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6-03-20
    专题:历史社会学
    中国传统社会的双轨治理体系——封建与郡县之辨
    渠敬东
    2016, 36(2):  1-31. 
    摘要 ( 1762 )   HTML   PDF (1013KB) ( 15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于中国社会的考察,要接续潘光旦、费孝通等前辈的学术路径,回到传统社会分析的古典范畴。传统社会由殷周、秦汉之变,以及后续各代的发展变迁,均围绕着封建制与郡县制的辩证关系而展开。封建一方面以宗法、丧服、宗庙等礼制,以亲亲、尊尊的差等秩序为原则,确立了君统与宗统之间的逻辑关联,另一方面则以天命的神圣观,确立了君民之间的自然天养的普遍法则,使民彝与民生成为了根本的治理基础。郡县则强调战国以来的历史势变,革除了封建制各私其土的乱政之源,反而开创了一个“公天下”的世界,确立了一种超国家形态的帝国政制体系。近世以来,王夫之、顾炎武等强调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旨在依据圣人对于三代之制的理解,打破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的集权制系统,重新理顺“公”“私”之辨。不过,对于经学意义上的封建的考察,仍是一件需要进一步推敲的工作。
    经典之争:丧服制度与法律秩序——以汉唐之际的母杀父案为例
    景风华
    2016, 36(2):  31-57. 
    摘要 ( 1295 )   HTML   PDF (961KB) ( 5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发生母杀父的人伦惨剧时,子女应当如何作为是困扰中国传统法律的难题。中国传统士大夫就这一问题的论争主要围绕着对《丧服》等经典的诠释展开。在“继母杀父”的案件中,孔季彦由“绝生母”推导出“绝继母”,而汉武帝从“继母如母”的经义本身得出继母身份的存废依据,魏晋丧服学家则进一步提出继母可能因失去配父之义而丧失母名,然亲生母子关系却不会断绝的观点。在“亲母杀父”的立法之争中,窦瑗立足于父系伦理,强调“父尊母卑”,要求人子“为父绝母”,控告母亲;封君义则站在孝子的服制立场上,认为子女对于父母的情感是相同的,理应保持缄默。后一观点的阶段性胜利使中国传统法有关母子关系的规定在父系家族伦理秩序中呈现出别样的面貌。
    劳工宿舍的另一种可能:作为现代文明教化空间的民国模范劳工宿舍
    杨可
    2016, 36(2):  58-76. 
    摘要 ( 1023 )   HTML   PDF (798KB) ( 6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民国时期劳工宿舍建设的制度环境和实践进行梳理,本文发现,追求建设现代国家和改良社会风俗的政府大力倡导劳工宿舍建设,希望借此推进国家文明化进程;同时,具有现代意识的民族企业家也积极探索在宿舍空间教化现代文明新人之路。然后进一步以天津东亚毛纺公司和重庆民生公司两家模范企业的劳工宿舍为代表,探讨了其中的劳工教育、群体团结和劳工自治等议题。本文发现,在积极的制度环境下,一些模范企业的劳工宿舍作为劳工教育的试验场,成为孕育群体团结的文化空间和培养现代公民的自治空间。民国时期的模范劳工宿舍为思考如何突破当下“宿舍劳动体制”的困境提供了帮助,为探索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的劳工居住空间建设开启了另一种可能。
    专题:社会理论:再释经典
    社会学家作为说故事者
    叶启政
    2016, 36(2):  77-98. 
    摘要 ( 1362 )   HTML   PDF (828KB) ( 1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过去,一些重要的西方社会学者主张,社会学者最主要的任务乃在于挖掘与诠释社会互动现象所可能意涵的“未预期结果”。在结构功能论之思维传统的主导下,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默顿的说法,他认为,“未预期结果”是客观地存在于社会体系中的一种具潜在功能作用的社会事实,乃反映着那些有助于体系的调整与适应、但却未能为该体系之参与者所意图、且认识到的客观结果。在本文中,笔者则采取另类的观点,尝试表达如下的见解,其实,社会学家原本只不过是一个编织故事的艺匠而已。他大体上犹如都市中漫游的行走者,一直处于当下此刻,在一再分岔的街道上一边行走一边浏览着沿途的景观,也就是说,他选择个人特别亲近的、但具深邃文化-历史意涵的某种核心概念作为出发点,以不断分岔的方式来编织“社会”的图像。准此,韦伯所提出之理念型的研究策略,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例证。
    滕尼斯的“新科学”:“1880/1881年手稿”及其基本问题
    张巍卓
    2016, 36(2):  99-122. 
    摘要 ( 970 )   HTML   PDF (779KB) ( 4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早期的1880/1881年手稿《共同体与社会——文化哲学的原理》中,滕尼斯奠定了一门经验的文化科学及其未来理论体系的基础。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考察,本文揭示了滕尼斯的“文化科学”内含的三个辩证运动着的维度:(1)洞察经验事实;(2)在对事实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生活理想;(3)寻求在经验中实现理想。对滕尼斯来说,“文化科学”的奠基工作同他对德国现实命运的关切紧密联系,面对抽象个人主义与国家专制主义的双重困境,滕尼斯产生了重塑伦理生活的理想。通过“文化科学”对人性的重新解读,他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共同体”的生活模式。在1887年出版的第一版《共同体与社会》里,滕尼斯将历史的维度加入“文化科学”之中,继承并发展了1880/1881年手稿的基本问题。本文尝试指出,考察滕尼斯所奠基的文化科学传统,对于反思当今的社会科学研究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论文
    收入不平等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黄嘉文
    2016, 36(2):  123-145. 
    摘要 ( 1333 )   HTML   PDF (680KB) ( 1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立足于社会规范视角,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为基础,考察与分析区域层次的收入不平等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当前中国的收入不平等会损害个人对幸福的积极体验。与高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更容易产生这种负向感知。相对剥夺和关系信任构成的社会心理过程是影响收入不平等与个人幸福感关系的重要机制,资源供给机制未获调查数据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国民幸福感的高低并非取决于收入不平等本身,而是分配体系构建的合理性。所以,建立具有公平正义价值导向的收入分配体系是提升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发展方向。
    由心至身:阶层影响身体的社会心理机制
    郭慧玲
    2016, 36(2):  146-166. 
    摘要 ( 1237 )   HTML   PDF (625KB) ( 9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应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分析身体健康与社会阶层的关系及其社会心理机制。在区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整合社会学和心理学相关理智资源,将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越来越具有理论意义的身体研究延伸至经验研究层面。研究表明,个体身体的健康程度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阶层在个体身上印刻的结果,而这种印刻过程是通过阶层认同、群际伤害、习得性无助和情感支持等心理过程得以达成。
    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收入回报之差异
    陈伟, 乌尼日其其格
    2016, 36(2):  167-190. 
    摘要 ( 1469 )   HTML   PDF (669KB) ( 10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讨论教育回报时,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之间所存在的实质性区别往往被学者忽略。本文使用中国家庭动态调查2010年基线调查数据来分析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收入回报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控制教育类型的选择性因素和个人工作经验等变量的情况下,接受职业教育者比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者有更多的收入回报。不过,收入回报的差异随教育世代而变化,改革开放早期接受职业教育者比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者拥有较高的回报, 1990年后接受职业教育者的收入回报已没有优势。本文认为,职业教育有回报优势源自于他们在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更有可能从事专业技术性工作,而职业教育回报优势的消失则是因为高校扩招所带来的职业教育文凭价值相对降低。
    “抑郁症如何产生”的社会学分析:基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视角
    萧易忻
    2016, 36(2):  191-214. 
    摘要 ( 1699 )   HTML   PDF (814KB) ( 1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旨在解释中国抑郁症病患比例在国际上偏低的原因。通过整理社会理论,本文提出了一个“抑郁症产生”的社会学分析框架,此框架是以“全球/国际”“国家/国内”两层次以及“社会结构”“社会建构”两方面为矩阵所组成的思考框架。具体而言,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同时造成中国在“社会结构”与“社会建构”上的改变。中国在“社会结构”上已具备生成抑郁症的基础,但“社会建构”的条件尚有不足或被隐藏。然而,“社会建构”较“社会结构”在产生抑郁症上更为关键,一旦“社会建构”的条件更充分,中国抑郁症病患的比例预计将会增加。
    悖论的可见性:《9个gay》与《一屋赞客》对同性恋的再现
    罗牧原
    2016, 36(2):  215-241. 
    摘要 ( 1507 )   HTML   PDF (921KB) ( 7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对《9个gay》和《一屋赞客》中同性恋相关内容的分析,意在说明在异/同性恋正统主义的逻辑下,网络视频对同性恋的再现被囿于私领域的牢笼,消费、爱情与亲密关系、家庭等成为同性恋生活的核心面向,而私领域与性别维度以外的同性恋生活则被剥夺了可见性的资格。与这种逻辑相对应的同性恋形象指向了年轻的城市中产阶级,而没有能力、没有条件、没有意愿遵循这种逻辑的人被进一步边缘化,变得更加的不可见、不可理解。这是一种充满悖论的可见性:一方面,它有利于改变社会对同性恋的污名化和刻板印象,并为争取同性恋的公民权利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这种可见性是以剥夺了私领域以外的生活与更加边缘的群体的可见性为代价的,它并非一条通往自由之路,而更容易将人引入歧途。
    《社会》2016年第2期整期全文
    《社会》编辑部
    2016, 36(2):  242. 
    摘要 ( 544 )   HTML   PDF (9349KB) ( 7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