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5-20
    专题:文化社会学
    社会表演理论——在仪式和策略之间建立文化语用学模型(上)
    杰弗里·查尔斯·亚历山大
    2015, 35(3):  1-36. 
    摘要 ( 1795 )   HTML   PDF (1209KB) ( 29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直以来,对文化的社会研究不是被极端化为结构主义理论就是被极端化为实用主义理论,前者视意义为文本并注重探索提供相对自主性的模式,后者则将意义处理为由个人或集体行动之权变性的创发——即所谓的实践本身,并将文化模式作为权力和物质利益之反应加以分析。在本文中,我将阐述一个超越这种极化视野的文化语用学理论,以新的方式将意义结构、权变性、权力和实质性融为一体。我的论点是,实践的实质性可以由维度更多的表演概念所取代。通过对表演研究这一新领域的成果的吸收,文化语用学说明社会表演,无论个人还是集体的,是如何可能被系统地类推为剧场表演的。在定义了社会表演的要素之后,我认为,随着社会变得更加复杂,这些要素已经趋于“分解”(defused)。只有在能够将这些日渐离析的要素“再融合”的情况下,表演才会成功。在融合化的表演中,观众认同演员,且文化剧本通过有效的舞台布景达到逼真的程度。而当诸要素重新连接的过程并不完美时,表演就会失败:表演要素仍处于分离状态,社会行动看上去不但不够本真(authentic),而且显得造作和难以令人信服。与此相对,再融合能使演员成功地传达其行动的意义并有效地实现他们的利益。
    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语言/视觉二元论以及文化社会学的符像转向
    多米尼克·巴特曼斯基
    2015, 35(3):  37-66. 
    摘要 ( 1164 )   HTML   PDF (851KB) ( 6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意义为中心的文化社会学遭遇的关键挑战之一就是不得不面对当代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史和物质文化研究等领域的发现。其越来越紧迫的任务就是认识并修正曾经由这些学科所确立的语言学/文本框架之解释的局限性。传统结构主义者集中关注各种话语符码,而且,在理解复杂的表象经济的权力,特别是在履行解释其变异性方面,文化符号之任意性的假设显得捉襟见肘。语言和以沟通为中心的框架通常忽视的事实是,被相信具有因果性社会力量的绝大多数能指无可避免地嵌入在开放的但并非无限制的感情与物质性结构之中。因此,行动中需要整合能力更强且维度更多的文化模式。本文主要讨论符像性对发展一个与此相关的整合性视角的重要性,同时并不抛弃语言学转向的一些构成性洞见。我以亚历山大等当代学者的转型性工作和我自己的研究来证实,被如此构想的文化的复合体才是具因果律的社会力。我的目的在于详尽阐述物质性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关键原则,即不同的符号秩序对于决定性和/或自主性逻辑而言是不同的主题,并且由此对“社会建构”和历史转型的不同模式做出回应。我们需要继续关注奥斯汀关于如何以言行事的问题,但是不能重复他的局限,即似乎社会之事发生之际同时并不伴随图像、对象、场所、身体和所有它们的特征以及使用暗含。对社会学想象力的这一扩展予以充实,可以帮助我们激活理解和解释文化这一概念所拥有的充分潜力,并由此坚定地转向文化。
    记忆中的伤痛:阶级建构逻辑下的集体认同与抗战叙事
    高蕊
    2015, 35(3):  67-94. 
    摘要 ( 1456 )   HTML   PDF (826KB) ( 8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于数以千万计亲历二战的中国民众来说,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所犯下的残暴罪行无疑会在他们的心里产生极大的创伤感。然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很多年间,这种刻骨铭心的国族受难和遭受非正义的经历,却长期停留在民间个体记忆中,没有成为围绕战争所进行的官方话语表达的核心。本文旨在借助文化创伤(cultural trauma)理论,对这一围绕抗战创伤经历所发生的“文化失忆”现象进行全新的探索。文章首先梳理1949年之后阶级创伤叙事的形成以及以此为基础所进行的集体身份建构,然后通过梳理抗战记忆在官方话语中的呈现,检讨战争中国族受难经历与阶级创伤宏大叙事之间所形成的逻辑冲突,进而指出正是这种逻辑冲突在某种意义上阻抑了抗战创伤叙事的形成。
    论文
    分利秩序与基层治理内卷化——资源输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逻辑
    陈锋
    2015, 35(3):  95-120. 
    摘要 ( 1374 )   HTML   PDF (1447KB) ( 10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国家资源的不断输入为农村发展和乡村治理带来新的契机。然而,资源输入乡村社会,基层组织却无法有效承接,并遭遇官民不合作的困境。基层组织主要呈现出两种样态:消极作为与难以作为,以及富人和灰黑势力主政后的摆平式“积极”治理。两种治理形态皆导致国家公共资源的耗损,基层组织的权威与合法性进一步下降。在资源不断输送的利益链条中,权力寻租者、地方富人与灰黑社会势力、谋利型的机会主义农民等几个行动主体相赖相生,形成分利秩序,普通民众被排除在外,乡村治理出现内卷化。从根本上说,这是国家在压力型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产生的张力,并在推动乡村社会从整体性支配向技术治理转型中产生的结果。这一转向试图建立新的公共规则,却使得乡村治权弱化,缺乏公共规则实践的强制力保证,造成国家、基层组织与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与责任的连带制衡关系发生断裂,乡村治理陷入新困境。
    性别操演理论的经验解释与女性主义方法论反思——以高层两性人才访谈为例
    高笑楠
    2015, 35(3):  121-140. 
    摘要 ( 1523 )   HTML   PDF (881KB) ( 6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运用对高层两性人才的访谈资料,尝试将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做经验研究和现实解释,观察两性在性别操演时展现的灵动性和真诚性,并将该理论与女性主义方法论作对比,反思后者潜在的“受害人假定”和“对性别的过度归因”等问题,进而讨论女性主义方法论对研究对象的遴选标准、对研究内容的界定标准和建立于性别差异基础上的研究预设等所遭遇的合法性危机。最后,本文尝试将性别操演理论与女性主义方法论对接,以探讨性别操演理论对性别研究的意义。

    差别暴露、差别职业和差别体验——中国城乡居民环境关心差异的实证分析
    范叶超,洪大用
    2015, 35(3):  141-167. 
    摘要 ( 1191 )   HTML   PDF (1153KB) ( 12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城乡居民的环境关心差异:城乡居民在看待环境问题的方式上存在一种相似且连贯的心态体系;城乡居民的环境关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居民在诸多方面都较乡村居民表现出更多的环境关心;国外关于“居住地假设”的三种理论,只有“差别暴露理论”可以解释一部分城乡差异,其余两种理论均没有得到数据的有效支持;环境知识和媒体使用在城乡居民环境关心差异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城乡居民的环境关心差异在趋于缩减,并开始走向同构。

    社会网络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基于京、沪、粤三地的分析
    马丹
    2015, 35(3):  168-192. 
    摘要 ( 1233 )   HTML   PDF (728KB) ( 10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2008年和2009年在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进行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和协方差模型探讨了社会网络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拜年网中朋友的比例、邻里互动频率和非正式社会参与都对生活满意度有积极影响,生活满意度与拜年网规模之间则呈现出“∩”型的相关关系。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网络规模的扩大、朋友比例的上升和非正式社会参与频率的增加都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满意度,但邻里互动频率的变化对个人生活满意度的提升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
    叶晓阳,丁延庆
    2015, 35(3):  193-220. 
    摘要 ( 1833 )   HTML   PDF (908KB) ( 14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2011年首都高校生发展状况调查的数据,分析北京高校学生的分层现状,并讨论了1999年高等教育扩张对大学生入学和就业分层的影响,发现这一轮扩张强化了社会阶层的复制而非再生产。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自社会优势阶层家庭的学生有更大概率进入具有更好教育质量的精英院校,这说明中国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具有排他性的特征;家庭的社会阶层背景对子女教育分层的影响在中学阶段更加明显;家庭背景对专业选择没有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在控制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后,教育质量与学生选择市场化部门就业的概率和工作起薪显著正相关。如果高等教育扩张降低了教育质量,就可能削弱高等教育对社会阶层流动的促进作用。
    连接纽带抑或依附工具:转型时期中国行业协会研究文献评述
    张华
    2015, 35(3):  221-240. 
    摘要 ( 971 )   HTML   PDF (691KB) ( 6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国家—社会关系的视角,在目前对当代中国行业协会的主流研究中,公民社会理论强调国家对社团干预的放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协会的影响,法团主义则强调国家对协会的控制与合作。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发现,还有一类重要的研究——依附理论的视角,没有得到中国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依附理论的视角关注在宏观的国家—社会关系讨论之下权力的实际运作对行业协会的影响,认为除了国家对社团的控制之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影响了企业家的行为和他们的集体行动意愿。由于国家权力的保留和市场的不完全,企业和行业协会形成了对政府的依附关系,而行业协会仍然镶嵌于国家机构内部,成为依附于地方政府的工具,而不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连接纽带。当代中国的行业协会涉及到国家、市场和企业多方的互动关系和复杂的制度环境,依附理论的视角重新定义了行业协会的角色,提供了个体研究的途径和原有研究中未被重视的其他解释变量,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行业协会的发展环境和影响因素构建了可行的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