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4-09-22
    论文
    现代性过程中“个人”的创生与集体化——行走在自我创新前夜的“个人”
    郑杭生 杨 敏
    2006, 26(2):  1-17. 
    摘要 ( 684 )   PDF (690KB) ( 4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早期现代性和工业化确定了社会集合性的大型集体化和组织化的表现方式,创生了集体化社会及其个人。对独一无二的现代生活的描述、构想和解释成为了这一时期新兴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项任务,社会学更是倾力表达了这段“大写的历史”,刻画了民族国家社会的一体化形貌,也反映了社会系统及其结构的刚性状态对个人活力的禁锢、封冻。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时代的现代性正越过滞涩和趔趄的阶段,变得自由、液化、轻盈,日益趋向更加流畅的形态;“个人”正行走在自我创新的前夜,以新的面貌走向我们、走进社会学。对“个人”与“社会”重新进行“大尺度”的社会学观察和思考,能够发掘出蕴含其中的应对现实生活种种问题的新策略,发现当代社会与个人不断发展的弹性、柔韧、包容和耦合能力,把握使我们的世界从差异走向认同、由分歧达成共识,以及跨越矛盾、实现和谐的现实依据。
    超越后现代社会学,建构后现代性社会学——鲍曼的理论构想及方法论探析
    郑莉
    2006, 26(2):  18-33. 
    摘要 ( 824 )   PDF (695KB) ( 2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齐格蒙特· 鲍曼在4050 年发表的《社会学对后现代性的回应》(后收入《后现代性的通告》)一文中首次对后现代社会学与后现代性社会学进行了区分。鲍曼尝试用“社会性”、“栖息地”、“自我建构”与“自我组装”等概念分析当代西方社会崭新的人类状况。本文试图在阐述鲍曼关于后现代性社会学理论构想的同时,剖析这一构想所凸显的社会学在后现代状况下的理论定位及方法论问题。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
    何雪松
    2006, 26(2):  34-48. 
    摘要 ( 954 )   PDF (619KB) ( 14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是社会理论的当代进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方面,吉登斯、布迪厄等社会理论大师在现代性架构下检视空间与社会的交互关系对于研究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后现代社会理论家采用一系列的地理学概念和隐喻来探索日益复杂和分化的社会世界。本文旨在系统地呈现这一转向的基本脉络。
    “双色蛋糕”:中间阶层的异质化特征
    张 伟 
    2006, 26(2):  49-63. 
    摘要 ( 577 )   PDF (679KB) ( 4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间阶层作为一个在结构上拥有类似的社会综合地位的社会共同体,同时不能忽略其内部结构的异质化特征。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逐渐确立,以及体制权力的主要作用领域从政治资源转向为经济资源,形成了二元化“市场体制”利益配置机制,可以用中间阶层“双色蛋糕”模型进行形象描述。“双色蛋糕”异质化特征导致中间阶层各群体产生利益分化与冲突,并在长期阶段内存在,影响到中间阶层的整合与期望功能的实现,需要有效控制公共部门的私利取向以淡化其消极作用。
    从学以致用、文野之别到文化自觉——费孝通老师的文化功能论
    沈关宝
    2006, 26(2):  64-79. 
    摘要 ( 919 )   PDF (680KB) ( 5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社会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对社会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具体表现为:1、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2、对马林诺斯基功能理论偏颇的修正;3、提出“心态”概念和“文化自觉性”观点;4、应用类型比较的田野研究方法。
    扩展中国社会学新境界
    刘少杰
    2006, 26(2):  80-101. 
    摘要 ( 555 )   PDF (623KB) ( 3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费孝通晚年多次倡导,中国社会学要突破实证社会学的单纯科学主义视野,应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举,在对社会生活开展客观性研究的同时伸张人文关怀。根据这个原则,费孝通主张社会学应当注重对精神世界开展研究,重视文化传统、意会沟通和内在自我等方面在社会生活中的深层作用,要在各民族的古代文明中发现具有不同特点的思维方式和对社会生活的研究方式。费孝通的这些主张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为中国社会学开拓新视野、展开新境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社会学的人文属性与社会学研究——兼论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一文的理论意涵#br#
    田毅鹏 刘拥华
    2006, 26(2):  102-114. 
    摘要 ( 664 )   PDF (585KB) ( 2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社会学学科创建以来,社会学的“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本文从对费孝通晚年一文的解读出发,试图在解读的基础上对此问题展开进一步阐述。文章认为,基于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学科的人文属性是社会学题中应有之义;从社会学的“学科意识”这一维度出发,阐述在社会学本土化趋势下,社会学如何与人文科学进行有意义的勾联,是社会学扩展自身传统界限的关键。

     
    从征地过程看村干部的行动逻辑——以华东、华中三个村庄的征地事件为例
    齐晓瑾 蔡 澍 傅春晖
    2006, 26(2):  115-135. 
    摘要 ( 630 )   PDF (832KB) ( 4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基于2005年春在华东、华中地区三个村庄所做的土地征用调查,通过对村干部在农地征用过程中行为的观察,提出了理解村干部角色的一个新视角。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政府征用,在这个过程中,村庄内部资源迅速集聚。作为村庄资源的掌握者,村干部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一方面和地方政府形成利益的共谋;另一方面又通过各种各样的行动策略重新构建了村庄的结构。文章通过对村干部行为的分析,试图揭示这些行为背后所蕴涵的行动逻辑,从而有助于我们对村干部角色的理解。
    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
    符 平
    2006, 26(2):  136-158. 
    摘要 ( 753 )   PDF (996KB) ( 7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青年农民工适应城市的实践受到乡土世界、想象世界、城市世界和实践世界交互作用的影响,其形态和逻辑被四个世界型塑。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都是其实践世界之社会与人际关系结构的直接反映。他们通过实践性惯习的生产与再生产方式,来寻求一种界定并表达自身身份的社会适应性。这足以使他们应付城市的一般生活,并不一定需要获得现代性来适应城市。乡土性在他们的生活中仍然发挥着较大的路径依赖作用,获得一些现代性特征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适应、融入城市。青年农民工实践世界里诸多冲突关系和限制因素直接导致他们难以适应和融入城市。
    迈向“虚无之物”的日常生活消费实践——一个消费者的视野
    张敦福
    2006, 26(2):  159-174. 
    摘要 ( 768 )   PDF (791KB) ( 3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据对日常消费实践的经验和观察,作者从消费者的视角论证: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消费实践正在快速地奔向“虚无之物”———没有内涵,没有特色,没有个性,由某个中心建构和控制的、比较而言缺乏特定内容的社会形式。“虚无之物”是瑞泽尔(<')=(7)建构的一个理想类型概念,在使用这个框架之前,本文根据相关理论传统和中国经验稍加修改。中国社会消费实践>" 年来的剧变被阐释为消费革命、第二次解放和人们的选择自由。不过,作者认为,变革的社会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中国不仅会丧失曾经拥有的独特文化和传统,而且生活的意义和情趣正在遭到侵蚀和损害。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新探
    李迎生
    2006, 26(2):  175-188. 
    摘要 ( 608 )   PDF (548KB) ( 6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社会公正的价值理念和国际经验,同时考虑到中国的实际,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中长期存在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应当尽快改变。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衔接为基本目标,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应当突破“大保障”的思路,选择“小保障”的方向。在对社会保障的基本项目、待遇标准以及各方责任根据“小保障”的思路作出调整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衔接将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由于“小保障”的思路需要长期坚持,而且起源于西方的现代保障模式在精神保障功能的实现方面是有缺陷的,这就使得继续弘扬民族优秀保障传统势在必行。
    论医疗服务的公共属性和社会属性
    杨伟民
    2006, 26(2):  189-204. 
    摘要 ( 604 )   PDF (573KB) ( 3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运用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医疗服务的性质。纵观我国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措施,总体上缺乏对医疗服务的性质的明确认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医疗服务政策从指导思想到具体规则的种种问题,同时更导致了医疗服务实践既缺乏效率也缺乏公正。本文通过对医疗服务性质的分析,论证了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属于公共服务,另一部分属于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