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2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9-01-20
    笔谈
    经济危机是推动社会结构调整的契机
    陆铭
    2009, 29(1):  1-6 . 
    摘要 ( 2333 )   PDF (365KB) ( 5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球金融危机与国家自主性
    刘春荣
    2009, 29(1):  7-12 . 
    摘要 ( 2388 )   PDF (505KB) ( 5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金融海啸”与中国社会政策的转变
    黄晓春
    2009, 29(1):  13-17 . 
    摘要 ( 2175 )   PDF (458KB) ( 6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疯狂的转型:纳粹在德国兴起的社会学思考
    袁浩
    2009, 29(1):  18-23 . 
    摘要 ( 2336 )   PDF (429KB) ( 7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对韩国社会的影响
    张海东;李在烈
    2009, 29(1):  30-36 . 
    摘要 ( 2569 )   PDF (407KB) ( 7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组织与社会
    当正式制度与非正式规范发生冲突:计划生育与宗族网络
    彭玉生
    2009, 29(1):  37-65 . 
    摘要 ( 3636 )   PDF (1020KB) ( 9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宗族制度的核心是祖宗崇拜和传宗接代的香火观念。这种传统的文化规范与当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直接冲突。一方面,强大的国家机器毫不妥协地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另一方面,复兴的宗族网络支撑着古老的香火观念。虽然计划生育的严格推行大幅度地降低了生育率,但本文所分析的村级数据却发现宗族关系越强的村庄,其生育率越高,从而揭示了非正式规范是如何通过社会网络软化刚性的正式制度的。
    村庄民主、村干部角色及其行为模式
    孙秀林
    2009, 29(1):  66-88 . 
    摘要 ( 2722 )   PDF (1136KB) ( 7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于中国乡村精英角色及其行为模式的讨论,一直是社会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在民主制度引入农村地区后,村干部的角色定位是否有所变化?在日常的治理过程中,其行为模式与角色定位是如何实现的?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需要以深入的个案调查为基础,而且也离不开严谨的实证分析。本文试图以6省的数据,来定量化地考察村庄民主对于村干部行为模式与角色定位的影响。实证模型结果显示,村庄民主的实行,可以促使村干部在日常治理过程中减少对于国家任务的关注,而增加对于社区事务的关注,从而使其角色定位更倾向于社区利益代言人。

    争夺地带:从基层政府化解劳资纠纷看社会转型
    张永宏
    2009, 29(1):  89-108 . 
    摘要 ( 3107 )   PDF (813KB) ( 7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本文通过对华南PS街道办事处化解劳资纠纷的过程及相关事件的田野研究,提供了一个关于2008年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具体案例分析。笔者发现,在《劳动合同法》生效以后,街道办事处在劳资纠纷中的角色由过去的放任转向了干预,并人为地降低了法律的执行标准,以预防可能出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笔者认为,劳动合同制度未能得到有效实施是受制于多个相互联系的社会过程——如基层政府的组织环境、城市化以后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关系的变化、产业的升级转型等——的互动。本研究表明,在评估地方政府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时,需要特别关注地方背景和具体的制度条件。
    社会网络
    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
    翟学伟
    2009, 29(1):  109-121 . 
    摘要 ( 3597 )   PDF (959KB) ( 14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资本概念引入华人学界以来,其影响力使许多学者把它作为研究和解释中国人关系的路径,但在这种将“社会资本”与“关系”概念合并的趋势中有许多问题被遮蔽了。本文通过对社会资本与关系的各自抽象度、对应性和社会形态等的辨析,指出关系的研究基础是家庭本位的社会,而社会资本的研究基础是公民社会,它们在个体选择性、成员资格、公私利益、参与性和做人等方面都有差异。本文还探讨了关系及社会资本各自可能延伸出的研究方向。
    社会流动与流动者的关系网络
    张云武
    2009, 29(1):  122-141 . 
    摘要 ( 3007 )   PDF (689KB) ( 5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对厦门市流入者的关系网络的实证考察,主要的发现是:农村出身者的网络总量以及邻居、同乡关系的量大于城市出身者,但是网络持续性较弱;流动距离对同乡关系产生正向影响;在关系网络的量以及同质性方面,到达阶层较低的流动者大于或强于到达阶层较高的流动者;流入年数对亲戚关系以及网络持续性、职业同质性产生正向影响;教育年数的增加可以促进同事、同学、朋友关系的形成,并导致网络选择性、扩大性增强,网络持续性减弱;政治身份的向上流动可以导致网络总量以及邻居、同学、同乡关系增多,并导致网络同质性增强。这些发现说明,国外学者的先行理论在中国社会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作者认为,这是由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形成的血缘、地缘意识被深深内化,以及城乡社会结构的差异、社会流动的特性、人口城市化与生活城市化的不一致性等中国社会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所导致的。
    从熟人社会到弱熟人社会——来自皖西山区村落人际交往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苟天来;左停
    2009, 29(1):  142-161 . 
    摘要 ( 3375 )   PDF (1235KB) ( 6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熟人社会”理论虽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一直没有相应的指标来测量,故逐渐被刻板化。本研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皖南山区自然村落的人际交往关系为分析对象,从强弱关系的视角,重新测量发现:自然村落内村民之间的网络依赖于间接连接构成;强交往关系中存在大量孤立的个体,而且整体网络断裂的风险也较高;弱交往关系中基本上不存在孤立的个体,其整体网络断裂的风险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自然村落内的村民之间也难以熟知,本研究将这个社会特征概括为弱熟人社会。
    感知与洞察:研究实践中的现象学社会学
    杨善华
    2009, 29(1):  162-172 . 
    摘要 ( 2960 )   PDF (1443KB) ( 5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认为,现象学社会学对定性研究实践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由现象学的内涵所规定而强调的一种积极的认知态度。而这种积极的认知态度一旦被贯彻,就会给我们的研究乃至学生培养和训练带来一种革命性的改变。这样一种认知在研究实践中经由感知与洞察得以完成,从而获得对现象的意义的相对深刻与准确的理解和解释,由此也给出了现象学社会学将“日常生活”作为其主要研究领域的原因:日常生活即是“生活世界”的中心,而由社会行动者(包括他们形成的主体间际)及其生活于其中的环境所组成的生活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一个意义的世界。

    制造认同的又一种模式——G公司协调劳资关系的基本经验
    游正林
    2009, 29(1):  173-196 . 
    摘要 ( 2941 )   PDF (820KB) ( 7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首先分别回顾并比较分析布洛维和华尔德关于“制造认同”的理论模式;然后介绍G公司协调劳资关系的基本经验,作者把这些基本经验称之为制造认同的又一种模式;再后分别从资方和劳方的角度分析这种模式之所以可行的主要原因;最后探讨这种模式所隐藏的两个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