性别差异。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20年(CFPS2020)的数据,本研究将生育动机划分为“低意愿与消极”“个体导向为主”“双导向情感型”“家庭导向为主”四类。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中国居民仍具有家庭导向为主的生育动机,但存在世代差异,且已发生根本性的代际转变。在“80后”“90后”中,以家庭导向为主的生育动机逐渐丧失主导地位,个体导向为主的生育动机大幅度增加。另外,男性的生育动机比女性更加传统。随着出生世代的变化,男女在生育动机上的差异存在扩大的趋势,本研究从教育获得变迁的角度对此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公平感的变迁历程及其解释因素
    徐延辉, 孔一舟
    社会杂志    2023, 43 (3): 213-242.  
    摘要1279)   HTML78)    PDF(pc) (3055KB)(656)    收藏
    基于2010—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重复截面数据,本文对两大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平感的变迁历程及其解释因素进行了探讨。在历史转型期,随着社会市场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公平感出现了迅速下降后又快速上升的趋势;在当前转型期,总社会流动率和向上流动比不断上升,社会公平感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代际流动等社会结构因素是影响社会公平感变迁的基本要素,主观阶层流动感是社会公平感的直接来源,而文化规范是影响社会公平感的稳定潜在因素。本文从社会分层与流动的角度考察社会公平,发现社会公平与公平感具有统一性,但公平感所依据的道德观念已经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与心态转型发生了改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何为“自由”:太虚佛教改革的中国化意涵
    惠忆晨
    社会杂志    2023, 43 (4): 1-39.  
    摘要308)   HTML54)    PDF(pc) (4132KB)(311)    收藏
    本文以近代著名僧人太虚在20世纪20至40年代的佛教改革和社会思想论说为对象,分析太虚是如何从佛教教理出发,因应当时的各种社会思潮,提出社会改革方案,并论述佛教同社会思潮以及社会转型之间的相互建构关系。本文一方面管窥佛教文明面对现代社会的创造性适应与转化何以可能,另一方面呈现一种积极入世的中国佛教面貌,使太虚的理念同韦伯比较宗教社会学中有关大乘佛教的现世心态和生活动力的论述展开隔空对话。最后,本文尝试从“方便”与“究竟”的范畴入手挖掘太虚社会理论的价值,也为佛教中国化提供新的理解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通国身”:“具身化”理论的本土想象
    冯碧莹, 宣朝庆
    社会杂志    2023, 43 (4): 40-71.  
    摘要301)   HTML30)    PDF(pc) (3333KB)(293)    收藏
    “具身化”是近年来身体研究的重要议题,它以超越身心二元论为立论前提,但在推理方向上却又难以消解二元论的痕迹,因而构成该理论的一种内在困境。本文借助汉儒“通国身”思想深入发掘本土“身心一体”观念中的身体理论资源,可以拓宽该理论的发展空间。其中,“通国身”蕴含着“治身”与“治国”之间相通的义理,具有以下两点重要参考价值:就突破理论困境而言,中国文化将“身”作为一个生命体验式的交感系统,能够进一步消解二元论中原本具有的身心界限以及心相对于身的优先性;就开拓本土研究而言,生物—社会融合的本土身体观构成了理解中国社会的基底,它能够从生物演化与社会存在的角度考察生物性的“人”与社会性的“人”,以此丰富“社会”的基本理解方式,是一种扩展社会学传统界限的重要资源,值得被重新发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艾希曼、平庸之恶与服从行为研究——犹太创伤与社会心理学的另类叙事
    周晓虹
    社会杂志    2023, 43 (4): 72-96.  
    摘要366)   HTML38)    PDF(pc) (2777KB)(398)    收藏
    在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上,他人或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会使其行为发生怎样的改变,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又成果丰硕的领域。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犹太人的疯狂屠戮,以及执行者在屠戮过程中通过“恪尽职守”表现出的机械、冷酷与无情,在引发阿伦特有关“平庸之恶”讨论的同时,也在社会心理学领域酿就了以米尔格拉姆的“服从行为”研究为主导的实验。这一实验在学理上可以追溯到勒温、谢里夫和阿希在该领域中的一系列先行研究,而在现实中则源自犹太世界长期以来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肉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正是犹太人长期以来遭受的苦难,使得从众和服从的话题成为犹太裔社会心理学家挥之不去的梦魇及绵长的另类叙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舆论支配与三重社会图景:涂尔干对卢梭社会学说的再造
    黄剑波, 梅汝阳
    社会杂志    2023, 43 (4): 97-128.  
    摘要253)   HTML24)    PDF(pc) (3413KB)(265)    收藏
    舆论支配既是卢梭阐释社会状态的关键,也是涂尔干分析社会事实的重要参照物。借助舆论议题,涂尔干在改造自身解释系统的同时再造了卢梭的社会学说。卢梭认为,舆论是社会堕落的根源,需经由立法者的引导才能变成政治创制的基石。在早期的社会形态学路径中,涂尔干从比较法的视角考察了舆论、法律与社会类型的关系,在否定卢梭人性基点的同时强调了社会对人性的提升作用。为摆脱“决定论”色彩,涂尔干在与塔尔德的论战中为舆论机制纳入个体同意的条件,使社会成为符合个体本性的自然约束。在集体表象视角下,涂尔干彻底倒置了卢梭对自然和社会所作的等级序列,将社会从“压制本性”的人性枷锁修正为“提升本性”的文明基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一种肯定的权力理论的形成:基于福柯与康吉莱姆关系的考察
    叶晨阳
    社会杂志    2023, 43 (4): 129-153.  
    摘要297)   HTML25)    PDF(pc) (2309KB)(262)    收藏
    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福柯逐渐发展出一套有别于过往基于“压抑假说”之权力观的新权力理论。尽管这种权力理论具有强烈的福柯色彩,但是通过这一时期的关键词“规范”,我们仍能清楚把握到康吉莱姆对福柯的影响。实际上,康吉莱姆所厘定的作为内在的、肯定性的生命形式的“规范”概念及其使用方法,不仅为福柯提供了摆脱“压抑假说”,构建肯定的权力理论的可能性条件,而且在福柯对自身权力理论的不足进行克服时,与之产生了共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个体化是生育的滞碍吗?——从法国家庭政策的演变历程与底层逻辑讲起
    吴真
    社会杂志    2023, 43 (4): 154-184.  
    摘要350)   HTML44)    PDF(pc) (3308KB)(428)    收藏
    个体化常被当作生育率衰微的重要原由,二者的反向关联借由全球诸多国家的人口演变轨迹暂时得到承认,却在法国家庭政策成功实现生育反弹的历程中被消解。这一历程围绕对待家庭个体化的态度分为前后两段: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以压制个体意识、重塑家庭秩序为核心理念,结果是婚姻家庭越发多变,生育水平不升反降;自70年代起,法律政策转向顺应个体诉求、尊重个人选择,同时又在经济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上注重对弱势个体的帮扶和对强势个体的监督,由此带来了从90年代至今的生育水平的回升。后一段的经验投射出法国学界与政界对个体化两重意涵的充分认知:一方面,接纳且善用个体化展现的能动性,另一方面,防范且遏制个体化导致的不公正。由此,在家庭政策的建构中逐渐形成兼顾个体自由和社会公平的底层逻辑,并以此为准绳一以贯之地进行政策的修缮和执行,最终疏通个体化对生育率的阻滞。这段历史不单旨在呈现具体的措施,更在于追问如何恰切地借助政策介入来扭转个体化对生育的抑制,以此为徘徊在崎岖路径上的各国提供思路和启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1949—1956年中国社会组织体系的型构
    陈佳俊, 毛丹
    社会杂志    2023, 43 (4): 185-213.  
    摘要397)   HTML35)    PDF(pc) (2817KB)(331)    收藏
    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组织体系既不是西方社会中的“第三部门”,也不是传统民间社团的集合,而是由党领导的人民群众团体、重新登记的社会团体、非登记的居民群众互助组织这三类广义的社会组织构成,是在国家型构社会组织、社会精英配合、社会成员在社会边缘事务上自行填空的力量所驱动形成的适配政权建设的特定类型。要研究当代社会组织改革发展问题,需要注意这个起点及其持续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统治风险与胥吏人事:官吏分途现象形成与持续的政治逻辑分析
    王泉伟
    社会杂志    2023, 43 (4): 214-239.  
    摘要336)   HTML24)    PDF(pc) (2746KB)(324)    收藏
    本文试图论证,官吏分途从治理逻辑来看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制度安排,其形成与持续主要是政治逻辑支配的结果。古代中国一直存在着朋党与官僚贵族化等官僚人事风险,导致统治者的人事权力受到侵蚀,危及统治基础。胥吏人事制度涉及各级政府如何安排僚属的问题,因而与上述官僚人事风险紧密关联。文章认为,官吏分途的形成是东汉以来官僚贵族化的结果,贵族与庶族的社会身份差异影响了正式官制的设置,造成官与吏在来源人群、等级地位与道德评价上的全面分途。官吏分途的持续则与后世统治者对官僚人事风险的防范有关。胥吏人事的合理化需要重新引入政治上风险巨大的辟署制,统治者宁愿忍受官吏分途导致的治理弊病也不愿变革。本文的研究拓展了“风险论”的视野,揭示了此前较少为人关注的官僚人事风险及其对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深远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统治风险在当代依然部分存在,也受到中央越来越多的关注重视,并着手防范整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礼乐文明的构成:“文质论”社会理论初探
    吴飞
    社会杂志    2023, 43 (5): 1-21.  
    摘要379)   HTML62)    PDF(pc) (1898KB)(403)    收藏
    相对于古希腊的城邦文明和现代西方的社会文明,传统中国形成了一种礼乐文明,其基本构成方式是“文质论”。质即自然,文即文明,文明是通过将内在于质的纹理文饰出来,所以,文明在根本上来自自然,不能超越、改变和破坏自然。礼学中的尚文尚质,在根本上都是一种文。“文质论”何以构成礼乐文明?本文分为礼仪和礼制两个层次讨论:礼仪是仪式层面的礼,其内在原理是以礼文来节文人情;礼制是社会政治层面的各种制度,其构成原理与礼仪相同。在这个层面,亲亲即质,尊尊即文。人类的群体生活并非文明的建构,而有其自然基础,即亲亲。由亲亲生出尊尊,就是在自然生生共同体中发现内在的尊尊秩序,把它文饰出来,并建立更大范围的文明共同体。在这个意义上,国家并不是必要的恶、社会契约或暴力机构,而是对生生共同体的文明转化。由于“文质论”和西方社会理论一样,并不把国家政治当做最高的文明制度,我们视之为一种社会理论,但它也与希腊政治哲学有共同之处,即来自自然,归于自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统一而治殊:论顾炎武的“混合体制论”
    曹正汉
    社会杂志    2023, 43 (5): 22-55.  
    摘要229)   HTML31)    PDF(pc) (3127KB)(276)    收藏
    顾炎武在《郡县论》中提出一种著名的改革理论,即在郡县制的框架内引入封建制的自治原则,形成“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混合体制。对于这种混合体制论的意义,当代学者通常把它视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或者视为地方分权论或“地方自治论”,认为其目的是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实现平衡。本文的观点是,顾炎武的混合体制论不只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也不只是地方分权论,还是处理“一统”与“治理”之关系的理论,特别是处理“一统”与“治理”之矛盾的理论,其中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统一而治殊”。本文的目的是论证这种观点,并进一步探讨“统一而治殊”的内在含义和思想来源及其实现机制和制度条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比较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列宁式政党”——列宁《怎么办?》新释
    应星
    社会杂志    2023, 43 (5): 56-86.  
    摘要413)   HTML45)    PDF(pc) (3303KB)(498)    收藏
    本文基于比较历史社会学和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在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与俄国革命民粹派、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以及中国共产党进行相关比较的意义上,对列宁建党理论的经典著作《怎么办?》作了新的诠释。本文先分析了“灌输”机制在欧洲、俄国和中国的异同,而后重点解析了《怎么办?》第四章中三个核心的组织问题:通过对比韦伯对职业政治家的分析,阐释了列宁对职业革命家组织的重要性的理解;通过与中共白区工作的比较,突出了列宁提出把精干的组织核心与差序的组织圈层结合起来的意义;通过与俄国革命民粹派及第二国际的比较,展示了列宁关于政党组织的密谋性和集中性思想的渊源及其流变。本文的上述分析为“组织的武器”这一经典的论题赋予了新的理解。文章最后指出了中国社会学在单位和组织研究上从技术性分析走向追根溯源的政治性分析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五服”与“三代”:从中国婚姻法禁婚范围的变迁看“性别”与“姓别”
    赵晓力
    社会杂志    2023, 43 (5): 87-111.  
    摘要436)   HTML46)    PDF(pc) (2257KB)(273)    收藏
    从清末变法开始,中国婚姻法的禁婚范围经历了一个从“五服”到“三代”的转变。中国传统社会自周代以后奉行“同宗不婚”的周礼,对中表婚则听民自便,法所不禁。1930年《中华民国民法典·亲属编》按照男女平等原则,将中国传统亲属分类——宗亲和外亲——改为西方式的血亲和姻亲,五服之外的宗亲和三代以内的中表亲能否结婚便成为问题。本文通过考察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自由原则与民间“同宗不婚”之礼的矛盾和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优生政策与婚姻自由原则在中表婚问题上的冲突,指出这些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于中西亲属分类凿枘不入,中国亲属分类是建立在社会性的“男女姓别”基础上,而不是生物性的“男女性别”基础上,传统社会“同宗不婚”和“中表为婚”是由于亲属制度重内轻外而非重男轻女造成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为伤害“定价”:医疗损害纠纷中的通约实践
    张龙
    社会杂志    2023, 43 (5): 112-138.  
    摘要275)   HTML46)    PDF(pc) (2793KB)(314)    收藏
    对医疗损害赔偿的既有研究通常将重心放在赔偿制度或赔偿后果上,但是对确定赔偿金的微观社会过程,尤其是医疗损害纠纷中不同性质的损失和数量化的处理后果之间存在的张力,学界缺乏足够关注。基于笔者在中国北方某市三甲医院纠纷处理科室的田野调查,本文试图呈现不同渠道下医疗损害赔偿的完整“定价”过程。本文认为,医疗损害纠纷中的关键争议离不开通约,即将不同的属性转化为同一数量尺度的社会过程。研究发现,医疗损害纠纷中的通约实践通常在价值(价值的整合)、认知(信息的简化)和技术(测量的精准)三个维度展开,并且因不同渠道的制度化程度和不同属性的可通约程度而呈现不一样的展开形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稳定”的心理建构:乡村中老年教师集体身份认同与流动趋向的历史叙事
    李彩虹, 朱志勇
    社会杂志    2023, 43 (5): 139-166.  
    摘要318)   HTML27)    PDF(pc) (3346KB)(318)    收藏
    本研究以内蒙古东部的一所原国营农场小学作为个案,深入探析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地区乡村中老年教师的流动趋向、特点及其原因,结合历史变迁和地区发展的视角“理解”其在多重情境中的人生抉择。研究发现,在管理体制改革、单位制变迁、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国营农场的中老年教师基于体制性身份、合法性身份、专业性身份的交叉建构,历时性地衍生出包含生存保障性认同、情感认同与依恋、专业效能感与自我认同三元要素的集体身份认同。该身份认同是单位成员基于紧密的社会共同体,因集体利益、集体意识、集体情感联结汇合而成的价值倾向与情感归属。最终,三元集体认同合力推进了中老年教师群体以“稳定”为内核的心理建构,解析了少有人关注的乡村中老年教师留守现象。在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当下,本研究对于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中国女性初育后的长期就业轨迹——基于序列分析的探索
    杨一纯, 於嘉, 谢宇
    社会杂志    2023, 43 (5): 167-203.  
    摘要576)   HTML98)    PDF(pc) (3418KB)(629)    收藏
    女性初次生育后就业状态的转变是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的重要机制。以往研究大多将就业视为静态单一性事件,缺乏基于生命历程的长期动态视角。本文使用2014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生命史数据,采用序列分析技术,刻画出中国出生于1940—1978年的非农职业女性在初育前后共计21年的六类典型就业轨迹,女性的就业时期涵盖了建国初期、市场转型初期和转型成熟期三个重要的劳动力市场转型节点。结合社会变迁,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女性就业轨迹的世代转变和影响女性就业因素的变迁。结果显示,随着世代变迁,中国女性就业轨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明显增加,人力资本、制度庇护与照料责任的保护作用则显著削弱。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学界对市场改革和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的认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中国居民的政治参与——基于世代差异的分析视角
    池上新, 石耀东, 黄继朝
    社会杂志    2023, 43 (5): 204-234.  
    摘要439)   HTML55)    PDF(pc) (2921KB)(352)    收藏
    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2018)的中国数据,本文从世代差异的分析视角考察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中国居民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当前中国居民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得分并不高,但呈现明显的世代差异,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的世代显著更高,并随着世代后移呈现递增趋势;第二,政治参与的世代效应在不同维度上有所差异,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的世代在制度外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上呈现世代递增趋势,在基层选举参与上则相反;第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基层选举参与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制度外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有促进作用,并且,对制度外政治参与的影响随着世代后移呈现递增趋势。研究证实,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公众价值观的变迁,可以作为解释当代中国居民制度外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文化变量之一,同时指出在价值观、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引导上需要更加关注年轻世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