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5-25
    论文
    认识中国的不平等
    谢宇
    2010, 30(3):  1-20. 
    摘要 ( 6552 )   PDF (2099KB) ( 7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基于以往的研究,作者在本文中进一步提出了以下命题:(1)中国的不平等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些集体机制的影响,例如区域和单位;(2)传统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助长了以业绩为基础的不平等,业绩被认为能够促进民众的集体福利;(3)目前很多中国人认为不平等是经济发展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后果。有鉴于此,作者认为,社会不平等的问题本身在当今中国不太可能造成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

    双重抛弃:社会与社会学的张力——兼与肖瑛商榷
    郭强
    2010, 30(3):  21-43. 
    摘要 ( 2863 )   PDF (1584KB) ( 5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没有社会的社会学和没有社会学的社会是社会与社会学彼此抛弃的必然结果。社会学要回归社会,必须明确其知识体系的基础,即社会和社会性的概念界定、基本内涵、社会主体。但社会概念的空泛化、去人化使其合法性、根性得以丧失。肖瑛给出了回归社会学的辅路途径,布迪厄引入“场域”代替“社会”。社会与社会学的张力导致社会与社会学相行渐远,社会和社会学的双重失根也成为必然。社会的失序、社会性中介的断裂、媒体与大众单一化终结了社会性,也终结着社会学。社会与社会学的张力的化解成为社会和社会学发展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组织与社会
    基层权力运作的逻辑:上海社区实地研究
    金桥
    2010, 30(3):  44-64. 
    摘要 ( 3016 )   PDF (1924KB) ( 5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城市社区具有自身独特的权力运作逻辑,这一逻辑存在于行动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之中。本研究选择居民委员会作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居委书记、居委委员、居委干事与其他组织的成员、居民区积极分子、普通居民以及某些特殊群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对城市社区权力运作或互动过程及其背后的逻辑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在与不同群体的交往过程中,居委会工作者展示出了多种形态的权力,包括人情交往的权力、半科层化的权力、资源交换的权力、组织合作的权力和各种策略性的权力等,并最终概括出城市社区权力运作的五种逻辑,即依附逻辑、协商合作逻辑、精英主导逻辑、人情逻辑和服务交换逻辑。

    在制度与关系之间: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中的信任建构
    杨慧宇
    2010, 30(3):  65-82. 
    摘要 ( 2794 )   PDF (1592KB) ( 4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本文从信任的角度出发,发现交易中的关系信任和制度信任是交织作用的,并促进了信贷交易,二者都是通过行动者发挥作用,行动者在行动中遵循的是“自我〖CD*2〗情境”策略。制度化的信任在经济生活中凸现出它的重要地位,并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是现代企业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制度信任的缺陷可由关系信任弥补;关系信任的风险,须制度信任制约。只有建立良好的制度,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意义,克服其负面效应。

    通过运动进行治理:乡镇基层政权的治理策略——对中国中部地区麦乡“植树造林”中心工作的个案研究
    狄金华
    2010, 30(3):  83-106. 
    摘要 ( 2708 )   PDF (1537KB) ( 4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乡镇基层政权的运作是一个备受学术界关注的领域。本文将依据中国中部地区麦乡的田野调查资料,以麦乡“植树造林”的事件为分析 “文本”,分析在压力型体制与后税费时期,在乡镇财政紧缩的境况下,麦乡通过将常规性工作升级为中心工作,进而通过运动的方式进行中心工作的实践,以完成所规划的任务。这种“行政吸纳运动”的治理方式事实上是基层政权在专制性权力丧失、基础性权力又尚未确立、行政运作缺乏充沛资源的情景之下,通过对传统的“运动”资源加以简化利用而做出的权益性的行为选择,而这一治理实践本身却收效甚微。

    论文
    外出务工对民族混居农村的影响——来自内蒙古翁牛特旗农村的调查
    马戎
    2010, 30(3):  107-129. 
    摘要 ( 2447 )   PDF (1607KB) ( 4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近20年来,“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城乡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现象,上亿农民进城务工与生活不仅极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调整了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推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有力地改善了农民家庭的收入。但目前学界的研究偏于宏观分析和对“迁入地”的调查,对“迁出地”的调查相对较少。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半农半牧区的26个自然村的户访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当地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结构性特征及务工活动对当地农户收入的贡献,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细致地认识和理解农村的外出务工现象及其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批判诠释论”视角下的“争吵”事件——一个国际项目实施中的冲突与转向
    张良广
    2010, 30(3):  130-135. 
    摘要 ( 2733 )   PDF (1460KB) ( 4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社会工作是承载“强烈价值”的专业实践,而“强烈价值”的介入,常常伴随着冲突,其背后正是“批判诠释论”所强调的“理解”与“沟通”的缺失。从“批判诠释论”角度看,“争吵”是彼此缺乏沟通与理解的产物,是实践“沟通互动论”中相对激烈的讨论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项目“充权”存在异化,专业关系中带有压迫的痕迹。依照“批判诠释论”的社会工作范式,坚固项目过程中平等合作的角色定位,立足自我觉醒与最大可能的相互理解,通过最大限度的沟通对话,才能营造真正意义上的社区。

    述评
    论文
    媒体建构:自杀社会意义的赋予——以中国1919–1928年社会运动中自杀事件报道为例
    刘长林
    2010, 30(3):  182-198. 
    摘要 ( 2872 )   PDF (1528KB) ( 5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中国1919-1928年社会运动中的自杀事件发生后,报道运用媒体设计的方法与多种修辞手段,从故事叙事模式、话语结构与话语策略上,赋予自杀行动正面而又积极的社会意义,是为了提高公众对国家共同价值和民族危机的认同,以便动员民众、共同御侮。媒体对自杀社会意义的赋予,具有社会建构的特征。这种建构是当时社会赋予媒体的使命,体现了自杀行动者个人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双向建构的循环关系是当时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综述
    组织的网络形式研究:综述与展望
    李国武
    2010, 30(3):  199-225. 
    摘要 ( 2972 )   PDF (1618KB) ( 6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本文是对近二三十年来国外关于组织的网络形式的实证研究成果的一项选择性综述。组织的网络形式是一种不同于市场和等级制的组织形式,社会学家们特别强调信任、互惠等在其中的作用。对于企业而言,进入特定的组织网络形式有利于促进学习和创新、提高合法性和地位、增进经济收益,这也是组织间结成关系网络的主要原因。已有研究多从制度主义、资源依赖、社会网络和交易成本等角度,探讨国家制度环境、产业属性、企业特征、社会结构和网络位置、交易特征等因素对组织网络形式形成的影响。作者认为,今后需要在网络组织的演化和绩效、不同网络组织类型的差异以及理论视角的融合等三个方面深化研究。

    会议综述
    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对《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的讨论和思考
    李聆
    2010, 30(3):  226-241. 
    摘要 ( 2859 )   PDF (1412KB) ( 5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0年1月9-10日,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社会》杂志和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联合主办的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2010年度学术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此次论坛主题是“社会体制与社会发展”。会议邀请了一批当前活跃在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以1970年前后出生为主的中青年学者。参加会议的学者有渠敬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周飞舟(北京大学)、应星(中国政法大学)、赵立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王天夫(清华大学)、成伯清(南京大学)、冯仕政(中国人民大学)、张永宏(中山大学)、桂勇(复旦大学)、文军(华东师范大学)和李煜(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上海大学参加会议的有李友梅、张文宏、仇立平、肖瑛和部分青年学者,以及《社会》杂志编辑。本次论坛围绕《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一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引申出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学研究的讨论和诸多议题。

    此文参见: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6).文中提及的“文章”均指此文

    本文根据会议录音整理整理,未经发言人审阅。如有谬误,均有笔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