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1卷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语言、替身与楷模:《尚书·金縢》的神话学研究
    赵丙祥
    社会杂志    2021, 41 (1): 1-42.  
    摘要974)   HTML560)    PDF(pc) (4515KB)(1026)    收藏
    本文从比较的视角考察《尚书·金縢》及其后续文本,即《诗经·豳风·鸱鸮》郑笺。对《金縢》之仪式和语言类型的分析表明,周公作为武王的“替身”,主要是周王室家族的质押,由于他作为摄政王身份的特殊性,故又带有“替罪羊”的色彩。在笺注《金縢》和《鸱鸮》时,郑玄进一步将周公塑造成一个道德楷模,既强化了周公的“替罪羊”性质,又赋予他一种“反替罪羊”的品格。周公故事总体上是从集体性“替罪羊”向个人性替身转变的结果。在重新书写周公的过程中,为了解决他作为“僭主”的政治和道德困境,郑玄突出强调了周公的“隐退”,这是古代中国政治的思想范畴和行动逻辑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重建“多民族中国”的历史叙事:20世纪中国民族史观的形成、演变与竞争
    王娟
    社会杂志    2021, 41 (1): 43-78.  
    摘要919)   HTML79)    PDF(pc) (3585KB)(740)    收藏
    中国近现代民族议题的基本问题意识是探寻在“民族—国家”的背景下建设“多民族中国”的可能路径,而对历史上多民族体系形成和演变过程的描述与阐释则是这项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正是晚清、民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语知识精英主导或参与的民族史重建工作的意义所在。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20世纪重要的民族史论著,提炼了三种关于“多民族中国”形成和演变逻辑的叙事方案。尽管这三种方案在叙事结构和价值立场上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但它们却隐含了共同的理论焦虑——汉族在中国的主导地位与民族平等的政治原则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一张力呈现了近现代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民族—国家”的内在矛盾,直到今天依然为我们理解和讨论中国的民族议题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成为“最佳实践”:试点经验的话语建构
    王路昊, 林海龙
    社会杂志    2021, 41 (1): 79-119.  
    摘要803)   HTML74)    PDF(pc) (21373KB)(872)    收藏
    作为生产和传播政策知识的政策过程,政策试验中的政策知识是如何被建构的问题尚缺乏研究。本文通过话语网络分析揭示了政策试点的个别经验是如何在话语传播中“成为”“最佳实践”的。首先,本文分析了试点经验在话语变异与互文作用下的动态形成过程。一方面,不同的转义者对试点经验的转译是多元的;另一方面,话语之间的长期交互逐渐形成了有关政策知识的话语共识,最终被官方的政策话语所采纳。接着,本文讨论了编辑规则、话语秩序以及话语实践等对试点经验总结的影响。最后,本文还为解释试点推广何以失败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即试点经验的形成离不开话语建构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恰恰导致实际经验的流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制造形象”:上访事件中的故事言说
    赵阳
    社会杂志    2021, 41 (1): 120-149.  
    摘要1112)   HTML95)    PDF(pc) (3229KB)(1024)    收藏
    以往的信访研究偏向于分析事实本身以及相关的制度规则,但与其他公共治理问题不同,上访事件即使事实清晰,各方对事实的理解和解释也会千差万别,由此造成上访户和政府的形象呈现往往不断变化,甚至前后矛盾。这使得相关研究很难对信访问题进行分类,只有结合“情境—叙事”分析才能形成清楚的研究路径。借助符号互动理论,本文提出“形象制造”的概念,将官民间的形象博弈放在科层制与信访制由分到合的背景下展开分析。本文发现,上访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言说过程,社会情理、信访制度和政治环境作为结构性要素被上访者和政府用于形塑信访事件中各方的“复合形象”。“形象制造”机制使得信访制度化难以解决实质问题,反而可能加重基层治理负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曼德维尔格言的三重意涵与“政治社会”的现代转变
    赵雨淘
    社会杂志    2021, 41 (1): 150-177.  
    摘要652)   HTML40)    PDF(pc) (3073KB)(260)    收藏
    “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是曼德维尔的著名格言,这一格言实际上是被用来回答三个不同的问题,体现为三种不同形式:针对社会的起源问题,是个体的恐惧支持了政治权力,实现了政治统一体的建立;针对道德德性和礼貌的起源问题,是个体的骄傲使人们施加自我纪律,形成了文明化的生活方式;针对经济繁荣的起源问题,是个体对奢侈的追求推动了经济活动,为国家力量提供了支撑。曼德维尔这个格言贯穿始终的思路是在个体自爱的基础上人为建立civil society,但其三种不同形式分别指向政治社会、文明社会、市民社会三重意涵,集中体现了这一概念由霍布斯和自然法学派向苏格兰政治经济学和现代社会科学用法的重要转变。回到曼德维尔格言,有助于我们整体性地思考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中国城市居民的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基于介入方式与信息消费的类型学分析
    王薪喜, 孟天广
    社会杂志    2021, 41 (1): 178-206.  
    摘要1106)   HTML116)    PDF(pc) (5656KB)(1207)    收藏
    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8年“中国城市治理调查”数据,从互联网介入方式与信息消费类型维度出发对互联网使用行为进行分类,比较了不同互联网使用方式对常规、非常规政治参与的影响模式之间的差异。研究证实了“公民赋权假说”,表明“集体介入—社会导向”型互联网使用模式对城市网民的常规、非常规政治参与均有促进作用。实证检验结果未能支持“时间替代性假说”,这表明“个体介入—娱乐导向”型互联网使用模式并未降低人们的政治参与意愿。总而言之,互联网在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城市网民的政治参与,但不同互联网使用方式的影响机制与程度存在差异。在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互联网兼具公民赋权与政府赋能功能,政府如何应对与引导互联网时代的各类政治参与行为将是今后重要的研究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绅士、共同体与现代性:中英绅士理论的思想史比较
    黄子逸, 张亚辉
    社会杂志    2021, 41 (1): 207-235.  
    摘要857)   HTML49)    PDF(pc) (2905KB)(877)    收藏
    从中世纪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绅士”作为崛起的新兴势力逐渐成为英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构成其现代性生成的重要路径。作为从共同体向社会转型的核心机制,“绅士”不仅促成日耳曼共同体与现代政治结合,将村落共同体与现代市场结合起来,更在维护传统伦理的同时促成精神变革。本文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梳理费孝通绅士研究背后的学术脉络,发现绅士的西方理论背景与中国经验原型。费孝通关于绅士的讨论在理论上延续了马克斯·韦伯和理查德·托尼的社会形态比较,在经验上则依靠其对云南传统乡村行政制度的研究。本文力图呈现费孝通对韦伯和托尼关于绅士理论的扬弃,并澄清绅士理论在中国经验中的张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个体化”之困:当代法国家庭研究的疑义与论争
    吴真
    社会杂志    2021, 41 (2): 1-26.  
    摘要1923)   HTML421)    PDF(pc) (2699KB)(652)    收藏
    20世纪90年代起,与“家庭个体化”相关的研究在法国社会学界大量涌现。鉴于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同的观察视域及诠释逻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逐渐形成了相互对立的两种认知。本文从家庭个体化的内涵、源起、影响三方面入手,以“解放—束缚”“内生—外生”“人文化—心病化”为正反坐标,串联和辨析其中的疑义与论争,并尝试寻找整合这种二元分隔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文末提出将心理学与量化方法引入对家庭个体化的研究,为今后的中法理论融合与中国本土考察提供些许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家庭本位的“关系”实践:私人书信中的家庭主义图像(1972—1995年)
    魏澜, 张乐天
    社会杂志    2021, 41 (2): 27-55.  
    摘要2012)   HTML53)    PDF(pc) (3248KB)(679)    收藏
    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史资料,私人书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基于一对伴侣在1972至1995年间922封私人书信的分析,力图通过民族志的整体性叙事方式,呈现其与家人在尝试“商调回沪”过程中的“关系”实践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商调回沪”的具体策略、所涉及的关系网络、行动者的心理变化及其价值观的重塑等。本文发现,即使经历了一系列社会运动的思想改造,两位通信人的核心价值观始终都以家庭为本位。换言之,社会运动中的道德教化并未能转化为他们的道德行为,具有家族“偏私性”的家庭主义仍然在制度安排的夹缝中持续存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知变又知常:观念是如何转型的?基于浙东屿村婚育观念的考察
    张文军
    社会杂志    2021, 41 (2): 56-86.  
    摘要2051)   HTML74)    PDF(pc) (3364KB)(639)    收藏
    通过对浙江省屿村40年来婚育观念的考察,本文发现,从恪守先婚后育这一传统的规范性观念到先育后婚在观念层面的逐渐“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诸多因素交织的复杂过程,并展现出一条“常中有变,变中亦有常”的路径。在这一过程中,行动主体根据情势的变化对观念的内部结构适时作出调整,并通过重新生成规范助推部分传统内在精神的复位,看似完全破裂的先婚后育观念实质上以新的结构扎根于村庄的道德世界。推而言之,对于观念的讨论应当基于总体、过程和实质意义展开,而非仅根据某一环节、现象和形式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既需要把握传统在当下的“变异”机理,也需要真正体会变动背后的绵延之流,由此在传统与当下的勾连中理解变与常的意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教育程度越高,结婚就越晚吗?婚姻市场上本地户口的调节作用
    贺光烨, 张瑶, 吴晓刚
    社会杂志    2021, 41 (2): 87-112.  
    摘要2603)   HTML150)    PDF(pc) (2292KB)(1186)    收藏
    基于“上海都市社区调查”的数据,本文探究了本地户口如何调节教育对婚姻的推迟效应,以及该调节作用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结婚越晚,女性在这一方面更明显。相比于拥有本地户口的人,教育对婚姻的推迟作用在未获得上海户口的人中更为突出。为呈现户口调节作用的时期变化,本文将改革分成四个时段。研究发现,本地户口的调节效应在改革初期并不明显,但随着改革的推进,教育对婚姻的推迟效应在没有上海户口的移民中日益显现。与外地移民相比,自2008年上海房价大幅度上涨之后,具有上海户口的高教育程度的男性非但婚姻不会推迟,反而会更早。可见,本地户口在形塑大城市男女的结婚时间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征服者于连:《红与黑》和19世纪欧洲精神革命
    张巍卓
    社会杂志    2021, 41 (2): 113-137.  
    摘要2202)   HTML52)    PDF(pc) (3011KB)(616)    收藏
    从尼采的本能革命到萨特的生存革命,《红与黑》中于连的征服故事一直充当了原型的角色。对尼采和萨特等世纪末的哲人来说,司汤达既是欧洲19世纪精神革命的肇始人和同时人,更是超越了时代的先行者。随着欧洲文明的日益僵化,司汤达笔下的征服故事时刻鼓舞着后世思想家打破铁笼,不断重构现代自我意识以及自我对待社会、历史和文明的态度,使《红与黑》具有了社会理论乃至文明研究的参考价值。有鉴于此,本文试图考察于连的征服史或自我教育的历史,讨论他如何在19世纪的历史背景下一步步征服爱情、扫荡时代、肃清历史,甚至重塑信仰,最终理解司汤达留给我们的更新自己生活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末日重建”与走下神坛的女英雄:卢旺达女性领导者的国家—社会处境与应对
    李洁, 米雷耶·巴塔穆利扎, 卡朗瓦·埃瓦里斯特
    社会杂志    2021, 41 (2): 138-166.  
    摘要2055)   HTML37)    PDF(pc) (3384KB)(439)    收藏
    大屠杀后的卢旺达在推进性别平等,尤其是妇女参政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其背后是女性领导者在承担堪比男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承担社会再生产劳动的“双全职生产者”模式。国家公共政策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双面角色:一方面,国家自上而下颁布了一系列性别平等的法案、政策、措施,积极保障女性在各个领域,尤其是政治参与方面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国家却没有建立相应的公共机构来分担生育、抚育等社会再生产工作。这些女性领导者在依赖个体策略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来应对沉重负担的同时,还要面对来自社群文化的审视与怀疑。卢旺达经验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为我们反思以经济独立和“生产至上”为标志的妇女解放道路提供了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法律儒家化、卡迪司法与礼法融合的嵌入式规范结构
    李勤通
    社会杂志    2021, 41 (2): 167-191.  
    摘要2003)   HTML36)    PDF(pc) (2704KB)(330)    收藏
    法律儒家化是中国式卡迪司法模式形成的基础。法律儒家化的结果是礼法融合,并推动嵌入式规范结构的形成,其基本结构为“行为→礼/罪→教化/刑罚”,在实践中又可转化为“行为→礼→教化”“行为→礼→刑罚”“行为→罪→教化”“行为→罪→刑罚”等四种次级形态。法律儒家化并不排斥以“行为→罪→刑罚”的法家形式所展开的依法裁判模式,但对另外三种次级结构呈开放性。法律儒家化前后,司法实践形态差异很大。中国传统司法呈现双重性,有强烈的卡迪司法特征,但又无法完全以之概括。伴随着法律儒家化,司法官吏的知识结构、法律规范的弹性结构等共同推动情、理、法裁判模式的出现,这种模式本质上属于嵌入式规范结构的具体形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生命历程中的关键时刻与时间重构:基于老年癌症患者及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
    陈心想, 王杰
    社会杂志    2021, 41 (2): 192-217.  
    摘要2209)   HTML76)    PDF(pc) (2660KB)(697)    收藏
    在生命历程研究领域,以往学者的研究大多是从客观时间切入。本文以老年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获知患癌事件的“关键时刻”对其在时间上“主观体验”的影响,以及社会工作者与患者一道重构时间感知的实践。首先,本文分析了在确诊癌症后,癌症患者主观时间体验的改变。然后,本文从时间延展与生命意义的角度探讨了患者的能动性与社会工作实践相配合如何重构了患者的时间感知和生命价值。最后,本研究的发现也适用于经历了“关键时刻”且生命历程遭受挫折的其他群体,对生命历程理论发展和社工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社会决定抑或身材筛选?社会经济地位与肥胖的性别化因果关系
    吴菲
    社会杂志    2021, 41 (2): 218-242.  
    摘要2532)   HTML137)    PDF(pc) (2622KB)(1090)    收藏
    已有众多研究揭示了社会经济地位与肥胖关系的性别差异:对女性来说,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肥胖的可能性越低;对男性来说,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越可能肥胖。这种性别化的相关关系可能有两种来源:“社会决定假设”认为社会经济地位是肥胖的根本性原因,因果方向由社会经济地位指向肥胖;相反,“健康选择假设”认为劳动力市场会根据人们的身材进行筛选,因果方向由肥胖指向社会经济地位。本文旨在借助CFPS2010、2012、2014、2016数据的成人样本,使用动态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社会经济地位与肥胖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性别异质性,以区分“社会决定”和“身材筛选”两种假设在男性和女性中的相对影响。分析结果证实了社会经济地位与肥胖的因果关系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对男性而言,已有研究中发现的正向相关同时来自“社会决定”和“身材筛选”过程;对女性而言,已有研究中的负向相关主要来自“身材筛选”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江村经济》:中国的农政问题与农政转型
    叶敬忠
    社会杂志    2021, 41 (3): 1-38.  
    摘要3354)   HTML406)    PDF(pc) (3629KB)(839)    收藏
    《江村经济》的核心主题是农政问题,而非土地问题。农政问题是考茨基在1899年以书名的形式正式提出的学术概念,关注的是在国家现代化发展和社会向更高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农业、农地、农民、农村的转型变迁。在《农政问题》中,作为正统马克思主义代表的考茨基认为,农政问题的理论分析必须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农政转型必须经由资本主义路径才能完成。在《江村经济》中,费孝通采用了正统马克思主义农政问题和农政转型的概念和框架,尝试探索中国农政转型的生计框架视角和生计多元化发展路径,以此对话和回应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农政转型理论和道路选择。这一观点是在学界对《江村经济》已有的诸多共识性评价之外费孝通的又一重要学术贡献,也是《江村经济》成为著名学术经典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城乡关系及其现代化:对费孝通《江村经济》与《茧》的比较
    杨清媚
    社会杂志    2021, 41 (3): 39-62.  
    摘要2648)   HTML54)    PDF(pc) (2541KB)(524)    收藏
    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在《江村经济》的基础上写了一部英文小说《茧》。这部小说是费孝通对中国乡村现代化过程的推演。费孝通认为,中国乡村要摆脱城市坐食者的经济控制,必须在经济、社会结构和心态上突破原有的小农经济形态。本文指出,一方面,费孝通认为中国的城市以坐食者为主体,无法产生现代性;另一方面,他承认大学是现代性的发源地,知识分子返乡办工业可以使乡村获得现代性。小说女主人公宝珠,既对传统家庭伦理有所扬弃,又没有彻底抛弃家庭到城市中追求个体主义的自由。这种中间状态正是费孝通希望看到的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出路。他把乡村作为现代性的载体,同时强调保护农村社会的整体性。市镇成为一个关键的枢纽,它使乡村与现代性充分接触,使走出乡村的人与乡村维系着有机联系。因此,费孝通的现代转型理论基于乡村—市镇—城市的关系,表现为空间上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传统士人与现代艺术场域的相遇:黄宾虹的三次“被”发现
    宋淑敏
    社会杂志    2021, 41 (3): 63-102.  
    摘要2226)   HTML39)    PDF(pc) (4396KB)(294)    收藏
    随着科举制的废除,传统士人开始与现代艺术场域相遇。通过对士人黄宾虹在现代艺术场域三次“被”发现过程的梳理,本文发现,中国近现代艺术发展呈现出与西方“审美自律性”不同的取向:在接受层面上,艺术场域受政治、学术、经济场域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上,黄宾虹坚持“文以载道”的主张,以“超越性”的方式化解了西方艺术社会学在“审美自律性”与社会语境化之间的矛盾。士人艺术家完整而独立的人格使中国艺术场域呈现出不同于西方艺术场域的特征:首先,“败者为胜”现象根源于文化逻辑而非经济逻辑;其次,随着社会职业分工的发展,艺术场域尝试重构乃至窄化士人身份,但士人依然可以借助独特的中介者,在双向互动中影响中国艺术场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燕窝贸易的三重世界:南洋华人的价值理论、物质性与生产
    余昕
    社会杂志    2021, 41 (3): 103-142.  
    摘要2363)   HTML40)    PDF(pc) (4216KB)(591)    收藏
    活跃在环南中国海的燕窝贸易是中华晚期帝国、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南洋华人贸易三重世界互动和交融的产物。对燕窝的需求源于中华文明的本体论和世界逻辑,燕窝贸易网络则起源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在中华晚期帝国南疆的扩张,其实践运作依赖南洋华商的社会组织方式、移民模式和历史行动原则。而在当下,燕窝贸易和消费同时按照工业化逻辑、香港燕窝商人的价值理论及其对燕窝物质性的理解来运作。对多重世界交融历史过程及其当下状况的研究,需要拓展关于不同“生产”过程所代表的物质性与抽象整体之连接与交融的想象,将人群生产活动视为历史的结果和历史展开的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职业特征如何影响性别间的收入差距
    杨一纯, 谢宇
    社会杂志    2021, 41 (3): 143-176.  
    摘要2796)   HTML133)    PDF(pc) (2962KB)(817)    收藏
    本文使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借用美国O*Net职业数据库构建了一系列职业特征指标,并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的职业信息数据,系统分析和探讨了职业特征具体作用于性别收入差距的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职业特征后的性别效应与控制了193个具体的职业类型所得到的性别效应基本一致。利用Oaxaca分解显示,职业内部的男性比例和不同性别的职业技能是职业特征影响性别间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而工作环境方面的性别差异并不能用来解释性别间的收入差距。此外,我们的分析证实了职业特征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存在收入回报的异质性。本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性别不平等和收入分层现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高校领导的条块流动:基于北京地区高校领导流动的空缺链分析(1978—2018)
    李兰, 阎凤桥
    社会杂志    2021, 41 (3): 177-212.  
    摘要2303)   HTML48)    PDF(pc) (4252KB)(404)    收藏
    高校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免问题一直被学界普遍关注。本文基于中国领导干部管理的基本规则,借用社会学家怀特提出的空缺链模型作为分析框架,收集了北京地区77所公立普通高校2 546名正副校级领导1978—2018年的流动数据资料,通过空缺链模型和对数线性模型,分析部属和市属高校领导干部的流动(简称“条块流动”)状况,以及在高校系统内外流动的条块差异。研究发现,北京地区高校领导系统空缺链较短,说明北京地区高校领导系统较开放,与外部有较多干部交流;北京地区高校领导存在“条块分流”现象;不同时期的“条块分流”和体制内外流动具有不同特征。这主要缘于中国干部管理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迁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现金补贴抑或托幼服务?欧洲家庭政策的生育效应探析
    朱荟, 陆杰华
    社会杂志    2021, 41 (3): 213-240.  
    摘要2327)   HTML58)    PDF(pc) (3103KB)(664)    收藏
    本文基于欧洲社会调查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家庭数据库的整合资料,运用多层二项回归探析欧洲15个国家的宏观家庭政策对微观生育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去家庭化”性质的托幼服务对欧洲家庭生育决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具有“家庭化”性质的现金补贴并未产生预期的作用。进一步的交互项与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年纪较轻或收入较高的父母是托幼服务政策影响的重点人群,且托幼服务与母亲带薪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合力促进再生育决策。这表明,欧洲家庭政策影响生育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照料方式改变的替代效应,而非经济能力提升的收入效应。本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未来我国与生育配套的家庭政策体系构建,应注重在婴幼儿照料和托幼服务上的制度设计与资源投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一本与一体:中国社会理论的基础
    周飞舟
    社会杂志    2021, 41 (4): 1-29.  
    摘要3219)   HTML433)    PDF(pc) (2780KB)(975)    收藏
    本文是对建立中国社会理论基础的一个尝试性探索。近年来,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经验研究在处理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方面的问题时难以深入,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理论认识,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的瓶颈。本文从中国传统的家庭理论入手,以费孝通提出的“反馈模式”为切入点,深入讨论父子关系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对差序格局和中国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解。本文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础是“一体本位”而非“个体本位”。一体的思想源于“一本”的社会意识,即以父母为本而非以天为本或以神为本,这在中国传统的祭礼中有明显体现。“一体”是指“父子一体” “母子一体”,这种深层的社会意识在中国经典文本中有突出表现,本文对与此相关的儒家典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释。“一本”和“一体”的社会意识构成了以“孝”为本的社会伦理体系,与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相互呼应。在这种社会结构下,孝并非一种私德,而是一种具有基础作用的“公德”,孝是众德之本,一个真正的孝子也会是一个忠臣。“孝”背后的一本和一体意识也是我们理解差序格局概念以及当今诸多社会现象的理论基础。中国社会转型的根本取决于这种深层的社会意识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结构的转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纵向约束体制——论中国历史上一种思想模型
    曹正汉
    社会杂志    2021, 41 (4): 30-68.  
    摘要2523)   HTML53)    PDF(pc) (3630KB)(800)    收藏
    郡县制国家的潜力,在于它能利用和发挥纵向约束机制的作用,使得国家既具备足够的能力保卫疆域、实施法律和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其权力又有所约束。因此,在中国,如何建构纵向约束机制,如何发挥纵向约束机制的作用,是国家建构和国家治理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学者们对这些问题作过系统性探索,其探索的方向是以“天命观”为基础建构国家与社会关系,并把它扩展为中央、地方与社会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这种探索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纵向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两项重要条件:一是“统”与“治”分开,一是政权与治权分开,以形成集中统治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模式,即本文所说的“纵向约束体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土客结合:资本下乡的用工机制研究
    陈航英
    社会杂志    2021, 41 (4): 69-95.  
    摘要2446)   HTML54)    PDF(pc) (2646KB)(733)    收藏
    本文以菜心产业为例探究资本下乡后的用工机制问题。研究发现,规模菜场采用的是一套以外地劳力为主、本地劳力为辅、“土客结合”的用工模式。以用工问题为切入点,本文从内部经营和外部环境两个角度探究了乡土社会影响下乡资本的运行逻辑的具体机制。本地劳力的使用可以使菜场在外部环境层面处理好与乡土社会的关系,但其家庭生计逻辑使得菜场在内部经营层面遭遇了用工困境。专业化又不失“乡土性”的外地劳力恰好能凭借同乡观念帮助菜场解决用工困境。这一用工模式揭示,下乡资本的经济逻辑必须以乡土逻辑为依据展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打黑工”:经济理性与道义生存的困境——以J厂装配钳工为例
    胡悦晗
    社会杂志    2021, 41 (4): 96-125.  
    摘要3682)   HTML83)    PDF(pc) (3402KB)(742)    收藏
    本文运用经济理性与道义生存的“斯科特—波普金”视角,以一家烟草设备生产企业装配钳工的“打黑工”经历为个案,考察以烟草业为代表的垄断行业国企工人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的生存困境。本文认为,市场竞争体制与行政垄断体制并存的现状使垄断经济滋生出了地下经济产业链,地下经济与垄断经济相生相克,失去垄断体制保护的国有企业面临产品周期终结的经营危机,工人也面临技能匹配障碍的转型危机。国企工人拒绝市场化出路而进入地下经济产业链“打黑工”,这看似是经济理性与道义生存的统一,实则导致国家、企业与工人三者利益共同受损,既未实现经济理性的最终目的,亦不具备道义生存的正当性,构成了二律背反的选择困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社会性的扭曲与重塑:卢梭的自尊学说
    曹帅
    社会杂志    2021, 41 (4): 126-155.  
    摘要2545)   HTML37)    PDF(pc) (3367KB)(290)    收藏
    自尊学说为理解卢梭著作的统一性和现代自我的社会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与自爱不同,自尊是基于人际比较的社会性、反思性的产物,其形成和自然人交往的加深及理性能力的发展有关。自尊是不平等不断深化的心理原因,是自然状态成为战争状态的心理原因,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苦难和不幸的根源。即使如此,卢梭仍然承认,自尊不可消除,只能加以引导。在对骄傲与虚荣的有意区分中,卢梭以古代公民对峙现代资产者,认为正确引导后指向公共大我的骄傲是公民美德塑造的重要动力。对爱弥儿的教育表现出向自然复归的取向,它仍然可被视为解决自尊问题的另一种方案,在这里发挥主要治疗作用的激情是怜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自我、革命与爱情:《红与黑》中的“心灵之爱”与“头脑之爱”
    潘丹
    社会杂志    2021, 41 (4): 156-181.  
    摘要2868)   HTML44)    PDF(pc) (3156KB)(525)    收藏
    《红与黑》呈现了于连与德雷纳夫人在外省小城维里埃所孕育的心灵之爱以及与玛蒂尔德在巴黎所焕发的头脑之爱,二者共同构成了司汤达的“精神之子”于连所承载的“高卢特质”,即以强烈的激情投入世界,同时又以冷峻的理智剖析自我及其感情。两条线索在构成某种对称性推进的同时又相互交错纠缠,呈现出三位主人公在暴风雨般的炽烈爱情中相互激发,在自然与伪善之间剧烈摆动,在想象的表演与现实的表演之间不停跳跃,折射出后革命时代新旧交错的精神面貌,在个体虚无主义与舆论专制互为表里的复辟王朝不断突破自恋与虚荣,从而打开新的精神向度,在一次次突破惯常的自然呈现中不断消散表面化的自我,又激活内在本真的自我,呈现出自我的不同面向与丰富层面,在心灵世界充满悖论性的、轻盈而壮烈的交战当中淬炼出自我本质的精神结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现代死亡的道德形构:社会想象与日常实践
    方洪鑫
    社会杂志    2021, 41 (4): 182-215.  
    摘要2692)   HTML67)    PDF(pc) (3530KB)(676)    收藏
    本文以从医院获得的田野材料为基础,与关于死亡的社会理论及人类学研究对话,揭示了“日常医学”与“生活质量”两种社会想象的拉扯如何主导当代中国家庭面对死亡的日常道德实践,其中,生活质量话语是召唤家庭主体行动的主要动力。日常实践中的生活质量论述形成了一个交互话语时空,标指着不同阶层家庭各异的“经济道德”展演,呈现了“并在之歧出”的阶层化道德形貌。尽管日常实践存在阶层差异,家庭本身却成为共同的价值依靠,“家庭生活”成为面对死亡的规范性道德剧场,这种阈限状态的道德实践体现了当代中国家庭在社会经济变迁中对确定性的追求与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社会养老保障能削弱传统生育偏好吗?
    阮荣平, 焦万慧, 郑风田
    社会杂志    2021, 41 (4): 216-240.  
    摘要2838)   HTML137)    PDF(pc) (2633KB)(862)    收藏
    本文基于CGSS2006、2010、2012、2013四期调查数据,分析了社会养老保障对中国城乡居民传统生育偏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能够显著削弱生育男孩的意愿。一方面,社会养老保障冲击了如“养孩防老”和“传宗接代”等传统生育观念;另一方面,它减轻了城市居民对“在经济上依赖别人”的养老之忧;此外,养老保障显著提高了民众的日常生活质量,有利于丰富日后的养老资源。由于城乡分化的户籍制度和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力度悬殊的现状,社会养老保障对农村居民传统生育偏好的削弱效应明显弱于城市居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权力空间与治理绩效——基于“上海都市社区调查”的分析
    盛智明, 周晴
    社会杂志    2021, 41 (5): 1-30.  
    摘要2806)   HTML424)    PDF(pc) (2503KB)(1290)    收藏
    本文基于空间理论视角,提出了“权力空间”的分析概念,并将其操作化为“与治理权力中心的距离”。本研究利用“上海都市社区调查”(SUNS)的数据,系统考察了处于城市权力空间结构不同位置上的社区在治理绩效上的差异,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小区层次还是街居层次,与治理权力中心的距离对社区可视性治理绩效有显著影响,呈现空间差序格局,但对非可视性治理绩效缺乏明显的作用效应。权力空间主要通过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和政绩信号释放机制对社区治理绩效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年轻人对移民更友好吗?对香港和上海的“世代—双城”比较
    李骏, 徐美丽, 张卓妮, 古佩玮
    社会杂志    2021, 41 (5): 31-55.  
    摘要2471)   HTML118)    PDF(pc) (1986KB)(719)    收藏
    对移民态度的问题,已有研究提出了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心理学两大流派的多种具体理论假设,但忽略了“世代”这个重要的分析视角。一些研究发现年轻人对移民更友好,另一些研究发现并非如此,这表明,对世代效应的识别和解释必须联系年轻人所处的具体经济社会情境。本文首次对香港和上海进行“世代—双城”比较,并整合验证了已有文献提出的宏观经济环境、个体经济利益、财政或福利负担、群体威胁或接触、地方和国家认同等重要解释。研究发现,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确实使香港和上海的年轻世代对移民的态度呈现鲜明反差:上海的年轻人对移民更友好,香港的年轻人对移民更排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移民的空间聚集与群体社会距离:来自上海的证据
    曾东林, 吴晓刚, 陈伟
    社会杂志    2021, 41 (5): 56-79.  
    摘要2354)   HTML89)    PDF(pc) (3021KB)(726)    收藏
    本文以上海为例,研究社区外来人口聚居对群体社会距离的影响。基于2016年上海市实有人口数据,我们运用空间统计的方法区分了不同来源省份的外来人口在各个社区的聚居状况,再结合2017年完成的“上海都市社区调查”(SUNS)个体数据,对移民群体同乡的居住聚集和他们所感知的与本地居民社会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居住在非聚集社区的移民,居住在同乡聚集社区的移民与本地居民有更大的社会距离,即与本地居民进行交往的意愿更低。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居住在非隔离的同乡聚集社区的移民并没有表现出更大的社会距离,而居住在非隔离社区的移民则表现出更大的社会距离。而这些发现也仅仅存在于城市社区。我们认为同乡的居住聚集强化了本外地群体之间的边界,不利于他们融入当地城市社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社会形态学—人文生态学的知识谱系与“社会学中国化”的路径选择
    毕向阳
    社会杂志    2021, 41 (5): 80-116.  
    摘要2314)   HTML53)    PDF(pc) (3749KB)(672)    收藏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两个社会学专业团体提出的学说,涂尔干学派的社会形态学和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人文生态学在知识谱系上具有一定的关联。从哈布瓦赫的芝加哥之行及两个学派彼此互动的历史中,可以看到当时以英美和欧陆为中心的国际社会学基本格局。在此背景下,受不同传统影响的吴文藻、杨堃等人的主张与实践影响了20世纪30—40年代“社会学中国化”的路径选择,并最终塑造了“社会学中国学派”的主体风格。社会形态学的发展历程及社区研究的成就和反思表明,更具有解释力的研究需要重返社会形态学的整合框架,在总体性关照下立足本土实践,通过深入的经验研究和多方法结合揭示社会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论辩中的“社会有机体”:对维多利亚时期社会有机体学说的概念史考察
    关依然
    社会杂志    2021, 41 (5): 117-152.  
    摘要2067)   HTML29)    PDF(pc) (3679KB)(445)    收藏
    “社会有机体”概念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众多理论家的阐述中,呈现了丰富的意涵和多样的解释路径,并因此成为一个有力的修辞工具,介入了有关英国社会改革的政治辩论。在此过程中,主要由英国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所阐释的与个人主义的自由竞争和消极政府理念相结合的“社会有机体”概念,最终被由新自由主义者提出的与福利、社会改革和国家干预相契合的“社会有机体”概念边缘化,丧失了原有的意义和语境。本文采用昆廷·斯金纳所倡导的概念史研究方法,对“社会有机体”概念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这段变迁过程予以考察,以期反映当时英国政治和社会观念的变迁,对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思想的革新给出更加历史化的叙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性别是一种生产力:酒吧中的性别景观构建及维系
    刘子曦, 黄燕华
    社会杂志    2021, 41 (5): 153-179.  
    摘要2767)   HTML156)    PDF(pc) (2962KB)(1334)    收藏
    与传统的工业生产领域不同,休闲娱乐行业内生产与消费的界限较为模糊。如何有效地将消费者纳入快感体验的集体生产过程,是消费主义时代资本运行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景观社会为视角,基于对酒吧经营策略与消费者体验的调查,提出“性别景观”与“互为景观”两个概念。构建与维系性别景观是酒吧盈利的核心策略,也是资本谋取利益的重要渠道。基于对主流性别文化的运作和对时间、空间的切割与重置,资本精心编排了以饮酒为依托的景观秩序,将女性和男性分别打造为情感体验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在同性之间制造差异和分化,形成“中心—边缘”的核心秩序与颠覆主流性别文化的局部秩序。各性别主体与性别实践互为景观,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与维系了酒吧的性别景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商业社会的人性与政治——曼德维尔论社会性与商业国家
    张帅
    社会杂志    2021, 41 (5): 180-207.  
    摘要2184)   HTML33)    PDF(pc) (2892KB)(591)    收藏
    晚近的思想史研究对商业社会性和商业国家的考察,揭示了政治道德哲学在18世纪相对于此前的决定性推进,但是学者们尚未注意到曼德维尔在这一变革中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曼德维尔借助以礼貌和虚伪为核心的“社会性”概念革新了霍布斯的人性论图景,阐释了商业社会秩序背后的人性逻辑;另一方面,他始终重视政治视野,强调国家在建立和维持大型商业社会方面的重要意义。事实上,曼德维尔之所以愿意接受在道德上相当可疑的现代商业社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他对国际环境的清醒认识。他对商业社会的政治力量和道德困境的深刻洞察,决定性地塑造了此后政治道德哲学的发展走向。只有将道德和政治维度纳入考察视野,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商业社会”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来自兄弟的“让渡”和母亲的“馈赠”:校外教育投入中的女孩占优现象与家庭偏好逻辑
    魏钦恭, 张佳楠
    社会杂志    2021, 41 (5): 208-242.  
    摘要2668)   HTML163)    PDF(pc) (4108KB)(1103)    收藏
    不同于传统社会“男孩优先”的家内资源分配模式,当代中国家庭的校外教育投入呈现出女孩占优的特征。本文聚焦于这一未被深入研究的经验事实,尝试探讨其关键影响机制,并从代际偏好模式演替的视角出发,提出“家庭性别偏好转变”与“父母偏好分异”两种解释性假设。通过对CEPS数据的分析发现,总体上,兄弟的存在并不会挤占女孩的教育资源,城市家庭甚至更偏向于增加女孩的校外教育投入;同时,与父亲相比,母亲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对女孩教育资源的获得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现象表明,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女孩家庭效用替代性的增强和母亲家庭地位的提升推动了家庭性别偏好逻辑的转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地区增长联盟与中国特色的政商关系
    周黎安
    社会杂志    2021, 41 (6): 1-40.  
    摘要2984)   HTML514)    PDF(pc) (3928KB)(1312)    收藏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刻画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独具特色的政商关系。政府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地区层面,在“官场+市场”双重竞争机制驱动下,结成“政绩—业绩”纽带,并以此为中心形成制度化和人格化双重特征“混搭”的关系。这区别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政企之间边界分明、规则清晰的制度化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常见的基于血缘、地缘等传统社会网络的人情关系,也区别于狭隘互利的政治庇护关系。在一个地区内部,随着官场晋升流动性和企业跨地区流动性的变化,政绩—业绩纽带的强度在不同层级的政府官员与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也相应发生变化,由此形成了多面向、多层次、多维度的地区增长联盟和政商综合体。中国特色的政商关系在总体上弥补了长期以来国家层面对于民营企业制度化保障之不足,为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准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