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3-20
    专题一:国家治理研究
    黄仁宇悖论与帝国逻辑——以科举制为线索
    周雪光
    2019, 39(2):  1-30. 
    摘要 ( 1485 )   HTML   PDF (1095KB) ( 5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黄仁宇悖论描述了中华帝国组织形态松散关联但国家秩序坚韧稳定的矛盾特点。本文以科举制为线索,着眼于历史上中华帝国的观念制度来解读这一悖论,特别是这一松散关联组织形态的机制和过程。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提供了观念一体化的组织基础,导致了官僚体制内外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双向渗透和互构,国家与基层社会上下名与实的仪式性连接。这一观念制度提供了各地区、各层次间的同构性和相互关联,同时造就了一个松散关联的官僚组织。结束部分的“余论”指出,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型,从观念一体化转向为组织一元化,为国家治理带来了一系列鲜明的特点和新的挑战。

    一把尺子如何“量到底”:基层治理中的制度硬化——以一个城市更新试点项目为例
    施芸卿
    2019, 39(2):  31-57. 
    摘要 ( 1641 )   HTML   PDF (786KB) ( 5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更新中日益增长的社会压力使基层政府产生制度硬化的需求,但持续的高压体制又使其延续制度弹性的逻辑,两者间张力凸显,构成当前的治理困境。本文通过对一个试点项目中制度硬化实践的观察提出核心问题:权力运作空间如何在日益增强的规范性约束下得以再生产。本案例中,制度硬化被拆分为“结果硬化”和“过程硬化”两部分,前者标识着鲜明的刚性边界,后者则暗中预留出弹性空间。通过外部条件硬化、让步规则硬化、加压底线硬化这三重机制,基层政府在与社会的互动中由表及里地拓展了硬化原则背后的边界,使权力运作空间以一种更为正式化、制度化、组织化的形式不断生产出来,展现出更深层、隐秘的治理技术及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形塑过程。

    新农合“病有所医”有无增进农村居民健康?——对住院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健康和收入影响的再审视
    章丹, 徐志刚, 陈品
    2019, 39(2):  58-84. 
    摘要 ( 1312 )   HTML   PDF (926KB) ( 5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基本实现农村居民“病有所医”,但其有无明显增进农村居民健康一直存在争议。以往研究多基于2009年之前的数据,忽视不同群体受益程度异质性,本文研究发现,新农合实施有改善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作用,但难说能全面增进农村居民健康。即便对健康状况较差、医疗需求较大的住院或被建议住院的人,新农合的影响也比较有限。其中,患病重、年龄大和收入较低的人受益稍大,新农合能显著增进其健康还不增加住院自付支出,且参合时间越长,作用越明显,但健康增进只是缓解病痛。对患病轻和年龄较小者,新农合仅有助于其增加医疗服务的利用。

    专题二:社会关系的聚与分
    空间结构类型与街邻关系:城市社区整合的空间视角
    贺霞旭
    2019, 39(2):  85-106. 
    摘要 ( 1619 )   HTML   PDF (643KB) ( 5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探讨社区内部空间结构差异对街邻关系的影响,构建了三类社区空间结构:社区社会空间结构、社区物理空间结构和社区生态空间结构。研究发现,社区社会空间指标中社区职业异质性水平越高,街邻关系越差;社区中本地人口比例越高,社区居民的平均社会组织活动参与率越高,街邻关系就越好;居民参与成为人口异质性负效应的补偿效应。社区物理空间指标中隔离性设施(如楼宇门禁)和社区生态空间指标中失调型生态环境污染均会降低街邻关系水平;绿地覆盖率越高,街邻关系就越好。因此,在社区整合重塑中,降低居住区环境污染程度,建设友好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积极鼓励和促进居民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活动,是提升居民街邻关系的重要手段。

    “类聚群分”: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多元构成及其多维政治取向
    秦广强, 张美玲
    2019, 39(2):  107-132. 
    摘要 ( 1177 )   HTML   PDF (880KB) ( 3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结合体制分割和市场状况两大维度,划分出五种中产阶层基本类型,并利用2015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和潜类模型、多元对应分析技术,从政治关注、政治效能、政治信任、意见表达、集体行动五个关联性维度考察中产阶层的多维政治取向。结果显示,体制内两类中产阶层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再分配体制的特征,政治取向明显保守稳健;处于“高经济地位”和“低政治地位”的地位相悖位置的体制外新中产阶层(新社会阶层)展现了偏激进的政治取向;处于体制和市场“双重弱势”地位的体制外边缘中产和“老中产”则兼具政治激进和冷漠的复杂二重性,且这种二重性主要沿着年龄、市场机会和生活状况被分割开来。体制外的中产阶层构成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应在阶层整合、利益整合和畅通上升流动渠道等方面着力,培育并壮大中产阶层,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利益威胁、政府工作满意度与市民对进城农民的接纳意愿——基于CSS2011数据的实证分析
    柳建坤, 许弘智
    2019, 39(2):  133-159. 
    摘要 ( 1036 )   HTML   PDF (798KB) ( 2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讨论了当代中国城市本地人排斥进城农民这一问题的发生机制。通过剖析经典利益威胁假说,依托冲突理论以及中国的现实情境,本研究考察了市民与政府关系的演化及其对排斥进城农民的影响。通过对“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本研究获得以下发现:(1)本地市民对进城农民的排斥部分源于其当前生活境遇的恶化,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过去的利益受损经历以及对未来社会地位变化的悲观预期;(2)本地市民对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不满,会降低其对进城农民的接纳意愿;(3)在本地市民中,遭受利益损失的“失意者”对进城农民的排斥态度显著受到其对政府行政能力不满以及政府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低效的影响。本研究证实了市民对进城农民的排斥意愿中存在“替罪羊”机制。

    同乡网络的另一幅脸孔:雇主—工人同乡关系对劳工个体权益的影响
    魏万青, 高伟
    2019, 39(2):  160-185. 
    摘要 ( 1128 )   HTML   PDF (713KB) ( 3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移民研究文献强调同乡网络是移民重要的社会资本,对保护移民权益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劳工研究文献则强调同乡网络对移民权益的剥夺作用。本文基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数据,采取倾向值匹配方法克服样本的选择性偏误,分析了“雇主—工人同乡”关系对农民工权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这种同乡网络对农民工人身权利等底线权益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但与更多的超时加班以及不符合最低工资标准等状况联系在一起,阻碍了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实现,(3)与此同时,这种同乡关系对农民工社保福利等发展型权益的实现影响也不显著。最后,本文分析了农民工权益保护中同乡网络等社会资本的作用与限度,提出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关键是制度建设与工会组织建设,以及农民工个体尽快脱离原始型社会资本,构建跨越型社会资本。

    论文
    历史书写中的“文成公主”——兼论“多民族中国”的民族史叙事困境
    王娟, 旦正才旦
    2019, 39(2):  186-213. 
    摘要 ( 1238 )   HTML   PDF (1089KB) ( 1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个“多民族政治体”形成和存续的核心在于一套能够使具有不同政治与文化传统的诸民族“各安其位”的“秩序”,而“民族史书写”正是这一“秩序”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梳理了历史文献中三种不同的“文成公主”叙事:古代汉、藏文文献描述了两种迥然有异的“文成公主”形象,其差异反映了两种古代文明对“世界”及其理想秩序的不同想象;第三种叙事来自近代的“民族主义”史学,汉语知识精英利用古代文献中的素材,在“进步史观”的指导下,塑造了“文成公主”的新形象。本文对这一“民族史书写”的新范式进行了反思性讨论,并进一步对近代中国“民族议题”的核心线索及其所蕴含的结构性矛盾展开了理论探讨。

    滕尼斯与齐美尔:社会伦理同文化伦理的分流
    张巍卓
    2019, 39(2):  214-241. 
    摘要 ( 1378 )   HTML   PDF (766KB) ( 2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德国社会学的两位奠基人,滕尼斯和齐美尔奠定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现代伦理生活格局。伦理世界观的分流源于他们各自对时代处境的体验以及对思想史的独特解释。从近代自然法的角度出发,滕尼斯的社会伦理的核心是重建政治社会的秩序与风尚,一切价值最终都要融入社会;与此相反,齐美尔的社会学思考从一开始就以对社会伦理的批评作为前提,他将超越社会的个体生命视作伦理的目的,对他来说,生命不仅意味着身处社会之中的个体具有饱满个性,而且从自身孕育出客观的、适用于他自己的伦理责任。从帝制时期到魏玛时期,德国社会伦理同文化伦理的分流、交织与合流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理解德国社会学史的清晰主线。

    《社会》2019年第2期整本全文
    《社会》编辑部
    2019, 39(2):  242-0. 
    摘要 ( 563 )   HTML   PDF (16652KB) ( 2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