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1-20
    专题一:历史社会学
    落“地”生“根”:中国近代工业创成中的传统治理策略——以清光绪年间湖北矿务为例
    孟奇
    2022, 42(1):  1-30. 
    摘要 ( 2204 )   HTML ( 441)   PDF (3484KB) ( 5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清光绪年间湖北矿务为个案,分析了一起地方抗阻事件及其处理策略。地方抗阻反映了晚清社会秩序与近代矿业发展之间的张力,而问题的解决之道同样来自晚清的地方治理结构。具体而言,疏解抗阻的过程即是遵循“抚地方之民”的治理逻辑,通过“寻找支持者”与“利益均沾”来弥合张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促进了矿局的实际创生,使它以主办官员的关系网络为基础孕生出了地方性,从而得以内嵌于湖北的治理结构中。湖北开采煤铁总局所展现出的地方性可能以更复杂的形态在中国后续的工业组织与制度中得以呈现,“地方”视角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工业组织与传统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尚未被当前学界充分讨论的后者影响前者的机制与方式。
    家屋与主客:康定锅庄“女性当家”与“权威中介”的再思考
    穆静然
    2022, 42(1):  31-65. 
    摘要 ( 2226 )   HTML ( 81)   PDF (3955KB) ( 5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历史上,康定锅庄是沟通汉藏贸易特别是边茶运销的关键环节,当地藏语称之为“阿加卡巴”(a-skya-kha-pa)。在既有研究中,学者普遍将康定锅庄视为一种专门的经济组织和中介机构。但是,这种看法并不完整,因为锅庄在“市场之下”还有嵌入社会结构的另一个面向。一方面,锅庄的名号是当地家族的房名,在命名、释义、析分和继承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规则;另一方面,锅庄与客商最初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商业伙伴,更有主客的面向。认识到锅庄的这些地方属性有助于澄清学界对锅庄“女性当家”和“权威中介”的误解。实际上,锅庄“女性当家”的现象并非母系社会或性别意识的产物,而是家屋制度下继嗣与婚姻并重的结果;“权威中介”地位的获得也不是出于锅庄在商业上的成就和重要性,而在于锅庄主人的声望,是阿加以主人而非中介身份参与贸易的结果与体现。
    盐制自由化改革的治理逻辑——清代中期的地方游民与盐制变迁
    韩礼涛
    2022, 42(1):  66-87. 
    摘要 ( 2104 )   HTML ( 38)   PDF (2621KB) ( 3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世纪上半叶,为应对食盐专卖制度出现的种种弊病,清政府推动了一系列盐制自由化改革,其中以河东的课归地丁和淮北的废引改票最具有代表性。河东与淮北的改革均改善了当地盐业的财政收入和经济绩效,但在治理效果上的差异导致其制度命运出现分叉:河东改革引发了蒙古贩私盐集团问题,因而被废止,而淮北改革化解了民间集团贩私盐的隐患,获得了更稳定的制度生命。河东、淮北的盐制改革在治理效果上的不同,主要源于两地在私盐利润和游离人口上的差别。清嘉庆时期以后,地方游民的增加凸显了自由化政策的治理意义,使自由化改革具备了更坚实的现实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两场改革中食盐制度与社会群体的互动,重新审视传统国家、经济制度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
    专题二:社会分层
    不稳定就业与农民工市民化悖论:基于劳动过程的视角
    石智雷, 刘思辰, 赵颖
    2022, 42(1):  88-123. 
    摘要 ( 2470 )   HTML ( 128)   PDF (4026KB) ( 9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旨在从劳动过程的视角,将不稳定就业作为一种资本积累方式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并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数据和企业访谈案例,结合广义倾向值匹配等方法进行经验论证。本研究梳理出不稳定就业的一般特征及其对当代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影响,并尝试从国家与资本的双重运作逻辑中去理解经济转型期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研究发现,在资本积累及劳动过程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及其不稳定就业现象。资本通过控制农民工就业流动而达成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的目标,无需承担劳动者的再生产成本。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悖论:不稳定就业有助于提高农民工个体的工资水平,但是不利于其家庭成员随迁。这种资本积累方式的隐蔽性在于,所谓的农民工流动自由其实是雇主通过掐尖式用工以保证资本的利润率。不稳定就业不会提升农民工的群体性收入,反而强化了群体内部的竞争。
    社会分层
    求助悖论:疾病众筹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
    程诚, 任奕飞
    2022, 42(1):  124-156. 
    摘要 ( 2310 )   HTML ( 80)   PDF (3281KB) ( 7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疾病众筹平台改变了传统的疾病社会救助体系,疾病救助的发起方从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延展至亿万百姓,为社会底层获得紧急救助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利用我国某大型疾病众筹平台上1 930个求助案例,探究了疾病众筹目标达成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差异。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病患,其众筹项目越可能被转发与捐赠、所筹善款总额和目标完成度也更高。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线下人际关系网络在上述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而以文案质量为代表的文化资本虽有助于众筹成效,但并非连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众筹效果的中介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求助途径从基于熟人关系的微信圈子扩展至公共网络平台后,筹款效果的地位差异得以显著下降。
    论文
    从政治技艺到一般社会学——重新考察涂尔干的政治社会学遗产
    李英飞
    2022, 42(1):  157-179. 
    摘要 ( 2043 )   HTML ( 208)   PDF (2350KB) ( 4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考察涂尔干的一般社会学及其论题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涂尔干建立的从特殊科学到一般科学的社会科学体系与他力图扩展的政治学古典分析框架直接相关,他的一般社会学则扮演了传统政治学的角色。沿着涂尔干最初的论题,可以进一步探讨其理论与社会主义、个人主义和孟德斯鸠政治学说之间的关联,并搭建一个用以理解其政治学说的框架。涂尔干将政治范畴从纯粹的政府理论扩展至社会总体,目的是将后者作为现代政治的首要问题。唯有在此框架下,他的政治理论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最后,涂尔干并未否定政治的首要位置和政治家的地位,他主张的带有文明论和整体论色彩的政治理论作为政治社会学遗产的价值远未得到充分揭示。
    家庭背景、班级情境与青少年的跨群体交往
    张帆
    2022, 42(1):  180-211. 
    摘要 ( 2570 )   HTML ( 296)   PDF (2594KB) ( 7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分析“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本文考察了家庭背景和班级情境对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跨群体交往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儿童的跨群体交往具有积极作用,但本地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跨群体朋友数量反而越少。总体而言,班级异质性与学生的跨群体朋友数量之间呈倒“U”型关系,但随着班级异质性的上升,流动儿童的跨群体朋友数量呈下降趋势,本地儿童则正好相反。所属群体跨群体社会交往越多,学生拥有的跨群体朋友数量越多,并且这种积极作用对本地儿童的影响更大。而外部群体的封闭性越强,学生跨群体朋友数量就越少,并且这种消极作用对流动儿童更强。最后还发现,上述班级情境影响效应的群体性差异主要存在于本地儿童数量占优势的班级。
    被访者驱动抽样:基于多种方法的估计诊断
    唐斌斌
    2022, 42(1):  212-242. 
    摘要 ( 2405 )   HTML ( 223)   PDF (3240KB) ( 5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RDS样本数据,使用RDS估计器、收敛图、瓶颈图、经纬度信息等,对违反“随机招募假设”的RDS估计进行综合诊断。诊断结果表明,适度违反“随机招募假设”并不会导致严重的RDS偏差,RDS估计仍然是有效的。因此,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多种诊断方法的实际操作及判断假设违反适度的可能标准,为国内研究者理解RDS方法,推动和发展RDS抽样和统计估计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