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7-07-20
    论文
    反抗与惩罚——20世纪50年代嘉定县乡村的犯罪与财产法秩序
    张佩国
    2007, 27(4):  1-1 . 
    摘要 ( 2425 )   PDF (1113KB) ( 4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世纪50年代互助组、合作化、统购统销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呈现了反抗和惩罚并存的实践面相。在互助合作运动和统购统销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反抗可能部分地映射了农民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生存伦理,而从社会工程和治理的角度看,反抗则会演变为破坏从而招致更为正式化的惩罚。全能主义姿态的治理实践与村落传统有机结合,惩罚的政治化与反抗的日常化成为这一时期乡村政治和法律实践的基本逻辑。

    流行病瘟疫与集体生存意识——关于海宁地区应对禽流感威胁的文化人类学考察
    潘天舒;张乐天
    2007, 27(4):  34-34 . 
    摘要 ( 3009 )   PDF (767KB) ( 5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田野实地考察、深度访谈和挖掘历史记忆的基础上,通过对2005年秋冬时节浙江海宁地区从各级政府和防疫部门到普通民众应对禽流感威胁的策略和措施的分析,揭示在危机过程中得以充分焕发的“集体生存意识”, 是如何促使传统“调适性智慧”与现代流行防疫知识的有机结合,并融入了抗击流行性瘟疫的现代实践中,发挥难以替代的职能。此研究的另一重要意义是力图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和研究手段来重构这一对日常社会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的危机事件的过程,为观察和分析全球化条件下不同语境中应对流行病瘟疫的地方性策略提供有价值的民族志文本。

    社会分类与群体符号边界——以农民工社会分类问题为例
    潘泽泉
    2007, 27(4):  48-48 . 
    摘要 ( 3415 )   PDF (837KB) ( 8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民工社会分类的生成源于制度性的安排,一种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分割制度的社会安排,包括先赋性的制度安排,后致性的教育水平、个人职业选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味,其动力机制表现为最初的社会化和先天的类别化安排,这是群体符号边界的生成的最初动力;其次,这种社会分类形成于某种社会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即通过社会认知系统、社会比较和自我类别化,完成再社会化或自我类别化运作,并通过行为的互动模式,进一步内化这种群体符号边界,实现这种群体符号边界的再生产;最后,社会分类是一种叙事逻辑、话语系统和符号指称进一步强化的结果,叙事逻辑、话语系统和符号指称通过社会建构和知识的再生产,达成了群体符号边界的“内固”和“强化”的过程。

    集合种群与城市贫民窟研究
    时培建
    2007, 27(4):  68-68 . 
    摘要 ( 2836 )   PDF (2191KB) ( 5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集合种群是空间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集合种群理论是上个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一门重要的生态学理论。本文认为该理论对于研究城市贫民窟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并对将集合种群研究方法用于城市贫民窟调查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利用北京市2006年所列的1978年到2005年的人口数据,将外来常住人口数量与常住人口数量的比值作为p值的近似值,采用Levins模型进行了拟合。拟合的结果显示了这种近似计算的合理性,同时还得到了侵占参数m和灭绝参数e,这样,就可以利用Levins模型对城市贫民窟居民的扩张进行分析、预测,因而这项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另外,本文还提供了在城市贫民窟研究中集合种群水平上的似Allee效应a的一种计算方法。

    流动人口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周昌林;魏建良
    2007, 27(4):  94-94 . 
    摘要 ( 2894 )   PDF (875KB) ( 6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人口结构水平上升1%,就能使产业结构水平提高5.12%。流动人口在支撑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过拉低城市人口结构水平曲线、延缓城市人口结构提升速度,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了抑制。本文对此的解释是:流动人口产生的资本替代效应削弱了企业创新动力,流动人口知识、技术、技能积累不足制约了企业技术进步,流动人口消费能力偏低维持了城市低端产业的生存空间,三方面的共同作用抑制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

    杜赞奇中国民族主义研究的学理背景分析
    韦磊
    2007, 27(4):  107-107 . 
    摘要 ( 2769 )   PDF (688KB) ( 5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杜赞奇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学理背景:首先他的研究体现了对民族主义运动和全球化交相辉映的现实关怀;其次,他的研究受到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国际学术界兴起的民族主义理论研究的影响;再次,后现代、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兴起则为杜赞奇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源。此外,杜赞奇的研究也是美国中国研究界对中国民族主义问题关注的体现和成果的继承,他的研究也是美国中国学界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反思浪潮的体现和结晶。
    对美欧学者关于邻里效应研究的述评
    罗力群
    2007, 27(4):  123-123 . 
    摘要 ( 3059 )   PDF (615KB) ( 6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章回顾、评论了美欧学者对于邻里效应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的归纳、邻里效应研究方法面临的挑战以及具体的经验研究和实践。文章指出,邻里效应有助于减少社会差别、促进社会平等,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得到说明。如果要采取某种混合居住的政策以帮助社会下层并降低住房不平等以及总的社会不平等程度,那么现行住房政策将不得不做出改进。具体说来,可以考虑采取渐进式的改革:配合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把少数常年在城市打工、表现良好的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制度的照顾范围以内。同时本文希望抛砖引玉,激发社会学界乃至于社会科学界住房和城市问题研究者更多关注于邻里效应和社会不平等研究。

    从生产主义到消费主义:炫耀性消费研究述评
    刘飞
    2007, 27(4):  136-136 . 
    摘要 ( 3209 )   PDF (761KB) ( 7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部人类历史,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一部消费史。然而,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事实,消费问题却长期受到社会学家的冷遇。直到19世纪中后期,情况才有所改观。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对美国刚刚成长起来的暴发户群体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炫耀性消费”这一社会科学界内的不朽概念。本文中,笔者对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思想作了简略的探讨;对生产主义和消费主义视角下的炫耀性消费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旨在指出过往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倡开展本土化的炫耀性消费研究。

    组织内派系形成的网络动态分析
    张佳音;罗家德
    2007, 27(4):  152-152 . 
    摘要 ( 3352 )   PDF (973KB)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行动者的模拟模型考察公司中的雇员形成派系的过程。基于互惠原则与资源交换理论,模型展示了互助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产生连带,逐渐形成在内部相互支持的群体,这种群体进一步排除他人的参与,并最终在组织中形成了派系。在考察影响派系形成的因素时,本文选取了与工作环境相关的两个变量以及表达组织气氛的一个变量。曲线图展示了本文的实验结果:接近或超过个人极限资源量的工作量和越不平均的工作量分配状况越有可能提高派系形成的速度和数量,并可能导致派系的不断分裂;而太小的工作量与过于均等的工作分配可使个体交往倾向减弱而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QAP:测量“关系”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刘军
    2007, 27(4):  164-164 . 
    摘要 ( 4301 )   PDF (561KB) ( 8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常规统计方法要求变量之间独立,而关系数据恰恰违背这个假设。如何测量关系之间的关系?QAP是可用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了QAP的原理,并通过UCINET用实际例子展示QAP相关和QAP回归的应用。QAP不但可以测量两种关系数据之间的回归,还可以测量相关,测量“属性数据”和“关系数据”之间的关系,该方法因而独具特色。

    弱关系的弱势及其转化——“关系”的一种文化阐释路径
    李林艳
    2007, 27(4):  175-175 . 
    摘要 ( 3375 )   PDF (874KB) ( 7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试图对“关系”的文化特质加以探讨。作者首先梳理了学界有关“关系”的文化论题、结构论题和工具论题,并阐明了重拾文化论题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有必要突破以往过于倚重中国社会本土概念的文化阐释方法,寻求更具有普遍意含的社会学概念和理论工具来界说和分析中国社会的“关系”现象。作为一种初步尝试,作者提出,社会网络理论中的弱关系概念对于认识中国社会的“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作者看来,在中国社会,“关系” 是与家族(或家族)内部关系相对应的一种社会关系形式,前者以弱关系为特征,后者以强关系为特征,两者在满足的功能、成员的可供选择性、规范性和社会分层效应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作者认为,“关系”实际上是指导社会成员处理某些家庭外部社会关系的行动模板。作者还提出,中国的“关系”不仅是一种弱关系文化,而且由于它善于促成弱关系向强关系的方向转化,善于从弱关系的动员中释放出巨大的社会能量,因而深刻地塑造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