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鲁滨逊的贸易与劳动:笛福对海洋帝国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康子兴
    社会杂志    2022, 42 (2): 29-59.  
    摘要3847)   HTML69)    PDF(pc) (3633KB)(612)    收藏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个具有浓厚社会理论色彩的寓言。鲁滨逊的故事不只是欧洲社会形式变革的产物,也是西方文明扩张的产物。在笛福看来,小说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写作,《鲁滨逊漂流记》也表达了他对时代与政治的思考。笛福借助鲁滨逊的航行来展示他对时代的观察,揭示远洋贸易对殖民地的奴役,批判海洋帝国在根基上的不正义。荒岛上的鲁滨逊是一个隐喻,旨在呈现生产与秩序的自然法则,展示财富与文明的自然基础。通过对文明与野蛮习俗本源的追索,笛福也消除了它们之间的对立,将其纳入连续而统一的历史进程。在笛福的历史视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自然与文明的辩证法。依据这种辩证法,在合乎自然正义的法律秩序中,不同的文明传统可以实现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精神分析与战争经验——作为《精神分析引论》主线的战争问题
    张巍卓
    社会杂志    2022, 42 (2): 126-150.  
    摘要3486)   HTML48)    PDF(pc) (3096KB)(498)    收藏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思想史上的革命性意义同它对战争经验的体悟密切相关。19世纪末以来,战争不仅意味着历史处境,更塑造了现代人的总体经验。如果要从战争经验出发理解弗洛伊德的学说体系,他大战时期的讲演录《精神分析引论》可以充当核心的阐释文本,将精神分析学说从第一哲学、社会学推展到新的“再教育”思想。作为第一哲学,精神分析由普遍怀疑还原出战争状态下诸意向交织、冲突的自我,并逐步揭示自我的爱欲本能与死亡本能;在此基础上,作为社会学的精神分析呈现了日常生活的战争面貌,其实质为人的爱欲本能同死亡本能的纠缠与冲突;最终,为引导爱欲,节制死亡本能,作为新的教育学说的精神分析指明了现代教育的限度、条件和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权力空间与治理绩效——基于“上海都市社区调查”的分析
    盛智明, 周晴
    社会杂志    2021, 41 (5): 1-30.  
    摘要2799)   HTML424)    PDF(pc) (2503KB)(1274)    收藏
    本文基于空间理论视角,提出了“权力空间”的分析概念,并将其操作化为“与治理权力中心的距离”。本研究利用“上海都市社区调查”(SUNS)的数据,系统考察了处于城市权力空间结构不同位置上的社区在治理绩效上的差异,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小区层次还是街居层次,与治理权力中心的距离对社区可视性治理绩效有显著影响,呈现空间差序格局,但对非可视性治理绩效缺乏明显的作用效应。权力空间主要通过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和政绩信号释放机制对社区治理绩效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单方索取”还是“相互需要”——代际同住中的需求组合与亲子选择
    陶涛, 钟雨奇, 黄静怡
    社会杂志    2022, 42 (6): 214-240.  
    摘要2620)   HTML94)    PDF(pc) (2222KB)(785)    收藏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数据,本文深入挖掘老年人与成年子女的同住需求组合类型,并分析其中子女的性别和排行两个维度的同住机制。研究发现,在中国,代际互惠的合作型同住占据首要地位,代际重心下移和浓厚的互惠色彩是当今代际同住的主流, 城乡之间代际互惠的逻辑存在差异。从代际同住机制看,特别是在农村,儿子依旧是同住选择偏好的对象,但女儿在代际同住中更有可能承担赡养的责任;农村地区排行靠后的子女在代际同住中更有可能得到父母的帮扶,也更有可能承担赡养的责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时间之窗与时间之创——留守经历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时间效应
    刘志军, 杨帅, 王岩
    社会杂志    2022, 42 (6): 188-213.  
    摘要2546)   HTML83)    PDF(pc) (2532KB)(744)    收藏
    本文从生命历程视角出发,基于 2018 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从累积留守时长、结束留守时长、留守阶段、留守时监护类型等维度分析了童年期留守经历对个体成年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对个体主观幸福感有长期负面影响,并具有“双重时间效应”:累积留守时间越长,对留守者成年后主观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冲击越大, 且留守者成年后主观幸福感并不会因结束留守时长的增加而回升; 留守经历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呈现“初中留守<小学留守<学前留守”的逆向递增特点,即学前阶段是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键窗口”;无论是哪个阶段,单亲监护和祖辈监护都会对个体主观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且呈现“单亲监护>祖辈监护>双亲监护”的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纵向约束体制——论中国历史上一种思想模型
    曹正汉
    社会杂志    2021, 41 (4): 30-68.  
    摘要2517)   HTML53)    PDF(pc) (3630KB)(789)    收藏
    郡县制国家的潜力,在于它能利用和发挥纵向约束机制的作用,使得国家既具备足够的能力保卫疆域、实施法律和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其权力又有所约束。因此,在中国,如何建构纵向约束机制,如何发挥纵向约束机制的作用,是国家建构和国家治理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学者们对这些问题作过系统性探索,其探索的方向是以“天命观”为基础建构国家与社会关系,并把它扩展为中央、地方与社会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这种探索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纵向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两项重要条件:一是“统”与“治”分开,一是政权与治权分开,以形成集中统治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模式,即本文所说的“纵向约束体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再造微笑:实践知识在唇腭裂治疗中的生成
    刘丹, 黄盈盈
    社会杂志    2022, 42 (6): 132-159.  
    摘要2332)   HTML59)    PDF(pc) (2802KB)(514)    收藏
    本文基于实践的医疗社会学脉络,分析了唇腭裂治疗知识在实践情景下的生成过程与具体面向。 基于规范性的元主题,唇腭裂治疗的目标在于“打造正常面部、重建正常生活”。 一方面,围绕着面部重建手术,唇腭裂治疗的实践知识在具体情境下生成了两种身体技术——护理按摩与语音训练——分别形塑着孩子外显态与功能态的身体,使之不断接近正常。 另一方面,随着治疗进程的推进和孩子的成长发展,“重建正常生活”的逻辑进一步凸显,成为唇腭裂治疗实践知识的另一个侧面, 具体体现为两种生活逻辑——遵循成长发展轨迹和挖掘个体的身体价值。 这两种逻辑旨在培养社会态、 行动态的身体潜力,倡导遵循儿童成长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特长、赢得竞争,以应对健全主义社会的背景下唇腭裂儿童未来强烈的不确定性。 通过治疗的日常化以及育儿实践的医学化,这些规范性的实践知识从医疗场景延伸到社会生活,由医学知识转变为社会化知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商业社会的人性与政治——曼德维尔论社会性与商业国家
    张帅
    社会杂志    2021, 41 (5): 180-207.  
    摘要2178)   HTML33)    PDF(pc) (2892KB)(581)    收藏
    晚近的思想史研究对商业社会性和商业国家的考察,揭示了政治道德哲学在18世纪相对于此前的决定性推进,但是学者们尚未注意到曼德维尔在这一变革中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曼德维尔借助以礼貌和虚伪为核心的“社会性”概念革新了霍布斯的人性论图景,阐释了商业社会秩序背后的人性逻辑;另一方面,他始终重视政治视野,强调国家在建立和维持大型商业社会方面的重要意义。事实上,曼德维尔之所以愿意接受在道德上相当可疑的现代商业社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他对国际环境的清醒认识。他对商业社会的政治力量和道德困境的深刻洞察,决定性地塑造了此后政治道德哲学的发展走向。只有将道德和政治维度纳入考察视野,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商业社会”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丧礼相声与民国时期京津平民的社会关系运作
    李小东
    社会杂志    2022, 42 (6): 160-187.  
    摘要2150)   HTML48)    PDF(pc) (3018KB)(419)    收藏
    在近代城市人口流动增大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基于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运作方式有何变化展开深入探讨。 虽然民国时期京津两地人口流动规模较大,但其城市文化在旗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下依然重视基于血缘伦理的礼数。通过分析反映京津城市文化的丧礼相声可以发现, 在人口流动与城市文化碰撞下,京津平民倾向于接纳外人与陌生人进入其丧服体系,亦即差序格局的核心圈层,以完成礼数的正常运行。 民国时期京津平民的社会关系运作逻辑基于“义利之辨”的“交情”与“占便宜”,“交情”使外人、陌生人得以进入差序格局核心圈层,而“占便宜”则是外人、陌生人调适自身在差序格局中的合理位置的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方言距离与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同群效应——基于广州、深圳、东莞三市的实证分析
    章平, 许哲玮
    社会杂志    2022, 42 (5): 181-206.  
    摘要1994)   HTML111)    PDF(pc) (3133KB)(653)    收藏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由人口流动带来的区域文化碰撞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社会融合。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汉语方言大词典》、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数据,本文以广州、深圳、东莞三大人口超千万的人口净流入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方言距离为文化差异的代理变量,研究其如何影响城市流动人口的同乡团伙犯罪行为。研究表明,方言距离与流动人口同乡团伙犯罪显著正相关,同群效应是文化差异增加流动人口同乡团伙犯罪率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从方言距离视角解读城市化过程中文化隔阂对城市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丰富了文化影响移民犯罪及治理的理论探索,对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无须德性的伦理生活——黑格尔论现代社会的理念
    陈涛
    社会杂志    2022, 42 (5): 95-123.  
    摘要1824)   HTML54)    PDF(pc) (3057KB)(554)    收藏
    比较黑格尔的伦理概念与古代伦理概念的区别有助于澄清现代社会的理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伦理”是一个借助习惯、法律和政制搭建起来的、旨在塑造人的欲求和欲望的生活方式。对于处在自然德性和思虑德性之间的伦理空间而言,习惯、法律和制度并不是自足的,它们着眼并取决于德性。相比之下,在黑格尔那里,现代人无须具备多么高的德性,仅仅通过服从健全的法律和制度就能够驯化自己的欲望,从而赢得他人的承认和自由。不过,我们需要反思,在法律和制度的健全和完备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或许,这仍然取决于我们能否在自身的文明传统中再度唤醒某种伦理特质,去驾驭这些理性化的法律和制度,营造出一种值得欲求的共同生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生育动机的世代与性别差异分析——基于CFPS2020数据
    盛禾, 李建新
    社会杂志    2023, 43 (3): 187-212.  
    摘要1653)   HTML149)    PDF(pc) (2591KB)(873)    收藏
    当前中国的低生育率问题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其中,生育观念的转变具有关键性影响。生育动机是生育观念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聚焦“为什么要生养子女”这一问题,考察生育动机的世代与性别差异。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20年(CFPS2020)的数据,本研究将生育动机划分为“低意愿与消极”“个体导向为主”“双导向情感型”“家庭导向为主”四类。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中国居民仍具有家庭导向为主的生育动机,但存在世代差异,且已发生根本性的代际转变。在“80后”“90后”中,以家庭导向为主的生育动机逐渐丧失主导地位,个体导向为主的生育动机大幅度增加。另外,男性的生育动机比女性更加传统。随着出生世代的变化,男女在生育动机上的差异存在扩大的趋势,本研究从教育获得变迁的角度对此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权利与权力:福柯治理术论述中的法律问题
    肖瑛
    社会杂志    2023, 43 (3): 1-53.  
    摘要1525)   HTML500)    PDF(pc) (5360KB)(822)    收藏
    权利与权力之关系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核心议题之一,达成了法律或法律规定的国家主权与个人权利既是权力实践的合法性来源又是其目标和边界的“正统共识”。但福柯在法兰西学院的系列课程中以治理术为主题,从不同角度对知识与权力之关系做了系统分析,展现了权力与权利、治理与法律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颠覆了上述共识。他在梳理中世纪以来欧洲社会治理史的过程中,一方面论证了国家和个人的主权权利是在具体的权力机制中形成的;另一方面强调,从管治到纪律再到生命权力,治理术的构成和变迁是一个以不同方式对权利和法律进行殖民的过程,并且因知识的掩饰,这些殖民机制愈发隐蔽。在对现代欧美资本主义制度做出上述揭露后,福柯并不反对治理,只是反对过度治理,也不主张返回正统的个人权利和国家主权,而是强调建构“新的权利”。这一新权利就是“批判”,即在具体的历史脉络中揭示权力与知识的共谋,呈现理性是如何成为支配人的治理机制的。福柯的灵魂深处闪烁着积极的“怀旧”之光,公元前后斯多葛学派的“自我治理”与二战后德国的新自由主义治理术是其光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关怀的限度:养老机构认知症照护的民族志研究
    吴心越
    社会杂志    2023, 43 (3): 162-186.  
    摘要1366)   HTML64)    PDF(pc) (2763KB)(636)    收藏
    本文基于对养老机构的田野调查,揭示了认知症长者的生活世界和多重境遇。首先,病程发展中的“经验断连”改变了认知症长者的存在性状况,具体表现为自我连续性的断裂和主体间的沟通障碍。从家庭进入机构则使长者从原有的意义世界进一步脱嵌。在养老机构中,照护管理体制拆解了认知症作为一个类别范畴的操作性意义,但作为污名标签的“老年痴呆”又显现于日常的符号互动过程中,这种“正常”与“异常”的辩证关系反过来影响了认知症长者的现实处境。最后,文章呈现了认知症照护中的伦理两难和权宜性实践,并指出良善的照护应当基于具体境遇下的审慎决策和实践探索。这种特殊的照护关系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人格身份和主体间性的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公平感的变迁历程及其解释因素
    徐延辉, 孔一舟
    社会杂志    2023, 43 (3): 213-242.  
    摘要1281)   HTML79)    PDF(pc) (3056KB)(657)    收藏
    基于2010—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重复截面数据,本文对两大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平感的变迁历程及其解释因素进行了探讨。在历史转型期,随着社会市场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公平感出现了迅速下降后又快速上升的趋势;在当前转型期,总社会流动率和向上流动比不断上升,社会公平感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代际流动等社会结构因素是影响社会公平感变迁的基本要素,主观阶层流动感是社会公平感的直接来源,而文化规范是影响社会公平感的稳定潜在因素。本文从社会分层与流动的角度考察社会公平,发现社会公平与公平感具有统一性,但公平感所依据的道德观念已经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与心态转型发生了改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流动的责任边界:基层政府的业务与政治
    潘桐
    社会杂志    2023, 43 (3): 135-161.  
    摘要1187)   HTML55)    PDF(pc) (2894KB)(505)    收藏
    本文以一起“非正常上访”的事件过程为研究案例,探讨了基层政府责任边界的变化以及相关行动策略的产生。基层政府具有“业务部门”和“政治单位”的双重角色面向,其行为逻辑也不同——前者适用理性官僚制,清晰的任务边界设计在实践过程中使得基层政府责任边界模糊,为其规避风险留有制度空间;后者适用于政治统合制,模糊的任务边界设计反而迫使基层政府重新清晰其责任边界,展现出担当的一面。基层政府受两种制度逻辑的影响,责任边界呈现出“流动性”的特征,其行为也从“风险规避”向“风险担当”转化。本文使用“流动的责任边界”作为分析框架,强调情境变化和基层政府的双重角色面向在其行为塑造过程中的作用,以此对话和发展已有的基层政府责任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无家可归”的孤儿与作为天职的科学——韦伯科学观中的精神气质问题
    孙飞宇
    社会杂志    2023, 43 (3): 54-83.  
    摘要1130)   HTML54)    PDF(pc) (3034KB)(446)    收藏
    本文从施特劳斯的著名断语出发,在广义现象学社会学的传统中,通过分析韦伯的文本,发现韦伯在对于清教徒所做的具有“沉郁”色彩的关于理性化的历史分析中,就已经将清教徒描述成为一种不同于施特劳斯判断的“无家可归的孤儿”形象。这一形象具有“精神分裂症”之意义的形式结构被韦伯理解为“内在亲和力”关系。这一形象和相应的形式结构在韦伯后来的中西文明比较研究中变得更加明确, 也存在于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著作中,并且成为他所理解的科学、尤其是社会学的精神气质,是“科学作为天职”的内在要求。对于这一亲和力的发掘既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韦伯思想及其社会学观,也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集体制与家户生产——对农业集体化时期生产实践的再考察
    颜燕华
    社会杂志    2023, 43 (3): 111-134.  
    摘要1066)   HTML49)    PDF(pc) (2342KB)(410)    收藏
    本文通过安溪一个产茶村落的个案,对农业集体化时期的生产实践及其产业后果进行了再考察。集体化时期虽然在形式上取消了家族组织,但家族组织的逻辑在实际的生产组织即生产队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续,尤其是生产队长居于“公家”与“小家”之间的平衡角色延续了传统家族权威的行动伦理。在生产队长“家长式”的生产决策及以家户为基础的产销安排下,集体生产突破了产销技艺在核心家族内传承的方式,转而扩散到村庄内绝大多数家庭,最终有利于分田到户后的家庭产业和地方茶叶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西方民主中的修辞两面性——以韦伯和阿伦特为例
    沈垚
    社会杂志    2023, 43 (3): 84-110.  
    摘要977)   HTML34)    PDF(pc) (2787KB)(386)    收藏
    在讨论民主政治的修辞时,韦伯和阿伦特都对照西方古代政治思想来论证各自对现代问题的诊断。他们分别代表了两种面对修辞的典型立场,也就西方的民主困境给出了基于各自时代语境的答案。韦伯的贡献在于,他指出了政治修辞与现代社会整体危机之间的关系,即民主官僚制下的政治冷漠和大众参与缺失。在此基础上韦伯提出了两个具体的解决之道,即卡里斯玛领袖的引导以及代表型议会制。但韦伯将修辞作为一种手段的处理未能将其与合法性建立联系。阿伦特则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遮蔽了自古希腊以来人作为一种言说和行动的存在。她补充了修辞的另一面,即共识的形成。阿伦特更看重修辞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政治组织形式,看重言说对具体主体的揭示及其与合法性权力之间的关系。韦伯和阿伦特面对修辞的立场有各自的时代语境与局限,但对这一主题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中国女性初育后的长期就业轨迹——基于序列分析的探索
    杨一纯, 於嘉, 谢宇
    社会杂志    2023, 43 (5): 167-203.  
    摘要576)   HTML98)    PDF(pc) (3419KB)(629)    收藏
    女性初次生育后就业状态的转变是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的重要机制。以往研究大多将就业视为静态单一性事件,缺乏基于生命历程的长期动态视角。本文使用2014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生命史数据,采用序列分析技术,刻画出中国出生于1940—1978年的非农职业女性在初育前后共计21年的六类典型就业轨迹,女性的就业时期涵盖了建国初期、市场转型初期和转型成熟期三个重要的劳动力市场转型节点。结合社会变迁,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女性就业轨迹的世代转变和影响女性就业因素的变迁。结果显示,随着世代变迁,中国女性就业轨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明显增加,人力资本、制度庇护与照料责任的保护作用则显著削弱。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学界对市场改革和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的认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