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乡土”与超越“乡土”:费孝通与雷德斐尔德的文明社会研究
    张江华
    社会杂志    2015, 35 (4): 134-.  
    摘要1875)   HTML    PDF(pc) (770KB)(9077)    收藏
    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人类学学科领域从传统的部落社会研究扩展到对文明社会的研究,费孝通与雷德斐尔德两位人类学家为这一转变做出了重要的开拓性贡献。本文梳理了这一过程的学术史,认为是这一时期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结合导致两人不约而同发现“乡土”社会。两人都对文明社会研究进行了理论与方法上的拓展:在处理社区多样性方面,费孝通使用类型比较法,雷德斐尔德则提出了乡村—都市连续统模式;而在纵向社会结构方面,两人都提出类似的城乡一体的整体社会结构模式。本文描述了他们两人之间的互动与相互影响,并对二者的差异性进行了评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儿子养老还是女儿养老?:基于家庭内部的比较分析
    许琪
    社会杂志    2015, 35 (4): 199-.  
    摘要3294)   HTML    PDF(pc) (817KB)(8819)    收藏
    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家庭内部比较,从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两个方面对儿子和女儿的赡养行为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当代中国家庭中,儿子在赡养父母时的总效应依然显著大于女儿,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更可能与父母同住。一旦控制子女与父母的居住方式,儿子的直接效应就仅在经济支持方面大于女儿。在生活照料方面,女儿的直接效应已经显著超过儿子。从城乡对比来看,这种“儿子出钱、女儿出力”的性别分工模式主要出现在农村。在城市,女儿在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两个方面的直接效应都超过儿子。所以,中国传统的以儿子为核心的赡养方式虽然没有彻底瓦解,但已发生明显变化,快速的人口转变和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是导致这些变化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文化因素对人口流动的长期影响:基于中国历史经验的实证分析
    李 楠
    社会杂志    2015, 35 (4): 159-.  
    摘要1841)   HTML    PDF(pc) (592KB)(7471)    收藏
    文化差异作为解释移民活动的决定因素已不是一个新的视角,然而截至目前,学界尚未对两者之间的量化因果关系进行过讨论。本文利用中国历史上的移民数据,采用新的文化差异度量指标(姓氏基因距离)来揭示地区间文化差异对移民活动的因果影响。研究发现:采用姓氏基因距离度量的地区间文化差异对移民行为具有较强的负向影响,即移民数量随着文化差异的缩小而增加,并且即使控制其他经济、地理等因素以及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两阶段回归,该结果依然稳健。本文不仅为理解文化差异与移民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扎实的实证证据,同时也对理解中国自10世纪以来的移民特征及其决定因素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乡村房产纠纷中的成员权及其实践逻辑
    张佩国
    社会杂志    2006, 26 (4): 128-144.  
    摘要850)      PDF(pc) (706KB)(6581)    收藏
    当代中国乡村有很多围绕房产而产生的纠纷,其实践逻辑是家族共财制和村落成员权,因此,家族和村落就成为乡村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态;而村落成员权则是村落传统的发明,呈现了“公”、“私”相对化的实践逻辑。乡村纠纷就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于用简单的概念化书写不足以解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项目制与政府间权责关系演变:机制及其影响
    陈家建 张琼文 胡俞
    社会杂志    2015, 35 (5): 1-24.  
    摘要1706)   HTML    PDF(pc) (2542KB)(5555)    收藏
    项目化运作是近年来国家治理的重要模式。既有研究已揭示:在项目制下,上级政府控制权增加,而下级政府的统筹治理能力被压缩。本文通过考察国家妇女小额贷款项目的演变过程发现,在项目制下,政府间权责关系的明晰化使下级政府可以通过倒逼机制影响上级部门的行为,维护地方政府利益。这实际上反映出,项目化运作不仅提供了从上至下的控制渠道,也同时增生了由下至上的反控手段。在这种演变中,上下级政府间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双方围绕权责关系展开互动博弈,进而影响国家与社会关系,出现基层治理的“脱嵌”现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行政发包制
    周黎安
    社会杂志    2014, 34 (6): 1-38.  
    摘要12777)      PDF(pc) (1019KB)(3730)    收藏
    本文试图论证行政发包制在中国作为一种分析政府间关系、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的理论框架所具有的独特内涵、价值和意义。行政发包制是指政府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发包关系。作为一种理想类型,它既有别于韦伯意义上的科层制,也有别于纯粹的外包制,而是居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混合形态。行政发包制在行政权分配、经济激励和内部控制三个维度上呈现相互配合和内在一致的特征,适合概括中国政府间关系和治理模式的长期稳定而鲜明的特征。提出行政发包制,有助于重新解释许多有关中国政府运行的特征和现象,同时也可以揭示一系列未被现有文献系统关注的政府现象和问题。本文还将行政发包制与“政治锦标赛”理论结合起来,从纵向行政发包和横向晋升竞争两个维度进一步拓展关于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的分析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社会表演理论:在仪式和策略之间建立文化语用学模型(下)
    杰弗里·查尔斯·亚历山大
    社会杂志    2015, 35 (4): 1-.  
    摘要1415)   HTML    PDF(pc) (1788KB)(3454)    收藏
    一直以来,对文化的社会研究不是被极端化为结构主义理论就是被极端化为实用主义理论,前者视意义为文本并注重探索提供相对自主性的模式,后者则将意义处理为由个人或集体行动之权变性的创发——即所谓的实践本身,并将文化模式作为权力和物质利益之反应加以分析。在本文中,我将阐述一个超越这种极化视野的文化语用学理论,以新的方式将意义结构、权变性、权力和物质性融为一体。我的论点是,实践的物质性可以由维度更多的表演概念所取代。通过对表演研究这一新领域的成果的吸收,文化语用学说明社会表演,无论个人还是集体的,是如何可能被系统地类推为剧场表演的。在定义了社会表演的要素之后,我认为,随着社会变得更加复杂,这些要素已经趋于“分解”(defused)。只有在能够将这些日渐离析的要素“再融合”的情况下,表演才会成功。在融合化的表演中,观众认同演员,且文化剧本通过有效的舞台布景达到逼真的程度。而当诸要素重新连接的过程并不完美时,表演就会失败:表演要素仍处于分离状态,社会行动看上去不但不够本真(authentic),而且显得造作和难以令人信服。与此相对,再融合能使演员成功地传达其行动的意义并有效地实现他们的利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帝国逻辑下的中国官僚人事制度
    周雪光
    社会杂志    2016, 36 (1): 1-33.  
    摘要3078)   HTML    PDF(pc) (1505KB)(3434)    收藏
    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官吏分途”是中国官僚体制的重大制度变迁,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审视当代中国官员的空间流动状况,提出以“官吏相对谱系”为特点的“层级分流”模式。文章从周雪光的“帝国逻辑”分析框架出发,借用史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理论来认识和解释人事制度安排与帝国治理逻辑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这一人事制度造成了官僚体制的二元结构及其迥然不同的职业生涯、激励设置和利益群体,为中国官僚体制的运作打上了鲜明烙印。本文充实和扩展了“帝国逻辑”的理论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
    李培林
    社会杂志    2005, 25 (1): 7-27.  
    摘要1329)      PDF(pc) (645KB)(333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GSS2006的研究
    王鹏 | 吴俞晓
    社会杂志    2013, 33 (3): 89-110.  
    摘要4287)      PDF(pc) (1125KB)(3273)    收藏
    本文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使用事件史分析方法,探讨了城乡居民初婚年龄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经济原因。研究发现,教育、职业和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对初婚年龄有着显著的影响,并表现出性别和户籍差异。教育程度对女性初婚年龄的推迟效应大于男性,高等教育对农村户籍女性初婚年龄的推迟效应大于城市户籍女性,技术类职业相比非技术非管理类职业,对农村户籍男性居民的初婚年龄有着显著的提前效应。在城市户籍居民中,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子女的初婚年龄越晚;兄弟姐妹越多,初婚年龄越早。对城市和农村户籍居民而言,父亲从事管理类职业对儿子的初婚年龄均有显著的提前效应,而且对农村户籍居民的影响要高于城市户籍居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社会表演理论——在仪式和策略之间建立文化语用学模型(上)
    杰弗里·查尔斯·亚历山大
    社会杂志    2015, 35 (3): 1-36.  
    摘要1795)   HTML    PDF(pc) (1209KB)(2901)    收藏
    一直以来,对文化的社会研究不是被极端化为结构主义理论就是被极端化为实用主义理论,前者视意义为文本并注重探索提供相对自主性的模式,后者则将意义处理为由个人或集体行动之权变性的创发——即所谓的实践本身,并将文化模式作为权力和物质利益之反应加以分析。在本文中,我将阐述一个超越这种极化视野的文化语用学理论,以新的方式将意义结构、权变性、权力和实质性融为一体。我的论点是,实践的实质性可以由维度更多的表演概念所取代。通过对表演研究这一新领域的成果的吸收,文化语用学说明社会表演,无论个人还是集体的,是如何可能被系统地类推为剧场表演的。在定义了社会表演的要素之后,我认为,随着社会变得更加复杂,这些要素已经趋于“分解”(defused)。只有在能够将这些日渐离析的要素“再融合”的情况下,表演才会成功。在融合化的表演中,观众认同演员,且文化剧本通过有效的舞台布景达到逼真的程度。而当诸要素重新连接的过程并不完美时,表演就会失败:表演要素仍处于分离状态,社会行动看上去不但不够本真(authentic),而且显得造作和难以令人信服。与此相对,再融合能使演员成功地传达其行动的意义并有效地实现他们的利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闫志刚
    社会杂志    2006, 26 (1): 23-35.  
    摘要1192)      PDF(pc) (578KB)(2645)    收藏
    西方建构主义理论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概念范畴和分析框架,并产生了许多经验研究成果。这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异于对社会问题的常识性理解和传统的研究视角。该理论认为社会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主题不是“有问题的”客观事实或状态,而是这些事实或状态被宣称成为社会问题的活动和过程。经由这些活动和过程,社会问题建构性地存在着。本文通过与传统社会问题理论的比较,着重探讨建构论所进行的社会问题新的理论研究转向及其启发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返回历史视野,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国近世变迁及经史研究的新传统
    渠敬东
    社会杂志    2015, 35 (1): 1-25.  
    摘要1930)   HTML    PDF(pc) (871KB)(2613)    收藏

    从康有为到王国维和陈寅恪,中国现代思想变局的两次浪潮,确立了经史研究的新传统。康有为对《春秋》三世说的重解,旨在通过现代变革重塑大同理想,通过确立新的宗教教化化育民情,从而实现从据乱世到升平世的过渡。王国维藉社会科学之综合演绎方法,以《殷周制度论》等著作“以史治经”,确立了周代立制之源及成王周公所以治天下之意,从制度、民情乃至思想精神入手,重塑中国文明之本源、制度精神之普世价值。陈寅恪所治“不古不今之学”,则从中古史出发,运用历史研究的“总汇贯通之法”,考证中古之思想和风俗流变,构建出一部胡汉杂糅、各教混融、民族迁徙与文化融合的历史场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和家庭给传统婚姻制度带来的挑战
    陈亚亚
    社会杂志    2009, 29 (4): 107-129.  
    摘要4546)      PDF(pc) (886KB)(2601)    收藏

    男同性恋者的婚姻在近些年来的报道和研究中比较受关注,但关于女同性恋者的婚姻状态的研究却非常少,而女同性恋者的婚姻相对男同性恋者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不能一概而论。本文通过网上参与式观察的方式,考察了国内女同性恋者的婚姻状态。笔者选取了网上论坛中较为集中的三个焦点议题:形式婚姻、婚外恋和亲子关系,从女同性恋者所面临的婚姻压力和婚姻困境等现状出发进行分析,反思传统婚姻制度的局限性及其对同性恋伴侣关系的不兼容性。最后提出建议,希望通过渐进方式提升大众意识,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婚姻制度进行修订,力图使所涉及到的各方都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身份和生活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信任的本质及其文化
    翟学伟
    社会杂志    2014, 34 (1): 1-26.  
    摘要4148)      PDF(pc) (870KB)(2291)    收藏
    随着信任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信任的含义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越来越复杂。如果回到常理及其文化中来讨论信任,它所展现出来的特征可分为无约束机制的信任和有约束机制的信任,并在文化意义上导致信任地带的位移。在中国文化中,信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发生可疑时而形成的中间地带,可细分为放心关系和信任关系及无信任关系。其划分原因源自中西文化对人性及其社会依赖性的不同假定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关系网络偏向或制度性偏向。由此,信任的本质是社会成员在面对社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时体现出的对自己依赖对象所维持的时空性特征。以这种框架来重新处理以往有关中国社会信任研究中的争议和困惑,很多方面的问题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状
    李 强
    社会杂志    2005, 25 (1): 28-42.  
    摘要1050)      PDF(pc) (466KB)(2280)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市场、制度与网络:产业发展的三种解释范式
    梁波,王海英
    社会杂志    2010, 30 (6): 90-117.  
    摘要2575)      PDF(pc) (1504KB)(2241)    收藏

    产业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现有的理论来看,主要形成了三个理论解释范式,即以新古典经济产业理论为代表的市场主义的解释范式、以历史制度学派和组织制度学派为代表的制度主义的解释范式,以及以网络和社会资本等新兴产业理论为代表的网络主义的解释范式。这三种理论范式分别把市场机制、制度与产业政策、产业网络与社会资本等因素视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机制。在一定意义上,这些解释范式分别存在着“市场决定论”、“制度决定论”与“网络决定论”的倾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精英形成与社会分层——来自“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的初步发现
    吴晓刚
    社会杂志    2016, 36 (3): 1-31.  
    摘要3065)   HTML    PDF(pc) (1632KB)(2231)    收藏

    在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流动方面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以往的研究往往集中关注那些受过大学教育和没有受过大学教育人群之间的比较,将前者视为一个高度同质的群体,将大学求学过程当作一个"黑箱"。本文基于对"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研究设计的介绍和首期数据的分析,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内部的社会分层,即进入三种不同层次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精英高校,"211大学"和其他非"211大学")的决定因素,特别关注家庭背景、招生制度、重点中学制度等中间机制的共同作用。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居住地对于进入不同层次的高校仍然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否重点高中,以及是否获得高考特殊政策的照顾,对进入什么层次的大学作用更加明显。重点中学主要影响学生高考分数,而招生的各种优惠政策明显有利于家庭社会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进入精英大学的学生更有可能入党,尽管他们的入党意愿低于其他类型高校的学生。这些发现对理解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在精英形成过程和社会分层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残障者的制度与生活:从“个人模式”到“普同模式”
    杨锃
    社会杂志    2015, 35 (6): 85-115.  
    摘要1351)   HTML    PDF(pc) (798KB)(2172)    收藏
    近20年来,中国的残障者数量骤然增加,相关的专业化社会服务也随之兴起,但对残障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却依然滞后。本文主要通过考察现代英美社会在残障问题上的研究历程,集中探讨残障者的制度与生活变迁,反思面向个体援助的福利框架和重视治疗的“医疗模式”,基于对残障观念从“社会模式”到“普同模式”的转变进程的理解,揭示障碍研究的主要问题。在这一演进过程中,社会模式与普同模式批判“健全者中心主义”的制度建构,逐渐确立起残障者作为生活主体的理念,并试图通过连带普通人的障碍体验为策略,汇聚成制度改革的合力。障碍研究的推进,提示了各类模式,引发了诸种思潮,试图改变制度、改造社会,并转变人观。理解这一社会历史进程可以为中国应对残障问题以及化解老龄化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提供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扩大的不平等:母职惩罚的演变(1989—2015)
    申超
    社会杂志    2020, 40 (6): 186-218.  
    摘要3300)   HTML226)    PDF(pc) (3069KB)(2120)    收藏
    母职惩罚是家庭与性别不平等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1989—2015年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采用多层混合效应模型,研究了母职惩罚的强度及影响母职惩罚的各类机制的时间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生育对女性工资率具有负向影响且强度不断增大,母职惩罚问题不断加剧;单亲母亲的母职惩罚低于在婚母亲,但前者的母职惩罚效应迅速增加,二者的差异逐渐缩小;母职惩罚的长期效应低于短期效应,但长期效应随时间的变化在迅速加剧;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母职惩罚越小,但母职惩罚增长速度越快,不同教育程度的女性在母职惩罚上的差异逐渐缩小;母职惩罚效应在非国有部门就业的女性中快速加大,而在国有部门就业的女性中变化不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