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1-20
    论文
    信任的本质及其文化
    翟学伟
    2014, 34(1):  1-26. 
    摘要 ( 4144 )   PDF (870KB) ( 22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信任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信任的含义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越来越复杂。如果回到常理及其文化中来讨论信任,它所展现出来的特征可分为无约束机制的信任和有约束机制的信任,并在文化意义上导致信任地带的位移。在中国文化中,信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发生可疑时而形成的中间地带,可细分为放心关系和信任关系及无信任关系。其划分原因源自中西文化对人性及其社会依赖性的不同假定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关系网络偏向或制度性偏向。由此,信任的本质是社会成员在面对社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时体现出的对自己依赖对象所维持的时空性特征。以这种框架来重新处理以往有关中国社会信任研究中的争议和困惑,很多方面的问题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论无权者之权力的生成:以香港利东街居民运动为例
    夏循祥, 陈健民
    2014, 34(1):  27-51. 
    摘要 ( 4772 )   PDF (912KB) ( 15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香港利东街的反拆迁运动是香港近年来抗争历史最长、反响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居民运动。作为“无权者”的组织,“H15关注组”凝聚和动员外部多元化的行动者和网络,开展文明而具有建设性的抗争行动,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展示了普通人在城市规划与重建方面也具备强大的生产性力量。政府部门也因此在具体施政和治理理念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改进。“无权者之权力”的生成和增长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改变具体情境下的原有权力关系结构,推动社会变迁。
    从边缘到主流:集体行动框架与文化情境
    夏瑛
    2014, 34(1):  52-74. 
    摘要 ( 2656 )   PDF (772KB) ( 10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一个动员框架发生显著变化的社会运动案例,本文分析了主导运动前后两个阶段的动员框架及其转变机制。研究发现,框架转变源于社会运动领袖的策略性选择,转变背后体现的是动员框架与运动所处的宏观文化情境之间的微妙联系。具体而言,第一阶段的动员框架使用了文化情境中的边缘价值,动员效果并不理想;第二阶段,社会运动领袖对动员框架进行策略性的调整,将其与文化情境中的主流价值靠拢,在动员取得突破之后,又将边缘价值带回动员框架。随着运动的扩大,这些边缘价值被广泛传播与推广,并在运动之后延续下来,重塑了文化情境。
    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以DH事件为核心案例及其延伸分析
    陈颀, 吴毅
    2014, 34(1):  75-103. 
    摘要 ( 2848 )   PDF (921KB) ( 13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关注情感的机制是理解当下中国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视角。通过对DH事件的分析及延伸性讨论,本文指出,因表达不畅所致的弥漫性民怨及民众对不满的道义建构,使情感成为主导群体性事件发生与演进的最重要机制。而情感之于群体性事件的逻辑性支撑主要表现为情感宣泄和情感管理,前者是针对权力外围和边缘地带的发泄,后者更为常态地支配群体性事件的过程,而情感表演则成为其中的核心要素,形构出与既有社会运动之情感管理不同的特色。形塑这一特色的是宏观非对称性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格局,它决定了当下的群体性事件不太可能转变为常态化的社会运动,只能是沿着传统与现代错综交织的轨道间歇性发作,以作为弱势群体对中国转型期社会矛盾的一种特殊回应。
    权力作用下中国城市居民的纠纷卷入与应对
    肖阳, 范晓光, 雷鸣
    2014, 34(1):  104-119. 
    摘要 ( 1935 )   PDF (605KB) ( 8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纠纷始终是社会学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在现有关于社会纠纷的研究基础上,以权力为核心概念,从地位结构观和网络结构观两种理论视角出发,试图提出“权力的强制性及传导机制” 这一理论框架,分析当前中国城市中,个体自身拥有的权力和个体社会网络中的权力对居民的纠纷卷入及其应对行为所产生的影响。CGSS2006的数据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个体自身的权力还是个体社会网络中的权力,都有助于居民规避社会纠纷;第二,无论是个体自身的权力还是来自其社会网络中的权力,居民占有的权力资源越多,就越可能使用正式渠道来应对纠纷。
    农民工维权意愿的影响模式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问卷调查
    郑卫东
    2014, 34(1):  120-147. 
    摘要 ( 3566 )   PDF (809KB) ( 10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农民工维护劳动权益的现有研究中,维权态度是一个尚未得到应有重视的议题。本文利用长三角地区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从同期群、务工资历、单位特征三个维度考察农民工维权意愿的影响模式。研究发现,同期群、法律认知水平、工作职位、单位性质等变量对农民工维权意愿影响显著,而更换工作次数、维权经历评价、加入社团数量等变量影响不显著。深入分析发现农民工维权意愿的变动不仅受单位及国家制度环境的影响,亦受其情感、人力资本、社会阅历等内在力量的综合作用影响。其中,基于文化程度、法律认知、工作职位等的维权能力,成为影响农民工维权意愿的重要因素。联系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认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会持续上升,将对既有的劳工维权体系造成较大压力。
    变迁中的基层治理资源及其治理绩效:基于鄂西南河村黑地的分析
    狄金华, 钟涨宝
    2014, 34(1):  148-174. 
    摘要 ( 2168 )   PDF (883KB) ( 10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鄂西南河村黑地的产生与演变为基点,展开对中国乡村社会治理变迁的研究。文章分析了基层政府同乡村社会的互动,进而探寻村庄社区内部的治理逻辑。研究发现,黑地的产生是科层制留给乡土社会实践空间、农户自我拓展生存资源以及村组干部摆平社区内部关系等多种因素形塑出来的结果。对于黑地的存在与分配,乡镇政府以默认的方式视而不见,它所赋予村组干部行为的自主性促使其在缺乏其他软性价值规范的治理手段的情况下,将土地本身作为一种治理手段。黑地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被不断地再生产和分配的。
    家庭背景、教育期望与大学教育获得:基于上海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王甫勤, 时怡雯
    2014, 34(1):  175-195. 
    摘要 ( 4230 )   PDF (894KB) ( 17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家庭背景通过子女教育实现优势地位的代际传递,以往国内研究认为,这种代际传递主要通过教育分流和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机制得以实现。本文根据威斯康星教育获得模型的研究成果,引入大学教育期望作为家庭背景影响子女大学教育获得的中间机制。研究采用2010年“上海居民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少年时具有大学教育期望的人,最终获得大学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而个人大学教育期望的产生又主要同家庭背景和父母期望有关。具有优势地位的父母(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对子女上大学的期望较高,并激发了子女上大学的期望。同时,具有优势地位的父母能更多地参与到子女的教育过程中,为子女创造更多的支持条件,这些都有助于子女维持和实现自己的教育期望。因而,整个代际传递的逻辑可以表述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子女,其上大学的期望也越高,这种期望最终会转化为大学教育获得的优势。
    问卷调查质量研究:应答代表性评估
    任莉颖, 邱泽奇, 丁华, 严洁
    2014, 34(1):  196-214. 
    摘要 ( 2220 )   PDF (548KB) ( 9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问卷调查中无应答现象的增多,应答样本代表性问题成为问卷调查研究者的关注焦点。由于自身局限性,应答率无法提供有效的调查质量信息,建构新的应答代表性指标因此就成为研究重点。在综合比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R指标对于评估并提升问卷调查质量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并探讨了R指标的概念界定、计算方法、指标构成和注意事项,同时运用这一指标对“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初访数据的应答代表性进行了评估。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