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5-09-20
    专题:项目制研究
    项目制与政府间权责关系演变:机制及其影响
    陈家建 张琼文 胡俞
    2015, 35(5):  1-24. 
    摘要 ( 1716 )   HTML   PDF (2542KB) ( 55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项目化运作是近年来国家治理的重要模式。既有研究已揭示:在项目制下,上级政府控制权增加,而下级政府的统筹治理能力被压缩。本文通过考察国家妇女小额贷款项目的演变过程发现,在项目制下,政府间权责关系的明晰化使下级政府可以通过倒逼机制影响上级部门的行为,维护地方政府利益。这实际上反映出,项目化运作不仅提供了从上至下的控制渠道,也同时增生了由下至上的反控手段。在这种演变中,上下级政府间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双方围绕权责关系展开互动博弈,进而影响国家与社会关系,出现基层治理的“脱嵌”现象。
    科层为体、项目为用:一个中央项目运作的组织探讨
    史普原
    2015, 35(5):  25-59. 
    摘要 ( 1296 )   HTML   PDF (4190KB) ( 10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前中国政府组织中项目泛滥,其运作往往离不开科层体制,要想深入理解项目运作,就要探讨它与科层制的复杂关系。立足于基础性组织理论,本文提炼出项目制的三重构成要素,并与科层制进行比较,勾勒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看似融合背后的张力。这种张力体现在:项目统一规划与科层条线传递之间的张力;项目的时段性与科层的常态性之间的张力;项目的目标导向与科层的规则导向之间的张力。在当前政府科层体制缺乏有效外部约束、项目发包方与需求方隔离过远等条件下,这种张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呈现出“科层为体、项目为用”式的项目运作机制。本文以中央农口项目的整合为案例,指出这项中央、省级和基层均有意为之的变革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来自上述系统性张力。本文通过对多级科层组织策略实践的考察,具体而微地刻画了这种张力的表现形式。
    专题:大数据与社会学研究
    近三百年中国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基于大数据的描述与回归
    陈云松 吴青熹 张翼
    2015, 35(5):  60-77. 
    摘要 ( 1406 )   HTML   PDF (1892KB) ( 9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谷歌图书的百万书籍大数据,以中国地级以上(含)城市近300年来英语书籍中出现的词频来展示和分析城市国际知名度的变迁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北京、香港、上海、广州、南京、澳门、天津、台北、重庆和拉萨依次为近300年国际知名度的前十强。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基于书籍大数据的国际知名度和媒体提及率进行基于时间序列回归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表明,近代中国大陆城市在国际媒体中的提及率显著影响其国际知名度,而港澳台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媒体提及率之间则不存在这种关联。这意味着近代以来大陆城市的国际传播主要通过媒体报道进入西方社会。本文最后总结了中国城市国际知名度获得过程的模式和特征。
    网络极端情绪人群的类型及其政治与社会意涵——基于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数据(2014)的实证研究
    桂勇 李秀玫 郑雯 黄荣贵
    2015, 35(5):  78-100. 
    摘要 ( 1474 )   HTML   PDF (2077KB) ( 13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社会化媒体的用户为中心,以用户的网络极端情绪表达为切入点,考察中国社会化媒体空间中的群体类型,并探讨各群体的客观背景特征,以及各群体的政治态度和网络表达行动。对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数据(2014)的潜类分析表明,我们可以根据微博用户表达的极端情绪将其划分为“酱油众”“冷漠族”“铁血爱国派”“愤世嫉俗派”和“民粹主义者”五类群体。其中,“民粹主义者”具有一定的“草根左派”色彩,“铁血爱国派”具有某种“亲体制左派”的色彩,“冷漠族”则倾向于“温和右派”,“愤世嫉俗派”倾向于“激进右派”。就政治态度而言,“愤世嫉俗派”对体制的态度最为负面,“民粹主义者”对政府的信任度最低,而“铁血爱国派”对体制的态度最为正面,对政府的信任度最高。就网络行动而言,“民粹主义者”使用网络暴力和参与在线抗议的可能性都最高,其次是“愤世嫉俗派”和“铁血爱国派”。文章最后指出,对互联网用户极端情绪的研究是理解中国网络社会的重要窗口。
    虚拟社区是否增进社区在线参与?一个基于日常观测数据的社会网络分析案例
    陈华珊
    2015, 35(5):  101-121. 
    摘要 ( 1491 )   HTML   PDF (1823KB) ( 13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是否会增进公民的社区参与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对于网络社区在其中如何发挥作用的相关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利用大数据,采用一个案例,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对此进行研究。通过区分不同性质的讨论网后发现,网络社区对业主的网络公民参与存在正效应,不同议题的讨论网关系可以相互转化,从而促进网络参与。
    论文
    城镇化背景下的家庭农业与乡土社会——对内蒙赤峰市农业经营形式的案例研究
    韩启民
    2015, 35(5):  122-141. 
    摘要 ( 1311 )   HTML   PDF (2112KB) ( 7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在农业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只有老人和妇女留守农村的情况下,中国农业将如何转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服务将如何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与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无疑会促进农业生产服务的规模化,而规模化服务并不以土地的集中和小农经济的消亡为前提。乡土社会网络降低了农业规模化服务过程中的组织成本,在农村乡土社会面貌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农业生产服务的规模化,从而建立了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中国网民的意识形态立场及其形成——一个实证的分析
    马得勇 王丽娜
    2015, 35(5):  142-167. 
    摘要 ( 1719 )   HTML   PDF (2911KB) ( 10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4 000多份网民的调查问卷数据为依据,对中国公众的“左”“右”意识形态立场的现状、特征及其起源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左”“右”派网民与西方国家的“左”“右”派在基础性政治心理特性上恰好相反,中国的“左派”相对于右派而言,具有更为显著的威权人格特征,也更倾向于维护现有社会秩序和传统价值,在对外态度上更为强硬和排外。右派比“左派”更关注社会公平、限制公权力和赞同后现代价值。从信息接触和政治心理两个理论视角进行分析后发现,媒体影响和威权人格对网民意识形态立场的形成均有明显影响。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信息源日益多元,相对于外在的信息而言,个体内在的威权人格对个人意识形态立场形成的影响可能会更强。

    从在线到离线:基于互联网的集体行动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以反建X餐厨垃圾站运动为例
    卜玉梅
    2015, 35(5):  168-195. 
    摘要 ( 1256 )   HTML   PDF (3121KB) ( 7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反对垃圾站选址的社区集体抗争为例,采用虚拟民族志方法,展现了业主利用互联网进行抗争的行动图景,揭示了基于互联网的集体行动从线上走向线下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对于浅层行动,在线动员能够实现广泛的离线参与;对于深层行动,在政治弱控制、参与热情高涨的运动初期,在线动员效果较好,但在政治控制介入、行动力弱化的运动维持阶段,则需要通过离线的二次动员或现实网络及组织的生成来保证行动参与并支撑运动的持续性。文章指出,互联网的动员潜力、行动特性及运动历程综合影响着从在线到离线的转换,而控制因素产生的政治风险塑造着网络动员的方式和策略,型构着网民群体的行动逻辑,并最终呈现为对在线动员效果的约制。
    从职业发展到家庭完整性:基于稳定城市化分析视角的农民工入户意愿研究
    魏万青
    2015, 35(5):  196-217. 
    摘要 ( 1036 )   HTML   PDF (1788KB) ( 8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基于稳定城镇化的框架,从个体职业发展和家庭完整性角度分析农民工入户诉求,并以一个代表性的调查数据,对此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入户意愿,不仅受其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影响,还受其家庭完整性因素的影响,如夫妻团聚(同城工作或生活)、子女教育以及住房状况等。相对于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的农民工群体入户意愿更高,且家庭完整性因素对其入户意愿的影响更显著。这说明,对农民工不能仅在经济上接纳却在社会上排斥,而应让农民工与市民在权利方面逐步均等化。同时,在长三角地区,改革户籍和促进民工市民化任务显得更为迫切。
    独立与权利:中美女性主义运动与性别平等观念比较研究
    朱斌 李路路
    2015, 35(5):  218-240. 
    摘要 ( 1480 )   HTML   PDF (2374KB) ( 11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比较了20世纪末中美两国性别平等观念的差异后发现,两国性别平等观念的差异并不表现为平等化程度的高低,而是观念模式的不同,中国社会的分工平等意识强于美国,但权利平等意识弱于美国。本文认为,20世纪中后期的女性主义运动以性别平等为目标,对人们的性别平等观念有重要影响。中美性别平等观念模式的差异与两国女性主义运动所提出的共识框架不同有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比较了二者在动员机制上的差异及其对性别平等观念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那些在美国能够影响性别平等观念形成的微观机制在中国却难以发挥作用,这是因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能够借助于国家社会主义体制,将性别平等观念渗透到整个社会,而美国女权运动的动员却没有这样的优势,人们因此有较多的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