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公民身份认同:一个新研究领域的形成理路
    郭台辉
    社会杂志    2013, 33 (5): 1-28.  
    摘要20001)      PDF(pc) (1036KB)(593)    收藏
    公民身份的认同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公民身份研究与认同研究结合而被推动起来的,是亚民族的地方认同与超民族的区域认同汇合到政治层面得以表达的结果,对西方民族国家建构的现代公民身份及其认同形态都产生很大冲击。公民身份与认同既相矛盾又可部分融合;公民身份认同主要关注个体或群体对政治共同体之成员地位(包括自我安全、归属、团结、包容或排斥)的心理认知和主观感受,在于提升政治共同体之成员的尊严和地位。公民身份认同研究从外部可以划分为宪政爱国主义、多元主义、激进民主主义这三种理论视角与政治主张,从内部可以划分为合法化构建的、拒斥性的、重新规划的公民身份认同三种类型。本文立足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政治理论的主要文献,旨在厘清公民身份与认同两议题的结合过程,阐释据于公民身份认同的不同理论旨趣,探讨其内在的分形结构。公民身份认同研究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其内部分形在现实上正挑战着现代公民身份的单一认同结构。
    关键词:公民身份认同公民身份认同合法化构建的拒斥性的重新规划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行政发包制
    周黎安
    社会杂志    2014, 34 (6): 1-38.  
    摘要12783)      PDF(pc) (1019KB)(3730)    收藏
    本文试图论证行政发包制在中国作为一种分析政府间关系、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的理论框架所具有的独特内涵、价值和意义。行政发包制是指政府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发包关系。作为一种理想类型,它既有别于韦伯意义上的科层制,也有别于纯粹的外包制,而是居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混合形态。行政发包制在行政权分配、经济激励和内部控制三个维度上呈现相互配合和内在一致的特征,适合概括中国政府间关系和治理模式的长期稳定而鲜明的特征。提出行政发包制,有助于重新解释许多有关中国政府运行的特征和现象,同时也可以揭示一系列未被现有文献系统关注的政府现象和问题。本文还将行政发包制与“政治锦标赛”理论结合起来,从纵向行政发包和横向晋升竞争两个维度进一步拓展关于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的分析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社会网络对健康行为的影响
    赵延东,胡乔宪
    社会杂志    2013, 33 (5): 144-158.  
    摘要10667)      PDF(pc) (732KB)(465)    收藏
    个人社会网络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已得到诸多研究的验证。研究认为,社会网络能推动人们的健康行为,从而提升健康水平,但这一影响机制尚需经验研究的支持。本研究利用一项大规模社会调查数据,检验了社会网络对“母乳喂养”这一健康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新生儿母亲社会网络中强关系比例越高,越可能在新生儿成长的早期为母亲提供实际的帮助和社会支持,从而提高母亲提供母乳喂养的可能性;她们的社会网络中如果有医务人员,能更有效地传递相关知识和信息,也可提高母乳喂养的可能。因此,社会网络主要通过提供社会支持与信息来促进健康行为,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全球化和新学术专家:文化和经济的关系
    大卫·阿什利,蒋雅蓉
    社会杂志    2010, 30 (4): 52-72.  
    摘要10511)      PDF(pc) (1392KB)(617)    收藏

    本文旨在区分“现代学术专家”和“新文化专家”的学术实践。笔者运用韦伯和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阐释

    相对独立自由的“现代学术专家”的活动,就其行为和社会地位与“新专家”进行比较,并以尼采和福柯的理论说

    明“新专家”们的动态。最后,本文探讨了新专家、全球化和关于符号与消费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G.Debord)

    三者的关联。本文试图建立文化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越过“界限”:现代公共生活中的大众——读奥尔特加·加塞特的《大众的反叛》
    邢朝国
    社会杂志    2014, 34 (3): 230-240.  
    摘要9427)      PDF(pc) (647KB)(582)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性别观念、现代化与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
    於嘉
    社会杂志    2014, 34 (2): 166-192.  
    摘要8124)      PDF(pc) (758KB)(1354)    收藏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中国城乡已婚女性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已婚女性的工作时间与绝对收入的增加可以显著地帮助她们减少家务劳动时间。此外,本文检验了女性的相对收入对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在城乡与地区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城镇地区女性相对收入的增加可以帮助她们持续地减少家务劳动,而农村地区的女性受到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无法持续地利用相对收入的增加来减少其家务劳动。通过将调查数据与市级统计数据匹配,本文进一步发现,在农村地区,现代化水平的不同会造成女性相对收入对家务劳动影响的地区差异。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女性相对收入对家务劳动的议价能力较强,而在现代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这种议价能力更容易受到限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叩开“受苦人”的历史之门:读《受苦人的讲述:骥村历史与一种文明的逻辑》
    应星
    社会杂志    2014, 34 (1): 215-228.  
    摘要7789)      PDF(pc) (702KB)(1232)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未来
    李培林
    社会杂志    2013, 33 (3): 1-10.  
    摘要7492)      PDF(pc) (466KB)(1014)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作为标签的越轨和艺术:从标签理论解读贝克尔的《局外人》与《艺术界》之关联
    卢文超
    社会杂志    2014, 34 (2): 231-242.  
    摘要7252)      PDF(pc) (634KB)(923)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理念与实践
    谢宇,胡婧炜,张春泥
    社会杂志    2014, 34 (2): 1-32.  
    摘要6810)      PDF(pc) (1452KB)(1762)    收藏
    为了让研究者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有更多了解,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其背景和特色。在设计理念上,CFPS以个人和家庭为研究主体,以多层次问卷和跟踪性调查为研究视角,充分考虑了社会现象的异质性、复杂性和时间性;在调查实施上,CFPS采用城乡一体的多阶段、内隐分层和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借助先进的调查技术提高访问质量,设计了兼顾研究需要和可操作性的追访原则;在问卷内容上,CFPS不仅涵盖内容广,而且在整合城乡问卷,收集家庭关系、人口流动、事件史、认知能力和少儿发展等相关数据上也均有长处;在数据上,本文以经济不平等、婚姻变迁、认知能力三个方面的数据研究为例,展示了CFPS的追踪设计和特色内容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认识中国的不平等
    谢宇
    社会杂志    2010, 30 (3): 1-20.  
    摘要6546)      PDF(pc) (2099KB)(698)    收藏

    摘要:基于以往的研究,作者在本文中进一步提出了以下命题:(1)中国的不平等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些集体机制的影响,例如区域和单位;(2)传统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助长了以业绩为基础的不平等,业绩被认为能够促进民众的集体福利;(3)目前很多中国人认为不平等是经济发展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后果。有鉴于此,作者认为,社会不平等的问题本身在当今中国不太可能造成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权力与时尚再生产——布迪厄文化消费理论再考察
    朱伟珏
    社会杂志    2012, 32 (1): 88-103.  
    摘要6375)      PDF(pc) (1478KB)(961)    收藏

    本文从权力与权力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布迪厄文化消费理论的核心之一——时尚再生产理论进行考察。该理论基于以下两大主张:(1)时尚是生产场域与消费场域这两个相互独立的场域共同“协作”的结果;(2)权力关系贯穿于时尚与流行再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布迪厄指出,不论是生产场域还是消费场域都是斗争的场所,行动者在此为争夺合法性与卓越化而展开激烈的竞争。一方面,时尚生产场域具有相对自主性,权力斗争并不直接表现为阶级或阶层间的对立,并以迂回的方式参加社会权力的合法化和再生产斗争。另一方面,消费场域即指阶级场域或支配阶级场域。消费者在该场域中进行着无休止的分类斗争(阶级斗争)。权力关系直接反映了阶级关系。而且只有支配阶级才有权参加时尚与流行的再生产,中下阶层是无法加入此类卓越化游戏的,他们至多只能作为反衬而存在。反映统治阶级合法品味的时尚被广泛用来对下层阶级实施符号暴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与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 ——一项基于CGSS2005的实证分析
    黄嘉文
    社会杂志    2013, 33 (5): 181-203.  
    摘要6211)      PDF(pc) (1960KB)(668)    收藏
    本文基于幸福研究的社会经济视角,通过引入收入水平作为中介变量,将教育程度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也称教育回报效应),并分析它们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对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程度与城市居民幸福感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拥有中专、高中和大学以上学历的个体是最幸福的。在不同的空间条件下,无论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还是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教育回报对城市居民幸福感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教育回报在高等教育扩招前对城市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在高等教育扩招后,这种影响效应则变得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核心组织的架空:强政府下社团运作分析——对H市Y社团的个案研究*
    范明林;程金
    社会杂志    2007, 27 (5): 114-114.  
    摘要6049)      PDF(pc) (768KB)(615)    收藏

    以国家法团主义的理论视角作分析,国内许多由政府出面组建的社会团体大多采用主动依附性的生存策略,在强政府那里获得认可、授权和相应的垄断性地位。这可能是一种中国特色,也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国内社会团体的空间在慢慢放大。不过,这是一个“先整合、后分化”的过程,这种状态表明了中国目前存在着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为了公共利益——一个经济学家的理想社会建设论纲
    陆铭
    社会杂志    2013, 33 (3): 29-38.  
    摘要5957)      PDF(pc) (513KB)(457)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社会学定量分析中的内生性问题——测估社会互动的因果效应研究综述
    陈云松,范晓光
    社会杂志    2010, 30 (4): 91-117.  
    摘要5803)      PDF(pc) (1671KB)(2098)    收藏

    因果关系是社会学分析的核心议题。然而,基于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都会受到内生性问题的困扰,从而往

    往难以作出恰当的因果性推断。大量现有的社会学定量分析虽以解释为己任,但实质上要么仅仅停留在描述统计相

    关阶段,要么得出错误的因果性结论。本文以社会互动研究为例,详细讨论了遗漏偏误、自选择偏误、样本选择偏

    误和联立性偏误等四种主要的内生性问题的来源,并介绍了克服内生性问题的一系列模型识别方法。最后还基于中

    国综合调查(CGSS2003)问卷,提出了通过提高调查数据信息量以利克服内生性问题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统计化:社会转型的另类向度
    评刘新的《中国蜃景》
    张琪
    社会杂志    2014, 34 (2): 215-230.  
    摘要5617)      PDF(pc) (637KB)(753)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子女需求对城市家庭居住方式的影响
    许琪
    社会杂志    2013, 33 (3): 111-130.  
    摘要5532)      PDF(pc) (651KB)(562)    收藏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初访数据,着重分析了子女需求对城市家庭居住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需求是导致年轻夫妇与父母同住的重要原因,这种需求一方面表现在经济上,尤其是在住房上对父母的依赖;另一方面表现在需要父母分担家务和帮助照料小孩。所以,除了父母的养老需求,子女需求对城市家庭居住选择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在现代化和人口流动的背景下,虽然城市家庭有核心化的趋势,但由于当代中国城市家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大家庭在未来依然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转型期中国公众的分配公平感:结果公平与机会公平    
    孟天广
    社会杂志    2012, 32 (6): 108-134.  
    摘要5119)      PDF(pc) (1550KB)(1100)    收藏

    本文考察了中国公众的结果公平感和机会公平感,检验并比较了社会结构解释和相对剥夺解释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大多数公众认可结果公平和机会公平,且机会公平感高于结果公平感,但二者仅微弱相关。结果公平感由收入水平决定,机会公平感主要受教育水平影响。外资和私营单位雇员比国有和集体单位雇员更具机会公平感,城市中下层就业者对结果和机会分配均持批评态度。“个体相对剥夺”而不是“群体相对剥夺”对分配公平感有决定性影响,结果公平感只受横向剥夺影响,而机会公平感则主要受纵向剥夺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社会建设之我见:趋势、挑战与契机
    周雪光
    社会杂志    2013, 33 (3): 11-17.  
    摘要5099)      PDF(pc) (547KB)(675)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