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8-11-20
    论文
    从财富分配到风险分配:中国社会结构重组的一种新路径
    李友梅
    2008, 28(6):  1-14 . 
    摘要 ( 3062 )   PDF (590KB) ( 6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开放社会背景下,推动社会结构重组的力量是多样的,不同力量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各不相同,它们的相互重叠和冲突,使社会结构变得异常复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有关我国社会结构的社会学研究主要是基于财富分配逻辑而进行的阶级阶层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以民族国家为基础并侧重于从经济关系看问题。本文认为,到21世纪初,风险社会作为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关键性影响的另一种力量开始崛起。一方面,风险的弥散性和普遍性使得跨越阶级、阶层、职业、性别、信仰和种族而进行全社会动员成为可能,从新的角度和新的范围带动公民社会的生产;另一方面,具体风险的分布又在一定程度上同阶级、阶层的分化同构,强化后者的分化。同时,风险的利用还可能成为生产新的社会冲突的动力。财富分配逻辑与风险分配逻辑在中国语境下的互动将使中国社会结构在新世纪出现一种新的趋势。
    社会网研究
    社会网研究的架构:以组织理论与管理研究为例
    罗家德;王竞;张佳音;谢朝霞
    2008, 28(6):  15-38 . 
    摘要 ( 2813 )   PDF (1232KB) ( 8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认为社会网研究存在于七大领域之中。根据各研究领域,本文以组织与管理研究为例说明每一领域要研究的内容,并阐述了社会网结构与社会关系如何在集体行动与个体行动之间搭起一座桥,而其间的自组织现象更使得集体行动绝非个体行动的线性加总,而有着复杂现象的特性——不同的自组织会产生分歧的行动结果,相同的个体行动可能在不同的结构中产生完全相反的集体行动。解开此非线性行为之谜,正是未来社会网研究要继续努力的重要方向。
    关系网效力的边界:来自新兴劳动力市场的实证分析
    黄先碧
    2008, 28(6):  39-59 . 
    摘要 ( 2609 )   PDF (934KB) ( 5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网络是影响社会经济行动及其结果的重要因素。作为社会网络的一种类型,关系网植根于中国文化并广泛渗透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根据对城市求职者所作的深度访谈,本文着重探讨在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制度背景下,求职者使用关系网对其就业过程产生的效力,并分析该效力的影响边界及其理论含义。研究发现,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关系网在就业过程中仍然发挥着显著作用,但是,其效力受到工作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以及岗位的技能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关系网的效力边界与转型社会的制度安排密不可分;中国社会的“关系网”概念比西方学界研究的“社会网”概念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与测量:一个综合理论分析框架
    尉建文
    2008, 28(6):  60-70 . 
    摘要 ( 2396 )   PDF (641KB)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采用“网络闭合”和“结构洞”两种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提出“信任”和“网络位置”是企业社会资本的最主要特征的观点,并从组织和群体两个层面及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对企业的社会资本测量进行了分析。在本文所提出的企业社会资本测量的分析框架中,在组织层面上,将企业看作是网络中的节点,关注企业的正式关系以及网络结构特征;在群体层面上,将企业社会资本看作是企业“班底”的内部信任程度以及在他们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位置。
    宗教社会学研究
    中国人的信仰认同模式:以儒教信仰为中心
    李向平;石大建
    2008, 28(6):  71-89 . 
    摘要 ( 2502 )   PDF (741KB) ( 5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英语中的“宗教”,就西方基督教而言,是一种制度宗教;汉语中的“宗教”,则不一定指称宗教制度。中国儒教当然不等同于西方语义中的制度宗教,但无疑是一种具有宗教特征的信仰结构。杨庆堃所谓“扩散宗教”的概念,与本文讨论的中国“信仰”,及其在权力秩序和制度宗教之外那种私人、扩散式的信仰认同模式非常相似。为此,本文把儒教的信仰认同模式作为个人信仰与他人信仰、儒教信徒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互动结果,并以信仰“认同”作为儒教的行动单位,同时亦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经由对儒教信仰认同规则的考察,讨论儒教信仰及其信仰群体的建构逻辑,进而分析儒教信仰经纬中中国社会的模式及其演变路径。

    现代宗教是理性选择的吗:质疑宗教的理性选择研究范式
    范丽珠
    2008, 28(6):  90-109 . 
    摘要 ( 2463 )   PDF (790KB) ( 7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关注宗教社会学理论如何给现代社会的宗教现象以合理的解释的同时,对运用理性选择理论解释现代宗教的取向提出商榷。尽管理性选择理论非常强势,号称有相当普遍的解释力,但本文还是试图对以理性选择理论来解释现代社会宗教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认为 “宗教经济”范式中的宗教市场的“供方”与“求方”是理解宗教的错误逻辑,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重要概念中有相互混淆和偷换之嫌。本文最后指出,目前仅以宗教市场理论研究中国宗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谨慎地使用。

    国家规制与宗教组织的发展: 中国佛教的政教关系史的制度分析
    何蓉
    2008, 28(6):  110-127 . 
    摘要 ( 2437 )   PDF (870KB) ( 5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政教关系是中国宗教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佛教史的内容,从历史比较的角度梳理了围绕着佛教僧团制度建设与组织发展的有关问题,藉由僧团戒律与度牒制度之间的某种对立与比较,认为戒律作为一种组织和认同机制,体现了僧团自治的努力;通过对中华帝国的传统的宗教治理策略之一的度牒制的原由、作用及本质的分析,认为这一规制措施在本质上体现了政治凌驾于宗教之上的权威地位,但却在实施过程中成为寻租和逐利的工具。通过历史经验的比较,认为宗教组织的纪律、原则等有可能成为社会组织化的机制,指出政教关系的基点在于宗教组织的自治特性与能力,这应当成为国家的宗教治理的前提。
    论文
    1982-2000:我国非农职业的性别隔离研究
    吴愈晓;吴晓刚
    2008, 28(6):  128-152 . 
    摘要 ( 3099 )   PDF (1485KB) ( 6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中国1982年、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和详细的职业类别,探索了改革以来我国非农职业性别隔离的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并表明这种变化对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不平等所造成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我国非农职业的性别隔离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而在90年代,非农职业的性别隔离水平却呈下降趋势。我们认为导致这种非线性变化趋势的原因在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影响职业性别隔离的主要因素发生了变化。我们还发现,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类型、不同教育程度或户口性质的就业人员,其职业性别间隔离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

    身体资本与打工妹的城市适应
    朱虹
    2008, 28(6):  153-175 . 
    摘要 ( 2367 )   PDF (867KB) ( 9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身体是被社会性地建构和生产的,身体的呈现方式不仅取决于微观的社会互动场域,也取决于宏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本文以作者通过观察和访谈所掌握的广州餐馆等服务业中从业的农村打工妹的日常生活等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些打工妹如何通过对自身身体资本的挖掘、借用和改造,去建构自己的城市生活世界、适应城市生活及其要求的展开了细致的分析。作者指出,虽然“做个城市人”对大多数打工妹来说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但通过改变身体这样的微观策略,起码“像个城市人”还是能够争取的,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她们在城市生存的前提条件。
    传统民间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以华北梨区庙会为例
    岳永逸
    2008, 28(6):  176-193 . 
    摘要 ( 2264 )   PDF (893KB) ( 5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华北中部的梨区曾经“村各有庙,庙各有会”。从勾龙传说、娘娘救刘秀的传说和九龙口传说等不同庙会解释文本的演化可知,仪式实践仍遵循传统的梨区庙会是以官、民为主体的多个异质性群体“共谋”的结果。在发展经济的民俗旅游乌托邦幻象的引诱下,这些共有的表述使得庙博物馆在当地的修建成为可能,也成为目的各异的官民共同努力的方向。在倡导“新农村”建设的今天,从民众的生活逻辑出发来理解传统民间文化,并给予其适当的生存空间乃新农村建设有机的、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的新农村才会有持久的活力。
    国外汽车消费社会学研究述评
    林晓珊
    2008, 28(6):  194-214 . 
    摘要 ( 2366 )   PDF (874KB) ( 5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汽车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国外,汽车消费社会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正引起广泛的注意。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国外近年来汽车研究的相关文献,并从汽车的文化逻辑、汽车的符号批判、汽车与城市空间、汽车与日常生活实践以及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等五个方面回顾了布迪厄、法兰克福学派、巴特、布希亚、列斐伏尔、雅各布斯、北村隆一、厄里、费舍斯通、米勒,以及其他一些后现代理论家对汽车的相关阐述。最后,本文就汽车消费社会学研究的未来趋势及其对国内研究的启发提出了一些看法。
    会议综述
    社区福利服务新取向:2008年两岸社会福利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岩
    2008, 28(6):  215-222 . 
    摘要 ( 1917 )   PDF (499KB) ( 4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