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6-11-20
    专题一:自然社会:批评与回应
    自然法的古今之变:《自然社会》的思想史评析
    郑戈
    2016, 36(6):  1-31. 
    摘要 ( 1249 )   HTML   PDF (935KB) ( 7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自然法到自然权利的范式突变是西方社会思想史和政治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政治社会乃是自然社会,即符合人的自然性(人性)的社会,这一由亚里士多德首先系统阐述并主导着西方古代和中世纪政治思想的主流学说,到早期现代受到全面颠覆。政治社会被理解为人为脱离自然状态而通过社会契约建构而成的人造物。李猛的《自然社会》一书是对上述问题的系统讨论。该书不乏有创造性综合的见解。但本文侧重于指出其中的几点不足,包括未能发现古罗马人的自由概念与主体权利概念之间的相似之处,以及未能发现平等而不是权利对现代观念的构成性影响等等。笔者以为造成这些缺陷原因在于李猛放弃了他擅长的社会理论方法,而纯粹从观念史的角度来思考伦理和政治问题。

    孤独个体的共同生活:自然社会的“自然”与“社会”
    张国旺
    2016, 36(6):  32-54. 
    摘要 ( 1322 )   HTML   PDF (797KB) ( 5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李猛的《自然社会》是近年来汉语学界研究现代“政治”秩序的一部界碑式著作。此处所谓“政治”,既指向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更包括人性、道德、社会和法权等多种秩序。本文认为,《自然社会》的核心是对“个体”与“社会”之关系这一经典命题的深化,亦即孤独的现代个体所构成的共同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包括家庭、社会、道德和国家在内的多种共同生活形态的实质及其内在张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讨论以下几点:一是鲁滨逊式的孤独包含着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的可能;二是格劳秀斯、普芬道夫和霍布斯那里孤独个体的微妙差别对于理解现代人的心灵秩序不可或缺;三是霍布斯式的个体形象指向一种新的现代人拓展自身人性的可能;四是自然法秩序所塑造的人性为现代国家的确立提供了道德动力。因而,本文认为,现代精神的发展尚未穷尽自身,只有更充分地理解其内在的丰富性和开放性,我们才能更有信心地把握自身的处境和命运。

    自然状态的道德意涵:定位现代道德的开端
    陈涛
    2016, 36(6):  55-77. 
    摘要 ( 917 )   HTML   PDF (730KB) ( 4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李猛有关霍布斯自然状态的讨论,本文力图指出,自然状态不仅仅是一个人性冲突状态或法权矛盾状态,而是具有某种积极的道德意涵。这集中在霍布斯的自然权利概念上。正是自然权利,而不是原初缔约环节,构成了霍布斯政治哲学的规范基础。自然权利不完全是一项主观权利,它同时还带有传统客观法权的正当意涵。一方面,每个人的“自然权利”凭借国家权力的存在,成为一种客观意义上的正当性,另一方面,它的“自然性”又意味着它并不是由国家所制造出来的,而是基于人的自然本性本身。人的自然并不是可以任意抟塑的质料,而是有其形式,并被明确界定为一种自然“权利”或正当,参与到政治生活的构建之中,这构成了现代思想不得不去回应的难题。

    未完成的“自然社会”:现代社会的人性基础与规范构成
    李猛
    2016, 36(6):  78-96. 
    摘要 ( 1087 )   HTML   PDF (618KB) ( 6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于《自然社会》关注的现代社会的规范性秩序问题,自然状态、自然法与建国契约是三个主要环节。对该书的批评也集中在这三个方面:自然状态与人性论,自然状态的道德性质,以及政治社会与规范秩序的奠基关系。自然状态学说通过自爱与社会性建立的自然社会性是理解现代社会道德关系的出发点。在考虑现代社会丰富和充实这一道德关系的努力之前,应当先理解人是如何成为一个孤独的陌生人的。从这一自爱的社会性出发,《自然社会》将霍布斯笔下的自然状态理解为道德空间乃至法权状态,但并不同意这一空间是具有内在道德尺度或客观道德科学基础的规范性秩序。作为现代国家规范性基础的道德尺度是与政治社会同步奠立的。

    专题二:米尔斯与美国社会学
    社会学的想象与想象的社会学:帕森斯、米尔斯社会学研究进路比较论要
    赵立玮
    2016, 36(6):  97-125. 
    摘要 ( 1673 )   HTML   PDF (803KB) ( 8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帕森斯的社会理论和米尔斯的社会研究是“二战”后美国社会学的两条重要且独特的研究路径。帕森斯倡导社会科学中的一般理论研究,核心在于理论和经验的互惠发展的动力学,意在促进社会科学的积累性发展,但确立统一的社会科学无异于建立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学术巴别塔”。米尔斯强调的基于社会学想象的社会研究纲领,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导向的社会研究,最终难免落入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想象”困境。研究范式的差异,导致他们对其身处的美国社会作出了判然有别的研究论断。进而言之,这种差异的背后隐含着研究者对现代性问题的不同态度以及政治立场上的深刻分歧。

    以“匠人精神”,写“社会学的诗”:米尔斯的社会学遗产之重估
    闻翔
    2016, 36(6):  126-154. 
    摘要 ( 1170 )   HTML   PDF (931KB) ( 6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米尔斯诞辰百年之际,本文试图重估其社会学遗产。本文指出,米尔斯作为“智识匠人”的志业,即是从内外两个面向揭示美国文明自19世纪末以来的转型及其危机。就内部面向而言,本文聚焦于米尔斯及其同时代的批评者关于美国社会的不同判断及其分歧的实质;就外部面向而言,本文则以米尔斯关于古巴革命的晚期著述为核心,考察米尔斯对古巴问题的讨论在何种意义上构成了对美国民主的外部批评。但是,对米尔斯的社会学遗产的重估,并不止步于此。米尔斯关于社会学写作的文体和“风格”的想象,即其关于“社会学的诗”的论述,构成了其学术遗产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本文指出,“社会学的诗”所倡导的审美与人格意蕴,实则是对社会学写作的人文传统的回归。最后,本文讨论了在中文学界的语境下,米尔斯的社会学研究所具有的启发意义。

    论文
    失意感对行为倾向的影响作用探讨
    翁定军, 华红琴
    2016, 36(6):  155-179. 
    摘要 ( 1028 )   HTML   PDF (1004KB) ( 5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按照“社会结构性因素→生活层面的心理因素→失意感→行为倾向”这一关系链,以定量研究方式探讨个体的失意感及其对攻击和沉默两种行为倾向的影响。研究表明,失意感是影响攻击倾向和沉默倾向的关键因素,结构性因素和生活层面的心理因素是否影响行为倾向,关键在于它们是否会转化为失意感,行为倾向中的攻击倾向和沉默倾向是一对源于“不满”的心理同构体。据此结论,本研究认为,攻击倾向构成了攻击行为的心理基础,沉默倾向构成了“社会溃败”的心理基础,而社会阶层结构的“定型化”阻碍了人们的向上社会流动,是造成失意感的社会机制。因此,防范攻击倾向和沉默倾向应从消除人们的失意感着手。

    教育扩招促进了代际流动?
    杨中超
    2016, 36(6):  180-208. 
    摘要 ( 1407 )   HTML   PDF (980KB) ( 1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以改革开放后参加工作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扩招对代际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没有充足证据证明教育扩招促进了代际流动。一方面,尽管教育在扩张前后始终是决定个人社会经济地位高低的最重要因素,但教育扩招没有显著改善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从而也无法减弱家庭背景以教育为中介对子女初职社会经济地位的间接影响,带来代际流动的改善。另一方面,教育扩招的结构化效应不显著,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劳动力市场并非完全遵循绩效原则,因此,即便教育扩招提高了他们在社会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也无法带来社会整体代际流动的改善。因此,发挥教育扩招促进代际流动的功能,不仅要强调教育机会的分配公平问题,同时也要努力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就业机会均等。

    社会分层与健康不平等的性别差异:基于生命历程的纵向分析
    郑莉, 曾旭晖
    2016, 36(6):  209-237. 
    摘要 ( 1561 )   HTML   PDF (1196KB) ( 1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考察在社会分层与性别分层的交互作用下,生命历程中的两个竞争性理论——“累积优势/劣势理论”和“年龄中和效应理论”,哪一个更能解释中国男性和女性所经历的健康不平等。本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追踪数据和成长曲线模型发现,性别对社会分层导致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发展有独特的影响。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处于健康劣势,这一劣势是因为女性从教育和收入所获得的健康回报比男性低。此外,女性之间因为教育和收入导致的健康不平等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缩小,男性之间的健康不平等程度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因此,本研究不支持健康不平等的“累积优势/劣势假说”,而是在女性群体中支持“年龄中和效应理论”。

    《社会》2016年第6期整期全文
    2016, 36(6):  242. 
    摘要 ( 432 )   HTML   PDF (34876KB) ( 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