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电子刊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全年目录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社会》2024年第3期《化零为整的宏观社会数据生成:基于潜变量模型和动态贝叶斯方法》 附录
2023年第6期《中国STEM领域的性别分化:基于社会分类的视角》文章附表
2022年第5期《方言距离与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同群效应》数据源代码
2022年第2期《中国教育资源市场化与个体选择:初中课外补习效应异质性探究》数据源代码
2022年第6期《时间之窗与时间之创》数据源代码
2022年第5期《代际网络与学业成就:网络情境与个体能动的双重视角》数据源代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社会学报》
上海大学期刊社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更多...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9-1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现代社会的漂浮:无根的现代性及其呈现
郭强
2006, 26(4): 1-22.
摘要
(
733
)
PDF
(728KB) (
7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代社会作为一个漂浮的形态,其基本特性的现代性就表现为社会无根特性。现代社会的拔根状态所呈现的失根景况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高度现代性的城市生活中有多种样态的层叠。社会扎根方案和社会寻根行动内涵了现代社会的可能。这表明了知识行动论的出场路径的打通。
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
仇立平
2006, 26(4): 23-42.
摘要
(
914
)
PDF
(628KB) (
13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三种取向或范式,认为中国的社会分层在关系型研究方面还比较薄弱,主张采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阶级理论研究中国的社会分层,并根据马克思的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理论对稀缺性的生产要素占有关系的命题作了简要说明;由此形成了当代中国四大阶级:管理者阶级、资本所有者阶级、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和劳动阶级,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管理者阶级和资本所有者阶级;但是承认阶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阶级对抗甚至暴力革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下,阶级冲突将走向阶级合作。
“中产阶级”研究:疑问与探源
刘长江
2006, 26(4): 43-56.
摘要
(
651
)
PDF
(539KB) (
3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产阶级研究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对中产阶级的研究开创了社会学意义上的中产阶级研究。虽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已经有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使用过中产阶级概念或对中产阶级进行过讨论,但第一个从社会学意义上对中产阶级进行研究的是恩格斯而不是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中产阶级不能完全等同于今天学者们研究的中产阶级,而且财产状况和财产关系并非马克思恩格斯划分中产阶级的唯一标准,阶级意识、政治与社会地位及文化心理都被马克思恩格斯纳入中产阶级研究的范围。
文化力量与非主流人群的教育策略——奥格布文化参照框架差异理论述评
胡玉萍
2006, 26(4): 57-70.
摘要
(
886
)
PDF
(599KB) (
6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美国少数民族学业成绩的多样性是美国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和评价美国教育人类学家奥格布的文化参照框架的差异理论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和对策,以期为解决我国民族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某些借鉴。
企业理论对人力资产的研究梳理与再探索
李璐
2006, 26(4): 71-84.
摘要
(
713
)
PDF
(629KB) (
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着意于针对人力资产研究的企业理论的梳理和再探索。在运用企业内权利分配的视角梳理了人力资产相关理论后,本文指出,一方面必须重视企业内部人力资产的控制权利,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产具有特殊性,使得企业内与市场上的劳务交易具有一定的趋同性。由此,本文建立了企业内的权利分配模型,并指出,权利分配的分析框架可以为实证地分析企业内部雇佣关系,以及解释企业内许多无效率现象,提供很好的解释平台。
寮村的“张公信仰”及其祭祀圈的扩大——当前中国东南宗族重建过程中村落文化整合的个案研究
张友庭
2006, 26(4): 85-107.
摘要
(
875
)
PDF
(1125KB) (
4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中的祭祀圈理论出发,以福建寮村民俗中的“张公信仰”为切入点,结合当前中国东南宗族重建的农村社会背景,描述了作为祭祀对象的“张公”从“私家神”到“角头神”再到“村落神”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张公信仰”祭祀圈的扩大和巡神仪式中村落轮值制度的研究,提出了“现代宗族”的核心概念和“现代宗族家族化”的分析模式,讨论了在村落范围内公社集体主义体制解体以后,宗族集体主义和村落集体主义的共生共变所呈现的村落文化形态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尝试展望村落集体主义文化整合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村落纠纷中的“外人”
程柏峰
2006, 26(4): 108-127.
摘要
(
722
)
PDF
(834KB) (
1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对一个村落中关于“外人”的纠纷的全面考察,发现村落社区中存在着事实上的“外人”,他们受到了村落共同体特定的歧视性待遇,而村民对此习以为常,并认为这样是合理的。基于这种生活逻辑,在纠纷中,“外人”常常作为一个符号被人为地建构出来,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村落文化中,符号是同力量和可利用的资源相联系的。
乡村房产纠纷中的成员权及其实践逻辑
张佩国
2006, 26(4): 128-144.
摘要
(
950
)
PDF
(706KB) (
66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代中国乡村有很多围绕房产而产生的纠纷,其实践逻辑是家族共财制和村落成员权,因此,家族和村落就成为乡村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态;而村落成员权则是村落传统的发明,呈现了“公”、“私”相对化的实践逻辑。乡村纠纷就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于用简单的概念化书写不足以解释。
社会成本规避中的政策选择悖论——以济南市前屯居“旧村改造”为个案
轩明飞
2006, 26(4): 145-159.
摘要
(
828
)
PDF
(709KB) (
2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旧村改造是城市化土地扩张的政策推进过程。由于土地、产权等相关制度建构的先天缺陷,开发主体行为能力的不足,地方政府与企业常常对改造的社会成本采取规避的态度。社会成本规避与转嫁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从而形成了政策选择上的悖论。
吸毒人群社会支持网研究——对重庆市南岸区戒毒所的调查,
蒋涛
2006, 26(4): 160-172.
摘要
(
882
)
PDF
(697KB) (
4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南岸区戒毒所的调查,采用社会支持网分析方法,发现吸毒人员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很小,吸毒网络具有秘密性和牢固性。其相识关系提供毒品支持,朋友关系和亲戚关系提供情感和经济支持。吸毒人员的吸毒年限、有抢劫和偷盗行为对注射吸毒行为和共用针头注射吸毒行为有明显的影响等一系列特征。
观察“风险”何以可能——关于卢曼《风险:一种社会学理论》的评述
张戎凡
2006, 26(4): 173-187.
摘要
(
570
)
PDF
(745KB) (
3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比较中呈现革命——读《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
董海军
2006, 26(4): 188-194.
摘要
(
637
)
PDF
(500KB) (
4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倡导专业规范,培养研究队伍,打造学术共同体——第二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综述
冯 猛 刘玉照
2006, 26(4): 195-205.
摘要
(
688
)
PDF
(529KB) (
1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