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4-11-20
    专题:行政发包制研究
    行政发包制
    周黎安
    2014, 34(6):  1-38. 
    摘要 ( 12767 )   PDF (1019KB) ( 37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试图论证行政发包制在中国作为一种分析政府间关系、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的理论框架所具有的独特内涵、价值和意义。行政发包制是指政府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发包关系。作为一种理想类型,它既有别于韦伯意义上的科层制,也有别于纯粹的外包制,而是居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混合形态。行政发包制在行政权分配、经济激励和内部控制三个维度上呈现相互配合和内在一致的特征,适合概括中国政府间关系和治理模式的长期稳定而鲜明的特征。提出行政发包制,有助于重新解释许多有关中国政府运行的特征和现象,同时也可以揭示一系列未被现有文献系统关注的政府现象和问题。本文还将行政发包制与“政治锦标赛”理论结合起来,从纵向行政发包和横向晋升竞争两个维度进一步拓展关于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的分析深度和广度。
    行政发包制与帝国逻辑——周黎安《行政发包制》读后感
    周雪光
    2014, 34(6):  39-51. 
    摘要 ( 2469 )   PDF (635KB) ( 14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讨论周黎安“行政发包制”一文的研究风格和理论模型的前提假设,并提出进一步推进的意见和建议。在周黎安模型基础上,笔者针对效率与统治风险的目标冲突,提出了执政者在集权与分权间抉择的一个模型。最后,将“行政发包制”这一治理模式放在帝国逻辑的大历史背景上讨论其定位和意义。

    统治风险与地方分权——关于中国国家治理的三种理论及其比较
    曹正汉
    2014, 34(6):  52-70. 
    摘要 ( 1641 )   PDF (631KB) ( 13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研究中国国家治理时,同时考虑中央政府关心的效率目标和政权稳定目标的理论有三种,即:周黎安提出的“行政发包制”模型,曹正汉等提出的“中央治官、地方治民”模型以及周雪光提出的“帝国的治理逻辑”。然而,这三种理论关于中央政府的效率目标和政权稳定目标能否兼容存在着明显分歧;此外,这三种理论在分析层面上也存在差别。导致分歧和差别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关于兵民能否分治,三种理论隐含着不同的假定;另一个是关于中央政府着重防范的统治风险的来源,是来自地方分权本身(如地方政府的“各自为政”、“偏离”、“失控”等行为),还是来自被统治的民众(如民众可能的抗议、反对或对抗等行为),三种理论持有不同的观点。

    政治市场想象与中国国家治理分析——兼评周黎安的行政发包制理论
    冯仕政
    2014, 34(6):  70-84. 
    摘要 ( 1370 )   PDF (637KB) ( 13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经济学越来越多地介入有关中国国家治理问题的研究。经济学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始终围绕关于国家的“政治市场想象”展开。该想象有三个核心关切,即国家的市场性、多主体性和政治性。周黎安的“行政发包制”理论在这三个维度的每一个方面都有重要发展,将经济学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政治市场想象”重视国家的市场性而轻忽其政治性的倾向,也使周黎安模型对权力问题的分析较为薄弱,以致造成核心概念的界定不够清晰等问题。尽管如此,“政治市场想象”仍为中国国家治理研究提供了一个颇有启发性和整合性的思想框架。

    行政包干的组织基础
    张静
    2014, 34(6):  85-97. 
    摘要 ( 1185 )   PDF (531KB) ( 10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回应“行政包干”的缘起问题,针对“成本衡量”说,本文建议从行政机体本身的特性和历史关系,说明发包制的存在。由于政府的多元角色、多中心控制权的组织关系以及对执行工具的依赖,政府系统逐渐发展出具有灵活适应性的、不同于单一科层体系的、能够利用上述组织环境的方法,来推进任务的执行。“行政包干制”顺势于不言自明的控制权范围,通过默许、交换和隐形授权,将目标和利益不同的组织容纳于一体,形成了今天治理体系中混合共生的形态。因此,政府行政体系的组成结构、其内部真实的组织关系和多元角色是发包制产生的基石。

    再论行政发包制:对评论人的回应
    周黎安
    2014, 34(6):  98-113. 
    摘要 ( 1576 )   PDF (548KB) ( 1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周雪光、张静、曹正汉和冯仕政四位教授的评论文章进行了回应。笔者的回应侧重在各位评论人提出的带有批判性质的意见和建议上。笔者和评论人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行政发包制的界定、内涵和形成原因、统治风险的内涵和影响、发包人和承包人的权力配置等问题上,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试图做进一步的澄清和解释。鉴于评论人的批评建议,本文也讨论了行政发包制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展和完善的领域。最后,笔者提出了一个好的理论的三个标准,并讨论了跨学科交流对于发展好理论的重要意义。

    论文
    自杀与现代人的境况——涂尔干的“自杀类型学”及其人性基础
    赵立玮
    2014, 34(6):  114-139. 
    摘要 ( 2339 )   PDF (893KB) ( 10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涂尔干在《自杀论》中提出的“自杀类型学”是他对自杀研究做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他通过自杀的社会类型展开的广泛解释和论述,是和其著作中的一些实质问题密切相关的。本文检视了这个类型学的一些关键方面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涂尔干的人性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强调了涂尔干社会理论的人性基础;这种分析也表明,涂尔干的自杀类型学是他继《社会分工论》之后对个体与社会关系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推进。另外,涂尔干通过对作为社会事实的“自杀潮”的独特的社会病理学分析,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境况。因此,《自杀论》的经典意义在于其将理论图式与时代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的研究范式,这充分体现了古典社会理论的本质特征。
    价值的科学——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再探
    王楠
    2014, 34(6):  140-164. 
    摘要 ( 1320 )   PDF (831KB) ( 6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面对现代社会中理性与非理性、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之间的紧张,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力图在对立双方之间搭建起关联并在研究中往复运动,借助包含价值的历史个体和理想类型,通过超越主客观对立的价值阐释,说明历史、文化与社会的各种独特现象,发现各民族和时代中人们的价值理想,理解先辈如何去坚持和实践它们,进而指导现代人在今天继承和实现这些价值。历史和社会科学,既要用理性的方法培养学人清明的理智,也要使人看到超越理性的价值信念,从而帮助人在高度抽象的现代社会中,以理性的态度去守护和坚持各种文明的价值核心,避免走向僵死的理性和狂热的非理性两个极端。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对“医疗化”的形构
    萧易忻
    2014, 34(6):  165-195. 
    摘要 ( 1165 )   PDF (1035KB) ( 5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疗化”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国内外社会学界对此尚缺乏系统的分析。本文以物质力量、制度、观念为分析框架,探讨新自由主义如何加剧并转变全球的“医疗化”状况。在物质上,产、官、学复合体网络的多方利益形成有力的市场力量,从而促成医疗化;在制度上,则是由于药品之国际专利权的制定与各国导致医疗化的政策;在观念上,某些压力团体因为要强化“竞争力”而推动某种服药的观念、个人自主健康管理的盛行、风险恐慌的论述普遍化及另类医疗的兴起等氛围都加剧了“医疗化”。 即便有反新自由主义的力量,但医疗的供给面与需求面均被牵涉到因商品化可获利的普遍利益中,因而新自由主义的结构性力量仍难以撼动,从而使医疗化加剧。

    自评一般健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齐亚强
    2014, 34(6):  196-215. 
    摘要 ( 1186 )   PDF (580KB) ( 10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流动与健康调查”(IMHC)数据,分析了自评一般健康指标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发现,自评一般健康具有较好的信度,被访者先后两次回答的结果高度一致,两次回答结果的微小变动表现为随机性的波动,而非系统性偏差。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调查中题目次序效应的影响。关于自评一般健康指标效度的分析发现,该指标能够有效反映被访者自我感知的各种健康状态和个体既有的关于自身健康的知识,但不能很好地反映个体无法感知的机体变化等健康问题。自评一般健康存在较为复杂的回答偏误问题,受不同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群体关于健康的评价标准、期望与认知差异的影响,其回答结果在不同人群中的可比性值得商榷。

    从工具到范式:假设检验争议的知识社会学反思
    吕小康
    2014, 34(6):  216-236. 
    摘要 ( 1019 )   PDF (670KB) ( 7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统计工具的建构与运用不能脱离知识生产的情境脉络,其中渗透着建构者和运用者的个人主张与其所在学科的整体价值追求。原假设显著性检验是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最为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其流行并非因为方法论本身的精确无误,而在于它虽存有争议并因此招致严厉批评,但仍简洁有效地满足了研究者追求知识的客观性与确定性、以期将自身所在的学科塑造为一门科学分支的主观期待。因此,这一方法就从一个普通的统计工具上升为一种学科范式,起到了收敛学科的精神指向、提供模式化的解题方法、从而实现学科内部知识较快发展的功能。
    《社会》2014年总目录
    《社会》编辑部
    2014, 34(6):  236-240. 
    摘要 ( 665 )   PDF (326KB) ( 8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