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6-09-20
    专题:中国社会构成逻辑的传统与变迁
    伦:中国人之思想与社会的共同基础
    翟学伟
    2016, 36(5):  1-35. 
    摘要 ( 1365 )   HTML   PDF (1536KB) ( 9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伦”字及其含义究竟属中国传统社会思想还是社会构成方式,以及它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占有什么地位,存有许多重要而未尽的讨论空间。作者首先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重要思想家及社会学家的见解,尤其是他们对“五伦”的认识,以此廓清“伦”的社会学含义。在此基础之上,作者接着通过与西方社会学中关于自我、角色、社会网络、社会分层及不平等等方面的比较与对话,提出了“伦”自身所包含的意义、公理、相关定理及其现实社会运行与变异。对“伦”之社会学含义的层层解读,有助于明晰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相应的运行方式及其机制,并形成一种解读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新途径。

    信任溃败与圈子解散:田园茶叶公司的集体离职事件研究
    帅满
    2016, 36(5):  36-63. 
    摘要 ( 882 )   HTML   PDF (1382KB) ( 6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田园茶叶公司为例,本文运用集因素论和互动论优势于一体的圈子理论分析集体离职事件。研究表明,在以领导为核心的圈子中的网络结构位置决定了员工的去留、职级,集体离职源于组织中圈子内信任关系的受损、溃败所导致的圈子解散和替换。本文提出了五个研究推论:第一,职务结构和圈子关系的重合或分离会影响离职;第二,领导的圈外人最可能离职;第三,与小领导不和的大领导班底不会离职且会晋升;第四,圈间“桥”缺失会导致集体离职;第五,组织变革中的“幸存者”是大领导班底或圈间“桥”。本文有三个研究贡献:为离职研究提供了圈子理论的分析视角,拓展了圈子理论的解释范围;圈间“桥”关系协调作用的研究发现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有助于辨析圈间“桥”和结构洞概念。

    专题:互联网与中国社会
    中国网民的政治价值观与网络抗争行为的限度
    季程远, 王衡, 顾昕
    2016, 36(5):  64-87. 
    摘要 ( 1170 )   HTML   PDF (1502KB) ( 8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的市场化转型带来了政治价值观的变化,进而重塑着个体的政治参与行为,其中包括网络抗争行为。由于种种限制,互联网并不必然带来网络抗争,个人的政治价值观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性的概率抽样调查数据,本文首先构造了个人的政治价值观倾向得分,然后用广义倾向值匹配估算了政治价值观对批评政府官员或政策和讨论集体行动这两种网络抗争行为的响应函数和干预效应。结果显示,越趋向自由民主价值观,个人拥有这两种网络抗争经历的概率越高,且呈现强化趋势。但是,这种作用具有阈值效应,即自由民主价值观达到较高水平后,更高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带来的网络抗争行为的发生概率反而更低。因此,除了来自政府和体制的外在限制,网络抗争还存在着内生于行动者本身的限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政治价值观对网络抗争行为产生的内在限制。

    网络空间性别不平等的再生产:互联网工资溢价效应的性别差异——以第三期妇女地位调查为例
    庄家炽, 刘爱玉, 孙超
    2016, 36(5):  88-106. 
    摘要 ( 1146 )   HTML   PDF (1264KB) ( 9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倾向值匹配的方法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之后,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工资收入是非使用者的1.38倍;同时,互联网溢价效应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的互联网工资溢价为男性互联网工资溢价的90.6%。此外,本文发现,互联网工资溢价效应与人们的网络行为密切相关。男性相比女性,具有更强烈的使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再学习和人力资本再积累的偏好;在女性互联网使用者之间,性别观念更平等的女性具有更强烈的使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再学习和人力资本再积累的偏好。在传统的网络空间性别不平等的研究框架下,本文着重于探析性别文化观念如何影响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偏好和使用方式,从而成为导致网络空间性别不平等的再生产的重要原因和机制。

    论文
    张弛有别:上级控制力、下级自主性和农村基层政令执行
    陶郁, 侯麟科, 刘明兴
    2016, 36(5):  107-130. 
    摘要 ( 1083 )   HTML   PDF (869KB) ( 6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分析多年的全国抽样数据发现,当今中国乡、村两级治理主体执行政令的情况取决于上级控制力和下级自主性之间的张力。在不同治理层级和工作领域之间,由于上述张力存在差异,政令执行情况也不尽相同。具体来说,农村税费改革在进一步强化县级党政机关对乡镇控制力的同时,却削弱了乡镇对村级治理机构的控制力。同时,虽然某些高层特别重视的政令能在相当程度上下达基层,但乡、村两级治理机构往往更倾向于主动重视那些与本位利益直接相关的工作,并常会有选择地忽视那些上级重视程度不高、不易考核和难以直接带来本位利益的工作。

    国家还是市场: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市场转型偏好
    曾迪洋
    2016, 36(5):  131-154. 
    摘要 ( 1059 )   HTML   PDF (757KB) ( 6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往关于中国市场转型的研究通常关注转型的过程及其后果,却较少注意人们的主观意愿。在城镇化背景下,流动人口对市场转型的态度是其选择和行动的基础,这将会影响城镇化与市场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2012年“城镇化与劳动力移民”调查数据发现,与本地居民相比,流动人口表现出更强烈的市场转型偏好,且这种偏好倾向随世代推移呈现增强趋势。研究还发现,“城城”流动人口比城乡流动人口更支持市场转型,流动人口内部存在显著分化。本文认为,结构性因素与认知性因素是市场转型偏好分化的重要原因。城镇内部的二元隔离是流动人口无法充分获得市场化红利的根本原因,唯有改变这一状况,才能消解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在态度上的隔膜。

    市场转型、教育分流与中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1977-2008)——兼论重点中学制度是否应该为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买单
    庞圣民
    2016, 36(5):  155-174. 
    摘要 ( 1168 )   HTML   PDF (957KB) ( 7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间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愈演愈烈。本文使用CGSS 2008数据,基于梅尔模型,首先从总体上分析了城乡教育不平等的演进过程,结果发现,城乡间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主要肇始于小学升初中和初中升高中两个阶段,而由后者产生的不平等尤为严重。继而,本文对中学阶段升学过程展开专门分析,发现在“课外补习班市场”发育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是就读于非重点初中的城镇子弟,正是这类高中候选人与同样就读于非重点初中的农村子弟在市场转型后升学机会差距的迅速扩大,导致在后续高中升大学阶段,虽然高等教育规模一再扩张,城乡居民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却愈演愈烈。本文还发现,就读于重点中学的城乡子弟间升学机会的不平等并未在市场化后显著增大,因而,本文认为,重点中学制度不应为近年来日益加剧的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负责。

    执政党对私营企业的统合策略及其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何轩, 马骏
    2016, 36(5):  175-196. 
    摘要 ( 1132 )   HTML   PDF (787KB) ( 6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呈现政党国家与社会渐次分离的状况,集中体现在执政党权力范围的收缩和以私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新兴力量的成长与集聚。首先,本文通过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发现,执政党与私营企业之间并非单向的吸纳与嵌入,更多表现为一种相互融入的共生关系。其次,基于对第九次全国私营企业家调查数据的分析进一步发现,在所辖企业中设立了党组织且自身具有党员身份的私营企业主对于执政党相关政策的认可度更高,同时也更加偏好生产性活动和长期导向活动的投入。结论表明,中国共产党通过自下而上的政治吸纳型和自上而下的组织嵌入型统合这两种分散政治压力的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私营企业的分类控制,在巩固执政合法性的同时,成功引导私营企业承担社会功能。

    “知母不知父”的中国谱系
    周丹丹, 李若晖
    2016, 36(5):  197-221. 
    摘要 ( 1329 )   HTML   PDF (910KB) ( 4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知母不知父”的母系社会学说在西方和中国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学术命运。在西方,它作为一个学术命题已被基本否定,但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界却被广泛接受。西方“母权社会”学说体系的坍塌,为我们反思中国自身“知母不知父”之说的来龙去脉提供了契机。晚清民国之际,这一话语体系被引入中国,之后被历史学家用来构造了中国上古时代的一个特定时期,以期证明中国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外乎于人类之普遍历史。重新回到中国古代的经典文本自身,我们发现,在道家和法家的思想脉络中,“知母不知父”具有各自独特的思想内涵。先秦文献所展示的思想世界与20世纪套用西方学术术语对其进行的描述之间存在裂缝。本文将梳理“知母不知父”的中国谱系,反思这一断裂对当今探索社会学本土化的意义,并由此发掘与阐扬中国社会学的思想传统。

    农民工的母亲对子女重大决策的影响研究
    郭秋菊, 靳小怡
    2016, 36(5):  222-241. 
    摘要 ( 858 )   HTML   PDF (622KB) ( 5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规模成年子女的加速外流可能会削弱相对弱势的母亲在子代重大决策中的代际影响。文章利用2013年深圳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的母亲在子女重大事务决策中代际影响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的母亲对子女的重大事务决策依旧具有重要的影响,但这种代际影响并非家庭实权的体现,而是出于对长者尊严的维护;资源论、代际关系、文化规范论对农民工的母亲的代际影响均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存在程度差异,其中代际关系的解释力最强,其次是文化规范中的孝道观念,资源论的解释作用最为微弱。

    《社会》2016年第5期整期全文
    《社会》编辑部
    2016, 36(5):  242. 
    摘要 ( 549 )   HTML   PDF (25045KB) ( 3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