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5-01-20
    专题
    返回历史视野,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国近世变迁及经史研究的新传统
    渠敬东
    2015, 35(1):  1-25. 
    摘要 ( 1931 )   HTML   PDF (871KB) ( 26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康有为到王国维和陈寅恪,中国现代思想变局的两次浪潮,确立了经史研究的新传统。康有为对《春秋》三世说的重解,旨在通过现代变革重塑大同理想,通过确立新的宗教教化化育民情,从而实现从据乱世到升平世的过渡。王国维藉社会科学之综合演绎方法,以《殷周制度论》等著作“以史治经”,确立了周代立制之源及成王周公所以治天下之意,从制度、民情乃至思想精神入手,重塑中国文明之本源、制度精神之普世价值。陈寅恪所治“不古不今之学”,则从中古史出发,运用历史研究的“总汇贯通之法”,考证中古之思想和风俗流变,构建出一部胡汉杂糅、各教混融、民族迁徙与文化融合的历史场景。

    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从丧服制度看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
    周飞舟
    2015, 35(1):  26-48. 
    摘要 ( 1646 )   HTML   PDF (1750KB) ( 14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是对以“差序格局”为基本特征的中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理论研究。差序格局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回溯到先秦时期延续至晚清民国的丧服制度。通过对经学文献中关于丧服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亲亲”和“尊尊”是构成这种制度的基本原则。亲亲和尊尊结合在一起,从家族延伸到政治,塑造了古代政治、社会关系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仍然在当代的政治和社会关系中有明显表现。本文指出,亲亲和尊尊与儒家思想中提倡的“仁”与“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者作为基本伦理和美德,以亲亲和尊尊的形式表现于社会结构之中。本文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关系”和“人情”等现象的历史根源。

    宗法、丧服与庙制:儒家早期经典与宋儒的宗族理论
    林鹄
    2015, 35(1):  49-73. 
    摘要 ( 1084 )   HTML   PDF (939KB) ( 7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宗族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关键之一,这已是学界共识,但以往研究多把宗族视为基于现实利益而产生的工具,忽视古人关于宗族内在逻辑的言说。本文分析了早期儒家和宋儒的宗族观,认为古人关于宗族的种种制度安排实际上是基于复杂而深刻的伦理思想。宗族之所以在中国具有如此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原因或在于此。
    “社会底蕴”:田野经验与思考
    杨善华 孙飞宇
    2015, 35(1):  74-91. 
    摘要 ( 1080 )   HTML   PDF (733KB) ( 11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如何认识中国乡村社会获得秩序的内在运行机制?根据长期在中国农村的田野调查经验,笔者提出“社会底蕴”概念。这一概念是指在历史变迁中,中国社会自发保存的那些具备相对稳定特征的“恒常”。根据从生活的智慧、家本位文化、道德伦理、人缘口碑等方面对 “社会底蕴”及其与现代性变迁之间的互动机制的初步探讨发现,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深具传统特性的社会底蕴并非以一种消极对抗的形式出现,而是不断与新的历史条件相结合,并由此生发出建设性和包容性的面貌。而对这一“底蕴”的认识,与我们今天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解与反思不无相关。

    论文
    饮食社交对政治信任的侵蚀及差异分析:关系资本的“副作用”
    陈云松 边燕杰
    2015, 35(1):  92-120. 
    摘要 ( 1428 )   HTML   PDF (811KB) ( 11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使用2009年中国八城市“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JSNET)问卷调查数据,探讨饮食社交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社交聚餐频率对政治信任各维度均有负向效应,且这种侵蚀效应在不同体制、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和不同地区的人群间具有显著差别。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以“饭局”为途径来积累、维系和动员关系资本的过程,在特定的情境下往往伴随社会层面的消极影响,对政治信任带来“副作用”。
    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六城市调查数据的社会学分析
    何光喜 赵延东 张文霞 薛品
    2015, 35(1):  121-142. 
    摘要 ( 1068 )   HTML   PDF (939KB) ( 8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一项大规模的入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接受度问题。与以往基于“消费者行为研究”框架而采取“个体决策行为模型”的研究不同,本文从风险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试图发展一个“社会行动模型”的理论框架,以解释个体在“风险社会”中面对一项新技术时的决策行动受到哪些社会性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公众对推广种植转基因大米的接受度不高,与2002年相比有明显下降;传统的“个体决策行为模型”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其决策行为是基于有限知识基础上的“有限理性选择”,大众媒体的影响、对“专家系统”的制度性信任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教育程度与分配公平感:结构地位与相对剥夺视角下的双重考察
    李颖晖
    2015, 35(1):  143-160. 
    摘要 ( 1185 )   HTML   PDF (810KB) ( 9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结构决定与相对剥夺的两种视角,本文研究发现了教育程度对收入分配公平感的复杂影响路径。教育程度作为优势性地位获得,对分配公平感存在正向影响。教育程度越高,收入分配公平感越强。但这种正向影响也存在条件性:教育作为个人地位投资,激发相应的回报期待,随着基于教育投入的期待收入与实际收入差距的扩大,这种正向影响会降低,且教育程度越高,降低的幅度越大。这一条件性的发现有利于解释既有研究的矛盾结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涵:当教育投资作为“制度化手段”无法实现地位获得这一“文化目标”时,这种“断裂”可能会引发“分配不公”的心理失范。

    中国农村宗教复兴与“宗教”的中国命运
    梁永佳
    2015, 35(1):  161-183. 
    摘要 ( 1461 )   HTML   PDF (731KB) ( 11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农村宗教复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出人意料”的现象之一。对此,学界提出了“传统的发明”、“国家—社会关系”、“宗教市场”三种解释模式。本文认为,解释中国农村宗教复兴,不能将宗教现象还原为“政治”或“经济”等其他范畴,而应将之视为一种自成一类的事实,一种人的基本条件,同时应充分理解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对 “宗教”的塑造过程。中国农村的宗教复兴在很大程度上游离于这一塑造过程之外,因此,可能存在着尚不为学界所充分认识的社会机制,有着提供本土理论的潜力。本文认为,在世俗化理论和市场理论之外,应该尝试使用“礼物模式”探索这一社会机制。
    技能形成的社会建构:德国学徒制现代化转型的社会学分析
    王星
    2015, 35(1):  184-205. 
    摘要 ( 1162 )   HTML   PDF (885KB) ( 7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在德国学徒制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宏观层面的社会管制式市场治理模式为学徒制奠定了匹配的制度环境。劳动共同体模式和去商品化的社会保护成为学徒制有效作用的经济社会基础。这些制度安排的达成可追溯到工业化时期,当时围绕学徒制而发生的利益政治是建构学徒制转型演化轨迹的社会原因。德国学徒制的技能形成过程是社会建构的。学徒制相关问题应该成为经济社会学和社会政策研究中的重要议题。这种研究视野的转化,对于思考当下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保护如何协调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书评
    偏见的生成与消解:评奥尔波特《偏见的本质》
    高明华
    2015, 35(1):  206-228. 
    摘要 ( 1520 )   HTML   PDF (693KB) ( 8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理查德·彼得森的文化生产视角研究
    卢文超
    2015, 35(1):  229-242. 
    摘要 ( 1502 )   HTML   PDF (651KB) ( 7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