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7-03-20
    论文
    中国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挑战、危机和超越的寻求
    肖瑛;曾炜
    2007, 27(2):  1-1 . 
    摘要 ( 2411 )   PDF (843KB) ( 7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概而言之,2004年到2006年的中国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主要是理论——研究取得了如下一些成果:(1)2004年,《国外社会学》成功改版为《社会理论》,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中国大陆惟一刊发国内外社会学理论研究成果的专业刊物;2006年,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学理论专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学理论的学科制度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2)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了中国两岸三地在社会学理论研究方面卓有成效的学者的理论研究文集(苏国勋,2005;阮新邦,2005;黄瑞祺,2005;谢立中,2006;叶启政,2006;郑杭生,2006),同济大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集中推出高宣扬教授几十年的社会理论研究成果系列,这对于检阅我国近数十年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成果、回顾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历程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3)国外社会学理论著作的翻译和介绍蔚为大观,大批国外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被推介到汉语学界,特别是M.韦伯和涂尔干著作的系统译介,对国内社会学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助推作用。(4)回返古典主义、重建社会学的学术传统的倡议得到积极回响,相关研究成果斐然。(5)一些新的议题不断进入国内学者的眼界,特别是关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思考的视野不断得到拓展。(6)努力走出西方社会学思维模式,以中国经验和本土传统来反思并批判西方社会学的基本范式,重建中国社会学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绩。
    社会结构与阶级的生产--结构紧张与分层研究的阶级转向
    仇立平;顾辉
    2007, 27(2):  26-26 . 
    摘要 ( 2449 )   PDF (729KB) ( 6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过去三年,中国社会结构和分层研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伴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学研究者对此作出了迅速和敏锐的反应,使社会结构和分层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首先,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转型,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形态是怎样的,到底是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渡,还是倒“丁字型”结构(陆学艺,2002;郑杭生,2004;李强,2005b)。其次,社会分层研究由阶层深入到阶级层面,阶级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劳资关系成为规范性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新的议题,重返经典、回到马克思成为研究者新的理论诉求(沈原,2006;仇立平,2006;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2006;李静君,2006;佟新,2006;游正林,2006;任焰、潘毅,2006a、2006b;吴清军,2006;许叶萍、石秀印,2006;贾文娟,2006)。第三,社会分层研究由一般的描述和分类深入到制度层面,即探索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形成的制度性原因(刘欣,2005a、2005b)。本文试图就以上及其相关问题,回顾2004~2006年的研究成果,以供学人参考。文献资料基本来自于规范性学术刊物或文集,未免挂一漏万或有误读,恳请赐教。
    社会结构取向下的社会资本研究--概念、测量与功能
    张文宏;栾博
    2007, 27(2):  52-52 . 
    摘要 ( 2514 )   PDF (636KB) ( 6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4~2006年,以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为主题的研究仍然是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以社会结构视野为核心,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系统梳理和评述过去三年来国内社会学界关于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有代表性的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成果。第一,关于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中的争论;第二,社会资本操作化测量中的分歧;第三,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领域中的代表性成果。
    社会学中的组织研究--在研习和交流中走向规范
    刘玉照;应可为
    2007, 27(2):  72-72 . 
    摘要 ( 2176 )   PDF (711KB) ( 2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对社会学组织研究和组织社会学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认识,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几年中,社会学的组织研究和组织社会学的学科建设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推进。 有效地引进西方理论,加强研究方法的系统学习、梳理和训练。无论从进一步推进组织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考虑,系统地引进组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这种引进,大概需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系统的组织社会学教科书,除了目前已经引进的23本之外,大约还需要23本相关的教科书,尤其是相关的读本;二是要引进各种研究范式最经典的著作,使国内学术界能够更多、更直接地接触到组织社会学最经典的研究,并在研读经典中逐步提高整个学界的研究水平;三是各种研究范式经典的研究论文,这些研究论文不但可以让中国学术界熟悉西方理论的研究范式,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学界从事组织社会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范本。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研究--资本扩张、空间分化和都市运动
    魏伟
    2007, 27(2):  90-90 . 
    摘要 ( 2444 )   PDF (635KB) ( 4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关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范式”变革,传统芝加哥学派的人文生态学理论对于城市生活和城市变迁的解释力日益衰微,源于欧陆的政治经济学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城市社会学研究范式。与早期的人文生态学相似,政治经济学城市研究内部流派众多,视角各异,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各流派都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找到了新的灵感。政治经济学范式对于当代中国城市研究的影响如何呢?在对2004年以来这一研究领域发表的文章进行一番细致的研读和梳理后,笔者发现政治经济学范式的视野提供了一个相当精准的分析维度,可以把握中国城市研究的走势。联想到不久以前,仇立平(2006)在对中国当代社会分层研究进行反思的一篇文章中大声疾呼“回到马克思”,作为对此的回应,本文拟从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的视角,对近期有关中国城市的研究展开评述。〖JP2〗结合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的经典研究,笔者首先对该理论范式的基本观点作一简要的介绍,然后从资本扩张、空间分化和都市运动三个方面,评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近期中国城市研究,最后在政治经济学范式引导下,对中国城市社会学可能的新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多学科的中国乡村社会研究
    张佩国
    2007, 27(2):  104-104 . 
    摘要 ( 2630 )   PDF (613KB) ( 5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三年来,“中国乡村社会”,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综合性的论题,已经超越了某一具体学科的界限,而日益为被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经济学和法学等众多学科学者所关注。中国乡村社会研究成为一个跨学科的学术领域,不仅仅在于此,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学科的学者们在自己的研究中越来越注意到相关学科有关中国乡村社会的知识生产,并将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消费贯穿到学科的再生产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不同学科的学者在本学科的研究中越来越多地引用其他学科学者的文本,比如人类学引入历史学的解释维度,法学引入人类学的民族志书写方式,政治学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等等。在具体的“中国经验”层次上,“革命现代性”和集体主义传统的“发明”,成为多学科学者的研究命题;区域社会史走出狭隘的教科书式的社会史书写,借鉴人类学“文化类型比较”方法,问题意识越来越明确;而对20世纪中国乡村的人类学追访,也已经将民族志书写放在了历史人类学的解释框架中,因为只有在特定的时空坐标中才能解释一个地方人们的生存逻辑;村落、宗族与国家仍然是学者们的学术兴奋点,跨学科研究的趋势也甚为明显;乡村产权和财产关系显示了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的不同分析和解释取向,但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也很注意从对方的研究中得到方法论上的启发;围绕乡村政治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政治学者和社会学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尽管这种分歧有学科本位观的因素存在,但这种争论本身亦说明了学科界限已经退居其次了,对问题的关注才是第一位的。这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其实已经显示了“总体社会科学”的诉求,尽管学科整合过程中还仍然存在着学科本位的必要性和制度空间。下文就这几个方面依次展开评述。
    中国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文献综述--本土化和专业化
    范明林;徐迎春
    2007, 27(2):  119-119 . 
    摘要 ( 3340 )   PDF (619KB) ( 5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国内,应用研究通常被视作“下里巴人”而难以登堂入室,这种状况也在本文的文献搜集过程得以体现。社会政策,尤其是社会工作,主要从事的是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的服务方案订定和具体扶助输送的工作,但在学术思想和学术声音发表的领地里,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却基本属于“弱势群体”,主要的媒体空间都被宏大的社会理论及其研究所占据,诸如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这类应用性研究只能在其中的夹缝里发出微弱的声音且为名士大家所不屑。所以,本文采用的文献除了在权威和核心刊物上登载的很少一部分外,为了保证论述的完整性,也只能从非核心刊物上引用相当一部分质量较高的文献。对于这种困境和无奈,希望读者能够理解。 本文把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文献放在一篇中讨论,因为从西方学术界在这个领域中发展的历程来看,“社会政策”决定服务的理念、原则和方向,“社会服务”决定服务的项目和内容,而“社会工作”则是把根据社会政策订立的社会服务之内容输送到社会中有需要的人群的手段和过程,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本文综述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2004~2006年国内有关社会政策研究的述评,以从社会政策的价值基础、社会政策的发展方向和社会政策的行动体系三个方面作为逻辑线索;第二部分则是2004~2006年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文献回顾,以专业化引入和本土化探索作为论述主线。在每一部分之后,本文都有一些思考或问题提出,以供进一步讨论
    多维视角下的中国家庭婚姻研究--结构、关系、家族和文化
    苏红
    2007, 27(2):  135-135 . 
    摘要 ( 2210 )   PDF (565KB) ( 5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原有的社会规范被打破,新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出现,整个世界都在发生着巨变,家庭毫无例外地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出现了所谓的“家庭危机”。有的西方学者把它概括为六大危机,又称“六D危机”,即违背期望(Deviations from expectations)、丧失荣誉(Disgrace)、经济萧条(Depression)、家庭成员分离(Departure of family members)、离婚(Divorce)、死亡(Death)(张怀承,1993)。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家庭婚姻的研究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断扩展,研究的手段不断更新,研究的问题也逐渐深化。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学者对社会变迁背景下家庭变化的多种现象描述和理论解释,试图对近年来有关家庭婚姻的研究进行一个综合。
    网络影响下的青少年社会化与生活方式--双重机制、多元化和性
    华红琴
    2007, 27(2):  147-147 . 
    摘要 ( 2315 )   PDF (606KB) ( 7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整个中国走向日益开放和现代化的时期,当代青年的地位、价值和对未来的影响力正在转变为一种不可阻挡的社会力量。社会变迁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在心理和文化层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青年作为整个社会成员中最敏感的层次,往往最先对社会结构中的新元素作出反应,又以一定的文化形式来表现,特别是近年来在消费、时尚、婚恋、亚文化领域出现的新趋势。本文主要检索了近三年来规范型学术刊物中有关青年研究的相关文献,对于诸多学者围绕社会结构转型、文化工业的崛起,特别是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手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背景条件所开展的青少年问题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对近年来社会学视角的青少年研究作出综合与述评。
    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
    李友梅
    2007, 27(2):  159-159 . 
    摘要 ( 2982 )   PDF (486KB) ( 7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civil society”和“community”两个概念的具体内涵在中国学术话语中的变化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中国城市基层社区中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以及这种微观基础与“社区共治”和社区“治理结构”的微妙联系,同时也提醒读者,要深刻揭示这种微妙联系,就必须把研究视角聚焦到具体行动空间的权力关系及协调机制。
    社会的生产
    沈原
    2007, 27(2):  170-170 . 
    摘要 ( 2601 )   PDF (946KB) ( 7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当今全球化的潮流中,国家权力和市场联袂登台,携手推进商品化。这个急剧扩展的进程将经济(和政治)领域极大地膨胀起来,挤压了社会领域。这就迫使“保卫社会”成为当代社会学的核心议题。不过,在中国市场转型期的独特背景下,由于以往的“再分配体制”从根本上压抑了自组织的社会生活,因此,“生产社会”而不是“保卫社会”成为第一位的任务,它既是一个社会实践的任务,也是社会学认知的任务。同样由于历史条件的独特聚集,“生产社会”表现为二重性,即我们不得不在同一个时空条件下,将波拉尼意义上的“能动社会”与葛兰西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共同地生产出来。此种社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人们在社会行动的层面上必须同时打造“阶级”和打造“公民”。本文旨在说明“社会生产”的二重机制,并借以探讨“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
    受访者推动抽样:研究隐藏人口的方法与实践
    赵延东;[挪威]Jon Pedersen
    2007, 27(2):  192-192 . 
    摘要 ( 3178 )   PDF (646KB) ( 2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隐藏人口”的特点是规模较小且成员一般不愿暴露身份,因此很难使用常规抽样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隐藏人口的方法——受访者推动抽样(RDS)方法,该方法在传统“雪球抽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使研究者有可能根据样本对总体特征做出合理的推论。本文对RDS方法的理论渊源、基本思路、主要操作步骤和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探讨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